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_第1页
2023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_第2页
2023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_第3页
2023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_第4页
2023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目 次总则 1术语 2基本规定 4灌浆连接设计 5一般规定 5材料性能 6荷载作用 7灌浆连接计算 7构造要求 16灌浆连接施工 215.1一般规定215.2施工准备225.3灌浆试验255.4灌浆施工285.5质量检验30附录A灌浆施工记录表31附录B灌浆料浆体现场测试记录表32本规程用词说明 33引用标准名录 34附:条文说明 40ContentsGeneralProvisions 1Terms 2BasicRequirements 4GroutedConnectionDesign 5GeneralRequirements 5MaterialProperties 6LoadEffect 7GroutedConnectionCalculation 7DetailingRequirement 16ConstructionofGroutedConnection 21GeneralRequirements 21ConstructionPreparation 22GroutingTest 25GroutingConstruction 28QualityInspection 30AppendixA RecordofGroutingConstruction 31AppendixB RecordofOn-SiteTestingofGroutedmaterial 32ExplanationofinThisSpecification 33ListofQuotedStandards 34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40PAGEPAGE10总则技术先进、安全环保、经济合理和耐久适用,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的灌浆连接。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语groutingmaterial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拌合,适用于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施工的材料。paste由灌浆料或润管料与一定量的拌合水混合,经专用设备搅拌一定时间后制备成的具有大流动性、不泌水等工作性能的拌合物。groutingjoint通过灌浆施工将两种不同结构连接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形式。常见的有圆柱形与圆锥形灌浆连接。annularspace海上风电灌浆连接构件由大小钢管套接而成,内外钢管之间需要灌浆填充的环形空间区域。shearkey设置在钢套管与钢管桩内壁或外壁,提高灌浆材料在钢管桩与钢套管之间连接能力的构件。temporarylocking桩采用液压或其他施工措施进行临时固定的工艺。pluggingimplement一种用于封堵灌浆料、防止灌浆施工中灌浆浆体泄漏的产品,通常被安装在风机基础灌浆连接段的底部,沿钢管一圈进行螺栓固定。prefabricatedpipelineforgrouting预制在风机基础结构上,用于输送灌浆料浆体的钢制管路。hoseforgrouting连接灌浆泵机出口和预制管路,用于输送灌浆料浆体的高压力软管。pipelubricating风机基础结构灌浆施工时,在正式泵送灌浆料浆体前,采用专用润管料浆体对橡胶软管和预制灌浆管路进行润滑。overflowofgrout的过程。standing风机基础灌浆施工时,在溢浆口溢出浆体后,停止泵送,使灌入环形空间的浆体静置和密实的过程。pressuredgrouting灌浆施工中,静置结束后,保持灌浆压力持续低速泵送压浆的过程。功能性要求。工条件和检验条件等进行设计。计方法,荷载效应与抗力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疲劳计算应采用安全寿命设计方法。环境荷载应取极限荷载标准值。影响。式、应力状态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确定。灌浆连接施工前应收集下列资料:工程概况。主体结构型式与设计技术要求。主体结构施工工艺与设备条件。水文、气象和地质条件。灌浆料运输存储条件。灌浆前风机基础调平和临时锁定措施。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施工过程应进行记录。管路和封堵装置准备、现场施工及质量检验等内容。的灌浆材料、设备和工艺。一般规定形灌浆连接设计宜设置剪力键或类似剪力键的构造。剪力键的灌浆连接。单桩结构和导管架结构中的圆柱形灌浆连接宜设置剪力键。运行产生的影响。灌浆连接设计宜考虑安装误差、疲劳损伤、钢管的局部屈曲。40mm。宜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灌浆连接设计中宜考虑钢和灌浆之间的接触面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磨粒磨损。1.2MPa。灌浆强度。设计和验证时应考虑灌浆收缩的影响。性,对于早期运动和低温(T≤20°C)情况下应进行硬化试验。灌浆连接设计时,应考虑下列主要影响因素:灌浆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抗磨损性、收缩或膨胀。管与桩之间灌浆段形状。灌浆段长与桩径比。剪力键与剪力键尺寸。管表面与灌浆料接触面条件。荷载与应力水平等。灌浆连接疲劳荷载效应长期分布的确定,宜采用不规性荷载。有荷载和应力波动。材料性能GB/T712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和《碳素结构钢》GB/T700的有关规定。灌浆连接结构中的灌浆材料应具备大流动性、良好的泵送性、高抗水分散性、150mm×300mmfcck应满足95%的可靠度要求,并确保75%以上的保证率。标准抗压强度fcck应按下式转fcn

