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平民学生的大学教育从平民化到贵族化近代早期英国大学学生社会出身的转变_第1页
中世纪平民学生的大学教育从平民化到贵族化近代早期英国大学学生社会出身的转变_第2页
中世纪平民学生的大学教育从平民化到贵族化近代早期英国大学学生社会出身的转变_第3页
中世纪平民学生的大学教育从平民化到贵族化近代早期英国大学学生社会出身的转变_第4页
中世纪平民学生的大学教育从平民化到贵族化近代早期英国大学学生社会出身的转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世纪平民学生的大学教育从平民化到贵族化近代早期英国大学学生社会出身的转变

在对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中,科学家总结了从中原到现代早期的高等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变化。例如,大学建筑的出现、国际一体化的丧失、教会对大学的影响的削弱、世俗势力对大学的干预、管理体制和课程结构的变化等。但鲜有研究关注在此过程中学生群体发生的缓慢但显著的变化。然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重要群体,能够真实地反映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机构所发生的根本性变革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其它系统之间密切而复杂的互动关系。学生群体的社会出身分布更是体现特定时期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试图以近代早期的英国大学为例探讨中世纪大学向近代大学的转变过程中学生群体所发生的转变,并且解释其变革的内在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一、社会出身:学生进入大学不少现有的史料和已有研究证明,在中世纪大学特别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中,大多数学生并非出身显贵,而是来自社会中下层的平民阶层。英国著名的大学史专家拉什达尔(HastingsRashdall)认为,中世纪大学招收学生的范围很广,包括各个社会阶层的适龄人员,其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社会中产阶层,也有许多学生生活在赤贫中。定量统计研究也说明了当时学生的社会出身状况。据利特尔(G.F.Lytle)对1380年至1500年间牛津大学的新学院(NewCollege)937位学生的社会出身进行的定量统计表明,61.4%的学生来自乡村的小佃户家庭,只有21.7%来自城市中的中产和上层阶层,也只有12.5%的学生来自绅士阶层。在出身小佃户家庭的学生中,有45%的学生需要依靠租种学院维持学费开支。多种资助制度和渠道的建立保证了平民阶层的学生得以进入大学。首先,英国大学中生活和学习费用相对不高,这是导致大量平民子弟得以进入大学的经济原因。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入大学所需开支不同。一般而言,神圣罗马帝国和英国大学最低。其次,贫困的学生可以从学校获得允许乞讨的资格证书,通过化缘和行乞来获得学费收入。再次,一些学生还可以从上层教会人士那里得到资助,获得进入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王室和主教也时常会向大学提供捐赠,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学习。1290年,爱德华一世的妻子埃莉诺王后立下遗嘱,将其一部分财产用于资助剑桥大学的贫困学生;卡特伯雷大主教罗伯特·温切尔在1294年至1313年间也资助多位贫困学生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1500年卡特伯雷的莫顿大主教将其遗产的128磅设为助学金,在20年间至少资助了30位贫困学生。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大学中学习神学和教会法,二、族家族及贵族间的大学教育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及所需准备的即前药在中世纪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对平民阶层子弟敞开大门的同时,贵族阶层的子弟对进入大学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兴趣。英国中世纪的贵族家族大多是军事贵族,其权威和声望大多建立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之上。直到16世纪中叶之前,大多数英国贵族事实上目不识丁,也没有多少人很好地利用书籍。这些政治和军事上有势力的世俗贵族,无需拥有大学教育背景。对他们而言,上大学既不是他们理所当然的事情,也绝不是必要的。16世纪早期的英国散文家罗杰·阿斯克姆在《论教师》中感慨,在大学中几乎看不到贵族和绅士子弟的身影。三、人文色彩的变化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主要来自平民阶层,上流社会的贵族阶层几乎不入大学的状况在16世纪中期之后开始发展变化。16世纪20年代之后,借助留学生、传教士和出使官员等多种途径,意大利的人文主义的思潮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源源不断地输入英国。英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不仅提倡古代典籍的整理,更宣传了新的政治和社会观念,这些观念逐渐被英国贵族阶层所接受,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贵族和绅士阶层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从16世纪后期开始,获得贵族和绅士身份的人不仅要有高贵的出身,而且也要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良好的德行和为国家服务的技能。除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之外,维护自身地位和保持等级社会的秩序的需要是贵族阶层改变对文化教育态度的另一原因。近代早期随着英国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官僚机构的膨胀,政府需要大量熟知法律、语言和数学,掌握修辞技巧的官员。在16世纪早期,以托马西·沃尔西(ThomasWolsey)为代表的一批出身底下的人通过接受教育逐渐占据了政治和管理的高级职位。这场革命引起了世袭贵族和出身较低的世俗集团人士之间关于权力的斗争。在斗争中,贵族阶层普遍意识到,之前所接受的军事和礼仪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一些贵族和王室表达了对贵族阶层因未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可能丧失统治地位、丧失集团优势的担心。