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周的更替)教育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周的更替)教育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周的更替)教育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周的更替)教育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周的更替)教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夏、商、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阳城禹桀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亳,后多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汤纣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周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周平王周赧王2.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1.图1是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依据是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______省偃师县西南约8公里处发掘的二里头遗址。这是中国最古老、也是最早的帝王宫殿,宫殿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昔日奴隶制_____王朝的繁华。河南夏2.图2是1937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陶俑。戴枷锁意味着控制和限制,体现了奴隶主的无限权力。这两个陶俑的出土说明了商代______处境的悲惨。3.图3是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周王根据______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奴隶血缘()1.

《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2.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AA.西周 B.春秋C.战国D.秦朝()3.西周大臣周公曾对周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就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周公强调纳贡重要性的目的是DA.保证国家收入 B.保证国家兵源C.分割诸侯权力 D.强化等级秩序()4.“(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於管,弟叔度於蔡。”材料体现的是AA.周初分封 B.商鞅变法 C.秦设郡县 D.汉初分封()5.认识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朝代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D.汉朝C

材料

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译文: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礼记·礼运篇》

指出材料中“天下为家”在制度上的主要表现。有人认为“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一种退步,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表现: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不同意,历史是进步还是退步关键是看新制度是否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公天下”时代是原始时代,那时的生产力极为低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产生私有观念,社会出现阶级分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据此推测合理的是()A.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 B.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C.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 D.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A【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分析,商朝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与新疆和田玉成分一致,可表明商朝时期中原地区就和西域地区存在联系,A项符合题意。材料题干没有涉及中外科技文化与交流,排除B项;丝绸之路开辟是在汉朝,排除C项;商朝统治中心是黄河流域,排除D项。▶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

《史记》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C.华夏族的形成 D.中国第一个王朝出现D()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B()3.

《礼记》记述(译文):“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A.尧 B.舜 C.禹 D.启D()4.这件事后,商朝走上了中兴的道路……结束了“荡析离居”“不常厥土”的动荡岁月。“这件事”是指A.涿鹿之战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殷 D.平王东迁▶知识点二:商汤灭夏C()5.“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这反映了商朝时期CA.刑罚残酷 B.畜牧业发达 C.奴隶处境悲惨 D.社会矛盾激化()6.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A.周初青铜器铭文 B.司马迁《史记》 C.小说《封神演义》 D.京剧《哪吒》▶知识点三:武王伐纣【难题6解析】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周初青铜器铭文是第一手史料,价值最高,A项正确。《史记》是第二手史料,排除B项;小说及京剧均属于文学加工作品,史料价值最低,排除C、D两项。A.武王组成了政治联盟 B.商纣王不得民心C.周军正确的战略战术 D.周武王励精图治()7.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可见,商朝在牧野之战中失败的内部因素是B()8.

《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中说:“从武王开始,经过周公到成王的时候,先后封邦建国共71个……周王的子弟、姻亲属、功臣勋将成为大大小小的诸侯。”材料反映的制度是BA.禅让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知识点四:西周的分封制A.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 B.诸侯需要服从周王调兵C.诸侯需要扩大统治范围 D.诸侯需要加强地方控制()9.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数次点燃烽火,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各诸侯懊恼不已。周幽王能数次戏弄诸侯源于分封制下BA.统治者缺乏治国经验 B.诸侯争霸内乱,战争不断C.与周边国家关系不睦 D.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昏聩()10.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DA.使夏代历史成为信史 B.标志中央集权初步建立C.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D.表明社会等级制度森严()11.有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封闭式结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等要素,体现了建中立极、王权至上的政治思想”。据此可推知,该遗址C【难题11解析】由材料中的“体现了建中立极、王权至上的政治思想”可知,该文化遗址表明人类已进入阶级社会,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产生,C项正确。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可以使后人对夏朝历史的研究更为深入,为进一步证明夏代历史为信史做支撑,排除A项;夏朝时期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排除B项;等级制度森严的说法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D项。()12.

|史料实证|《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竹书纪年》记载商代第24代商王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王又作辟”“贞王闻惟辟”(辟,指法、刑)。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能证实商朝CA.君主专制得到较好运行 B.主张以德治国C.以刑罚来维持统治秩序 D.主张无为而治【难题12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二十四年,重作汤刑”“贞王闻惟辟”可知,这与刑罚相关,故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能证实商朝用刑罚来维持统治秩序,C项正确。()13.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A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14.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B()15.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D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奖励军功,授爵赐土C.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稳定统治,巩固疆土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摘自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

下图为西周时期社会等级结构图。

材料三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摘自黄爱梅《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1)材料一中周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为诸侯的主要是哪几类人?分析当时实行这种制度的主要原因。政治制度:分封制。受封诸侯:国王宗室和功臣。主要原因:疆域广大,交通、通信手段落后;为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地方的政局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社会等级中属于统治阶层的A、B、C、D的称谓分别是什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周实行的这种制度的积极意义。初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密切了各少数民族关系;推动边远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三字经(节选)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导入新课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2.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学习目标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师生探究(1)了解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2)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夏朝宫殿复原图新课讲解都城:阳城统治中心: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新课讲解

禹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问题探讨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新课讲解“家天下”的“家”指的是什么?

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时代相传。家天下公天下世袭制禅让制新课讲解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从宫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的划分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新课讲解夏桀把人当坐骑新课讲解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二、商汤灭夏新课讲解“宁愿和他一起灭亡“!夏朝汤(日益强大)商部落公元前1600年进攻夏朝商朝建立你这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啊?夏桀(残暴荒淫无度百姓怨恨到了极点)夏被推翻!!新课讲解新课讲解1.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定都亳;2.商朝的强盛: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3.盘庚迁都:殷4.最后一个王:纣(暴君)

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新课讲解

该电视剧讲述了商末时期,由于纣王残暴无道,宠信妖女妲己,苦害生灵;周文王顺应天时,招兵买马,聘请姜子牙出山讨伐纣王,最终推翻商王朝的神话故事。《封神榜》新课讲解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三、武王伐纣新课讲解建立者:周武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京新课讲解商朝这样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昏庸残暴的统治预示着怎样的结局新课讲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暴政引起民忿;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问题探讨四、西周的分封制

这句话表明在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