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燃烧及其条件00:39:2111燃烧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同时伴有发光、发热激烈的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与空气中的缓慢氧化的区别?2燃烧的条件(a)可燃物质
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可称为可燃物质。可燃物质种类繁多,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类。
00:39:213(b)助燃物质
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
00:39:214(c)点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称之为点火源。
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电火花、炽热物体等。
00:39:215注意: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导致燃烧必要非充分条件。上述“三要素”同时存在,燃烧能否实现,还要看是否满足量上的要求。在燃烧过程中,当“三要素”的量发生改变时,也会使燃烧速度改变甚至停止燃烧。
00:39:216(d)自由基
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00:39:21燃烧四面体7可燃物(F)助燃物(O)点火源(E)自由基(R)据此,灭火有哪些方法?00:39:21
灭火的基本方法8燃烧条件方法名称灭火原理灭火方法可燃物隔离法搬离或除去可燃物将可燃物搬离火中或自燃燃烧的火焰中除去。助燃物(氧)窒息法除去助燃物排除、隔绝或者稀释空气中的氧气点火源冷却法减少热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自由基抑制法破坏连锁反应加入能与游离基结合的物质,破坏或阻碍连锁反应00:39:21
1.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
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2.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3.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4.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
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的重要参数)(2)燃烧的形式及其概念00:39:219105.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00:39:2111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目前,我国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对闪点较低的液体,一般采用闭口杯法(国家标准GB261一83);对闪点较高液体,一般采用开口杯法。(国家标准GB3536-83)。00:39:2112闪点在防火中有何意义?闪点是发生持续燃烧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点燃的危险。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在防火工作中,应根据可燃液体闪点的高低,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00:39:2113自燃点在防火中有何意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或称为自燃温度、引燃温度)。国家标准GB5332--85规定了可燃液体和气体引燃温度(自燃点)的测定方法。可燃固体自燃点的测定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自燃点是判断、评价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燃点越低,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火灾的危险性越大。00:39:2100:39:211415(3)燃烧过程00:39:2116a.混合燃烧
可燃性气体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而后进行的燃烧即为混合燃烧b.扩散燃烧
若可燃性气体与周围空气一边混合一边燃烧,则称为扩散燃烧。
1)、可燃性气体的燃烧00:39:2117a.蒸发燃烧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气进行燃烧叫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难挥发可燃液体的燃烧是受热后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进行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2)、可燃液体的燃烧00:39:21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
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蒸气的燃烧,因此,液体是否能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
液体火灾危险分类及分级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的,分为:
甲类(一级易燃液体):
液体闪点小于28摄氏度;
乙类(二级易燃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45摄氏度;
丙类(可燃液体):
液体闪点大于等于45摄氏度三种。
(见P39表2-2)00:39:211819a.火焰型燃烧固体燃烧一般有火焰产生,故又称火焰型燃烧。b.表面燃烧当可燃固体燃烧到最后,分解不出可燃气体时,就剩下炭,此时没有可见火焰,燃烧转为表面燃烧或叫均热型燃烧。3)、可燃固体燃烧00:39:2120b.表面燃烧当可燃固体燃烧到最后,分解不出可燃气体时,就剩下炭,此时没有可见火焰,燃烧转为表面燃烧或叫均热型燃烧。00:39:2121固体的燃烧特点:一般地,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00:39:21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1.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2.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3.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4)热传播的途径和火灾蔓延的途径00:39:212223
