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想取向_第1页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想取向_第2页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想取向_第3页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想取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想取向

柏树是思想的集大成者。今天,许多思想都是这样产生的。通观柏拉图的著述,政治理想与教育理念始终缠绕在一起,成为通达自身追求的根本路径抉择。无论是实现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融合,还是塑造成就伟大的理想统治者(哲学王),柏拉图认为都难以脱离以德性为基础的国家教育。一言以蔽之,教育的目标在于政治,政治的保障是教育,两者的结合才能勾勒出完美画面。一、个人作为善的人的意识柏拉图很多著作都内涵教育的思想,而《理想国》和《法律篇》则是其教育理念的集中闪现之处。在这两篇论著中,柏拉图对教育的概念有清晰的表达,是对以往智者派和荷马传统的革新,而其中蕴含旨趣的实践属性又促成了我们对理想国的期盼。关于教育的范畴是什么,我们必须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的维度去解析。柏拉图时代的希腊,无论在教育或其他实践中有所变革,首先面临的是已渗入希腊人性格的荷马和赫西俄德的史诗所宣扬的价值取向。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体现正义,教育应该教给邦民真实的东西。他认为,传统史诗中“最荒唐的莫过于把最伟大的神描写得丑陋不堪”善的理念的发掘是过程性的,或者说只有培养起构成善的各种德行才能真正完成柏拉图所谓的教育。美德培育的可操作性源于对美德各个构成部分的塑造,而美德由什么构成的问题则将教育的问题引入到《法律篇》之中,即《法律篇》是解析柏拉图教育思想无可回避的论著,正如卡斯代尔·布舒奇的论断———“《法义》是教育的典范”柏拉图教育理念的逻辑延伸到德行和政治的场域,讲到“我心中的教育是从童年起接受的一种美德教育,这种训练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成为一个完善的公民的渴望,这个完善的公民懂得怎样依照正义的要求去进行统治和被统治”由此观之,仅从教育理念的层次而言,《法律篇》延续了《理想国》教育的精义,深化了教育的主旨,其智慧、节制、勇敢、正义四主德的培育正是实现“灵魂转向”的重要步骤,是发现“善”、认知事物本质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柏拉图的教育观含有个体和国家的双重层次,而个体的完美是实现国家至善的通道。简言之,教育是个体伦理与国家政治的统一,与中国“内圣外王”的思想传统有相近之处。二、具备过渡入政治实践的先奏公民美德的培养是基于阶段性教育基础上的拣选性训练,资质的具备是渡入政治实践的先奏。“只要有可能,‘每个人’必须强迫接受教育,因为他们首先属于国家,其次才属于他们的父母。我们必须强调指出,我的这项法律同样适用于男孩和女孩,”(一)教育的体育化。在20世纪20公民自出生起到20岁接受的是初级阶段的教育,根据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差异,又可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三个阶段。如前所述,此种教育具有国家强制的特色,无论此种教育理念是否借鉴于斯巴达的教育体制,国家总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在出生至6岁之时,邦民接受学前教育。儿童在3岁以前,由女仆专职负责饮食起居,教育则由国家最优秀的公民来监督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受陶冶,你把它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成什么型式。”在6到18岁之间,邦民接受基于兴趣的分类教育。儿童6岁开始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的课程较为体系化,涵盖多项内容,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击等。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情感和道德,形成节制的品德。在18岁至20岁左右,部分公民接受中等教育。18岁毕业后,大多数人进入社会成为劳动者。上层人士的子弟则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期间,体育训练是主要学习内容。另外,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这是柏拉图的首创,被称为“后四艺”。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只有极少数的人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即对“那些在学习、战争以及履行其他义务中表现得坚定不移的青年再做第二次挑选”(二)教育的内容—教育的高级阶段在高级阶段的教育中,国家对极少数具有所谓金质潜能的年轻人施加能够促使其灵魂转向、直观善的理念,最终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哲学王的教育,其内容有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学,以致最后达到辩证法———哲学的世界。在此种历程中,哲学王的培育要经多次拣选和考验,依据年龄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20至30岁进行第一次选拔,把“在所有这些劳苦的身体锻炼、学习和战争恐怖中总是表现得最能干的那些孩子”三、教育目的:培育哲学王,构建理想国家在柏拉图的教育体系之中,治国者、护卫者和劳动者的培养在18岁以前的起始阶段都承载相同的学习内容,其教育的旨向在于德性而非技艺,即便以后年龄阶段的哲学王的教育亦遵循相同的逻辑,区别于将教育看作技艺和商品的智者派的观点,革新了教育的内核,将教育拓展到公益性的场域。教育促进灵魂的转向,使公民产生人格向善的自觉向往,是内生性的激励。同时,教育又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人们对义务的履行。