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高考生物双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高考生物双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高考生物双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高考生物双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高考生物双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高考生物双基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D,NA......A-T-

1.关于如图正确的说法有()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RNA..U—A—C—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图中共有5种碱基

④图中共有6种核甘酸

⑤图中共有5种核甘酸

⑥图中只有一种单糖.

A.②③④B.④⑤⑥C.①②@D.①③⑤

2.核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可通过催化RNA链中靶位点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

异性地剪切RNA分子。据此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内核酶在细胞质中合成

B.核酶的形成过程只有转录没有翻译

C.核酶可以催化氢键形成,阻断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

D.核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可被水解成核糖核甘酸

3.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碱基序列变化,可能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基因分离D.染色体倍增

4.大蒜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图。对此图像的观

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大蒜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①②③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②细胞所处的时期,染色体形态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

D.①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细胞②中染色体数目的2倍

5.如图表示人体(2N=46条)卵巢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指标的数量,tA

变化曲线图的一部分,其中a为相对值,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

a..I—

CD

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若a=l,则AB段有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B.若a=2,则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C.若a=23,则该图只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种指标的变化

D.若a=46,则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B.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在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中都可出现

B.基因表达过程、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8.一些人对猫过敏,猫唾液中的外源性致敏原会引起部分人的哮喘。导致哮喘的过程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某些人体内甲、乙、丙过程出现的概率

B.甲、乙、丙过程涉及的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C.过程丁是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图示中的哮喘是一种异常的特异性免疫

9.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通过向光性实验发现了呵噪乙酸

B.园艺工人运用顶端优势原理修剪行道树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极性运输

D.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下部

10.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牛奶变酸、葡萄酒酿制等发酵是微生物参与的过程

B.产甲烷细菌生活在严格缺氧的环境下

C.单细胞藻类是水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原核生物

D.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串连在一起构成传染链

11.诗歌词赋等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D.“螟蛉有子,蝶嬴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

12.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1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时,只能分离大肠杆菌但不能对其进行计数

B.高压蒸汽灭菌会有大量水分蒸发,因此培养基应在灭菌后调pH

C.膳食中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一般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D.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粗提取DNA

14.如图是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挑选前萄T冲洗H棒泞l-m醋酸赢~~I-T果出

A.挑选葡萄时•,去除腐烂的籽粒和枝梗后再冲洗

B.家庭酿酒中,要将葡萄汁装满整个发酵瓶

C.A过程后仅需提高一定的环境温度就能产生果醋

D.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菌种

15.利用下列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中,只具有一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是()

①细胞和组织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动物胚胎移植

④杆插、嫁接技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6.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L①(光合作用)

一②动力口)

一③(蛋白质运帕通逊)

一④(植物细胞噬的形成)

一⑤(植物渗透吸水)

1-⑥(合成陶)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与①②功能有关的结构均具有双层膜细胞

C.④在动植物细胞中均与分泌蛋白加工有关

D.与③⑤⑥功能有关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17.萨顿通过比较发现,基因的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据此做出的推测是()

A.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C.基因在染色体上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18.给奶牛挤奶时其乳头上的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能反射性地引

起乳腺排乳;同时该兴奋还能上传到下丘脑促使其合成催产素,催产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

皮样细胞收缩进而促进乳腺排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B.排乳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催产素是一种动物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乳腺细胞

D.奶牛听到乳牛嘶鸣后也会排乳,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9.如图是某人工湖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字母表示同化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布机物输入

水草

浮游植物一屋一浮游动物甲种鱼一厂乙种鱼

A.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B.甲种鱼和乙种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小XI。。%

C.向该人工湖中投放的饲料越多,甲种鱼和乙种鱼的数量就越多

D.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能量去向都有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入下一营养级

2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经搅拌后能迅速溶解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低

C.马铃薯捣碎后的提取液与双缩胭试剂混合后溶液变成紫色

D.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成熟的植物活细胞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以及复原现象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

21.研究发现,某些毒品分子可以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增加,从而使人上瘾,且极难戒治。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与_____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最终在______产生愉悦感。

(2)在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某种毒品分子会(填“促进”、“抑制”或“不

影响”)多巴胺的回收,从而延长“愉悦感”时间。

(3)海洛因是一种常见毒品,属于阿片类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中存在着内源性阿

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

在吸食海洛因后,(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

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等“戒断反应”。

由于毒品对人危害巨大,应远离毒品!