fcn

fcck

(1

fcck)600

(4.2.3)式中:fcn——现场标准抗压强度(MPa);fcck——灌浆材料标准抗压强度(MPa)。ftk75%以上的保证ftkftnftn

ftk

(1(ftk)0.625

(4.2.4)式中:ftn——现场标准抗拉强度(MPa);f——灌浆材料标准抗拉强(MP无试验数据时可取f 0.8

.5。tk tk cck灌浆材料的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fcdfcn/m

(4.2.5-1)ftdftn/m

(4.2.5-2)式中:fcd——灌浆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MPa);m——灌浆材料的材料系数;——灌浆材料抗拉强度设计(MP无试验数据时可取f 0.8

.5。td tk cck荷载作用灌浆连接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风电机组基础设计规范》NB/T10105的有关规定。电机组基础设计规范》NB/T10105的有关规定。灌浆连接设计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桩基的轴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桩身受压、受弯、受拉、受剪和受扭的承载力计算。桩身的自由长度较大时,桩的压屈稳定验算。灌浆连接设计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灌浆连接中的灌浆体限裂或抗裂验算。水平变形计算。灌浆连接计算无试验成果时,设置剪力键的单桩基础灌浆连接验算宜符合下列规定:pnom,d宜按下式计算:pnom,d

3MdELg

R2

R2

(4.4.1-1)EL

R33R2L182k

R3pTpg pg

g

pt

p式中:Md——弯矩(N·mm),极限承载力状况取弯矩设计值;pnom,d——灌浆连接径向最大接触压应力(N/mm2),由弯矩引起的灌浆连接径向最大接触压应力不宜大于1.5MPa;采用有限元分析且疲劳验算能够满足材料性能要求时,可大于1.5MPa。keff——剪力键的有效弹性刚度(MPa),n剪力键的有效弹性刚度可按(4.4.1-2)计算;——摩擦系数,取0.7;——管桩的外半径(mm);——套管的外半径(mm);tP——管桩的壁厚(mm);tTP——套管的壁厚(mm);tg——灌浆厚度(mm);L——灌浆段长度(mm),可取灌浆密封装置至桩顶部的灌浆段全长;——灌浆段的有效长度(mm),可取(L2tg)。n个剪力键的有效弹性刚度宜按下式计算:k

2ss

(4.4.1-2)eff

3/2

3/2443(12)t2p

ns2Lgp

TP

tt

effg式中:seff——剪力键间的有效垂直距离(mm);s——相邻剪力键间的垂直中心距(mm);w——剪力键宽度(mm);E——钢材弹性模量,可取2.1×105(MPa);v——钢材泊松比,可取0.3;n——剪力键有效数量,灌浆连接每侧的实际剪力键数量为n+1;0.5。ckckfbk

800D

h140(s

0.8k0.6

fck

.3

(4.4.1-3)ptED tE

1

ED

1k

p TP g

TP

(4.4.1-4)pf

tTP

h

tg f.5

(4.4.1-5)k 0.75-1.4(s)

ckck式中:fbk——灌浆材料的抗剪强度计算值(MPa);w——剪力键高度(mm);DP——管桩外直径(mm);Eg——灌浆料弹性模量(MPa);fck——100mm立方体的灌浆料抗压强度标准值(MPa);ck——强度换算系数,在无试验结果数据时,可取1.05;k——灌浆段径向刚度参数。由弯矩和竖向力传递到剪力键上的环向单位长度作用力,宜按下式计算:6p k