火灾在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的主要蔓延途径有:建筑物的外窗、洞口;突出于建筑物防火结构的可燃构件;建筑物内的门窗洞口,各种管道沟和管道井,开口部位;未作防火分隔的大空间结构,未封闭的楼梯间;
各种穿越隔墙或防火墙的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未作防火处理的通风、空调管道等。
00:39:21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
(5)燃烧产物及其毒性00:39:212425爆炸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爆炸的破坏方式有:震荡作用、冲击波、碎片冲击、造成火灾2爆炸(1)爆炸及其分类00:39:2126爆炸的分类1)按爆炸能量来源分a.物理爆炸
指由物理因素(如温度、体积、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现象。00:39:2127b.化学性爆炸
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00:39:2128c.核爆炸
核爆炸是通过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等效应对人体和物体起杀伤和破坏作用的。前四者都只在爆炸后几十秒钟的短时间内起作用,后者能持续几十天甚至更长时间。
00:39:21292)按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分
①轻爆
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米,爆炸时无多大破坏力,声响也不大。
②爆炸
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十几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声响。
00:39:2130③爆轰
物质爆炸的燃烧速度为每秒1000~7000m。爆轰时的特点是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
00:39:2131(2)化学性爆炸物质
依照爆炸时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化学性爆炸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简单分解的爆炸物
这类物质在爆炸时分解为元素,并在分解为元素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热量。
00:39:21322)复杂分解的爆炸物
这类物质包括各种含氧炸药,其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的爆炸物稍小。含氧炸药在发生爆炸时伴有燃烧反应,燃烧所需的氧由物质本身分解供给。如苦味酸、TNT、烟花爆竹等都属于此类。
00:39:21333)可燃性混合物
是指由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组成的爆炸物质。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组成的混合物均属此类。00:39:2134(3)常见爆炸类型1)气体爆炸
①纯组元气体分解爆炸
具有分解爆炸特性的气体分解时可以产生相当数量的热量。00:39:2135②混合气体爆炸
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后点燃,在这样的条件下,气体的燃烧就有可能达到爆炸的程度。这时的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00:39:2136(2)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是粉尘粒子表面和氧作用的结果。00:39:2137与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有什么特点?与可燃气混合气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具有以下特点:1)从起爆条件方面看:
(a)只有达到一定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的漂浮粉尘云才可能发生爆炸。而要达到这个条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粉尘并且有外力(如风或机械力)将粉尘扬起才成。而可燃气体通过自然扩散就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b)粉尘燃烧是一种固体燃烧,其燃烧过程比气体复杂,点燃粉尘所需的初始能量也比点燃气体的大得多(相差近百倍)。00:39:21382)从爆炸的后果及危害方面看:
(a)一般说来,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燃烧的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造成的破坏及烧毁的程度比较严重。
(b)粉尘爆炸引起的冲击波,会使周围的堆积粉尘飞扬起来,从而可连续引起二次、三次爆炸,使得危害扩大。
(c)粉尘容易引起不完全燃烧,因此在产物气体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d)粉尘爆炸时因为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容易使周围人体受到灼伤。00:39:21温度浓度P=1atm沸点爆炸上限爆炸下限蒸气压曲线自燃区爆炸范围闪火点自燃温度