22.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在塞罕坝由荒丘到林场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人类活动改变

了群落演替的。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塞罕坝林场某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调查的结果会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对林场落叶松人工林适度间伐可以减少种内,使林木的生物量增长得到优化,又能增加

经济收益,实现的统一。

23.如图表示农杆菌介导的将目的基因导入某生物受体细胞的部分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农杆菌转化法适合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和裸子植物细胞。受体生物伤口处的细胞分泌

物质,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然后,农杆菌可将某DNA片段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

到DNA上.

(2)图中①、②表示的物质都是改造过的农杆菌中的质粒。②中的tet「和Kan「是四环素抗性

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从它们所起的作用方面,它们属于______基因。

(3)图中④表示的物质是。②具有被③识别并切割特定的_____序列,而①经改造后已不具

备此序列。

(4)若得到转基因生物,还需将受体细胞进行,细胞经过脱分化分裂和再分化过程,才能形

成转基因生物个体。

M他过IY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

24.科研人员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利用苹果树、梨树幼苗进行实验,以探究不同光

照强度对两种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

对苹果树幼苗。2产生总量和C02释放量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8

7UIco:8放量

6

5・0:产生总■

4

3

2

1

OmI

-1

-2

(1)图甲实验的自变量是。果树吸收并利用光照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2)据图甲分析,当光照强度为0.3mmol光子加”时,光反应中的生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

用速率。光照强度为0」mmol光子/in?”时,梨树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光照强度为0.5mmol光子/m2・s时,苹果树。2的产生速率为

Hg/m2*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据图乙分析,当光照强度为(填“a”、"b”、"c”或"d")时,该苹果树的总光

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为b时,欲使该苹果树叶绿体中C3的含量在短时间内快速下

降,可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25.某种昆虫的眼色(朱红眼和红色)和眼形(正常眼和棒眼)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存在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

生物小组选取一对朱红色正常眼昆虫进行杂交实验,得到R的表型及数目如表所示:

类型红色正常眼朱红色正常眼红色棒眼朱红色棒眼

雌性个体(只)06109

雄性个体(只)3128110

(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2)亲本朱红色正常眼昆虫的基因型为和。冏昆虫中致死的基因型为

(3)若从Fi中选取朱红色正常眼雌性个体与红色棒眼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子代的基因

型共有种,其中红色棒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4)某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了一种隐性(d)翅形昆虫-翅外展昆虫,为确定翅形基因的位置,取

翅外展正常眼昆虫与正常翅棒眼昆虫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得R再进行自由交配(注:亲本为纯

合个体,所有个体均成活,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换)。

①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则说明翅形基因与棒眼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②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则说明翅形基因与棒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③用遗传图解表示②的过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①图示可以表示转录或逆转录过程,但不能表示DNA复制过程,①错误;

②图示可表示DNA转录过程或逆转录过程,②正确;

③图中共有5种碱基,即A、C、G、T和U,③正确;

④图中共有6种核甘酸(3种脱氧核甘酸和3种核糖核甘酸),④正确;

⑤共有6种核甘酸,⑤错误;

⑥图中有2种单糖,即脱氧核糖和核糖,⑥错误.

故选:A.