RR2

R2 PFVShk,d

nom,dE

eff

p pLt

TPt

d2R

(4.4.1-6)gp TP pFV1Shk,d

n

(4.4.1-7)FV1Shk,dFV1Shkcap,d

(4.4.1-8)FV1Shkcap,d

(4.4.1-9)FV1Shkcap

mfbk

(4.4.1-10)式中:FVShk,d——由弯矩和竖向力传递到剪力键上的环向单位长度作用力(N/mm);Pd——桩以上结构自重,包括灌浆段重量(N);FV1Shk,d——由弯矩和竖向力传递到单个剪力键上的环向单位长度作用力(N/mm);FV1Shkcap,d——单个剪力键上环向单位长度承载力设计值(N/mm)。——单个剪力键上环向单位长度承载力标准值(N/mm);m——材料系数,取2.0。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规定:ck的抗剪强度计算值宜按下列公式计算:ckfbk

800D

h140(s

0.8k0.6

fck

.3

(4.4.2-1)ptED tE

1

ED

1k

p TP g

TP

(4.4.2-2)pf

tTP

h

tg f.5

(4.4.2-3)k 0.75-1.4(s)

ckck式中:fbk——灌浆材料的抗剪强度计算值(MPa);w——剪力键高度(mm);DP——管桩外直径(mm);Eg——灌浆料弹性模量(MPa);fck——100mm立方体的灌浆料抗压强度标准值(MPa);ck——强度换算系数,在无试验结果数据时,可取1.05;k——灌浆段径向刚度参数。单个竖向剪力键单位长度所受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T,dRFH1Shk,dRp

Lsn

(4.4.2-4)FH1Shk,dFH1Shkcap,d

(4.4.2-5)FH1Shkcap,d

(4.4.2-6)FH1Shkcap

mfbk

(4.4.2-7)式中:MT,d——扭矩设计值(N·mm);RP——管桩的外半径(mm);Ls——竖向剪力键的长度;n——灌浆料每侧垂直剪力键的数量。接验算宜符合下列规定:ck的抗剪强度计算值宜按下列公式计算:ckfbk

800D

h140(s

0.8k0.6

fck

.3

(4.4.3-1)ptED tE

1

ED

1k

p TP g

TP

(4.4.3-2)pf

tTP

h

tg f.5

(4.4.3-3)k 0.75-1.4(s)

ckck式中:fbk——灌浆材料的抗剪强度计算值(MPa);w——剪力键高度(mm);DP——管桩外直径(mm);Eg——灌浆料弹性模量(MPa);fck——100mm立方体的灌浆料抗压强度标准值(MPa);ck——强度换算系数,在无试验结果数据时,可取1.05;k——灌浆段径向刚度参数。由竖向力传递到剪力键上的环向单位长度作用力,宜按下式计算:pF V1Shk,d p

(4.4.3-4)FV1Shk,dFV1Shkcap,d

(4.4.3-5)FV1Shkcap,d

(4.4.3-6)FV1Shkcap

mfbk

(4.4.3-7)式中:Pd——作用在灌浆段的轴向荷载,采用极端状况下的荷载设计值(N);m——材料系数,取2.0。pnom,d算:l2kpnom,derD(Mdle8EIpRp

(4.4.3-8)krD

le4EIp44EIp4krDptp

4ERpR2gTPEtTP EgR2g

(4.4.3-9)(4.4.3-10)式中:Md——弯矩(N·mm),极限承载力状况取弯矩设计值;Qd——水平剪力(N),极限承载力状况取水平剪力设计值;pnom,d——灌浆连接径向最大接触压应力(N/mm2),由弯矩和水平剪力引起的1.5MPa1.5MPa。le——钢管桩的弹性长度(mm);Ip——钢管桩截面惯性矩(mm4);krD——灌浆段弹性刚度(MPa);接验算宜符合下列规定:ck的抗剪强度计算值宜按下列公式计算:ckfbk

