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颂对东晋封建体制的分析_第1页
刘颂对东晋封建体制的分析_第2页
刘颂对东晋封建体制的分析_第3页
刘颂对东晋封建体制的分析_第4页
刘颂对东晋封建体制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颂对东晋封建体制的分析

从西晋武帝末到惠帝初,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加剧,政治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期中,刘颂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人物。据《晋书》卷四六《刘颂传》,刘颂是西汉广陵厉王刘胥之后,年少时以“能辨物理”著称,武帝泰始年间(265—274)出任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冤讼”,又以“真平居正,兼明法理”迁廷尉刘颂出任淮南相后,“在官严整,甚有政绩”,尽管终武帝一朝再没有回到朝中任职,但他对朝政仍然十分关注,屡屡向武帝上疏陈为政之要。清人赵翼曾评价《晋书》各传所载表疏赋颂之类,与所叙传主事迹皆有关系,“惟《刘颂传》载其所上封事至七八千字,殊觉太冗”一、分土采用下的汉晋西晋初年,封建宗室及诸王就国是政治上的焦点问题西晋初年大规模封建宗室共有三次,分别在泰始元年(265)、咸宁三年(277)及太康十年(289)。据《晋书》卷三《武帝纪》,泰始元年大封宗室的具体情形如下: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幹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皇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为燕王,皇从伯父望为义阳王,皇从叔父辅为渤海王,晃为下邳王,瑰为太原王,珪为高阳王,衡为常山王,子文为沛王,泰为陇西王,权为彭城王,绥为范阳王,遂为济南王,逊为谯王,睦为中山王,陵为北海王,斌为陈王,皇从父兄洪为河间王,皇从父弟楙为东平王。按《晋书》卷一四《地理志》及卷二四《职官志》,泰始元年分封将诸王国、公侯邑依据户数多少,各定为大国、次国、小国三等司马昭在咸熙二年建立了天子衮冕、旌旗、车驾、百官等,距离禅代只有一步之遥。司马昭与只愿做周文王的曹操不同,这一系列举动并不是为司马炎的继任铺路,而是为自己当皇帝所作的准备。在咸熙分封之中,受封侯伯者有司马幹、司马亮、司马伷、司马骏及司马望五人,除司马望外的四人均为司马懿之子,而且司马亮、司马伷、司马骏三人均曾出督方镇,掌控镇守洛阳的重兵及战略要冲但司马昭在咸熙二年八月暴病身亡,晋武帝的继位略显仓促,尚来不及对司马昭的人事布置作出调整,所以泰始分封的格局基本上以咸熙分封为基础。到咸宁三年时徙扶风王亮为汝南王,东莞王伷为琅邪王,汝阴王骏为扶风王,琅邪王伦为赵王,渤海王辅为太原王,太原王颙为河间王,北海王陵为任城王,陈王斌为西河王,汝南王柬为南阳王,济南王耽为中山王,河间王威为章武王。立皇子玮为始平王,允为濮阳王,该为新都王,遐为清河王,钜平侯羊祜为南城侯。咸宁分封的目的首先是移封就镇。咸熙、泰始之际广开封建的名义上是以封建王国的力量拱卫朝廷,但晋初诸王并未就国,朝廷利用宗室控制地方,主要还是依靠魏末以来都督出镇的方式。西晋咸宁时,朝议以为应遣诸王就国,落实封国藩屏帝室的作用。