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那是一个既有侠义精神,又有“士”之风骨的时代。彼时,我们在辽阔大地上东征西讨、北击匈奴,留下了那句‘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一个霸气的汉朝,起于汉高祖刘邦,终于汉献帝刘协,前后共历经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宣定胡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展示了一个大国的自信和非凡气度。长江黄河奔腾所至,日月光辉普照之处。君可见,汉家威仪,汉家气象。”——玉莺时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一单元
第4课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扩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建立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按:醇驷即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所驾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情况?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粮食奇缺。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概况:西汉初年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国并行制”(郡县与分封并行制),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引发了“七国之乱”。汉高祖刘邦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1)休养生息的含义:
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2)休养生息的原因:
①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人口减少,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
②汉初的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汉初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①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②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③免自卖为奴婢为庶人;④让士兵卸甲归田,授予田宅(3)具体措施: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4)影响:
汉初60多年的休养生息政策,汉朝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这一时期处于文帝景帝在位期间,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
汉兴七十馀年之闲,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当时全国有54个郡,各诸侯国就占了39个,仅齐一国就占有7郡,而归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管辖的只有15个郡;
从户口构成上看,在全国277万户、1300万人口中,由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有97万户、450万人,仅是全国户口总数的1/3。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3、“休养生息”带来的三大社会问题(1)王国问题
(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藩,结果引发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汉景帝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粮道,三个月后平定叛乱。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请同学们思考汉武帝即位之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势力垄断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尤其东部一些封国拥有煮盐、铸币等生财之道,社会上弃农从商者甚多,粮食生产得不到保证。
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思想流行,没有形成主流思想;汉初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大一统国家的现实需要。(2)商贾膨胀、土地兼并问题
(3)思想文化方面1、政治:①推恩令(主父偃提出)(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汉书·主父偃传》1、颁布推恩令(一)政治方面诸侯国土封土分一次封土再分王国侯国侯国王国王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2、设立中朝(一)政治方面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3、建立察举制【1】推选标准:“孝”和“廉”(德行、才能)【2】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经考核再任命。【3】制度利弊:利: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拔任用官员的唯一依据,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提高官员质量,扩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弊: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地方官员往往推荐名门望族的子弟,而不问学识品格,被察举者名不副实。(一)政治方面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巡视监察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刺史4、划州部,设刺史汉武帝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全国除了三辅(京兆、冯翊、扶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和弘农以外的地区分成了13个州部: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5、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一)政治方面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1、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西汉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至隋朝的隋五铢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西汉五铢钱(二)经济方面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2、盐铁官营
煮盐业:招募民众煮盐,由官府提供煮盐的铁锅—“牢盆”,煮成之盐由官府收购,进行专卖。
冶铁业:产铁的郡设置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3、均输平准平抑了市场的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4、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理论来源: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1、原因:①出现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土地兼并,商人势力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黄老无为思想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②董仲舒改造儒学,使其适应巩固统一和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根本原因)董仲舒的“新儒学”(三)思想方面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3、影响:
(1)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2)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稳定封建统治秩序。1、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3次较大战争(前127、前124、前121),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2、河西四郡: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3、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比以前更加有效。
河南之战:卫青收复河套平原,设朔方郡、五原郡。
河西战役:霍去病至祁连山脉,设河西四郡。
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共击匈奴单于。(四)对外:开拓疆域,加强交流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前139年、前119年)
意义:①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基础,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②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张骞出使后传来的农作物:核桃、蚕豆、芝麻、欧亚种葡萄、石榴、香菜、胡萝卜、黄瓜、大蒜。(四)对外:开拓疆域,加强交流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强中央集权(对内)积极开拓疆域(对外)继位前141年前136年设五经博士前134年推行察举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127年推恩令北击匈奴盐铁官营前120年前119年算缗令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前114年告缗令前113年货币官铸前112年酎金夺爵前110年均输平准前106年设刺史前89年罢轮台罪己诏前87年去世前121年北击匈奴董仲舒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一)西汉的灭亡与王莽改制1、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
原因:
①政治上:政治日益腐败。②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
③王莽篡取政权。
2、王莽改制(9—23)①建立:9年,王莽改国号为新。
②改制:推行改革,但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
③覆灭:23年,绿林军推翻王莽政权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晚年改过,托孤得人,此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乎亡秦之祸乎。——司马光《资治通鉴》
及王莽之兴,(王政君)由孝元皇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汉书·元后传》王莽掌权以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王田”,禁止奴隶买卖,平抑物价,政府贷款,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变更国号、官名、官制、地名等。王莽的改革,针对时弊的部分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而无法实施,社会弊端未能得到解决。改革中许多措施是完全的托古改制,没有任何必要,劳民伤财。——整理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公元9年,王莽将西域各国的王改封为侯。公元9年,收缴“匈奴单于玺”,代之以“章”,后还下诏令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单于”。公元12年,征服高句丽后,将其改名为下句丽。三、东汉的兴亡(二)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2、改革措施措施作用政治经济文化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员,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重视儒学加强皇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经济恢复儒学正统地位得到巩固三、东汉的兴亡问题:阅读教材及所学知识,概括东汉走向衰亡的原因三、东汉的兴亡(三)东汉的衰亡(原因)序号皇帝即位年龄死亡年龄……………………4和帝10275殇帝126安帝13317顺帝11308冲帝239质帝8910桓帝153611灵帝123412少帝141413献帝954平均值9.524三、东汉的兴亡(三)东汉的衰亡(原因)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公元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史称“党锢之祸”。三、东汉的兴亡(三)东汉的衰亡(原因)材料一:爰自宅阳徙居湖阳,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水经注》引司马彪《续汉书》
材料二: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后汉书·仲长统列传》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强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献帝禅位东汉的灭亡26➽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三、东汉的兴亡三、东汉的兴亡(三)东汉的衰亡(原因)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2、党锢之祸动摇了东汉的统治;3、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4、农民起义动摇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5、地方长官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探究:两汉衰亡原因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祸流亡,外戚王莽篡汉改新。外戚宦官轮流专政,政治黑暗腐败,豪强地主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个性化设计的思维实践
- 教育大数据洞察市场精准营销
- 以教学为目的的数字技术与创意应用结合的实践研究
- 以实践为导向的终身学习体系设计策略
- 重复专利侵权培训课件
- 抖音商户运营经理直播库存同步制度
- 抖音商户短视频转化效果分析反馈制度
- 培训课件的布局要求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特点及2025年核能产业产业链分析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下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运营效率研究
- 产品质量证明书
- 数与代数课件
- 工会审计实务课件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和要求
- 食用油储存期品质变化的太赫兹光谱无损识别
- 胎盘早剥预案演练脚本
- 五山文学全集第一卷
- 聚磷腈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年7月
- 钙加维生素Dppt课件(PPT 14页)
- TRD深基坑止水帷幕施工方案(2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