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机增上线路铺设施工方案_第1页
制冷机增上线路铺设施工方案_第2页
制冷机增上线路铺设施工方案_第3页
制冷机增上线路铺设施工方案_第4页
制冷机增上线路铺设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冷机增上线路铺设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招标单位:山东金宇轮胎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山东福源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二月五日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保证制冷机电力正常供应,保障制冷机正常投运。1.1项目名称:制冷机增上线路铺设施工。1.2质量要求:合格。1.3工期:(工期为50天)1.4项目说明1.5工程地点:山东金宇轮胎有限公司生产设备二科、动力科、2#、8#、10#分变等。1.6施工范围:(1)桥架、线路铺设(2)配电柜安装及底座制作(3)设备线路连接(4)设备上电实验(5)施工用所有设备及工具(6)各种型号接线鼻子、胶带、防护管(7)10KV电缆做头、打压试验(8)桁架及基础制作(9)桥架、桁架管材、制作支架的槽钢、吊筋、膨胀螺栓、扎带、电焊条、支架吊架材料(10)其它各种辅助材料(11)墙壁开孔、封堵等工程2编制依据2.1工程施工图纸2.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GB50217-20072.3《工业金属电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2.4《工业金属电缆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06-20062.7《电缆附件安装说明书》2.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2.9《2.10《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2.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2.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19甲方提供条件及设计要求。2.20建筑及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2.21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标准、安全规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省、市有关文件。2.22对施工现场踏勘获得的资料。2.23施工人员多年来施工中积累的经验、施工管理技术、设备装备能力及技术人员等资源情况。3编制原则3.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文明施工等项目控制要求。3.2遵守工程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确定施工方案,保证重点难点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工。3.3采用先进、快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改善劳动力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3.4利用网络技术、流水作业原理及系统工程等科学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施工;合理安排雨季和汛期施工项目,保证施工生产的连续性。3.5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做到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强化质量、安全控制,做到文明施工,合理部署,精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优良,杜绝安全事故。3.6根据本工程各分部的性质、施工方法、工程用途等因素,合理安排协调相关专业工程与安装工程之间的施工顺序,力求缩短工期。正确处理协调各分部工程、专业工程、施工段的相互连接、制约的关系。3.8加强经济核算,进行多方比较,选择最佳方案降低工程造价。3.9施工所选材料必须是优质产品,杜绝不良品。4质量保证措施4.1工程质量目标4.1.1根据公司制定的“忠实施工,履行合同,服务用户,以质取誉”的质量方针,同时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合格标准,争取优良,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4.2质量管理依据4.2.14.2.24.2.34.2.44.2.54.3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4.3.1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编制各种工程材料需用量计划。4.3.2根据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进场计划和材料进场计划的保证措施。4.3.3与材料供应单位签订供应合同,应能保证按质、按量、按时进入施工现场。4.3.4将各种材料需用量计划一次性提供给材料供应单位,提前做好材料准备计划。4.3.5材料进场时间应至少提前用料二天进入施工现场。4.3.6确定各类材料的加工地和停放地。4.5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4.5.1质量目标:合格、力争优良4.5.2工期目标:按甲方要求的工期,力争提前完成。4.5.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安全生产,杜绝一切事故。4.5.4文明施工目标:4.5.5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完善,符合国际IEC 安全标准。4.6工程质量控制4.6.1工程质量控制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4.6.2成立质量领导小组,明确成员职责(1)项目部质检员对各个工序实施检验控制(自检、专检、月考核、分部分项工程检查评定、竣工验收等)。(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及编制各项施工组织设计及组织有关人员处理技术问题;重大技术问题上报公司协助项目部处理。(3)施工人员严格按图纸、技术交底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做好自检记录。(4)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检员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确定对策措施,编制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落实到各专业施工队、班、组。对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如:管工、电工、电焊工等进行培训,持证上岗。对施工中的标高、轴线、砼砂浆配比等,做好技术复核工作。(5)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尤其是预防非正常损坏,要以“五好”标准予以检查控制。(6)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以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提高效益。(7)对施工队伍,注重对其加强质量教育,强化技术水平,争创“优良”工程的意识,对其在质量、施工进度、现场文明、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控制。4.6.3主要材料控制措施(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采购方针;计划合理,三比一算(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算成本),优选厂家,高质价廉,供货及时。(2)对主要材料有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选定,并进行封(3)所有进场的材料或配件在进场时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和铭牌标示并具有厂家、批号、地址和当地建设局颁发的材料准用证等,需做复试的材料应按规定进行抽验检测。(4)钢材进场时由材料员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及索要出厂合格证、准用证,并核对批号与合格证号是否一致,检验合格后,分类堆放。(5)其他材料应每批验证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规格、型号、外观、数量等,需做复验的必须做复验,并做验收记录。(6)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疑问的材料以及对质量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对于关键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则应进行全部检验。