但出镇的宗王封地与都督区往往不同,所以当时人设计了“使军国各随方面为都督”的制度,即通过调整封地,使出镇宗王的封国与所督地区相协调,唐长孺先生称之为“综合古之方伯、连率和宗王出镇现状而制定的奇特制度”其次是调整封国规模,“其平原、汝南、琅邪、扶风、齐为大国,梁、赵、乐安、燕、安平、义阳为次国,其余为小国”再次是调整王国的制度体系。根据《晋书》卷二四《职官志》,咸宁三年调整封国,规定“非皇子不得为王”,以及诸王支庶“各以土推恩受封”。同时设立分土罢军及中尉领兵制度,王国按照大、次、小,分别置三军至一军不等,均由朝廷派遣的中尉领兵,大国从始封王之孙袭爵开始罢下军,曾孙袭爵又罢上军,次国亦从始封王之孙袭爵开始罢下军,使各国“皆以一军为常”。按照这样的制度设计,每一世皇帝皆有皇子封王,宗王则会不断转变为疏亲,王国的力量随着世代的传承逐渐削弱,诸王的子孙除继承王位的嗣子外,皆无法获封王爵,有利于封建王国的实力始终向帝室一系集中,进而长久地稳固王朝统治。咸宁分封延续了咸熙、泰始分封区别宗室亲疏的做法,使帝系一支至亲宗室的地位凌驾于其他房支之上。太康十年的分封进一步巩固了此种帝系本位的封建原则,据《晋书》卷三《武帝纪》记载:改封南阳王柬为秦王,始平王玮为楚王,濮阳王允为淮南王,并假节之国,各统方州军事。立皇子乂为长沙王,颖为成都王,晏为吴王,炽为豫章王,演为代王,皇孙遹为广陵王。立濮阳王子迪为汉王,始平王子仪为毗陵王,汝南王次子羕为西阳公。徙扶风王畅为顺阳王,畅弟歆为新野公,琅邪王觐弟澹为东武公,繇为东安公,漼为广陵公,卷为东莞公。此次分封主要涉及晋武帝诸子,一方面沿用咸宁分封中“移封就镇”的方法,分别改封三名皇子司马柬为秦王督关中、司马玮为楚王督荆州、司马允为淮南王督扬州,“并镇守要害,以强帝室”二、封建制的健全晋武帝通过咸宁、太康间的分封调整,似乎建立起了一套“本支别干,蕃屏皇家”的稳固封建体系。但时任淮南相刘颂对此提出了担忧,《晋书》卷四六《刘颂传》记载他在淮南郡时上疏武帝:伏见诏书,开启土宇,以支百世,封建戚属,咸出之藩。夫岂不怀,公理然也。树国全制,始成于今,超秦、汉、魏氏之局节,绍五帝三代之绝迹。功被无外,光流后裔,巍巍盛美,三五之君殆有惭德。何则?彼因自然而就之,异乎绝迹之后更创之。虽然,封幼稚皇子于吴、蜀,臣之愚虑,谓未尽善。夫吴、越剽轻,庸蜀险绝,此故变衅之所出,易生风尘之地。且自吴平以来,东南六州将士更守江表,此时之至患也。又内兵外守,吴人有不自信之心,宜得壮主以镇抚之,使内外各安其旧。又孙氏为国,文武众职,数拟天朝,一旦堙替,同于编户。不识所蒙更生之恩,而灾困逼身,自谓失地,用怀不靖。今得长王以临其国,随才授任,文武并叙,士卒百役不出其乡,求富贵者取之于国内。内兵得散,新邦又安,两获其所,于事为宜。宜取同姓诸王年二十以上人才高者,分王吴、蜀。以其去近就远,割裂土宇,令倍于旧。以徙封故地,用王幼稚,须皇子长,乃遣君之,于是无晚也。急所须地,交得长主,此事宜也。臣所陈封建,今大义已举,然余众事,傥有足采,以参成制,故皆并列本事。西晋泰始、咸宁、太康三次大封宗室,封建王国的规模超越了秦汉及曹魏,但就制度本身而言还称不上完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吴、蜀两地的封王。西晋统一天下之后,对吴蜀故地的治理采取了比较审慎的态度。太康中,广陵人华谭曾进言晋武帝:“蜀染化日久,风教遂成;吴始初附,未改其化,非为蜀人敦悫而吴人易动也。然殊俗远境,风土不同,吴阻长江,旧俗轻悍。所安之计,当先筹其人士,使云翔阊阖,进其贤才,待以异礼;明选牧伯,致以威风;轻其赋敛,将顺咸悦,可以永保无穷,长为人臣者也。”但对吴政策中存在一处巨大隐患,即“自吴平以来,东南六州将士更守江表,此时之至患也。又内兵外守,吴人有不自信之心”。