物质燃烧特性图(4)爆炸极限00:39:213900:39:2140爆炸危险度:H值越大,代表爆炸的危险性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就越宽。4100:39:21421)爆炸极限影响因素压力温度燃气的种类及化学性质惰性气体及杂质燃气与空气混合的均匀程度点火源的形式、能量和点火位置容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燃气的湿度00:39:21432)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计算a.莱·夏特尔定律对于两种或多种可燃蒸气混合物,如果已知每种可燃气的爆炸极限,那么根据莱·夏特尔定律,可以算出与空气相混合的气体的爆炸极限。用Pn表示一种可燃气在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则:此定律一直被证明是有效的。00:39:2144b.理·查特里公式理·查特里认为,复杂组成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混合的爆炸极限,可根据各组分已知的爆炸极限按下式求之。该式适用于各组分间不反应、燃烧时无催化作用的可燃气体混合物。式中L——混合气体爆炸极限,%;L1、L2、L3——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爆炸极限,%;y1、y2、y3——各组分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00:39:2145例如一天然气组成如下:甲烷80%(L下=5.0%)、乙烷15%(L下=3.22%)、丙烷4%(L下=2.37%)、丁烷1%(L下=1.86%)求爆炸下限。
Lm=100/(80/5+15/3.22+4/2.37+1/1.86)=4.36900:39:21(1)控制可燃物技术
1)用难燃和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2)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采取措施
3)密闭与通风措施
4)惰性介质保护化工生产中惰性介质的使用范围惰性气体用量计算稀释气体在分解燃烧性气体中的使用
5)有燃烧危险物质的处理3控制火灾的基本措施00:39:2146(2)隔绝空气在必要时可以使生产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或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充装惰性介质,如水/电石式乙炔发生器在加料后,应采取惰性介质氮气吹扫;或在检修焊补(动火)燃料容器前,用惰性介质置换;隔绝空气储存,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存放等等。保存在煤油中的钠00:39:2147(3)点火源的控制
1)明火2)摩擦与撞击3)高热物及高温表面4)电气火花化工生产中电火花的危险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火灾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防爆灯防爆开关00:39:2148(4)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反应温度控制投料控制溢料和泄漏的控制00:39:2149(5)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设置阻火装置,如在乙炔发生器上设置水封回火防止器,或水下气割时在割炬与胶管之间设置阻火器,一旦发生回火,可阻止火焰进入乙炔罐内,或阻止火焰在管道里的蔓延。单向阀管道00:39:2150在车间或仓库里筑防火墙或防火门,或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不使形成新的燃烧条件,从而防止火灾范围扩大。钢制防火门00:39:2151
(1)灭火器的分类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4灭火器5200:39:21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00:39:2153手提式干粉灭火器00:39:2154移动式泡沫灭火装置00:39:2155S型气溶胶气体灭火设备00:39:2156灭火器的种类很多,具体如下:清水灭火器:这类灭火器内充入的灭火剂主要是清洁水。有的加入适量的防冻剂,以降低水的冰点。也有的加入适量润湿剂、阻燃剂、增稠剂等,以增强灭火性能。酸碱灭火器:这类灭火器内充入的灭火剂是工业硫酸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化学泡沫灭火器:这类灭火器内充装的灭火剂是硫酸铝水溶液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再加入适量的蛋白泡沫液。如果再加入少量氟表面活性剂,可增强泡沫的流动性,提高了灭火能力,故称高效化学泡沫灭火器。5700:39:21空气泡沫灭火器:这类灭火器内充装的灭火剂是空气泡沫液与水的混合物。空气泡沫的发泡是由空气泡沫混合液与空气借助机械搅拌混合生成,在此又称空气机械泡沫。空气泡沫灭火剂有许多种,如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轻水泡沫(又称水成膜泡沫)、抗溶泡沫、聚合物泡沫等。由于空气泡沫灭火剂的品种较多,因此空气泡沫灭火器又按充入的空气泡沫灭火剂的名称加以区分,称为蛋白泡沫灭火器、轻水泡沫灭火器、抗溶泡沫灭火器等。
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类灭火器内充入的灭火剂是液化二氧化碳气体。
5800:39:21干粉灭火器:这类灭火器内充入的灭火剂是干粉。干粉灭火剂的品种较多,因此灭火器根据内部充入的不同干粉灭火剂的名称,称为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氨基干粉灭火器。由于碳酸氢钠干粉只适用于灭B、C类火灾,因此又称BC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能适用于A、B、C类火灾,因此又称ABC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这类灭火器内充装的灭火剂是卤代烷灭火剂。该类灭火剂品种较多,而我国只发展两种,一种是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简称“1211灭火器,1301灭火器。5900:39:21
灭火器适应火灾及使用方法(手提式)6000:39:21(2)泡沫灭火器适应火灾及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00:39:2161可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这时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而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使用方法1:00:39:2162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在燃烧物上,直到扑灭。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使用方法2:6300:39:21(手提式)泡沫灭火器存放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并取用方便之处,不可靠近高温或可能受到曝晒的地方,以防止碳酸分解而失效;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以防止冻结;并应经常擦除灰尘、疏通喷嘴,使之保持通畅。
