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_第1页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_第2页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_第3页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_第4页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Reasonsandsolutionsofpsychologicalproblemsofcollegestudents摘要:通过了解当今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此引起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呼吁大学生加强自我调节,同时提倡社会,学校,家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Throughanunderstandingofpsychologicalproblemsexistintoday'scollegestudentsandanalyzingitscausesinordertocatchindividuals,families,schools,communityconcernandattention,itappealstostrengthentheself-adjustmentofuniversitystudentsandpromotesocial,schools,familiestoenhancetheworkofmentalhealtheducationofuniversitystudentstohelpthemcultivatinggoodpsychologicalquality,andthusto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psychological.关键字: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解决途径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problems;reasons;solutions正文:2001年9月17日凌晨,广州市海珠区某学院一名刚入校两天的新生无法适应新环境,连续失眠两天后从宿舍楼跳楼身亡。2001年11月,广州某名牌大学新闻系2001届毕业生梁某,参加工作不到半年在家采用电击方式自杀身亡。2003年12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留下遗书,赤裸跳楼身亡。2004年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2004年11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2004年11月7日北京林业大学18岁女大学生先割腕后跳楼自杀身亡。2005年2月12日中午12时20分左右,20岁的小彭喊着一句“死亡也是很快乐的事”,纵身跳下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的科研楼。2005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2005年4月22日下午4时,北大理科2号楼,一名北大中文系本科女生从9楼坠亡。2005年4月23日16时,一北大中文系大二女生自理科2号楼9层跳下,经抢救无效身亡。半个月后,数学系一名男博士从同样地点跳下,当场身亡。9月19日下午3点左右,北京交通大学一名男研究生从田园学生公寓C座高层楼道坠地身亡。2005年6月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一名韩国留学生自该校公寓楼7层跳下身亡。2005年7月3日,鞍山师范学院一美术系大二学生从第一学生宿舍楼跃下身亡。2005年7月12日,北京某重点大学一女生因考试时递答案给同学被老师当场“揪”出而悬梁自尽。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加上很久之前的“马加爵”事件,北大一学生砍死同班同学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及去年的大学生“虐猫”事件……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捶胸顿足的血淋淋的事实,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到底是谁导演了这一幕幕的悲剧?同时,也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大学生自杀、自虐、自残、侵害他人、暴力犯罪等等现象已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不健全,积压了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了人格的扭曲和缺失,最终酿成了悲剧。然而,如何才能吸取血的教训,杜绝悲剧的重演呢?关键在于,首先要知道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心理问题,从而寻求到有效的对策,去避免这些心理问题的发生或消除这些心理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我们在大学生当中展开的社会问卷调查和调查结果的汇总整理,我们就所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初步得出了一些粗略的结论。一、约13.3%的大学生承认经常会遇到心理问题,约63.3%的承认偶尔会遇到,而只有3.3%的认为没有过,以及20.1%的回答是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即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遇见过心理问题;二、大学生日常的心理问题一般有:觉得大学生活空虚寂寞,觉得未来没有方向,觉得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的差距,以及男女或朋友间感情问题带来的困扰,并且每一方面均相当,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集中于就业、学习、情感这三大方面,其中学习和就业压力尤为突出,以及值得一提的是遭受情感压力的大都是女大学生;三、面临心理问题时,约43%的大学生选择向知心朋友倾诉,28%的会自己找种方式来发泄,只有6%的人寻求家长帮助,15%的会憋在心里不跟任何人说,其余的选用其它的方式,也就是说,大学生倾向于寻求同龄人的友情帮助和自身方式的情感宣泄;四、超过80%的学生认为解决心理问题的最好途径是靠自己调节和学校的帮助;五、在高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上,大部分学生希望能有好的老师学长在生活学习情感方面给予较多真正的关怀,或是增设心理学课程和增加心理辅导老师的数量。通过对结论的分析以及一些文献的参考,我们总结出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几大方面,分析其原因以及预防解决的主要途径。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也给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带来了很大变化。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更使大学生会产生一些心理冲突和困惑。尊从着优胜劣汰的法则.社会的不公将长期存在.面对竞争的现实,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同时,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对于处在年轻气盛,心智初步成熟的敏感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心理的负担与压力将越来越频繁和沉重,于是,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应运而生。如环境适应不良反应,人际关系障碍,性意识困惑,工作、学习的挫折,双向选择就业的难题等等,都是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难以适应。我们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已使我们的心灵由于依赖而变得脆弱。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便产生了。许多学生历经激烈的高考后对大学生活满怀着希望,认为上大学将会很轻松惬意,然而大学学习的转换、恋爱择业等问题使学生面临依然重大甚至更大的心理压力,环境的剧烈变化,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使他们应对不及,于是产生了失意、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等等。2、自我认知失调。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在中学时,许多学生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高手如林,加上大学里新的学习方式,课程难度加大,学习自由度加大,有些学生难以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渐渐感到自卑,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进取心。