800D

h140(s

0.8k0.6

fck

.3

(4.4.4-1)TPD

D1

ED

1kTP

p g p p

(4.4.4-2)ttEt ttEtTP p

g f

h

f

(4.4.4-3)k 0.75-1.4(s)

ckck式中:fbk——灌浆材料的抗剪强度计算值(MPa);DTP——套管外直径(mm);F V1Shk,d FV1Shk,dFV1Shkcap,d

(4.4.4-4)(4.4.4-5)FV1Shkcap,d

(4.4.4-6)FV1Shkcap

mfbk

(4.4.4-7)式中:Pd——作用在灌浆段的轴向荷载,采用极端状况下的荷载设计值(N);m——材料系数,取2.0。pnom,d算:l2kpnom,d erD (Mdle8EITP

(4.4.4-8)4EITP44EITP4krD

(4.4.4-9)krDR2

4ERTPR2

(4.4.4-10)TPtTP

p tgtp Egg式中:Md——弯矩(N·mm),极限承载力状况取弯矩设计值;Qd——水平剪力(N),极限承载力状况取水平剪力设计值;pnom,d——灌浆连接径向最大接触压应力(N/mm2),由弯矩和水平剪力引起的1.5MPa1.5MPa。le——钢管桩的弹性长度(mm);Ip——钢管桩截面惯性矩(mm4);krD——灌浆段弹性刚度(MPa);轴向荷载作用下灌浆连接产生的剪应力宜按下式计算: Psa 2R

(4.4.5)p g式中:sa——轴向荷载作用下连接产生的剪应力(MPa)。P——轴向荷载(N)。扭矩作用下灌浆连接产生的剪应力宜按下式计算: MTst 2R2L

(4.4.6)p g式中:st——转矩作用下灌浆连接产生的剪应力(MPa)。MT——转矩(N)。当单桩基础设置无剪力键锥形灌浆连接,疲劳因子宜按下式计算:knik——应力区总数。

DFFi1

1.0NiN

(4.4.7)ni——第i应力区的应力循环数。Ni——i应力区等幅应力下的疲劳损伤循环特征数。DFF——设计疲劳因子。设置剪力键的圆柱形灌浆连接,疲劳因子宜按下式计算:kn0n

(4.4.8)式中:k——应力区总数。n0

DFFiNji1 N

1.0ni——第i应力区的应力循环数。Ni——i应力区等幅应力下的疲劳损伤循环特征数。DFF——设计疲劳因子。Ny之间的关系应满足下列公式:logN5.4008yy0.30logN7.28614.286logN13.00050yy0.16

(4.4.9-1)(4.4.9-2)(4.4.9-3)y可按下式计算:ym式中:m——材料系数,疲劳状况时取1.5。

(4.4.10)按下列公式计算:6p k

R R2 R2F nomeff,mod p(p

TP)VShk,mod

E

(4.4.11-1) snE2keff,mod

TPeff R

3/2

R 3/2

(4.4.11-2)443(12)t2

p

TP

t ns2Lgp

tTP

effgtg,mintgtg

(4.4.11-3)tg

Lgjctan2

(4.4.11-4)FV1Shk,mod

n

(4.4.11-5)式中:FVShk,mod——疲劳状况剪力键环向单位长度作用力(N/mm);keff,mod——作用于n个剪力键上修正的有效弹簧刚度(MPa);tg,min——灌浆厚度(mm),取灌浆段最小厚度值;tg——剪力键区域灌浆厚度的最大偏差(mm),钢管桩和套管的安装偏差将导致灌浆厚度沿着灌浆连接的圆周变化,当单桩桩顶套管和钢管桩之间有导向时,可按式(4.4.33-4)计算;az——相对于钢管桩中心垂线的安装偏差角(°);FV1Shk,mod——疲劳状况单个剪力键环向单位长度作用力(N/mm)。构造要求匀布置;灌浆段应均匀填充灌浆材料。灌浆连接设计宜采用构造措施对灌浆段两端与钢管桩连接进行加强。软弱海床地基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泥土侵入灌浆段的环形空间。无试验成果时,单桩基础灌浆连接(4.5.5)设计构造宜满足下列要求:(a)单桩基础灌浆连接示意图 (b)剪力键局部放大示意图4.5.5单桩基础灌浆连接1—钢管桩MP;2—套管TP;3—灌浆密封装置(仅示意);4—桩中心轴;Rp——钢管桩外半径;tP—钢管桩壁厚;RTP—套管外半径;tTP—套管壁厚;tg—灌浆厚度;Lg——灌浆段的有效灌浆长度;hjlj—剪力键高度;wjlj—剪力键宽度;sjlj—相邻剪力键中心距剪力键的几何参数宜满足下列公式要求:hjlj5mm1.5wjlj3.0hjljhjlj0.1sjlj灌浆段的有效长度与钢管桩直径比值宜满足下式要求:

(4.5.5-1)(4.5.5-2)(4.5.5-3)1.5

lg2.5Dp

(4.5.5-4)钢管桩外半径和壁厚的比值宜满足下式要求:10Rp30tp

(4.5.5-5)套管外半径和壁厚的比值宜满足下式要求:9RTP70tTP剪力键间的有效垂直距离宜满足下式要求:

(4.5.5-6)sjljmin(0.8

Rptp,0.8

RTPtTP)

(4.5.5-7)(满足下列要求:图4.5.6钢管桩置于导管架套管内侧的灌浆连接1—钢管桩MP;2—导管架套管TP;3—灌浆密封装置(仅示意);4—桩中心轴Rp—钢管桩外半径;tP—钢管桩壁厚;Rs—导管架套管外半径;ts—导管架套管壁厚;tg—灌浆厚度;Lgic—灌浆段的灌浆长度;sjlj—相邻剪力键中心距1剪力键的几何参数宜满足式(4.5.6-1)~式(4.5.6-3)及下式要求:hjlj0.012DP

(4.5.6-1)1~2.5桩直径比值宜满足下式要求:1Lg10Dp

(4.5.6-2)灌浆段灌浆料外径与灌浆厚度比宜满足下式要求:Dg10tg

(4.5.6-3)式中:Dg——灌浆段灌浆料外径(mm);tg——灌浆厚度(mm)。钢管桩外半径和壁厚的比值宜满足下式要求:Rp10tp

(4.5.6-4)导管架套管外半径和壁厚的比值宜满足下式要求:15Rs70ts剪力键间的有效垂直距离宜满足下式要求:

(4.5.6-5)sjljmin(0.8

Rptp,0.8

Rsts)

(4.5.6-6)(满足下列要求:图4.5.7钢管桩置于导管架套管外侧的灌浆连接1—钢管桩MP;2—导管架内套管;3—灌浆密封装置(仅示意);4—桩中心轴Rp—钢管桩外半径;tP—钢管桩壁厚;RJL—导管架套管外半径;tJL—导管架套管壁厚;tg—灌浆厚度;Lgic—灌浆段的灌浆长度;sjlj—相邻剪力键中心距1剪力键的几何参数宜满足式(4.5.7-1)~式(4.5.7-3)及下式要求:hjlj0.012DJL

(4.5.7-1)1~2.5桩直径比值宜满足下式要求:1Lg10DJL

(4.5.7-2)灌浆段灌浆料外径与灌浆厚度比宜满足下式要求:10Dg45tg导管架套管外半径和壁厚的比值宜满足下式要求:10RJL30tJL钢管桩外半径和壁厚的比值宜满足下式要求:15Rp70tp剪力键间的有效垂直距离宜满足下式要求:

(4.5.7-3)(4.5.7-4)(4.5.7-5)sjljmin(0.8

RJLtJL,0.8

Rptp)

