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的
应对与防护整理ppt一、传染病基本知识(一)传染病定义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
(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有传染性、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流行过程:传染源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者整理ppt一、传染病基本知识(二)感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整理ppt一、传染病基本知识(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病原体:特异性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2、传染性: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区别
传染期: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3、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散发(常年水平)、流行(超过常年水平)、大流行(超出国界或洲界)和暴发流行(短时间之内高度集中发病)√季节性√地方性√外来性4、感染后免疫:指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主动免疫整理ppt一、传染病基本知识(四)临床特点病程发展:分为四期潜伏期: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
前驱期:是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一般1至3天,临床表现:乏力、头痛、发热、纳差、肌肉酸痛等。已具有传染性。起病急骤者,可无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高峰。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的时期。整理ppt一、传染病基本知识(五)传染病的诊断综合分析三个方面资料:
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整理ppt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市2小时内通过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据相关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整理ppt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甲型H1N1流感。在发现除艾滋病、肺炭疽外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网络直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整理ppt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蚴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整理ppt三、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构架(一)重大传染病(Topprioritydiseases)艾滋病、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社会危害严重,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策略强大的国家和国际项目支持整理ppt三、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构架(二)重点监控传染病(Intensifiedmonitoringdiseases)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甲型HINI流感、禽流感等:易发生大的传播、社会危害严重,容易引起社会恐慌重点监控,严格控制整理ppt三、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构架(三)国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EPItargeteddiseases)五种疫苗,七种传染病(百白破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肝疫苗)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消除麻疹其他推荐纳入免疫规划的传染病:甲肝、流脑、乙脑等整理ppt三、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构架(四)其他法定管理传染病(Othermotifiablediseases)监测与暴发的预防控制地区性控制项目整理ppt三、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构架(五)新发传染病/其他传染病(Emergingdiseasesandtheothers)监测与暴发控制整理ppt四、重大传染病疫情(一)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概念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整理ppt四、重大传染病疫情(二)重大传染病疫情类型包括重大传染病、重点监控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等。鼠疫、肺炭疽和霍乱的暴发,乙丙类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或发生多例死亡病例,已消灭或被控制传染病死灰复燃:天花、脊髓灰质炎,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和暴发流行:埃博拉出血热、猴痘、黄热病、人变异性克雅氏病等,人畜共患疾病流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等等……整理ppt四、重大传染病疫情(二)突发重大传染病的特征: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季节性地区性群体性和社会性效应滞后性整理ppt四、重大传染病疫情(三)近十年重大传染病疫情2003年SARS暴发流行2005年动物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暴发2006年、2007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2008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整理ppt四、重大传染病疫情(四)危害和影响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引起公众的恐慌影响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对经济、贸易的影响对中国经济损失约为2100亿元对政治、外交的影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概念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传染病防治法》列为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主要传染源:症状期患者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出现ARDS时极少数刚出现症状时即有传染性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未发现潜伏期和恢复期病例具有传染性人类最初感染来源:可能为动物某些携带或感染SARS冠状病毒的动物:果子狸、貉等野生动物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空气传播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最主要传播方式气溶胶传播,被高度怀疑的传播方式接触传播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排泄物、其他体液,或被患者污染的物品,肠道传播有怀疑的线索,但尚未证实,不能排除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但不均衡各年龄组都有发病、青壮年高发相同条件下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感儿童相对不敏感病后获得较持久免疫力(特异性IgG抗体)流行后很难形成免疫屏障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高危人群症状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和亲友等接触次数、时间、环境、防护措施其它人员,在一定条件下从事SARS-CoV相关实验室操作从事果子狸等野生动物饲养销售者?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特征潜伏期:2周之内,一般2-10天临床症状与体征急性起病三类症状:发热及相关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临床经过早期:病初的1-7天进展期:病程的8-14天恢复期:进展期过后,2周左右的恢复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三类症状发热及相关症状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T>38℃,持续高热可伴畏寒、肌肉/关节酸痛、头痛、乏力药物对发热的影像早期,退热药可有效进展期,退热药通常难以控制高热糖皮质激素可对热型造成干扰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无痰或少痰,少数有咽痛可有胸闷,严重者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12天后常无呼吸道卡他症状其他症状消化道症状:腹泻、恶心、呕吐等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可闻及少许湿罗音病情严重者可有肺实变体征偶有少量胸腔积液的体征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部影像检查X线和CT基本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像和肺实变影像临床综合诊断的主要组成部分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病变初期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少数为肺实变影阴影常为多发和/或双侧改变,呈进展趋势部分病例进展迅速,很快融合成大片状阴影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多数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部分白细胞计数减低大多数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减少,呈逐步减低趋势,并有细胞形态变化特异性检测方法病毒RNA,病毒分离特异性抗原N蛋白特异性抗体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标本采集标本咽拭子和鼻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整理ppt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治疗为主尽量避免多种药物长期、大剂量联合应用如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概念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传染病防治法》列为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妊娠期妇女;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肥胖者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年人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临床表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3.病原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血清抗体检查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胸部影像学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1.持续高热>3天;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1.呼吸衰竭;2.感染中毒性休克;3.多脏器功能不全;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治疗