(7)凡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停止供货,并把该批材料全部退回,不得存在施工现场,更不得用在本工程中。5施工部署5.1项目部人员组织机构为切实抓好该工程质量,我公司对该工程组织项目经理部,抽调富有施工经验的技术力量投入施工,项目部由公司选派经理,代表公司处理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针对本工程工期紧的现状,为保证工程如期、优质、高效完成,在工程部署上要集中兵力,组织平行流水作业,项目部要加强平衡调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处理好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施工资源(机具、劳动力)由公司统一调配,以确保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项目部人员组织机构图(见图一)。项目部人员组织图机构(图一)项项目经理技术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技术员材料员劳管员机管员预算员安全员施工员质检员技术员材料员劳管员机管员预算员安全员施工员施施工队5.2管理人员及劳动力的配备5.2.1施工人员的工种必须满足施工项目的需求,如电焊工、管工、钳工、电工、保温工、起重工5.2.2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本工程将分批投入施工力量,公司选派任命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人一名,质检员、技术员、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预算员、劳管员、机管员5.2.3劳动力计划表(表1)序号工种人数持证情况备注1钳工3持证2管工5持证3电焊工4持证4电气安装工6持证5防腐油漆工2持证6辅助工5持证持证持证持证持证持证持证持证持证5.3施工机具配备本工程需配备的施工机具根据需要由公司施工处统一调配,并做到机具完好率100%,数量满足施工需要,进场及时,不影响施工进度。本工程所需的施工机具见主要施工机具配备表(表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表2)序号设备机械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1流动配电箱GCS3赛科瑞特25良好2电工工具3扬州3电锤20V-6-263台州10良好4电钻ZX-193济南良好5移动电缆盘YL-16ET2阳谷良好6经纬仪J61南京良好7水准仪S30001天津良好8绝缘电阻表2南京良好9万用表OR300E2常州良好10电焊机3淄博良好12梯子3自制良好13高凳5自制良好14钢卷尺50m3青岛良好15粉线盒5济南良好16工程车皮卡1良好17液压钳CY0-420A1良好18断线钳6001良好6施工前准备6.1技术交底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安装工作顺利进行的先行条件,为了保证质量,按期完成本项工程,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施工前准备工作。6.1.1技术准备: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并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安全、质量、施工方法进行交底。施工前组织工程施工人员认真学习、熟悉随机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审查出厂技术资料和设计资料是否齐全与正确,更重要是要了解各种设备各部件的关系及技术要求,了解各种设备特点,掌握工作量,以便结合设备和技术状况进行人力、物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6.1.2工具材料准备根据实际安装工作的需要,列出工具设备清单并随工程进度运达施工现场。6.1.3材料、设备的采购与保管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必须保证质量,必须符合规程、规范的要求,如管材、焊材、设备等必须有材质证明和合格证。若无不能入库,并经复验合格后分类保管。6.1.4人员准备施工人员应有从事有经验专业人员担任。6.1.5施工场地准备:(1)施工用临时设施的搭设,施工场地交通道路的平整及施工人员的住宿,材料堆放场地等安排落实。(2)吊装设备、施工机具配备满足安装施工要求。(3)动力准备,水、电线路的架设,供至设备房内。(4)运输方便。(5)安装的先后次序:(6)各种设备安装场地应设警示牌悬挂警示标语。(7)现场安全员给工人做好施工中的安全技术交底。6.1.6施工现场应实现“三通一平”,具备施工条件。7主要施工工艺7.1电缆、运输及主要施工工艺7.1.1(1)电气设备、管材应具有省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有生产资质厂家生产的。(2)进场材料和设备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测试报告)等证件。(3)材料的材质、规格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材料的标识应正确,应与其证件相符。7.1.2电缆运输时需在车面上设置专门的垫层和运输应采用专用运输卡具。尤其是电气设备一定要注意不得损坏设备;设备及管件、电气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应分类堆放,应放到专用的库房内,设备、电缆、管件的储存、运输、吊装、安装过程中,应按照产品标识放置,防止损坏,严格防止设备进水。7.1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员参加下,按照装箱清单进行,并做好记录,其检查内容包括:(1)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是否完好;(2)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3)设备的技术文件、配件进行逐一清点,数量、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清单一致。产品合格证、检验证及说明书资料及专用工具是否齐全。(4)设备无短缺缺陷件;表面无损坏和锈蚀等;有无在运输或装卸过程中造成的碰伤等缺陷。(5)参加人员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并存档。7.17.1.4.1安装准备:(1)配电箱(盘)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挂墙式安装高度均为底边距地1.5m;安全出口指示灯安装在门上方。(2)安装配电箱(盘)所需的木砖及铁件等均应预埋。挂式配电箱(盘)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3)铁制配电箱均需先刷一遍防锈漆,再刷灰油漆二道。预埋的各种铁件均应刷防锈漆,并做好明显可靠的接地。(4)配电箱带有器具的铁制盘面和装有器具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应有明显可靠的PE线接地。PE线不允许利用盒、箱体串接。(5)配电箱上配线需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应按两端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应留有适当余度,以便于检修。(6)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或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7)配电箱安装的各种刀闸及自动开关等,当处于断路状态时,刀片可动部分均不应带电(特殊情况除外)。(8)垂直装设的刀闸及熔断器等电器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横装者左侧接电源,右侧接负荷。(9)接零系统中的零线应在箱体引入线处或末端做好重复接地。(10)零母线在配电箱上应用零线端子板分路,零线端子板分支路排列位置,应与熔断器相对应。(11)配电箱上母线应涂有黄(A相),绿(B相),红(C相),黑(N零线)等颜色,双色线为保护地线(黄绿、也称PE线)。(12)配电箱上电器、仪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铜端子无松动,启闭灵活,零部件齐全。其排列间距应符合下表要求。7.1.4.2配电箱明细配电柜数量电机启动柜就位及底座制作10KV开关柜就位及底座制作7.1.4.3桥架的预制将角钢调直,量好尺寸,画好锯口线,锯断煨弯,钻孔位,焊接。煨弯时用方尺找正,再用电(气)焊,将对口缝焊牢,并将埋注端做燕尾,然后除锈,刷防锈漆。再按照标高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将铁架燕尾端埋注牢固,埋入时要注意铁架的平直程度和孔间距离,应用线坠和水平尺测量准确后再争注铁架。待水泥砂浆凝固后方可进行配电箱的安装。7.1.4.4金属膨胀固定配电箱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可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固定配电箱(盘)。其方法是根据弹线定位的要求找出准确的固定点位置,用电钻或冲击钻在固定点位置钻孔,其孔径应刚好将金属膨胀螺栓的胀管部分埋入墙内,且孔洞应平直不得歪斜。7.1.4.5配电箱的固定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固定明装配电箱时,采用暗配管及暗分线盒和明配管两种方式。如有分线盒,先将盒内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将导线理顺,分清支路和相序,按支路绑扎成束。