以此为情境,教育造就了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和谐有序的社会阶层。由此,国家、人格、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循环性的互动。一般意义上,公民对正义等美德的践行催生了对国家的忠诚,增进了城邦的整体性意义。教育培养的最高成果———哲学王,则在主体性的自觉层面承担国家任务和政治职责,即管理国家和培养新的哲学王。灵魂塑造与国家的融洽体现为哲学王与国家治理的互动层面,是人格意义上的理想状态与国家意义上的理想状态的契合。柏拉图教育思想对生命的关怀和人性的尊重是因人而异的,对每个阶层都注重德性的培养,在体系和程度上则有不同的特色,治国者受到更完美的塑造。可见,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是公共性的,在个人伦理的基础上超脱于个人存在的意义,其美德获得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政治的实践,以期建构理想的国家。后来,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命题,亦能从中寻求到渊源。柏拉图教育思想中,人生活在政治之中以及公民生存的城邦意义超越于个体的理念,都是后来被得以传承之处。教育之于治国者和国家的意义还可从《法律篇》中得以窥见。波斯王位由居鲁士到薛西斯的传承期间的各种政治变动,印证了不同的教育对政治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效果。传统的教育课程培育了治国者的勇敢、智慧等品质,“但甚至在表面上他(治国者)都没有考虑过正确的教育的问题”,正义是柏拉图教育的最高原则,又是四美德的重要构成内容,教育的审视自然落脚于对德性与政治的考察。公民在教育过程中学习不同课程和经历不同阶段,兼备四美德的公民才具备建构和统治理想国家的资格。显然,哲学王和理想国家的关系脉络在此种情境下才显示出相应的逻辑性:理想国家的产生是基于全体公民德性的普遍具备为前提的,但公民德性是有层次和差异的,由此衍生的职业分工构成了社会的和谐,而要使国家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则需要具有完善品德的公民即哲学王来履行国家统治者和教育者的职能。综上所述,理想国和哲学王是柏拉图期许的应然状态,是柏拉图教育思想所要达到的最高阶段,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但对纠正彼时公民的价值观具有启发性的意义,为古希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颇具创新性的思路,甚而对今天的教育都具相当的借鉴意义。四、在社会变迁中,理想的光明—社会变迁中理想的光芒———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一)教育的国家意志性的转变教育本身内涵多种属性,国家意志属性、社会公益属性和知识属性是三种主要类型。柏拉图的教育理念已明显昭示了上述维度的统一与融合,表现为教育强制性的国家意志性占据主导地位,它是突破知识本质应有范畴的革新,不再将技艺性的知识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追求城邦融于个体或个体统于城邦的整体性价值。这是迎合公民对城邦统一团结诉求与增进社会利益的重要探索,国家强制性对各个领域的渗透是历史的使然。当今社会,随着超国家性问题日益突出与社会组织自治蓬勃兴起,教育的国家意志主导性逐步向社会公益主导性过渡。社会发展变化推动教育属性的转换,这是教育发展的规律性之一。(二)教育管理的限制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有很多相近之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意旨方面,都提倡和践行对受教育者品德的培养;在教育管理权方面,都主张教育应当由国家主办,国家拥有教育管理的权限;在教学设置方面,都注重教材的选择,不要随意变动教育的内容;在教育对象上,都提倡扩大教育受益者的范围;等等。在这些一致性的基础上亦蕴含许多不同,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使我们认识到中西相近下的根本差异:在教育的本质层域,西方教育起始阶段就有民主思想的内核,比如,主张男女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国传统教育一般属于男性的特权范畴;在学习内容上,西方教育涵盖精确的逻辑训练,系统性突出,中国传统教育则更体现为经验性的总结;等等。总之,肇始于轴心时期的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分野给予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这是导致中西方政治社会形态差异的重要原因。(三)柏拉图教育理念的践行柏拉图教育思想渗透着各种教育观最初渊源的光芒,以致于今天我们对教育观的梳理都难以逾越柏拉图的相关成就。以现代的视角,契合柏拉图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教育观分为以下几类:(1)国家教育观,即着眼于国家,立足于国家,始终把教育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观点;(2)学前教育观,即对人的教育培养应该从孩提时代开始,这有助于受教育者品格的塑造,值得一提的是,柏拉图作为提出学前教育的第一人在教育史上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3)终身教育观,即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人的一生,虽然柏拉图只将此种教育的理念运用于治国者,但当今风靡全球的终身教育却对其有难以避免的借鉴;(4)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即教育的目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和谐发展,以促使受教育者成为高尚而完美的人。(四)柏拉图教育理念对我们厘定教育目标的启示价值取向明显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其开明宗旨地认为教育要服从于理想国的缔造,要建构起稳定的统治秩序。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柏拉图将服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