6400:39:21
推车式泡沫灭火器适应火灾和使用方法6500:39:21其适应火灾与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相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一般由两人操作,先将灭火器迅速推拉到火场,在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处停下,由一人施放喷射软管后,双手紧握喷枪并对准燃烧处;另一个则先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轮,将螺杆升到最高位置,使瓶盖开足,然后将筒体向后倾倒,使拉杆触地,并将阀门手柄旋转90度,即可喷射泡沫进行灭火。如阀门装在喷枪处,则由负责操作喷枪者打开阀门。
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基本相同,可以参照。由于该种灭火器的喷射距离远,连续喷射时间长,因而可充分发挥其优势,用来扑救较大面积的储槽或油罐车等处的初起火灾。6600:39:21
空气泡沫灭火器适应火灾和使用方法6700:39:21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基本上与化学泡沫灭火器相同。但抗溶泡沫灭火器还能扑救水溶性易燃、可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醚、酮等溶剂燃烧的初起火灾。
使用方法:
使用时可手提或肩扛迅速奔到火场,在距燃烧物6米左右,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紧握喷枪;用力捏紧开启压把,打开密封或刺穿储气瓶密封片,空气泡沫即可从喷枪口喷出。灭火方法与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相同。但空气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应使灭火器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切勿颠倒或横卧使用,否则会中断喷射。同时应一直紧握开启压把,不能松手,否则也会中断喷射。6800:39:21酸碱灭火器适应火灾及使用方法6900:39:21适应范围:适用于扑救A类物质燃烧的初起火灾,如木、织物、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它不能用于扑救B类物质燃烧的火灾,也不能用于扑救C类可燃性气体或D类轻金属火灾。同时也不能用于带电物体火灾的扑救。使用方法:使用时应手提筒体上部提环,迅速奔到着火地点。决不能将灭火器扛在背上,也不能过分倾斜,以防两种药液混合而提前喷射。在距离燃烧物6米左右,即可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并摇晃几次,使两种药液加快混合;一只手握住提环,另一只手抓住筒体下的底圈将喷出的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同时随着喷射距离的缩减,使用人应向燃烧处推近。
7000:39:21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板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7100:39:21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两人一起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燃烧处,在离燃烧物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喇叭筒并展开喷射软管后,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人快速按逆时针方向旋动手轮,并开到最大位置。灭火方法与手提式的方法一样。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外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7200:39:21
使用时,应将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带到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1211手提式灭火器使用方法7300:39:21
当被扑救可燃烧液体呈现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向前快速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中燃烧,应对准火焰左右晃动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喷射流跟着火焰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但应注意不能将喷流直接喷射在燃烧液面上,防止灭火剂的冲力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1211手提式灭火器使用方法00:39:2174
1211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另外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窄小的室内灭火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撤离,因1211灭火剂也有一定的毒性,以防对人体的伤害。1211手提式灭火器使用方法00:39:2175
灭火时一般由二人操作,先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火场,在距燃烧处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放开喷射软管,紧握喷枪,对准燃烧处;另一个则快速打开灭火器阀门。灭火方法与手提式1211灭火器相同。推车式灭火器的维护推车式灭火电器的维护要求与手提式1211灭火器相同。
推车式1211灭火器使用方法00:39:2176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MF2”等。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Y是卤代烷灭火剂、P是泡沫、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
(3)灭火器上的字母代表什么00:39:2177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应表示灭火级