此“东南六州”,周一良先生曾认为是《晋书·羊祜传》所言徐扬青兖荆豫六州,但周先生也曾指出,“论东晋南朝之地理形势,不能置益州不顾”太康十年分封诸皇子时,吴王晏八岁,成都王颖十岁,年纪幼小的皇子并不具备实际行政能力,政务只能掌握于朝廷委派的内史吴蜀两地的封王及治理,反映出西晋封建制度的总体缺陷。在咸宁分封中,朝廷确立了王公就国的制度,但当时“诸公皆恋京师,涕泣而去”刘颂对比封建制与郡县制两种政治制度,提出“善为天下者,任势而不任人。任势者,诸侯是也;任人者,郡县是也。郡县之察,小政理而大势危;诸侯为邦,近多违而远虑固”。郡县制下,守相令长由朝廷派遣,代表人君意旨治理地方,庶政事无小大皆依从于朝廷,所以是“任人”之制,其所施政令容易与地方实际情况相抵牾,故“小政理而大势危”。封建诸侯则不同,所封宗王即为一国之君,能依据实际情况“从俗而治”,即便地方风俗与王法相违,但因为顺应民情,百姓安乐,不会招致怨愤,是“近多违而远虑固”的“任势”之制。从历代政治得失的角度,封建制也明显优于郡县制。三代均“列爵五等,开国承家”,为帝室之藩屏,所以国祚可达数百年之久。秦朝罢侯置守,帝室孤立无辅,所以二世而亡。汉承周秦之后,实行郡国并行之制,汉朝的盛衰也与诸侯国的强弱相关,汉初诸侯国力强盛,所以朝廷能依靠藩国平息诸吕及七国之乱。景武之后削藩推恩,诸侯仅食租俸,藩国有名无实,而王莽得以篡夺汉鼎。东汉光武帝虽广封子弟,但诸侯国本质与郡县无异,国祚也不长久。至于曹魏,更是禁锢宗室,使“神器速倾”,天命为司马氏所取。所以刘颂谏言武帝,当天下统一、海内太平之际,广开土宇,完善封建邦国的体制,建立晋朝长久统治的基础。按照立嗣以嫡以长而不以贤的原则,圣主贤君必不世出,所以国家的治乱安危与辅臣有十分直接的关系。刘颂提出“国有任臣则安,有重臣则乱”,所谓“任臣”的“任”应源自黄老之学“因任”的思想。刘颂认为理想的政治形态应当是“圣王之化,执要而已,委务于下而不以事自婴也。分职既定,无所与焉,非惮日昃之勤,而牵于逸豫之虞,诚以政体宜然,事势致之也”,与黄老学派的政治主张一脉相承。君主处至尊之位,以威柄权术任使群臣,所以尽忠公、守本任者称为“任臣”;反之,为臣而操弄权柄,使臣重于君,如《管子·明法解》所谓“治乱不以法断而决于重臣,生杀之柄不制于主而在群下”,必有“劫杀之患”“乱亡之祸”,所以韩非也说“万乘之患大臣太重”那么,怎样的封建制度才算完善呢?刘颂举周汉二代制度加以分析,指出周代封建特点是“国重于君”“公侯之身轻于社稷”。大国方圆虽不过百里,但是“人数殷众,境内必盈其力,足以备充制度”。即便国君受诛,也必有嗣君继位,所以“下无亡国,天子乘之,理势自安”,周王室因而得以长存。汉代则不然,君侯失道受戮,封国随之消灭,又或封君无子,也要除国。刘颂认为汉制之弊是“不崇兴灭继绝之序”,导致封建体系不稳固,天子孤立无援。刘颂以周汉两代的制度为鉴,指出西晋的封建存在两方面缺陷:其一是“亲疏倒施”,西晋三次大封宗室,泰始分封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所封主要是疏亲宗室,后来在咸宁、太康分封中,晋武帝开始着重分封以诸皇子为主的至亲宗室。但对于疏亲,武帝则采取了转封、削藩、推恩等手段,逐步削弱其封国的实力。刘颂认为,亲疏固然不能无别,但是“若推亲疏,转有所废,以有所树,则是郡县之职,非建国之制”。西晋武帝时期,尚未有封君因罪受戮而除其国者,但疏亲宗室无子除国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例如《晋书》卷六四《武十五王传》记载,新都王该咸宁三年始封,太康四年薨,时年十二,无子国除;汝阴王谟,太康七年薨,年十一,无后国除。刘颂建议武帝以封地远近的方式来区别亲疏,无论国君受诛还是无子,只要有始封君的后裔,不计亲疏远近,皆可取为后嗣;如果确实后继无人,则虚封其国,待皇子生即可出继其统胤,“兴灭继绝”,使“下无亡国”。