待箱找准位置后,将导线端头引至箱内或盘上,逐个剥削导线端头,再逐个压接在器具上,同时将保护地线压在明显的地方,并将箱调整平直后进行固定。在电器、仪表安装完毕后,应先用仪表校对有无差错,调整无误后试送电,并将卡片框内的卡片填写好部位、编号。7.1.5电缆桥架安装要求及规范指导7.1.5.1电缆桥架作为布线工程的一个配套项目,目前尚无专门的规范指导,个生产厂家的规格程式缺乏通用性,因此,设计选型过程应根据弱电各个系统缆显得类型、数量,合理选定适用的桥架。(1)确定方向: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图,结合空调管线和电气管线等设置情况、方便维修,以及电缆路由的疏密来确定电缆桥架的最佳路由。在室内,尽可能沿建筑物的墙、柱、梁及楼板架设,如许利用综合管廊架设时,则应在管道一侧或上方平行架设,并考虑引下线和分支线尽量避免交叉,如无其它管架借用,则需自设立(支)柱。(2)荷载计算:计算电缆桥架主干线纵断面上单位长度的电缆重量。(3)确定桥架的宽度:根据布放电缆条数、电缆直径及电缆的间距来确定电缆桥架的型号、规格,托臂的长度,支柱的长度、间距,桥架的宽度和层数。(4)确定安装方式:根据场所的设置条件确定桥架的固定方式,选择悬吊式、直立式、侧壁式或是混合式,连接件和紧固件一般是配套供应的,此外,根据桥架结构选折相应的盖板。(5)绘出电缆桥架平、剖面图,局部部位还应绘出空间图,开列材料表。7.1.5.2如与电力电缆桥架合用时,应将电力电缆和弱电电缆各直一侧,中间采用隔板分隔。7.1.5.3弱电电缆与其它低电压电缆合用桥架时,应严格执行选择具有外屏蔽层的弱电系统的弱电电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7.1.5.4电缆桥架安装要求(1)槽式大跨距电缆桥架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0。(2)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m。(3)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0.6m。(4)在平行图上绘出桥架的路由,要注明桥架起点、终点、拐弯点、分支点及升降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标高,如能绘制桥架敷设轴侧图,则对材料统计将更精确。直线段:注明全长、桥架层数、标高、型号及规格。拐弯点和分支点:注明所用转弯接板的型号及规格。升降段:注明标高变化,也可用局部大样图或剖面图表示。(5)桥架支撑点,如立柱、托臂或非标准支、构架的间距、安装方式、型号规格、标高,可同意在平面上列表说明,也可分段标出用不同的剖面图、单线图或大样图表示。(6)电缆引下点位置及引下方式,一般而言,大批电缆引下可用垂直弯接板和垂直引上架,少量电缆引下可用导板或引管,注明引下方式即可。(7)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应小于0.3米,桥架宽度不宜小于0.1米,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8)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米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米处进行固定。(9)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毫米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10)布放在线槽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米固定在缆线支架上。(11)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线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线电缆、光缆及其它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米,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12)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7.1.6电缆桥架型式及品种的选择及铺设规范7.1.6.1电缆桥架型式及品种的选择(1)需屏蔽电气干扰的电缆网路或有防护外部(如:有腐蚀液休,易燃粉尘等环境)影响的要求时,应选用(FB)类槽式复合型防腐屏蔽电缆桥架(带盖)(2)强腐蚀性环境应采用(F)类复合环氧树脂防腐阻燃型电缆桥架。托臂、支架也要选用同样材料,提高桥架及附件的使用寿命,电缆桥架。在容易积灰和其它需遮盖的环境或户外场所宜加盖板。(3)除上述情况外,可根据现场还环境及技术要求选用托盘式、槽式、梯级式、玻璃防腐阻燃电缆桥架或钢质普通型桥架。在容易积灰和其它需遮盖的环境或户外场所宜加盖板。(4)在公共通道或户外跨越道路段,底层梯级的底部宜加垫板或在该段使用托盘。大跨距跨越公共通道时,可根据用户要求提高桥架的载荷能力或选用行架。(5)大跨距(>3m)要选用复合型桥架(FB)。(6)户外要选用复合环氧树指桥架(F)。7.1.6.2电缆桥架规格选择(1)复合环氧树脂电缆桥架的宽度和高度就按下表选择,并应符合电缆真充率不超过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值,动力电缆可取40-50%,控制电缆可取50-70%,另外需予留10-25%的式程发展余量。(2)各种弯通及附件规格应符合工程布置条件并与桥架相配套。(3)支、吊架规格的选择,应按桥架规格、层数、跨距等条件配置。并应满足荷载的要求。(4)桥架横截面积的选择见表桥架上电缆网络中任一线路的最大自动过电流保护的额定电流值或整定值(A)桥架横截面充许最小值(mm2)0-6012961-100258101-200452201-400645401-6009687.1.6.3对于电缆桥架的支、吊架的配置(1)户内支、吊短跨距一般采取1.5-3m。户外立柱中跨距一般采取6m。(2)非直线段的支、吊架配置就遵循以下原则。当桥架宽度<300mm时,应在距非直线段与直线结合处300-600m的直线段侧设置一个支、吊架。当桥架宽度>300mm时,除符合下述条件外,在非直线段中部还应增设一个支、吊架。(3)拉挤玻璃钢电缆桥架多层设置时层间中心距为200,250,300,350mm。(4)桥架直线段每隔50m应予留伸缩缝20-30mm(金属桥架)。7.1.6.4防火:要求桥架防火的区段,必须采用钢制或不燃、阻燃材料。7.1.6.5拉挤玻璃钢电缆桥架的接地(1)桥架系统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只对金属桥架)。(2)当允许利用桥架系统构成接地干线回路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桥架端部之间连接电阻应不大于0.00033欧姆,接地孔应清除绝缘涂层。在1KV及以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受电设备的接地与系统中性线接地相连。装有处动切断供电装轩时,桥架的级长方向金属横截面积应不小于规定值。(3)沿桥架全长另敷设接地干线时,每段(包括非直线段)桥架应至少有一点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4)对于振动场所,在接地部位的连接处应装置弹簧圈。7.1.6.6桥架系统设计内容:桥架系统工程设计应与土建、工艺以及有关专业密切相配合以确定最佳布置,其设计内容可含有:(1)桥架系统的有关剖面图。(2)桥架系统的平面布置图。(3)桥架系统所需直线段、弯通、支、吊架规格和数量的明细表以及必要的说明。(4)有特殊要求的非标件技术说明或示意图。7.1.6.7设计要求桥架系统所用防腐材质及所需直通、弯通、支(吊)架等的规格和数量明细表以及必要的说明,连接板及螺丝、防护帽按以上要求由生产厂家配齐。4、有特殊要求的非标准技术说明或示图。7.1.6.8桥架的数量及规格线路规格1000*250mm厚度≥2.2mm800*250mm厚度≥2mm600*200厚度≥2mm500*200mm厚度≥1.5mm300*150mm厚度≥1.2mm150*150mm厚度≥1mm600mm桥架更换盖板7.1.6.9桥架的基本要求(1)施工现场:吊筋施工高度约10-12米,桥架施工高度约7米。(2)桥架铺设应横平竖直,表面光滑无毛刺,水平铺设支撑跨距不得大于3m,桥架吊筋间距3米,桥架垂直铺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桥架、支架必须固定连接牢固。(3)桥架焊接处打磨刷漆;刷铁红防锈漆一遍、银粉漆一遍。(4)电缆桥架加盖板,需要把原来盖板拆除,更换新盖板,并固定牢固。(5)桥架吊筋和横担使用螺丝连接,必须使用双螺母。7.1.7电缆敷设的(1)根据施工图纸,熟悉电缆敷设位置。(2)根据电缆数量、型号、规格、长度,并与有关专业核对,使问题暴露在电缆敷设之前。(3)核对电缆规格、型号、数量及单根电缆(高压动力及低压大截面电缆)的长度是否符合要求。(4)核对电缆支架是否安装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保护管安装是否齐全。(5)检查电缆敷设路径是否畅通,是否清洁,保护管有无阻塞(部分保护管可事先穿好铁丝)。(6)检查电缆有无外伤,进行绝缘检测试验,可用摇表测试绝缘电阻,6KV及以上电缆有必要时做耐压试验。(7)所有线路必须进桥架或者穿管铺设,在线路抽出及铺设过程中不得损伤线路;线路在桥架内单层排列整齐有序,并在每米处位置用扎带固定(室外原有桥架内电缆不需要扎带固定)。(8)电缆在柜体、管道等出入口处及桥架拐角处应加装橡胶绝缘垫层,防止损伤电缆。线路在控制柜内及设备连接处必须保持横平竖直,排列有序;线路与电气设备必须用接线鼻子连接,接线鼻子压接牢固;电缆两端悬挂标识牌。(9)配电柜安装位置、配电柜尺寸按照需方要求进行施工。(10)通讯线、信号线、动力线、分开铺设,并有一定间隔。7.1.87.1.8.1电缆路径的选择(1)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腐蚀、过热等损害。