分析题图:图示含有DNA和RNA两条链,含有5种碱基、8种核甘酸.若以DNA链为模板,则图

示表示转录过程,若以RNA链为模板,则图示表示逆转录过程.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基本单位、RNA分子的基本单位,要求考生

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识记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能正确判断各选项,属

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答案:B

解析:解:A、真核细胞内核酶在细胞核中合成,A错误;

B、核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因此核酶的形成过程只有转录没有翻译,B正确;

C、核酶能催化RNA链中靶位点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不能催化氢键形成,C错误;

D、核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在RNA酶的作用下才能被水解成核糖核甘酸,D错误。

故选:Bo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甘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

能量,合成RNA。

3、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

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本题以核酶为素材,考查了酶、转录和翻译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酶的概念和特性,理解遗传

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答案:B

解析:解:A、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A错误;

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B正确;

C、基因分离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

D、染色体倍增能使基因数目增加,但不能产生新基因,D错误。

故选:Bo

本题是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的考查,回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的概念并总结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

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生了改变,产生了新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增

本质

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的基因,出现了新的加或减少,或染色体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性状

发生.减I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个体发育的任何时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出现

时期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期和任何细胞。DNA多倍体;或减数分裂时,偶然发生染色体不

及其叉互换和减I后期非同源碱基对的增添、缺失配对不分离,分离延迟等原因产生染色体数

原因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或改变加倍的生殖细胞,形成多倍体

本题考查了变异的类型和特点,对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不同变异的区别与联系的掌握,把握知识

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答案:B

解析:解:A、大蒜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A正确;

B、核膜和核仁在前期解体消失,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①②的细胞核,B错误;

C、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C正确;

D、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他时期的两倍,D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图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③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

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答案:C

解析:解:A、若a=l,则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AB可表示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

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

B、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规律为2T4T2,因此若a=2,则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

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B正确;

C、若a=23,则该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部分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部分过程

中DNA含量的变化,C错误;

D、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为46192T46,因此若a=46,则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D正确。

故选:Co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结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有间期2n0―4n2n-4n

丝前、中期2n4n4n

分分裂期后期2n—>4n4n一04n

裂末期4n—>2n04n—>2n

间期2n0—>4n2n—>4n

前、中期2n4n4n

减减

后期2n4n4n

数I

末期2n—>n4n—>2n4n—>2n

前、中期n2n2n

减n后期n一2n2n—>02n

末期2n—>n02n—>n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染色体组的数量变化规律,掌握两种分裂方式的区别,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各选项。

6.答案:C

解析: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环境的改变是一种定向的自然选择,A错误;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错误;

C、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生物多样

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Co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此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

7.答案:A

解析:解:A、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

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

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A正确;

B、基因表达过程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而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B

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

D、生理盐水和血浆是等渗溶液,D错误。

故选:Ao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

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

的概念、调节机制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8.答案:C

解析:解:A、猫的舔毛行为会使毛发上面沾有猫的唾液,而唾液中含有过敏原,会增加接触过敏

原而出现甲乙丙的概率,A正确;

B、由图示可知,甲、乙、丙过程涉及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B正

确;

C、丁表示过敏介质作用于肺部相关细胞或组织,属于体液调节过程,不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

D、图示中的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故

1、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题图分析:甲表示吞噬细胞处理抗原,乙表示T细胞呈递抗原,丙表示浆细胞释放抗体,丁表示

过敏介质作用于肺部相关细胞或组织。过敏介质作用于肺部相关细胞或组织而诱发哮喘。

3、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直接

I--------------------------------------1__.人「记忆B细胞

抗原一人吞噬细胞一》卷成fB疝胞增殖'"化二次免疫《

(处理)(呈递)(识别)I效应B细胞也A抗体f发挥免疫效应

,-------,------'------V------八-----------y----------'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题阶段

本题的知识点是过敏反应及治疗方法,免疫细胞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9.答案:B

解析:解:A、郭葛发现了生长素的本质是叫味乙酸,A错误;

B、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是去除顶芽,B正

确;

C、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C错误;

D、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D错误。

故选:Bo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叫噪乙酸;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生长

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

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和生理作用及其作用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

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A、牛奶变酸是由于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葡萄酒酿制是由于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A正确;

B、产甲烷细菌为厌氧菌,生活在严格缺氧的环境下,B正确;

C、单细胞藻类是水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一般为真核生物,c错误;

D、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串连在一起构成传染链,是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D正确。

11.答案:D

解析:解: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枯枝落叶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被生

产者再次吸收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T蝉T螳螂T黄雀,C正确;