其二是诸侯国力寡弱,晋世封国,大者虽千里之广,但“国容”多而“军容”少,不具备藩卫帝室的能力。西晋王国大多有完整的文官系统,据研究,西晋大国国官最多约五十余人,加上属吏可达数百人综合来看,刘颂主张封建制优于郡县制,主要从两方面立论。从地方政治的角度来看,诸侯作为封国的君主,应对土地及人民直接负责,并从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政策法令,租税赋役也均在藩国境内进行,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避免在郡县制“法令出一”的原则下,区域文化差异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及冲突。更重要的是,从天下安定的角度来看,封建制也优于郡县制。在当时人眼中,周代及汉初封建藩国拱卫朝廷的体制是维系王朝稳定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案。单方面削弱诸侯国的自治权及兵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制诸侯叛乱,巩固统一的局面,但这就有可能走上汉魏禁锢宗室的老路,甚至可能重蹈秦制的覆辙。一旦诸王国“法同郡县”,当地人便应向西晋朝廷输租服役,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吴蜀等地,长距离的力役必然加重当地人民的负担,这也是吴蜀被称为“易生风尘之地”的原因之一。在封建制下,“士卒百役不出其乡,求富贵者取之于国内”,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动乱的潜在风险,维系天下的长治久安。早在泰始初年,就已经有人注意到西晋封建制度的缺陷。当时段灼数度上疏晋武帝,认为魏末司马昭所建五等爵制,“上不象贤,下不议功,而是非杂揉,例受茅士。似权时之宜,非经久之制,将遂不改,此亦烦扰之人,渐乱之阶也”,他主张除太宰安平王孚、司徒义阳王望、卫将军齐王攸三王应镇守京洛,“其余诸王自州征足任者,年十五以上悉遣之国。为选中郎傅相,才兼文武,以辅佐之。听于其国缮修兵马,广布恩信。必抚下犹子,爱国如家,君臣分定,百世不迁,连城开地,为晋、鲁、卫”,而且封建子弟,势必使诸侯国地广兵强,“诸王宜大其国,增益其兵,悉遣守藩,使形势足以相接”三、杨骏、宗室等三员辅政西晋太康年间,政坛上最为显著的一项变化是以杨骏为首的杨氏家族的崛起。杨骏是晋武帝第一任皇后武元杨皇后的叔父,第二任皇后武悼杨皇后的父亲。他与二弟杨珧、杨济以外戚身份进入西晋的政治中心,是在咸宁二年十月悼皇后册立之后。当时晋武帝逐渐疏远贾充等勋旧,着意扶植杨氏的势力当时虽有“三杨”之称,但杨珧、杨济二人性格谦退,对家族的贵盛持相当谨慎的态度。杨珧“以兄贵盛,知权宠不可居,自乞逊位”;杨济则曾力阻杨骏排挤汝南王亮的阴谋,曾言“若家兄征大司马入,退身避之,门户可得免耳。不尔,行当赤族”,试图寻求外戚与宗室之间的势力平衡及帝疾笃,未有顾命,佐命功臣,皆已没矣,朝臣惶惑,计无所从。而骏尽斥群公,亲侍左右,因辄改易公卿,树其心腹。会帝小闻,见所用者非,乃正色谓骏曰:“何得便尔!”乃诏中书,以汝南王亮与骏夹辅王室。骏恐失权宠,从中书借诏观之,得便藏匿。中书监华廙恐惧,自往索之,终不肯与。信宿之间,上疾遂笃,后乃奏帝以骏辅政,帝颔之。便召中书监华廙、令何劭,口宣帝旨使作遗诏,曰:“昔伊望作佐,勋垂不朽;周、霍拜命,名冠往代。侍中、车骑将军、行太子太保,领前将军杨骏,经德履喆,鉴识明远,毗翼二宫,忠肃茂著,宜正位上台,拟迹阿衡。