别的大小,字母(A或B)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00:39:2178火灾分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00:39:2179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用灭火器灭火的最佳时机。因此,正确合理地配置灭火器显得非常重要。
(4)灭火器配置注意事项00:39:21801)灭火器的适用范围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扑救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剂)、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C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00:39:2181
扑救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屑末代替。扑救带电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带电火灾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以及电线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的火灾,而顶挂、壁挂的日常照明灯具及起火后可自行切断电源的设备所发生的火灾则不应列入带电火灾范围。00:39:21822)灭火器灭火的有效程度相对于扑灭同一火灾而言,不同灭火器的灭火有效程度有很大差异:二氧化碳和泡沫灭火剂用量较大,灭火时间较长;干粉灭火剂用量较少,灭火时间很短;卤代烷灭火剂用量适中,时间稍长于干粉。配置时可根据场所的重要性,对灭火速度要求的高低等方面综合考虑。
00:39:21833)灭火器设置场所的环境温度灭火器设置场所的环境温度对于灭火器的喷射性能和安全性能有明显影响。若环境温度过低则灭火器的喷射性能显著降低,影响灭火效能;若环境温度过高则灭火器内压增加,灭火器有爆炸伤人的危险。因此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应在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内。00:39:21844)灭火器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水、泡沫、干粉灭火器喷射后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水渍、泡沫污染和粉尘污染等,对于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珍贵文物、高档电气设备等,应选用二氧化碳和卤代烷等高效洁净的灭火器,不得配置低效且有明显污损作用的灭火器;对于价值较低的物品,则无须过多考虑灭火剂污染的影响。00:39:21855)使用灭火器人员的身体素质灭火器的重量不等,小的只有0.5公斤,大的可达几十公斤,配置灭火器时应考虑其使用人员的年龄、性别、体力等。使用人员以青壮年为主的场所可配置较大级别的灭火器,有助于迅速灭火;而在服装厂(以女工为主)、医院、小学及养老院、福利工厂(工人存在生理缺陷)等场所应配置较小级别的灭火器,以便于开展灭火工作。
00:39:21866)灭火器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火灾危险等级越高,则单位剂量灭火器的保护面积越小,为了方便有效地扑救初起火灾,应选用较大灭火级别的灭火器,如堆场、汽车库可选用大型推车式灭火器。对于火灾危险等级较低的场所,如办公楼、教学楼等,可选用较小灭火级别的灭火器,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00:39:2187
各种灭火器的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为了方便用同一操作方法使用多具灭火器顺利灭火,同一场所最好采用同一类型的灭火器,或选用同一操作方法的灭火器。7)灭火器的操作方法00:39:21888)不同类型灭火器之间的相容性
不同类型灭火器所充装的灭火剂不同,在灭火时,不同的灭火剂可能会发生反应,导致不利于灭火的反作用。因此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00:39:21899)其他应考虑的问题
几种灭火器相比较,卤代烷1211灭火器价格最高,磷酸铵盐干粉次之,其余的相对较便宜;二氧化碳灭火器单位灭火级别的体积最大。为保护大气臭氧层,在非必要场所不得配置卤代烷灭火器。对于有防震动要求的计算机主机房等场所,不得选用推车式灭火器。
00:39:2190Part2化工安全用电
电能给社会带来财富,但如果使用不当时,就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在使用时注意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第一节电的基础知识电流、电流强度和电流的种类
电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所发生的有规则的运动称为电流。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电荷量。I=Q/t式中I——电流强度,A;Q——电荷量,C;t——电流通过的时间,s。电压电压:在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差。电阻和电阻率
电阻:电流在导体内流动所受到的阻力。电阻率(电阻系数):它是指某种导电材料做成长度为1m,横截面为1mm2的导线,在温度为20℃时的电阻值。R=ρ.L/S式中R——导体电阻,Ω;ρ——导体的电阻率,(Ω.mm2)/m;L——导体长度,m;S——导体的截面积,mm2。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路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I=U/R式中I——电流强度,A;U——电压,V;R——导体电阻,Ω。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导体:是导电能力很强而电阻率很低的物质。绝缘体:是几乎不能导电的物质。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要克服导体中的电阻而作功,将其所消耗的电能转化成热能,从而使导体温度升高的现象。Q=I2.R.t式中Q——热量,I——电流强度,A;R——导体电阻,Ω;t——电流通过的时间,s。第二节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流能服务于人类,但有时也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电伤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等造成人体外部的伤害,例如电弧烧伤等;电击则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损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机能,造成综合性伤害。