(2)在满足安全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便于敷设、维护。7.1.8.2电缆敷设的基本要求(1)电缆敷设时,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造成机械损伤。(2)电缆在电缆沟、支架、桥架、配电柜内等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有序整齐,并在适当位置固定。(3)电缆在柜体、管道出入口处及桥架拐角处应加装橡胶绝缘垫层,防止损伤电缆。(4)电缆之间应保持电缆外径1倍的距离;交流单芯电缆敷设时宜紧靠或者将三根电缆扎成“品”字形。(5)电缆两端悬挂标志牌。7.1.8.3电缆的支持与固定1)电缆固定位置:(1)水平敷设,应设置在电缆线路首、末端和转弯处以及接头的两侧,且宜在直线段每隔少于100m处。(2)垂直敷设,应设置在上、下端和中间适当数量位置处。(3)当电缆间需保持一定间隙时,宜设置在每隔约10m处。2)电缆固定用具:(1)可采用经防腐处理的扁钢制夹具、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扎带。(2)交流单芯电力电缆的固定,宜采用铝合金等不构成磁性闭合回路的夹具,也可采用尼龙扎带或绳索。(3)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7.1.8.4电缆的支持与固定(1)电缆在电缆支架上的敷设电缆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支架距离不得大于1.5米,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应设置适当固定的位置,用扎带或专用电缆夹加以固定。数量较多的电缆在电缆7.1.8.5电缆的支持与固定1)支架上的敷设电缆数量较多在多层支架上敷设时:(1)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3)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2)电缆在桥架中的敷设(1)桥架铺设应横平竖直,表面光滑无毛刺,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支撑跨距一般为1.5~3m,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金属桥架及其支架首端和末端均应接地,长距离电缆桥架每隔30m~50m距离接地一次。采用玻璃钢桥架时,应沿桥架全长另敷设专用接地线。(2)桥架敷设在腐蚀性、热力管道等环境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4)电缆在桥架内的填充率,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7.1.8.6电缆地下直埋的敷设(1)电缆直埋路径应避开酸、碱等化学腐蚀、热源、外力损伤、地段。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2)电缆壕沟深度不低于0.7m,电缆间距0.1m,电缆外皮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0.3m。电缆敷设进壕沟后,沿电缆上下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并在上面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采用混凝土,然后填土掩埋。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1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3)直埋敷设的电缆与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保护管,保护范围应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7.1.8.7电缆保护管中的敷设(1)在有爆炸危险场所,露出地坪以上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交叉、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中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采用穿管。管的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1.5倍。(2)金属导管严禁熔焊连接,宜用丝扣连接;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应用防爆活结头,结合面应紧密;每根电缆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不宜超过2个;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3)电力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管孔内。同一设备的低压电机所有回路,每管合穿不多于3根电力电缆或多根控制电缆。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钢管。(4)地中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0.5m;保护管应满足埋深下的抗压要求和耐环境腐蚀性的要求;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0.3m。(5)较长电缆管路下列位置应设置工作井:电缆牵引张力限制的间距处;电缆分支、接头处;管路方向较大改变或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7.1.8.8电缆在有爆炸性危险场所的敷设(1)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埋地或在较高处架空敷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管或置于托盘、槽盒中等机械性保护。(2)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7.1.8.9交流单芯电缆的特殊预防措施交流电力电缆尽量采用三芯电缆,当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必须用单芯电缆时,需采取下列预防措施:(1)电缆应是无铠装的或是用非磁性材料铠装的。为了避免形成环流,金属屏蔽层应仅在一点接地。(2)电缆敷设时,应将A、B、C三相单芯电缆定距离用扎带扎在一起,呈“品”字形(即三相电缆的形状;距离很短,电流很小可以不用。)7.1.8.10交流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的敷设在线路中几根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所有电缆应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相等的截面。属于同一相的电缆应尽量同其他相的电缆交替敷设,以免使电流的分配不均匀。7.1.8.11交流单芯电缆敷设方式(1)单芯交流电缆不宜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如果要直埋,需选择非磁性材料的铠装;(2)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钢管,宜采用玻璃钢管及其它非磁性材料管路。(3)单芯电缆不宜过多盘绕和交叉,以免发生涡流损耗。7.1.8.12交流单芯电力电缆与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的敷设(1)交流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通讯线路应采用屏蔽线;(2)弱电信号、控制回路的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并行敷设时相互间距宜远离;(3)对电压高、电流大的电力电缆间距宜更远。7.1.8.13低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1)接续管的选用应与电缆线径、材质相对应。(2)对接时相与相之间接头应错开,将每一相线芯剥去接续管长度的1/2内绝缘,按原相序进行对接,接续管中两导体之间应接触良好,不准有缝隙。(3)压线钳应应使用相对应电缆型号的压模,每一个接续管不得少于4个压坑,芯线与接续管压接牢固。(4)压接完毕后进行绝缘处理,包扎要美观。保持电缆绝缘强度。地埋应用专用接头。7.1.8.14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1)接线鼻子的选用应与电缆线径、材质相对应。(2)剥出线芯长度大于线鼻子深度5mm,