D、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蝶嬴是一种寄生蜂,螺嬴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

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应主要为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D。

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

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

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

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本题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的种间关系,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识记

生态系统的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

12.答案:C

解析:略

13.答案:B

解析:解:A、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

活菌,A正确;

B、灭菌后调pH可能会导致已是无菌状态的培养基再次染菌,故培养基应在灭菌前调pH,B错误;

C、膳食中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中会随尿排出,一般不会危害身体健康,c正确;

D、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行DNA的粗提取,D正

确。

故选:Bo

1、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

2、筛选或分类微生物时需要使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其中稀释涂布

平板法还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

3、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l)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

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

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

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A、挑选葡萄时,应该先用清水冲洗掉污物,再去除腐烂的籽粒和枝梗,A错误;

B、家庭酿酒时不能将发酵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应该留有约5的空间,B错误;

C、A过程是酒精发酵,A过程结束后要生产果醋,除了需要提高一定的环境温度,还要通入氧气,

C错误;

D、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优质酵母菌,D正确。

故选D。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l2O6+6H2O+6O256CO2+I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l2O652CO2+2C2H50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醉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A为果酒发酵。

15.答案:C

解析:解:①细胞和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其后代的遗传物质只来自一个亲本,①正确;

②细胞融合技术是细胞间进行融合,融合之后的个体的遗传物质是参与融合细胞的全部遗传物质,

②错误;

③动物胚胎移植过程中可能用到转基因、核移植或体外受精等技术获得胚胎,新个体的遗传物质可

能发生改变,③错误;

④杆插、嫁接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其后代的遗传物质只来自一个亲本,④正确。

所以,①④正确。

故选:Co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为分裂生殖(细

菌及原生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蛆等)、抱子生殖(蕨类等)、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等),

具有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的作用。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杆插、嫁接技术、细胞融合和胚胎移植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

准确判断这些技术形成的新个体的遗传物质来自一个亲本还是两个亲本,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

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6.答案:CD

解析:解: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A正确;

B、与①②功能有关的结构为叶绿体、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B正确;

C、④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加工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错误;

D、与③⑤⑥功能有关的结构为内质网、液泡、核糖体,内质网、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核糖体没

有膜结构,D错误。

故选:CD。

L据图分析,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是磷脂:丙表示生物膜.

2、根据各项功能可推断出:①是叶绿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液泡,⑥

是核糖体.

3、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单层膜: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细胞膜;无膜:

核糖体、中心体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结构特点和细胞器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

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7.答案:BCD

解析:解:A、基因的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这不能说明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

即通过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不能得出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这一结论,A错误;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B正确;

C、由于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平行关系,在此基础上可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BCD,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

只有成对的染色体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考生明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识记基因和染

色体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能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推断出相应的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ABD

解析:解: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结构来传递的,A正确;

B、排乳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以及催产素的调节,B正确;

C、催产素是一种动物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样细胞收缩进而促进乳腺

排乳,C错误;

D、奶牛听到乳牛嘶鸣后也会排乳,体现了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对排乳低级中枢的控制,D正确。

故选:ABD»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通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

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

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

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过程,理解神经调节

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9.答案:ACD

解析:解:A、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A错

误;

B、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X100%,乙种鱼从甲种鱼处

同化的能量为d,而甲种鱼同化的能量为b+c+e,则甲种鱼和乙种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b+c+e)

xlOO%,B正确;

C、向该人工湖中投放的饲料过多,可能导致水质变差,鱼类减少,C错误;

D、最高营养级无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

故选:ACD。

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浮游动物的同化量;b+c+e表示甲种鱼的同化量,其中e来自有机物输入;d+f

表示乙种鱼的同化量,其中f来自有机物输入。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动的具体过程及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答案:BC

解析:解:A、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因此DNA在此浓度的NaCl溶液中

经搅拌后不能溶解,A错误;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目时,有些细菌靠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这样统计的菌落数往

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B正确;

C、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蛋白质,因此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与双缩胭试剂混合后溶液变成紫色,

C正确;

D、蔗糖是细胞不能吸收的物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在0.5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但

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可能会将细胞杀死,D错误.