其以骏为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领前将军如故。……”诏成,后对廙、劭以呈帝,帝亲视而无言。自是二日而崩,骏遂当寄托之重,居太极殿。武帝晚年,晋初的佐命元勋多已辞世,亦未指定顾命大臣,朝中并无足以威服百僚的重臣,是以“朝臣惶惑,计无所从”。杨骏亲侍武帝左右,擅自改易朝廷公卿的任免,多树置其心腹私党。武帝病重清醒的间隙了解实情,意识到外戚的势力急剧膨胀,近乎不受控制,所以有意召还已出督豫州的汝南王亮与杨骏共同辅政,希望借助宗室的力量抑制外戚专权。但这已起不到多少作用,杨骏及悼皇后趁武帝弥留之际,擅定遗诏,命杨骏依伊吕周霍故事独自辅政,排挤汝南王亮。当时武帝已口不能言,只能被动接受这一事实。按杨骏所定遗诏,他在晋武帝临终之前所带的一系列职官应当为侍中、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领前将军。其中侍中掌“备切问近对,拾遗补阙”众所周知,晋武帝之所以登上帝位,主要是继承了父祖的基业。如刘颂上疏所说:“泰始之初,陛下践阼,其所服乘皆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孙,则其曾玄。”构成西晋前期政治主体的功臣、宗室、魏氏旧臣等大多是父祖旧人,晋武帝将外戚势力引入政局,最初是为了制衡元老重臣,建立自身的政治班底,他对待杨氏兄弟也显示出了格外的优遇及宠任。但杨骏权势日盛,使“公室怨望,天下愤然”,或许超出了武帝所料。在太康末,晋初元老相继去世,宗室逐渐成为了与外戚抗衡的重要力量,这一点在时人的言论中有所反映。如孙楚曾谏言杨骏:“今宗室亲重,藩王方壮,而公不与共参万机,内怀猜忌,外树私昵,祸至无日矣。”傅咸也曾说:“夫人臣不可有专,岂独外戚!今宗室疏,因外戚之亲以得安,外戚危,倚宗室之重以为援,所谓唇齿相依,计之善者。”太康十年,晋武帝曾一度患病,《武帝纪》关于此次疾病的始末及程度语焉不详,只在当年十一月时有一条“帝疾瘳,赐王公以下帛有差”的记录。《武帝纪》整个太康十年的纪事中,正月至三月及七月至九月完全空白,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一现象与武帝患病相关,但可以推断当时武帝的健康状况应已大不如前。前文提到,晋武帝从咸宁三年开始,已经着力推行区别亲疏、以帝室为本位的封建政策。太康十年,武帝可能正是预计自己不久于人世,也意识到外戚势力的威胁,希望借助宗室的力量巩固帝室,所以病愈之后,武帝立即加快了分封皇子的进程。根据《通鉴》系年,刘颂的上疏也就在太康十年十一月武帝病愈之时。所谓“圣王知贤哲之不世及,故立相持之势以御其臣”,刘颂上疏晋武帝,提出完善封建制度的主张,正是基于当时外戚专权的状况。他强调以封建诸侯为依凭,与异姓大臣形成“相持之势”,无论储君贤愚,都能保障政治机器的政治运转。可见刘颂提出封建论的目的,是为了在武帝去世之后,愚鲁的惠帝有可靠的制度以保障政权的顺利过渡及延续刘颂上疏之后不到半年,晋武帝去世,惠帝继位,杨骏的权势也达到了顶峰。但不久之后,贾氏一族作为新的外戚崛起,贾后联合楚王玮诛杀杨骏。随后汝南王亮回朝辅政,并以秦王柬为大将军,东平王楙为抚军大将军,楚王玮为卫将军、领北军中侯,下邳王晃为尚书令,东安王繇为尚书仆射、兼典军大将军、领右卫将军。这一结果表面上看,是宗室诸王排除了专权的外戚,全面接管军政大权,但其实丝毫没有起到拱卫帝室、稳定政局的作用,其手段也不比杨骏高明。杨骏辅政时,自知“素无美望”,意欲结纳人心,“遂大开封赏,欲以悦众。为政严碎,愎谏自用,不允众心”,当时孙楚、石崇、羊亮等士人先后提出劝谏,但杨骏皆不能用。