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合适的压模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压接牢固。(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不同颜色热缩管包缠压接部位。(4)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垫应安装齐全。(5)电缆终端头应绝缘电阻合格,线鼻与设备螺栓连接紧密相序正确。7.1.8.15高压电缆中间接头与终端接头(1)高压电缆头制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具备资格能力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按照工艺流程,工艺标准来完成。(2)高压电缆接头制作分为:热缩附件制作、冷缩附件制作;在10KV以上领域,建议使用冷缩。在10KV及以下,使用热缩比较经济。(3)电缆终端头的制作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施工场地应清洁,无飞扬的灰尘或纸屑。”(4)削除电缆半导电层时,严禁损伤电缆绝缘,半导电层切端口必须平整、圆滑,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5)选用合适的接线鼻子、压线钳压模、压接牢固。(6)终端装配、组合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各部件间的配合或搭接处必须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塑料电缆宜采用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热熔胶)等方式密封;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良好。(7)电缆头做好后根据电缆的电压等级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并做泄漏电流的测量;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7.1.8.16《电缆附件安装说明书》(1)基本要求电缆头是电缆线路中最薄弱的部分,其安装质量的好坏是电缆线路难否安全运行的关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1)电缆头在安装时要防潮,不应在雨天、雾天、大风天做电缆头,平均气温低于0℃时,电缆应预先加热。2)施工中要保证手和工具、材料的清洁。操作时不应做其他无关的事(特别不能抽烟!)。3)所用电缆附件应预先试装,检查规格是否同电缆一致,各部件是否齐全,检查出厂日期,检查包装(密封性),防止剥切尺寸发生错误。7.1.8.17电缆头安装的前期工作(1)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相序)芯线交叉。(2)电缆敷设后要做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后对电缆头做好密封,防止受潮。(3)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置。7.1.8.18基本操作工艺1)剥外护套为防止钢甲松散,应先在钢甲切断处内侧把外护层剥去一圈(外侧留下),做好卡子*,用铜丝绑紧钢甲并焊妥钢甲接地线。最后剥外护套2)锯钢甲上一步完成后,在卡子边缘(无卡子时为铜丝边缘)顺钢甲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能锯断第二层钢甲,否则会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甲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甲,脱出钢甲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甲包紧方向,不能把电缆上的钢甲搞松。3)剥内护绝缘层注意保护好色相标识线,保证铜屏蔽层与钢甲之间的绝缘。4)焊接屏蔽层接地线把内护层外侧的铜屏蔽层铜带上的氧化物去掉,涂上焊锡。把附件的接地扁铜线(分成三股),在涂上焊锡的铜屏蔽层上绑紧,处理好绑线的头,再用焊锡与铜屏蔽层焊住,焊住线头。

下图是终端头的接地线安装方法(中间头也一样,只是接地线不用向后),外护套防潮段表面一圈要用砂皮打毛,涂密封胶,以防止水渗进电缆头。屏蔽层与钢甲两接地线要求分开时,屏蔽层接地线要做好绝缘处理。7.1.8.19基本操作工艺5)铜屏蔽层处理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用焊锡焊牢(防止铜屏蔽层松开),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6)剥半导电层在离铜带断口10mm处为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1)可剥离型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2)不可剥离型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具),在断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光滑。7)清洁主绝缘层表面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只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不允许反复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8)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半导电应力管半导电管在三根芯线离分叉处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要求离分支手套50mm,半导电管要套住铜带不小于20mm,外半导电层已留出20mm,在半导电层断口两侧要涂应力疏散胶(外侧主绝缘层上15mm长),主绝缘表面涂硅脂。半导电管热缩时注意:铜带不松动表面要干净(原焊锡要焊牢),半导电管内不一点空气。热缩时从中间开始向两头缩,要掌握好尺寸。半导电应力管9)安装分支手套在内绝缘层和钢甲这段用填料包平,在手指口和外护层防潮处涂上密封胶,分支手套小心套入,(做好色相标记)热缩分支手套,电缆分支中间尽量少缩(此处最容易使分支手套破裂),涂密封胶的4个端口要缩紧。有时先安装分支手套,后装半导电应力管的。也有半导电应力管被分支手套套住的,电缆(引线)苗子线太长时也可以。10)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稍有锥度),芯线上涂点导电膏或硅脂,压接线端子(千万要对好接线螺丝穿孔的方向!)。处理掉压接处的毛刺,接线端子与主绝缘层之间用填料包平(压接痕也要包平),套绝缘热缩管(套住分支手套的手指),在接线端子上涂密封胶,最后一根绝缘热缩套管要套住接线端子(除接触面以外部分),绝缘套管都要上面一根压住下面一根。最后套色相管(户外式套雨裙)。中间头制作方法在准备工作上同终端头是一样的,做钢甲接地线和屏蔽层接地线的(扁铜线)引线方向可不一样(向后也可以,软线可以反过来的),只是电缆芯线尺寸有严格要求(包括铜屏蔽层)。中间头的电缆引线有长(895mm)短(565mm)之分,这长度包括30mm一头的钢铠接地线位置。各段长度见下图。7.1.8.20钢铠接地线按照尺寸(895mm和565mm)处用刀割断外护层,往电缆头30mm处再割断外护层,去掉这30mm外护层,用砂皮打光(去掉油漆),上好焊锡(要放助焊剂),用铜丝把接地扁铜线绑紧,再用焊锡把扁铜线和铜丝同钢铠焊结实(特别是扁铜线头和铜丝头要焊住),然后擦掉助焊剂(助焊剂有腐蚀性,一定要擦干净),最好在铜丝外层用铁皮打一卡子,最后剥掉外护层和钢带,在钢带断口往外20mm割断内护(绝缘)层。把内护层去掉,保护好色相细条,一般用有色胶带绑在引线上。7.1.8.21安装应力管把引线分开弯曲好,在引线离头(长675mm,短345mm)处用记号笔划一圈,圈外包2层胶带(边沿在线上),擦干净铜带表面,用焊锡固定铜带,再在线上绑2圈铜丝,用刀在铜丝与胶带之间把铜带划出痕迹(不能划太深,不能划破半导电层),去掉胶带,顺铜带绑紧方向撕下铜带,铜屏蔽层断口不留毛刺。离铜带断口50mm处扎2圈胶带(胶带外沿在50mm处),在胶带外沿用刀把半导电层割一圈,同终端头一样把引线头部半导电层剥去,并处理干将主绝缘层表面,在半导电层断口涂上应力疏散胶。把半导电应力控制管套住铜带20mm,用喷灯热缩(注意把空气排出)。7.1.8.22压铜接管离引线头60mm至85mm处削锥形(铅笔头),以后留出5mm内半导电层,剥出芯线,涂导电膏,把铜接管孔内处理干净,芯线穿进半个(半个不到1mm)铜接管,压紧铜接管。把2支外护套管分别套到两电缆上(过分叉),把2支半导电管和2支绝缘管穿在一起套进电缆长引线上,检查6支应力控制管全部热缩到位后,14支套管全部套好后,把芯线对好相位,穿入铜接管(到底),压紧铜接管。(注意:在压铜接管之前,必须把所有套管都套进电缆。)7.1.8.23缩护套管处理掉铜接管上的毛刺,在锥形(铅笔头)用半导电带包平,外层包填充胶。按下图第1缩内绝缘管,第2缩外绝缘管,第3缩外半导电管(2支,保证在铜屏蔽层上长度不小于20mm),中间交叉。热缩时要从中间开始,防止套管内留空气。热缩时热量要尽可能均匀,注意火焰喷到另外两相引线上,铜带上要涂硅脂。7.1.8.24接好屏蔽层套管缩好后,把三根引线并在一起,在半导电管外包紧钢丝网。把两根铜屏蔽层的接地扁铜线绑紧铜丝网后对接,用焊锡焊住接头。7.1.8.25钢铠接地和外护套当钢铠接地与屏蔽层接地有分开要求时,要把钢铠接地的扁铜线做绝缘处理,然后对接,接头处绝缘要求更高些。外护套(2个)对接处不小于100mm,电缆外护层与外护套连接处要打毛,涂上密封胶,最后把外护套缩紧。7.1.8.26高压交流单芯电缆接地问题(1)35KV高压电缆多为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在通电运行时,在屏蔽层会形成感应电压,如果两端的屏蔽同时接地,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电缆屏蔽层会发热,损耗大量的电能,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当线路很长时还可以采用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等方式。在制作电缆头时,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接地,是为了便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证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如果贵单位没有这方面的要求,用不着检测电缆内护层,也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我们提倡分开引出后接地)。