故选:BC.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mol/L

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3、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目时,有些细菌靠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这样统计的菌落数往

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检测蛋白质的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

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

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1.答案:突触后膜大脑皮层抑制抑制

解析:解:(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将信息传过

给下一个神经元;感党的产生部住在大脑皮层。

(2)神经递质被回收后兴奋及相应的愉悦感即随之消失,故推测毒品分子延长“愉悦感”时间是通

过抑制多巴胺的回收而达成的。

(3)由题干信息“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可知,海洛因建立的平

衡机制是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

故答案为:

(1)突触后膜大脑皮层

(2)抑制

(3)抑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

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

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

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

22.答案:丰富度方向和速度偏高斗争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解析:解:(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丰富度,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若没有人为干扰,塞罕坝的荒丘会演替成荒漠,而在人为的干扰下演替成了林场,说明人类活动改

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由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x(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

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

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

(3)对林场落叶松人工林适度间伐可以树木的数量,故可减少种内竞争,使林木的生物量增长得到

优化,又能增加经济收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故答案为:

(1)丰富度方向和速度

(2)偏高

(3)斗争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是优势种的取代。在演替

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或丰富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识记、对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记忆与理解,难度不大。

23.答案:双子叶植物酚类染色体Ti标记T-DNA(表达载体)核甘酸(碱基)植物组织培

解析:解:(1)农杆菌转化法适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细胞和裸子植物细胞。受体生物伤口

处的细胞分泌酚类物质,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然后,农杆菌可将某DNA片段(T-DNA)转

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2)图中①、②表示的物质都是改造过的农杆菌中的Ti质粒。②中的tet「和Kan「是四环素抗性基

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它们属于标记基因,作用是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3)图中④表示的物质是T-DNA(表达载体)。②具有被③识别并切割特定的核甘酸(碱基)序

列,而①经改造后已不具备此序列。

(4)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故答案为:

(1)双子叶植物酚类染色体

(2)Ti标记

(3)T-DNA(表达载体)核昔酸(碱基)

(4)植物组织培养

1、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

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2、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

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

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各

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应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24.答案:光照强度和果树的种类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TP和NADPH大于5.8c增加光照强度

或者停止供应二氧化碳

解析:解:(1)分析图甲,其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果树的种类;果树吸收并利用光照用于光合作用,

其场所是细胞中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光照强度为0.3mmol光子/n?”时,没有达到光饱和点,此时光反应产物ATP和NADPH的生

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0.1mmol光子/m2・s时,梨树净光合作用为0,但植物体内

存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所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0.5mmol

光子/m2・s时,苹果树C02吸收速率为7|ig/m2・s,苹果树的呼吸速率为lpmol/m2・s,所以苹果树实

际光合作用利用的CO?的速率为8ng/m2«s,所以02的产生速率=8x(6x32)(6x44)~5.8ng/m2«s„

(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为c时,植物有02产生,但没有C02释放,此时氧气产生量和

呼吸作用释放的C02相等,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不提供C02,则C02被C5固定形成的C3减少;增强光照,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增加,被

还原的C3增加,而C0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则C3的含量将减少.因此,不提供C02或

增强光照都会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和果树的种类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⑵ATP和NADPH大于5.8

(3)c增加光照强度或者停止供应二氧化碳

1、分析图甲:该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对苹果树和梨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光照强度为0时,苹果树

和梨树只进行呼吸作用,苹果树的呼吸速率为梨树的呼吸速率为2pmol/m2・s;当光照

强度小于0.7mmol光子/n^s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大于0.7mmol

光子/m2”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说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二

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2、分析图乙:a点只有呼吸作用,说明呼吸作用速率为6,c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速率相等。

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

素,找出两幅曲线图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能够判断不同曲线的不同点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的

种类,并能够利用图甲数据进行相关计算。

25.答案:X亲本均为朱红眼,B中的雌性个体均为朱红眼,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红

眼BbXAX;1BbXAYbbXAY和b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