杨骏受诛之后,最初由东安王繇“专断刑赏,威震内外”,史载其一日之间,诛赏达到三百余人汝南王亮虽然分派宗室成员占据军政要冲,宗室内部充斥着诸王的争权矛盾及相互倾轧。汝南王亮忌惮楚王玮的功勋及威望,先是命裴楷代任北军中侯,欲夺取楚王玮的禁军兵权,随后又与卫瓘密谋以遣诸王就国的名义,将楚王玮排除出朝廷,但反而被楚王玮联合贾后及外戚贾模、贾谧、郭彰等所杀,由此揭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余论:刘颂封建论的思想史意义西晋的历史发展,总体上是皇权、功臣、外戚、宗室等几种政治力量相互博弈、斗争及此消彼长的历程。刘颂的封建论提出时,政治正处于皇权及功臣力量衰落、外戚权势接近顶峰,而宗室正在崛起的趋势之中。武帝死后,杨骏旋即受诛,宗室诸王全面掌控朝廷军政大权。但政局从此进入了长期的动乱,刘颂后来也卷入了诛杀楚王玮的政治密谋之中。可以说,刘颂的封建论在西晋政坛中基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但其中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不应忽视。秦汉以来,主张封建制和主张郡县制是两大对立的思想潮流。秦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这一制度由李斯主导,但当时仍有许多人倾向于沿用封建诸侯治理东方的宗周成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王绾等建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群臣“皆以为便”,唯独李斯反对,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认为诸侯之间相互战伐而不为天子所制是东周祸乱的根源,于是始皇遵从李斯之议,推行郡县制以治理天下。至始皇三十六年时,博士齐人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李斯认为在封建制度下,诸侯皆蓄私学,各树法令,与秦朝统一法制的原则相悖,不仅再度表示反对恢复封建制,而且提出焚书之议。秦始皇虽然以郡县制统一天下,但这种天下如一的制度主要由以李斯为代表的秦法家倡导,当时关东地区的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认同周代封建诸侯的制度。如吕思勉先生所论:“封建之制,至秦灭六国,业已不可复行。然当时之人,不知其不可行也。乃以秦灭六国,为反常之事。”经历了两汉及曹魏四百余年的历史演进,郡县制成为主流的政治制度,但时人对郡县与封建各自的利弊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汉魏二朝防制宗室,导致朝廷孤立无援,无力应对权臣的篡逆。魏齐王芳正始年间,曹冏作《六代论》,历数夏、殷、周、秦、汉、魏六代政治得失,提出“古之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先圣知其然也,故博求亲疏而并用之:近则有宗盟藩卫之固,远则有仁贤辅弼之助;盛则有与共其治,衰则有与守其土;安则有与享其福,危则有与同其祸。夫然,故能有其国家,保其社稷,历纪长久,本枝百世也”,认为曹魏以前的五代,治乱安危、国祚短长,无不与当代封建诸侯的情形有关。诸侯强大,封建之势根深蒂固,则国祚长久,反之诸侯微弱,朝廷无以制乱,则国基易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