(2)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都要接地,因此电缆的铝包或金属屏蔽层都要接地。通常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个别情况(如短电缆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然而,当铝包或金属屏蔽层有一端不接地后,接着带来了下列问题: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流动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会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在电缆外护层绝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时,将导致出现多点接地,形成环流。因此,在采用一端互联接地时,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一定位置采用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并同时装设护层保护器,以防止电缆护层绝缘被击穿。据此,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V(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套的安全措施时不大于50V;如采取了有效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并应对地绝缘。如果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对于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为保护电缆护层绝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7.1.8.27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的允许距离(mm)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的允许距离(mm)电缆与管道之间走向电力电缆控制和信号电缆热力管道平行1000500交叉500250其他管道平行1501007.1.8.28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m)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m)电缆直埋敷设时的配置情况平行交叉控制电缆之间0.5(1)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0.10.5(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0.25(2)0.5(1)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0.5(2)0.5(1)电缆与地下管沟热力管沟2(2)0.5(1)油管或易(可)燃气管道10.5(1)其他管道0.50.5(1)电缆与建筑物基础0.6(2)电缆与公路边1(2)电缆与排水沟1(2)电缆与树木主干0.7电缆与1kv以下架空线电杆1(2)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4(2)注:(1)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25m(2)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1m7.1.8.29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最小值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最小值电缆电压级和类型、敷设特征普通支架、吊架桥架控制电缆明敷120200电力电缆明敷6kv及以下1502506~10kv交联聚乙烯20030035kv单芯25030035kv三芯300350电缆敷设于槽盒中h+80h+100注:h为槽盒外壳高度7.1.8.30最下层支架距地坪、沟道底部的最小净距(mm)最下层支架距地坪、沟道底部的最小净距(mm)电缆敷设场所及其特征垂直净距电缆沟50公共廊道中电缆支架无围栏防护1500厂房内2000厂房外无车辆通过2500有车辆通过45007.1.8.31电缆的规格及数量规格3*95mm²(10KV)4*10mm²4*16mm²3*70+1*35mm²信号线3*95mm²(10KV)3*95mm²(10KV)7.2调试7.2(1)从电缆绝缘电阻的数值可初步判断电缆绝缘是否受潮,老化,并可检查有耐压检出的缺陷的性质。(2)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直流耐压对检查绝缘中的气泡,机械损伤等局部缺陷比较有效;泄漏电流对反映绝缘老化,受潮比较灵敏。(3)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两端相位应一致并与电网相位相符。7.2(1)试验时,试验电压可分4个阶段均与升压,每阶段停留1min,并读取泄漏电流值。测量时应消除杂散电流的影响。(2)电缆的泄漏电流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并予以处理:A泄露电流很不稳定;B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C泄漏电流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8桁架的制作及安装8.1桁架的基本要求(1)桁架、支架、吊筋等第一遍刷铁红防锈漆,第二遍刷中灰防锈漆,油漆使用乐化牌油漆。(2)要求基础底部铺设100m厚的垫板。(3)素土夯实,浇筑水泥前铺设厚10MM,长为1233MM、宽为433mm,铁板本身应为平整下面不能出现中控现象。(4)并要求基础面抹平。8.2土建部分施工测量8.DS3000水准仪、经纬仪J6、钢卷尺。8.根据建筑红线进行定位放线。将控制线引至基坑外3-5m±0.000以下施工定位放线采用外引外控法,根据控制线与建筑物关系引测。将经纬仪立于建筑两侧的控制轴线上,照准控制轴线以下部分采用烧结煤矸石砖混合砂浆砌筑。结构交点向上投测,再根据柱、墙与控制轴线的关系,弹出柱、墙位置控制线。8.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引测到场内,作为桩基施工及基础施工高程控制依据。基础施工完成后,在±0.00处标出高程控制点,±0.00以上标高均由此点用钢尺直接向上引测,为消除偶然误差,向上引测点不少于三个,做好高程标志后用水准仪检测,在误差范围内取三点高差平均值控制居高。8.2(1)轴线平面位移不大于10㎜。(2)柱墙垂直度每层不大于5mm,全高为H%,且不大于10㎜。(3)高程精度基础顶面、看台面标高±15㎜。8.2(1)所有轴线传递都以控制点和定向点为基础,所以要加强控制定向点的保护。(2)仪器要经常进行检校,并备有检查资料。8.3基槽开挖工程8.8.8.8.8.(1)在挖方上侧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弃土堆应连续堆置,其顶应向外倾斜。(2)在挖方下侧弃土时,应将弃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弃土堆表面应低于相邻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之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8.3.68.8.4地基与基础工程8.工艺流程:素土夯实—150厚级配碎石碎石垫层—100以上厚C25素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8.4.1.1素土夯实8.4.1.1.1基础开挖时,机械开挖应预留10-20cm的余土使用人工挖掘。8.4.1.1.2当挖掘过深时,不能用土回填。8.4.1.1.3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的素土夯实密实度。8.4.2.150厚碎石垫层8.4.2.1采用人工和机械结合施工,运18.4.2.8.4.2.8.4.3.100以上厚素混凝土垫层8.4.3.8.4.3.8.4.3.38.5钢结构材料要求及施工工艺:8.5.18.5.1钢柱、钢梁及梁柱节点加筋板、连接板等采用Q235钢,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GB/T1591-94>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除此以外的钢材均采用Q235钢、槽钢[12、阶梯式桥架600*250、槽钢[8、角钢∠60和铁板(150mm*150mm*10mm)(200mm*200mm*10mm)(1233mm*433mm*10mm)(150mm*150mm*10mm)。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GB700-88>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其中钢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应不小于1.2;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抬阶,且伸长率应大于20%;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8.5.1.2焊接材料:手工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GB/T5117-95D的规定。