当人体接触带电导体、漏电设备的外壳以及电容器放电和雷击等,都可能导致电击。有时电伤和电击会同时发生,这种情况在高压触电事故和雷击事故中比较常见。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1、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危险性更大。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人体出现不同的反应。据此将电流划分为以下三级。(1)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抖和轻微刺痛,试验证明,对于不同的人,感知电流也不同。成年男性的平均感知电流为1.1mA,成年女性的平均感知电流约为0.7mA。(2)摆脱电流人体触电以后能够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成年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最大,儿童的摆脱电流最小。(3)致命电流在短时间内危及人的生命的最小电流。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的心室颤动或窒息造成的。2、与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关系(1)通电时间愈长,能量积累增加,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减小。(2)心脏搏动周期中,约有0.1s对电流最为敏感。通电时间愈长,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重合,电击的危险性就愈大。(3)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阻因紧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电击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3、与电流种类的关系(1)直流电对人体的危害直流电的最小感知电流,对于男性约为l.2mA,女性约为3.5mA;平均摆脱电流,对于男性约为76mA,女性约为51mA。(2)高频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流频率不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通常采用的工频电流,对于设计电气设备比较经济合理,但从安全角度看,这种电对人体最为危险。随着频率偏离这个范围,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减少,如频率在1000Hz以上,伤害程度明显减轻。但也应当指出,高压高频电的危险性还是大的。(3)与人体状况的关系在带电体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触电时,人体的电阻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小,危险程度也越小,反之就越大。但人体的电阻不是固定值。其次是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停止跳动,因而使血液循环中断导致死亡。电对人体的伤害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分成两大类,即电击和电伤。统计表明,绝大部分触电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因此一般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的。1、触电分类(1)单线触电是指工人在地面或其他导体上时,某一部位触及相线的触电事故。一般是由于开关、灯头、导线及电动机部分有缺陷造成的。(2)两线触电人体两处同时触及电源的两线的触电事故,这类事故危险性比较大。因此,操作工在带电作业中,应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台或垫上工作;使用戴绝缘柄的工具操作,还应戴手套、穿长袖工作服,以不使人体有裸露的部位直接触及带电体。(3)跨步电压触电在带电体接地断路,电流流入地下时,会在带电体接地点周围的地面上形成一定的电场(产生电压降)。这时,如人体双脚分开站立时,就会承受地面上不同点之间的电位差,此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沿半径方向的双脚跨步距离越大时,则跨步电压越高。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叫跨步电压触电。一旦跨步电压较高时,会引起人身触电事故。2、后果分类后果分为灼伤、电烙印及皮肤金属化三种。这三种可能在一次触电后同时出现。(1)灼伤指的是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弧高温作用烧伤、眼部弧光灼伤等。它可在局部或较大面积皮肤上形成。(2)电烙印往往是在人体触及带电体前先引起电弧,后又与带电部分接触,使皮肤表面形成黄色及深灰色的肿块,局部神经也可能坏死。(3)皮肤金属化因电弧的高温,使导体的金属材料蒸发后渗入皮肤内造成的。可使皮肤局部变成黄色及褐色,伤害部位粗糙、坚硬,不易痊愈。第三节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化工厂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电气安全的组织措施不健全;二是电气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三是电气安全教育不落实。因此,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不可偏废。
健全电器安全组织电工是化工厂的特殊工种,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工种之一,所以,电工必须有丰富的电气安全知识。电工必须经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电工作业证后,才能上岗操作。化工厂安全技术部门和电气部门都应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电气技术人员或老电工师傅负责电气安全工作。各生产车间的电工班也要有经验丰富的电工担任或兼任车间安全员。
电气安全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贯彻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负责与安全技术部门和电气部门联系解决重大的电气安全问题。