(一)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二)抗病毒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敏感,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病情严重、病后病情呈动态恶化的病例、高危人群:应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给药(以36小时内为最佳)。不一定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治疗(三)其他治疗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2.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3.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4.合并细菌和/或真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四)中医辩证治疗整理ppt早期识别甲型H1N1流感重症
一、高危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尽早去医院诊治。二、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须住院治疗:
1、持续高热3天以上;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青紫;
4、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医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预防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流水+肥皂)、常通风、不扎堆、少摸脸、勿揉眼、健身体。咳嗽或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或手臂遮挡,纸巾请丢入垃圾桶。配合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
整理ppt甲型H1N1流感——医务人员防护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合格防护口罩(能阻断病毒的)。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概念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症肺炎病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传染源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已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感染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高危人群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特别是老年人。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3-4天一般表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整理ppt重症病例
符合下列任一条标准,即诊断为重症病例:1.X线胸片显示为多叶病变或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4次/分;3.严重低氧血症,吸氧流量在3~5升/分条件下,患者SpO2≤92%;4.出现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血小板↓2.血生化检查: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实验室检查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呼吸道标本(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影像学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呈双肺多发毛玻璃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整理ppt2013.2.25上海H7N9病例整理ppt2013.2.26整理ppt整理ppt整理ppt整理ppt2013.2.28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对症治疗吸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可给予止咳祛痰药物(复方甘草片、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可待因等)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抗病毒治疗: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原则: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对于临床认为需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例,即使发病超过48小时也应使用。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疗程5-7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一倍以上。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
帕拉米韦(Peramivir)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注射液,3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扎那米韦(Zanamivir):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剂量10mg,每日两次(间隔12小时)吸入。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中医药治疗疫毒犯肺,肺失宣降证(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病情轻者)——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疫毒壅肺,内闭外脱证(高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
——解毒泻肺,益气固脱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整理ppt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治疗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整理ppt呼吸功能支持(1)机械通气: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整理ppt(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如有条件,推荐使用ECMO整理ppt(3)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整理ppt俯卧位通气+ECMO整理ppt
发烧(流感样症状),肺炎流行病学接触史与禽接触史(死禽、野禽、家禽市场、宰杀)在禽流感疫(地)区一周内到过疫点实验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研究抗生素经验治疗奥司他韦(75mgqid)排除或确诊(+)继续治疗(-)继续治疗隔离观察48hr呼吸道分泌物(鼻、咽喉)送检(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核酸)(-)(+)早发现,早诊断“流行区”重症肺炎+WBC正常或降低整理ppt规范使用防护用品口罩护目镜隔离衣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手卫生空气的管理消毒与灭菌预检分诊咳嗽礼仪隔离病人口罩的使用规范转诊环境的管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控策略整理ppt整理ppt防控措施——发热门诊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整理ppt防控措施——发热门诊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处理。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整理ppt防控措施——急诊预检分诊,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应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应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整理ppt防控措施——普通病区(房)应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备有充足的消毒和防护用品。宜专人诊疗与护理,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安置在负压病房或转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处理。整理ppt防控措施——
收治疑似或确诊患者的病区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及时隔离。疑似患者和确诊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收购合同与收购协议
- 湿地鱼池承包协议书模板
- 股东实物作价入股协议书
- 股东利润分成协议书模板
- 灯箱合作合同协议书模板
- 私人暖气模板合同协议书
- 村集体大楼租赁合同范本
- 项目签合同前的居间协议
- 长沙离婚协议补充协议书
- 碧桂园转让酒店合同范本
- 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 2025年全国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大赛知识总题库(1800题)-中部分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
- 临时占道申请书
- 强制性认证自我声明企业自查报告
- rslogix5000plc手册compactlogix控制器用户手册
- 教学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期中测试卷
- 中医医院“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 广州市小学六年级上英语单词(含音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