焊接材料型号与主体金属强度相匹配,其中手工焊,采用ER50-6Φ1.28.5.1普通螺栓应符合GB/T1228-1231-91的规定,采用10.9级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接触面的处理除锈后生赤锈,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范围内构件的接触面不得刷油漆及污垢,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大于0.55。高强螺栓预拉力M20为155KN。(1)放样划线时应清楚标明装配标记、螺孔标记、加强板的位置方向、倾斜标记、其他配合标记和中心线、基准线及检验线,必要时要制作样板。核对无误后方可断料。(2)制作、安装时要预留焊接收缩量;切割、刨边要留加工余量;(3)切割偏差不能超规范规定。(4)孔加工采用摇臂转床,不得采用气割。8.5.1(1)采用专门设计的夹具进行组装,且使用时不得损害母材(2)钢柱与梁的连接采用焊接、加固板的组装;(3)相邻焊缝的距离不得超过规范规定。8.5.28.5.2焊接方法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丝牌号采用ER50-6、Φ1.2系列焊丝。8.5.2.2(1)钢结构工程所用使用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2)所用的连接材料均应附有合格的“产品质量证书”,并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3)焊前按规定进行坡口加工。(4)焊接区边缘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雨雪等必须清除干净,以减少产生焊接气孔等缺陷的因素。(5)定位焊必须由具有定位焊技术的合格焊工施焊。角焊缝的焊角尺寸为(㎜)较厚焊件厚度,当焊件厚度等于或小于4㎜时,最小焊脚尺寸应与焊件厚度相同;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宜大于较薄焊件的1.2倍,焊缝长度一律满焊。(6)引出弧板应与母材材质相同,焊缝坡口形式相同,长度应符合标准的规定。(7)尽量使焊缝在焊接时处于自由收缩状态,先焊收缩量和受力比较大的腹板、翼板焊缝再焊封头板和加强板。(8)安装现场焊接和高空焊接安装现场的焊接和高空焊接,因焊接位置、焊工位置、空气温度、环境的影响。与在制造厂焊接相比条件差的多,所以焊缝的内在质量和表面缺陷和严重缺陷产生的机缘就多。因此,在现场施焊时必须采取防风措施。减少高空作业,以尽量避免焊接缺陷的发生。(9)焊缝的检验和检测焊缝质量应达到<<钢结构设计总说明>>的要求;焊缝外观质量应达到GB50205-2001的要求;8.5.3编号该工程钢构件应做除锈处理,达到Sa2.5级。8.5.3该钢结构工程采用的涂装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混合配料说明书,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涂料色泽应符合建设单位要求。8.5.3.2钢结构的除锈和涂层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执行,所有钢构件制作前表面均为进行防腐除锈处理,除锈质量应达到标准要求,除锈后4小时内必须完成涂装,除锈后应先用刷子或无水压缩空气清除锈垢与灰尘再刷底漆,涂层为两道防腐漆,两道面漆,面漆颜色由业主决定,涂膜总厚度不小于125μm。对在施工中损伤的部位应按上述要求修补。涂漆时应注意:安装焊缝两侧50㎜内不得涂装,待安装完毕后补涂,凡高强螺栓连接范围内不允许涂刷油漆或油污,并应按规范要求。施工顺序按自上而下,先里后外,先难后易,纵横交错的原则进行。先涂边、角、焊缝、切痕等部位,然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涂装,以确保凸出部位的漆膜厚度。涂装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目测表面应均匀、细致、无明显色差、流挂、起皱、裂纹、脱落、脏物粘附、漏涂等。8.5.48.5.4.1安装前检查及1)结构安装前应对构件进行全面检查,如构件的数量、长度、垂直度、安装接头处螺栓孔之间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钢结构的安装测量(1)基础标高、线位置坐标测量A、基础轴线测量。根据基础、柱布置图,利用现场2-3个坐标点,使用经纬仪进行轴线测量,轴线测量时仪器对中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B、标高测量。使用水准仪架设在标高基准点上,引测高程控制点,按设计要求实测所有基础承台面的标高,并注明测点编号和高程,按编号记录测量结果。(2)框架柱和框架梁的安装测量A、钢柱安装采用仪器测量时,仪器距钢柱不宜小于柱高的1.5倍;钢柱上应标高轴线,轴线标志用监测钢柱安装中垂直度,标高线用来控制钢柱安装时的柱顶标高,轴线和标高线应在钢柱四面设置。B、框架梁、吊车梁的测量,应根据钢结构测量控制网,标高测量采用悬垂吊钢尺的方法,把标高引测高出框架梁的钢柱上,并标记三角符号和标注标高,作为安装高程的依据。8.5.4熟悉施工图纸,明确那一榀含永久支撑,从有永久支撑的榀开始施工,立柱至少四根,临时固定预紧螺栓。8.5.4(1)用起重机把待吊装钢柱提升到指定位置(2)结构吊装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产生过大的弯扭变形。(3)用经纬仪测量钢柱上预埋的1000mm标高控制线,使其读数与理论的控制标高一致。(4)通过钢柱水平方向的调整,使钢柱腹板和翼缘板上预弹的中心与基础的定位轴的轴线相一致以达到控制轴距及跨距偏差的目的。(5)结构吊装就位后,应及时固定支撑及其他联系构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6)精找工作内容完成后,紧固好预埋螺栓螺母。(7)起重机脱钩,继续下一钢柱的吊装实施。(8)所有上部结构的吊装,必须在下部结构就位、校正、并系牢支撑构件以后方可进行。(9)使用普通板手或扭距板子紧固所有螺栓。8.5.4(1)根据本工程特点,在梁上设置两个吊装点,用一台吊车将梁缓慢、垂直吊起,放置于两柱间穿高强螺栓连接并紧固高强螺栓。(2)安装梁间永久的杆与支撑,螺栓连接或焊接板支撑等钢结构支撑部件。(3)在进行下一步安装前,本榀所安装的钢结构应校验垂直度和定位轴线的位置,通过调查保证所安装的钢结构垂直、方正、对角线一致。(4)当第一榀所有钢结构符合垂直度要求后,最终紧固所有预埋螺栓、屋面檩条、边檩、梁与柱子连接螺栓,检查所有钢结构,保证所有安装螺栓无遗漏、无松动。(5)用上述同样的方法继续后边钢柱、梁、钢檩条等钢结构元件的安装。同上。(6)最终检查,矫正钢结构的垂直度、水平度。(7)检查所有结构连接件,保证所有螺栓,尤其是高强螺栓按要求紧固连接。8.5.58.5.5.18.5.5.28.5.5.3螺栓拧紧顺序应由中间向两端逐步交错将Z字型拧紧,拧紧完成后,应检查尾长是否符合要求。8.5.5.48.5.5.5(1)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按一定顺序施拧,宜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并应在当天终拧完毕。(2)高强度螺栓的拧紧牢固,应分初拧和终拧。(3)高强度螺栓的初拧扭矩应符合规范要求,终拧应采用专用扳手将尾部梅花头拧掉。(4)高强度螺栓终拧结束后,应以目测尾部梅花头拧掉为合格;9竣工验收工程竣工后,施工方邀请甲方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甲、乙双方在验收单上签字认可,最后由乙方整理移交甲方存档。10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10.1文明施工组织管理10.1.110.1.210.1.3确保职工身心健康。10.10.2现场防火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文明工地创建责任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状态。对容易发生火灾地区或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采取相应的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10.3治安保卫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施工场地按标准设置围挡,建立门卫制度,进入现场实行登记,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在现场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施工人员戴本工程“工地出入证”,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10.4监督检查加强检查监督、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使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真正抓出成效。项目经理部对文明施工现场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每周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纠不足。10.5协调内外关系,争创文明标准工地按照政府有关部门和业主的指示要求,同时认真听取驻地监理工程师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争创标准文明工地。11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1.1组织与优化方案措施为保证总工期的实现,满足业主工期要求,我们将足额配置资源,加强现场科学管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抓住关键线路和工程重点,做好监控,确保既定工期目标的实现。