电气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是否完好,必要时还应测量其绝缘电阻值是否合格;(2)各类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否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3)检查各项移动电器(如手电钻、低压行灯、移动式风机等)的触电保安器和使用电压是否合格,是否符合要求;(4)新安装的电器设备,其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安全可靠;(5)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安全用具是否齐全,必要时应进行耐压检查;(6)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有效;(7)检查各班组的电气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得到落实。
完善电器安全防护设施电气安全防护设施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屏蔽、安全防护,以及设计和安装时对电气的选型等等,都应符合电气安全技术的要求。因此,如在电气安全专业检查中发现存在不安全因素时,应及时整改,消除隐患。落实职工的用电安全教育
除了电工的专门培训外,全厂的职工都要定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广大职工都懂得电的基本知识,能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对化工工人的用电安全教育,除对电的基本知识、车间常用电气的安全操作、以及触电事故的严重性进行教育外,还要求做到用电安全“十不准”:(1)任何人不准玩弄电气设备和开关;(2)非电工不准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和用具,发现破损的电线、开关、灯头及插座应及时与电工联系修理;(3)不准私拉乱接电气设备,更不准将电器电源线直接插入插座内;(4)不准使用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5)不准私用电气设备和灯泡取暖;(6)不准用水冲洗电气设备,也不要用湿手和金属物去扳带电的电气开关;(7)熔丝熔断,不准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8)不准擅自移动电气安全标志、围栏等安全设施;(9)不准使用检修中机器的电气设备;(10)不准在带电导线、带电设备附近使用火炉或喷灯,也不要靠近暖气设备或蒸汽管等。在带电设备周围不能使用钢卷尺、皮卷尺进行测量工作。
化工企业对电工的安全教育,应达到以下要求:(1)懂得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及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要求,熟知电气安全的规章制度;(2)掌握电气灭火器的操作方法;(3)掌握触电事故后的急救处理方法;(4)操作电气设备时,应集中思想,防止操作失误而引起事故;(5)在工程安装和检修时,如需要临时用电装置,要办理临时用电申请手续,并经同意后才可使用。临时线路使用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装、拆一律由电工负责;(6)变配电室和车间配电室内严禁吸烟,不准堆放杂物,保持室内通道和室外道路的畅通。电气设备附近和配电箱内不能放置杂物。
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的季节性一般夏季发生的触电事故明显多于其他季节发生的事故。据统计,在6~9月份发生的触电事故中,低压触电事故约占全年低压触电事故的80%;高压触电占全年高压触电事故的40%。在高、低压触电事故中,均以八月份为全年的最高月。之所以有季节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夏季气温高,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单薄,人体皮肤外露的面积大,有衣服遮护的部分,由于人体出汗而潮湿,或空气湿度大使衣服潮湿,都会使触电的机会增大,后果也较严重。(2)因夏季晚间休息不好,造成工作中思想不集中或操作失误导致触电;(3)夏季也是电气设备故障率较高的季节。往往因高温、潮湿、大雨、雷电、冰雹等因素的影响,使设备及线路等出现故障的机率增高;因此维修工作量加大,也使触电机会增加;(4)大多数化工厂的停车大检修都是选在6~10月之间进行,因此触电的机会增多。2.低压触电事故高于高压触电事故(1)由于对低压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的机会多于高压,故触电机会增加;(2)使用或操作低压电器设备的人员,大多是非电工,而且人数众多,因此触电机会增加;而高压设备的操作人员大多是专业电工,人数也少,事故率也低;(3)使用低压设备的人往往对安全防护工作重视不够,因此触电机会也增加。3.非电工的触电事故多于电工(1)直接操作电设备的大多是非电工,因其人数众多触电机会也较多;(2)非电工人员的电气知识、安全意识相对不足,使触电的后果更趋严重。
4.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及移动电气设备时发生的触电故障率多于使用固定式电气设备(1)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时,往住震动较大,易造成绝缘的损坏或结构上的损坏而引起触电事故;(2)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电源线在引出部位易磨损,一旦芯线导体外露或碰到金属外壳会引起触电事故;(3)许多手持式电动工具其金属外壳接地(接零)保护未能真正起作用。如插头部位有保护接线,在插座部位没有接保护线,或保护线本身断线或从接线端脱开,都易引起触电事故;(4)工具停用未切断电源或移动式电气设备在移动时未切断电源,该电源线被拉断或碾伤后引起触电事故;(5)这些工具或设备在使用时往往握持很紧,一旦触电不易摆脱,后果更为严重;(6)设备本身虽无缺陷.但在使用时由于对施工部位情况不明,使工具触及带电导体而造成触电事故。如墙面或楼板打孔时,打到暗敷设的配线上都易造成触电事故。
车间常用电器的安全知识化工企业的车间电气设备品种繁多,本章只能简单介绍常用电器设备,如电动机、保护电器、开关电器及照明装置等的安全知识。