3、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不少人却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大学生必然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还有极少数学生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和技能,经验不成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陷入孤独境地。4、生活各方面深感挫败。情感上受挫,如朋友恋人间关系恶化甚至导致失恋失友;经济上受挫,如家庭贫困;学习上受挫,如功课跟不上,考试成绩不理想,还有感觉自身容貌身材健康状况不如人等等一系列的挫折,造成了大学生的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5、受择业难题的困扰。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又制约着择业的自主权,面对如此大的择业压力,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在关系到自身前途与命运的人生重大选择中,一部分大学生显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另一部分大学生则过于孤傲而导致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产生了恐惧、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的情绪。6、各类极端的行为。极端的行为主要包括自残、自杀、校园暴力等等,这是最严重而且是变态的的心理问题。少数大学生由于负荷不了学习或情感或生活的重担,产生了自卑、绝望、怨恨、报复、泄愤等等偏激心理,从而走向了极端,觉得自残或暴力侵犯别人过瘾,觉得自杀或杀人是种解脱。以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究其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因素,有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困难。这无疑把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卷入这一场竞争的风暴中,在这里,如果学生的承受能力强,那将是一场好的挑战自我增强自我。然而,当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这种挑战时,这份挑战就得另当别论了,当一遇到挫折,这些学生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随着社会上追求享受,腐败堕落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从而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扭曲,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不满,对政治不感兴趣,无视学校制度等等。家庭和父母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给小孩一个最好的学校,提供最好的智力教育就是自己对孩子的最大,最重要的付出。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了大部分家长长期以来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以致学生的心理素质差,经不起大风大浪。所以要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心理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事情。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还有一种严重的现象,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虽然说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很多事情都可以独立解决了,但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尚浅,社会经验不丰富,思想不够成熟。所以当他们遇到一些问题,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紧张,害怕,惊慌等不良情绪,当这些不良情绪处理不好时,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学校因素主要是:1、环境的改变及角色的变引起的心理问题。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意味着离开了父母及家乡,没有了父母的依靠,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解决,心里没有了依托,

遇到困难经常会使大学生不知所措,唤起他们思家的情绪。2、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踏入大学,意味着走进半个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常会使我们失望至极,大学里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明抢暗斗,互相利用使得大学生心理遭受重大的创伤以至于无法融入大学的生活。3、教育过程的影响。很多学校特别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繁重的学习压力压得学生喘不过气,经过长期的积累,大学生逐渐产生消极压抑的心理。4、不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不良的社会文化逐渐辐射到学校,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变态,例如,觉得抢劫杀人偷东西是满足快感的事情等等。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并影响与他人的交往;性的成熟带来性心理的变化,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太浅,理智性差,出现感情与荣誉之间强烈的心理失调等等。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之顺利成才呢?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第一、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在平日里,大学生应该学会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或是在自身的情感生活中都葆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给自己过多压力,试着把心态放轻松,放平稳。,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做到正确认识自我,不骄不馁,并尝试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不惊慌,理智应对,化消极为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大学生活会令学生有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通过自我心理调适,以正确的发泄方式给自己减压,及时将这些心理问题清除,避免使其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同学,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从而培养业余爱好,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的健康。第二、从父母老师的角度出发。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学生可能会有焦虑、自卑感,身为父母和老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期待过高,加深他们的压力,相反地,应帮助学生走出焦虑和自卑的深谷。父母和老师除了以长者的身份,还更应该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耐心热情地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苦恼与快乐,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更多情感上的关怀,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病菌”的能力,增强抵抗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敢于在困难和压力下挺身向前。第三、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首先,学校应该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定期开展大学生健康心理讲座,适当增加心理学课程,如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课程,使大学生丰富这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剂能力,明确方向,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其次,学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改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预防为主。最后,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