11.1.1一旦中标,项目经理部将按标书承诺迅速组织先遣人员、机械进场,配合业主做好征地拆迁、管线改移等工作;以最快速度完成临时设施,完善各项手续,尽量缩短施工准备时间,争取早日开工。11.1.2项目经理部计划室专职负责进度调控监督,工程部调度室专职负责现场进度信息收集,项目经理部每天工程例会根据反馈信息应用网络技术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修正、调整,确保周计划完成,以周保月,既而确保“关键工期”和总工期的实现。11.1.3项目经理部各部室及作业队必须严格按照管理程序和作业规程工作,做好岗前教育培训、技术交底、物资采供、设备保养等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职工作,为下道工序、施工创造条件。11.1.4项目经理部将广泛加强宣传教育,适时组织内部劳动竞赛,搞好后勤服务,兑现奖惩制度,积极听取合理化建议,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11.1.5通过科学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挖掘潜力,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工序。做好工序衔接,并将工序间的施工干扰降至最小。确保关键工序,使施工作业更科学、更合理,达到使工期缩短的目的。11.2计划与过程管理措施11.2.1开工前,认真编制各分项、分部和总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业主单位审核批准。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网络计划制定“月、旬、周”施工计划,严格按计划组织施工。11.2.111.2.111.2.2全员熟悉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成熟工法,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和材料性能,结合工程实际,适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11.2.3按施工计划编制材料采购及设备配置计划。保证材料及时到位,杜绝停工待料。优选先进精良设备和机具,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做好节假日期间的材料储备工作,保证节假日正常施工。11.2.4按照网络计划,将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期”落实到具体人员上,对各级均实行合同管理。工程进度与经济承包挂钩,实行重奖重罚。11.2.5工地每天召开各作业班组工作会,总结当日计划完成情况及确定第二天工作计划;项目经理部组织召开周例会,落实本周计划完成情况及第二周工作计划的安排,研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周”保“旬”、“旬”保“月”、“月”保总工期的实现。11.2.6严格执行业主下达的各项计划、指令。主动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联系,及时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做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质量达到标准取得签证。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1.3技术保证措施11.3.111.3.111.3.111.3.111.3.211.3.211.3.211.3.2随时收集气象信息,提前做好抵御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各种措施;所有排水设施必须保证畅通,加强对地表水的疏导,对施工场地周围地面进行硬化,沿周边设置排水沟,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最低限度的减少天气变化对工期的影响。11.4资源投入保证措施开工后,按照计划要求,投入足够数量的人力、物力、机械和资金等。如果施工中间发现工期滞后,采取增加投入,确保施工顺利、有序进行,措施如下:11.4.111.4.211.4.31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2.1质量保证体系12.1.1我单位的质量方针是:慎之又慎,万无一失,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满足用户期望,提供一流服务。12.1.2质量是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是我单位的根本宗旨,因此在本工程项目施工中,我单位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质量保证要求,努力消除质量隐患,确保优质工程。我们的质量总体目标是:分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确保工程达到优良标准。1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班组负责人组成的工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为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并实行工程质量分级责任制。施工过程中,配足专职、兼职的质检员。质检员在现场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加强对各道工序特别是关键部位或技术复杂部位的专职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并有人员纠正,对重大问题立即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报告。各主要质量责任人、管理部门职责如下:12.2.112.2.112.2.112.2.112.2.212.2.212.2.212.2.212.2.212.2.312.2.312.2.312.2.312.2.312.2.412.2.412.2.412.2.412.3质量管理制度12.3.1实施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各级主管领导分别签订质量终身责任书。以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明确质量责任和工作分工,确保全体质量相关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质量工作,实现以人员素质保证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各项制度和现场操作到位的良性工作循环。12.3.2施工队进场后,将根据本标段工程内容,实施技术培训。由分管施工生产的项目总工程师牵头,施工技术部门及质量监察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工程间歇、雨天开展教育培训,以提高人员素质和职工对所承建工程的了解,同时作好宣传教育工作。12.3.3成立各级创优领导小组,开展创优活动,每次活动必须有文字记录。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质量检验程序与细则、质量内控标准。整理完整、准确的内业资料;特殊工序、关键工序有详细的书面作业指导书,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满足验收评定标准,外观质量良好,达到创优标准。14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14.1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生产方针,是我公司一贯遵循的施工安全原则。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公司将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和业主的有关安全规定,确保安全生产目标实现。14.2安全保证措施根据GB/T28001-2001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部门参加的安全保证体系,把业务精湛、事业心强、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各层安全岗位,保证这些人员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实施超前控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14.2.114.2.214.2.214.2.314.3安全保证组织14.3.1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4施工安全防护措施14.4.114.4.214.4.314.4.414.4.514.4.614.4.714.4.814.5防火措施14.5.114.5.214.5.314.5.414.6临时用电安全措施14.6.114.6.114.6.114.6.114.6.114.6.114.6.214.6.214.6.214.6.214.6.214.6.214.6.3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14.6.314.6.314.6.314.6.314.6.414.6.414.6.414.6.5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