莱斯特伯爵达德利在其著作中警告“由于无知和缺乏教育,穷人和出身卑微的平民的弟子有可能占据本该由贵族子弟们拥有的权利和地位。”索尔兹伯里伯爵罗伯特·西塞尔和国王亨利八世都表达了类似的抱怨和担心。面对权力和地位可能被中下层集团攫取的压力和恐慌,贵族阶层对其子弟的文化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切斯特菲尔德伯爵菲利普·斯坦诺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如果他的儿子“菲利普想要进入政界,首先他就得研究统治阶级的背景、道德观念、礼仪、目标和手段;他要研读最好的文学作品以得到优秀的文笔风格,而这也是领导艺术的一部分;他也该兼习音乐、艺术,但上帝不准让他具有成为作家或音乐家的雄心;他要细心攻读欧洲现代史、各国国君和阁员、法律和宪法、财政和外交。”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人文主义色彩逐渐浓厚是吸引贵族和绅士阶层进入大学的另一动力。15世纪末,以科利特、格罗辛、林纳克为代表的一批游学意大利的学者率先在牛津大学中讲授人文主义知识。16世纪早期,剑桥大学首先设立希腊语教授讲座席位,聘请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来英国担任此教职。以剑桥的圣约翰学院(1511年)、牛津大学的考波斯·克里斯蒂学院(1517年)和红衣主教学院(1525年)等为古典语言和人文学提供发展阵地的新学院也陆续建立。在宗教改革之后,为了肃清天主教的遗留影响,强化国王对大学的至尊权威和将大学纳入为国家政治服务的需要,王室也成为推动大学人文主义化的重要势力。亨利八世授权克伦威尔起草的大学指令规定每一所学院都要出资维持希腊语和拉丁语两个公共讲座。1540年,亨利八世又下令新建成的威斯敏斯特主教辖区出资维持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神学、希腊语、希伯来语、医学和法学5个钦定教授职位。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各个学院的招生对象和策略的变化是促使贵族和绅士阶层子弟大量入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15世纪末开始,各个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随着寄宿舍(hall)的逐渐减少和完全消失,学院已经成为本科生的集合地。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从16世纪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贵族和绅士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大学之中,逐渐成为学生中的主要群体。1570年代每年大约有10名勋爵、男爵和骑士之子进入大学,这一数字在1590年代已经达到20人,1630年代已经达到45人左右。麦克莫妮卡统计了1580年至1605年间多所牛津大学的学院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其中各学院中贵族和绅士家庭子弟的比例分别如下(参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尽管各个学院学生的社会出身构成有所差异,但就总体而言,各个学院中出身绅士阶层的学生数量已经逐渐超过了贫民学生,成为学院中最重要的学生群体。英国上流社会成员的平均初婚年龄不断上升的现象也反映了越来越多的贵族和绅士子弟进入大学的趋势。劳伦斯·斯通对英国家庭和婚姻历史的研究表明,英国乡下的大地主阶级继承人的初婚平均年龄在16世纪初是21岁,16世纪末是22岁,17世纪上升到24至26岁。初婚年龄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越来越多的大地主阶层子弟开始接受高等教育。贵族和绅士阶层在离开大学之后很少从事神职人员工作,而以世俗职业为主。1570年至1636年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410名毕业生中,有超过60%的学生从事世俗职业。不少学生返回原来的家庭成为贵族和绅士,也有一部分学生为皇室服务。四、大学学费分析16世纪末之前,在贵族子弟不断涌入大学的同时,来自平民家庭的学生能够以减费生(Sizar)和工读生(servitor)的身份继续进入大学学习,其数量并未明显减少,甚至由于教育革命浪潮的兴起,来自平民阶层的学生数量还有所增加。在剑桥大学凯厄斯学院中,平民学生也在不断地减少造成平民阶层子弟逐渐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中减少的首要原因是接受大学教育所需的费用持续上涨。随着大学管辖权向王室转移,教会对大学的经济资助减少,教育费用主要由家庭承担。16世纪末17世纪初,大学学费每年为30至40镑,1720年上升到50镑,1750年则高达80至100镑。学费开支的上涨速度远超普通平民的收入增长水平,普通家庭已经很难承担起这样一笔费用。在大学学费不断上涨的同时,平民学生享有的资助制度和渠道却在不断减少。托钵修士在近代早期已经基本消失,中世纪的行乞的观念已经改变,学者行乞制度也不再流行。16世纪之后,王室、主教和贵族捐赠设立的奖学金也几乎消失,平民学生也渐渐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原来为平民学生设立的奖学金也开始逐渐被贵族和富家子弟所垄断。17世纪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平民子弟获得奖学金。1615年至1639年间,沃德姆学院的47位奖学金获得者中,有15人是贵族和绅士子弟。1622-1624年圣加伊乌斯学院的29名奖学金获得者中,15人出身贵族和绅士家庭。1586年,威廉·哈里斯《英国纪行》对英国大学描述说:这些奖学金是学院的创建者们为贫困学生而设的,而现在贫困学生则几乎不能从中受益,因为它们大多为富家子弟占据。在现在的时代,依靠奖学金进入大学的贫苦学生越来越少了。牧师的子弟也是进一步将平民子弟挤出大学的力量之一。在英国宗教改革之前,牧师必须保持独身,因而没有子嗣。经过漫长的争论和斗争之后,1563年的《三十九条信纲》最终确认了牧师结婚的合法性。自此之后,牧师之子陆续涌入大学,人数持续增多。1577年牧师的子弟占所有入学学生总数的3%;1600年牧师的子弟所占比例已经达到5%,1637年达到15%,1661年已经达到21%。五、社会平民阶层传统观点认为,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具有极强的精英和贵族气质的大学,因而也是与大众社会隔绝的“象牙塔”。然而,本文通过研究表明,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自创建后的数个世纪中,并非是贵族子弟聚集的机构,其学生群体主要来自社会平民阶层。平民阶层子弟通过在大学中学习神学、医学和法学等专业知识,以此实现社会阶层地位的向上流动。直至16世纪晚期开始,由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输入,宗教改革后大学国家化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