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八年级下册
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外交环境:(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收到高规格接待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苏联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3.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周恩来1953年12月31日至1954年4月29日,中国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北京会谈。在会谈的第一天,周恩来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提出处理中印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4.发展: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周恩来总理与吴努5.影响: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尽管在其提出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根据所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有哪些?(1)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外交原则。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根据所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出背景具体内容正式确认历史影响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1959年,毛泽东与亚、非、拉朋友在一起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2.万隆会议:(1)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是二战结束后,亚洲和非洲国家历史上第一次自己做主所举行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盛会1955年周总理在亚非会议上发言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3)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同历史遭遇相同: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面临问题相同:1.发展国家经济2.维护民族独立3.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周恩来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周恩来总理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前右)及其夫人(左二)合影周恩来总理(左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右二)、缅甸总理吴努(右一)亲切交谈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同:共同的历史遭遇: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现实问题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建设道路不同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学生抢答】不卑不亢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根据所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从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所展现出的大智大勇,你能学到什么精神?【小组讨论】
2、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因为是周恩来总理代表当时的新中国在会议上首先提出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求同存异的理念;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合作探究2: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求同存异”的含义(1)“求同”的“同”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②共同的任务: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存异”的“异”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原则B.互不侵犯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以致用DA学以致用2.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是()A.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B.建立外交关系C.友好结盟D.联合中国,对抗苏联3、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A.中国国力强大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学以致用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政策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对世界与苏联等国建交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向世界1953年,周恩来以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赢得世界1955年,万隆会议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首都北京召开。会议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是怎样的呢?学习目标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态度;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重要意义;了解万隆会议的概况,掌握“求同存异”方针。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价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联系中国近代历史,想一想周恩来为什么这么说?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日《马关条约》签订《辛丑条约》签订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启示:弱国无外交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苏联的对华态度:认可和帮助)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美帝国主义态度:敌视)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攻台时间内容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周恩来总理(左二)与尼赫鲁总理(左三)举行会谈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时间地点会议主题会议特征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万隆会议的概况伊拉克代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
菲律宾代表:我们不希望再次屈从于外国统治者。共产主义将会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我们没有共同点。锡兰代表: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建议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史料研读面对一些国家的误解和怀疑,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主张?周恩来发言的精髓:“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周恩来
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知识延伸同异历史遭遇相同: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面临问题相同:1.发展国家经济2.维护民族独立3.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如何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意识形态不同知识延伸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时间内容意义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知识延伸1.外交政策:4.周恩来的外交活动2.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成就:3.外交严峻形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美国等帝国主义孤立敌视新中国,对中国采取封锁禁运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③参加日内瓦会议本课小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基础检测1.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处理对外关系始终坚持的基本立场是()A.独立自主B.求同存异C.互不侵犯D.维护主权2.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印度 B.缅甸 C.苏联 D.美国AC3.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提出的
五项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在2025年智慧园区建设中的应用趋势及案例分析报告
- 担保风控管理办法
- 新药临床管理办法
- 无主土地管理办法
- 护照签证管理办法
- 强化夜市管理办法
- 村级债权管理办法
- 林政工作管理办法
- 村容镇貌管理办法
- 无考核无管理办法
- 宣传岗培训课件
- 2025年金融法规与合规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政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专利代理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培训
- 2025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DB45∕T 2954-2024 农田建设项目概预算定额及其编制规程
- 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
- 关于合同账期的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林业新质生产力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机遇研判报告
- 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