1.电动机、保护电器及开关电器电动机的种类较多,有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又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正确选用电动机,并按照工况环境选择适当的防护形式。如在恶劣环境下或户外,选用封闭式电动机;易燃易爆的环境,选用防爆式电动机。电动机常有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以及失压保护措施。当电动机发生短路故障时,电路中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熔断器中的熔体就会自动熔断,切断电源,保护电动机、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低压开关电器一般是指额定电压在1200V以下的开关电器。低压开关电器种类繁多,主要作用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刀开关、自动开关、接触器、起动器等都属于开关电器。起动一般设备的电动机时,操作勿用力过猛,不准用锤杆敲打来代替手动,以免损坏电器开关;起动大型设备的电动机,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不要起动过载引起跳闸。生产中要防止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对电器设备及电线腐蚀。
2.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白炽灯、日光灯、新型电光源、开关、插座、挂线盒及附件。照明装置安装必须安全可靠,符合安装质量,尽可能照顾美观大方,而且又经济合理。所有灯具、拉线、插座等照明用装置的环境必须良好。如果在尘埃多或尘埃多又潮湿的场所,可采用防潮灯;有腐蚀性气体的房间,可采用耐腐蚀的防潮灯或密闭式灯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按防爆等级选用防爆灯;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可采用各种密闭式灯具等等。所有照明的金属管件、支持物及金属照明配电盘,均应接地。灯具组装时,必须分清相线与零线,螺口灯头中心弹簧片经开关后接于相线,灯口螺纹接线端接于零线。吊灯装有挂线盒,一个挂线盒只装一盏电灯。灯头离地高度一般不低于2m,潮湿及危险场所则不低于2.5m。在灯头高度不能达到要求,而且又无安全措施的车间,照明应采用36V以下的低压装置。不同电压等级插座,应有明显区别,以防插错。开关的高度应离天棚0.3m为宜,明装插座应距地面不低于1.8m,暗装插座不低于0.3m。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使用防爆插座和防爆开关。白炽灯灯泡的功率越大,表面温度越高。因此,不能将白炽灯泡接近可燃物,以防发生火灾。
移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移动工具种类很多,例如各种手电钻、手提电砂轮、电风扇,移动式风机,行灯、电焊机、电烙铁、电炉、电吹风等等都是移动工具。由于移动工具携带方便,又能减轻劳动强度,所以化工企业广泛使用,但如果使用前不检查,使用不当,保管不善,维修不及时,接地不良,则很容易发生触电等伤亡事故。所以,要做到安全使用移动电具,除应采用触电保安器外,要从下面几项抓起。(1)移动电具应配备专用配电盘,其盘上应设专线控制开关、熔断器及漏电保护器;(2)室外使用时,其专用配电盘应设置在具有防水、防雨功能的配电箱内;(3)移动电具的金属外壳应可靠地接零或接地保护;防护盖、手炳等防护装置应严格检查确无损坏、变形和松动后才能使用;(4)构件上的操作开关应灵敏、可靠,安装要牢固;(5)电源线应采用橡皮软电缆.绝缘层无破损和龟裂现象,单相用三芯电缆、三相用四芯电缆;(6)每月应摇测一次移动电具的绝缘电阻(潮湿条件下作业前应摇测一次),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MΩ。
第四节
电器安全防护技术电器事故是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按照灾害形式,可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火灾及爆炸等。为防止意外,用电时需采取以下主要措施。绝缘采用绝缘物将带电体封闭起来,使人体不能触及带电体。但绝缘物常因受潮、受高温、受日晒老化或受化工生产中的腐蚀性物质的浸蚀而降低其绝缘性能,因此需定期进行检测,保证电气绝缘的安全可靠。屏护
用屏障或围栏把带电体隔离开来,使人体不能触及带电体。
间距
为了防止人体、车辆、工具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安全距离简称间距。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是当设备漏电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能自动切断电源,防止人身触电和因漏电而引起火灾等事故的一种保护装置。经验表明,推广使用漏电保护装置,对减少触电伤亡和电气火灾有明显的效果。中国使用漏电保护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综合类-深圳市安全主任-初级安全主任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2025年综合类-测井工考试-石化油直销考试-市场营销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2025年综合类-注册会计师-企业价值评估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2025年综合类-江苏住院医师检验科Ⅱ阶段-临床免疫学检验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江门三模数学试卷
- 葫芦岛高中数学试卷
- 2025年综合类-期货法律法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假装老师出数学试卷
- 2025年综合类-报检员-报检员管理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合辑-单选题)
- 2025年综合类-广东住院医师全科医学-外科疾病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腕管综合征的护理
- 失能老人潜在心理需求识别与满足:定制化资源配置动态优化研究
- 市场部人员一般绩效考核指标
- AIGC技术在高职动漫专业角色造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农业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
- TYQX 007-2024 有害生物防制机构服务能力等级评定准则
- 华润电力认知能力测评图形题2024
- 小儿足浴治疗发热
- 2025年上海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CCSAS 050-2024 化学化工实验室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编写指南
- 毛竹砍伐收益分配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