(4.5.7-6)一般规定浆料搅拌、泵送压浆、溢浆、静置和压力屏浆等。完成。48小时内应避与基础结构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风浪。JC/T986的有关规定。在合适范围内。海上灌浆期间用于质量控制的预填充混合灌浆样品应代表现场灌浆条件。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施工记录宜包括下列内容:清洗记录、灌浆开始和结束时间、润管材料和灌浆料用量、灌浆压力等。留样试块的制作和测试记录等。灌浆施工前应编制灌浆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工程概况。项目组织机构。灌浆船舶的选择。灌浆管路设计。灌浆料的选择。灌浆设备选型。灌浆封堵措施。灌浆前风机基础调平与临时锁定确认。灌浆施工平面布置。灌浆作业窗口选择和作业进度计划。灌浆工序。灌浆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灌浆过程监测方案。安全环保措施。应急预案。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施工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时锁定,使腿柱与管桩之间没有相对位移和扰动。在风机基础结构出厂前,应对灌浆预制管路进行管路试压。环形空间底部完成封堵,环形空间底部不漏浆。在对环形空间进行灌浆作业前,需要进行封堵检查与环形空间淤泥检测,如不留淤泥不影响灌浆质量。施工准备灌浆料产品应满足下列要求:进场检验、组批与取样、交货与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的有关规定。应具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或灌浆作业指导书)、材料的产品认证证书(或鉴定文件)、类似工程(或相关工程)应通过典型试验(原型试验)和类似工程的应用业绩。191的有关规定执行。灌浆料在运输与贮存时,应保持干燥,不得受潮和混入杂质,不得与其他材料12个月,过期应重新进行物理性能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求及施工说明等相关内容。进行复验检测,检测报告的测试项目和检测指标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时,所有的接口必须安全锁紧。遮盖物覆盖。在起吊灌浆料吨包时,必须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4m3/h。20kW0.5m3,当采用吨包包装时,搅拌机宜具有自动破袋功能。15kW4MPa送能力、灌浆管路的耐压能力应满足施工要求,灌浆泵应配置备用设备。灌浆软管产品应满足下列要求:条件。灌浆管径的选择应考虑材料特性、灌浆施工工况条件等。50mm10075mm8.5MPa,灌浆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700mm。灌浆施工现场应准备数量充足的灌浆软管以备临时更换。进行灌浆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应进行封堵检查与环形空间淤泥检测,如需清泥,清泥的方法应便捷高效。应去除环形空间内部钢表面原有的或者沉桩过程附着的污泥和其他附着物。对位移和扰动。风机基础顶部法兰盘水平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应制定灌浆检测方案,宜设置灌浆施工过程监控手段。堵器测试等应符合灌浆方案及设备施工手册的要求。灌浆施工所用材料应充足机应有备用发电机。应对灌浆料进行试拌或生产性试验,确认材料性能满足施工要求。足灌浆检测方案要求。器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制灌浆管路应采用圆弧形弯头,弯头内径不小于软管内径;堵塞情况必须立即修复或替换;前采用泵送清水的方法检验管路的连接良好、畅通。对接的接口;接口宜集中布置在同一面板上;计施工图的要求,确认灌浆管路接口的位置和编号。75mm,预制灌浆管不应存在缩径或变径。预制灌在缩径。架安装、打桩施工方式和具体结构型式来决定。灌浆封堵器在出厂前及安装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发现损坏或破损应立即修工方负责验收并留有验收记录。535℃35灌浆施工时,应配置辅助施工设备,如吊机、清洗设备、应急设备等。灌浆试验灌浆试验条件与浆体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试件成型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为20℃±2℃,相对湿度应大于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的有关规定。养护室的温度应为20℃±1℃,相对湿度应大于20℃±1℃。试件成型时,灌浆料和拌合水的温度应与试验室的环境温度一致,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配制浆体时,灌浆料和拌合水的称量精度应准确到±1%(按重量计)。在标准试验室内,灌浆料的拌合宜采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前搅拌机内和搅拌叶片用湿布擦拭,将灌浆料倒入搅拌机中。启动搅拌机,并在10s内将称好的水加入搅拌机,从加水搅拌开始计时,浆体在搅拌机中搅拌300s后停止搅拌。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料各项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最大集料粒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有关规定。GB/T8077的有关规定。表观密度、凝结时间、含气量、泌水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的有关规定。流动度、抗压强度(1d和3d)、抗折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的有关规定。GB/T31387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有关规定。弹性模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S/T236定。电通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有关规定。GB50119关规定。灌浆材料进场时的交货与验收应满足下列要求:则上为出厂检验项目。验收方法由买卖双方商定,并在合同或协议中注明。以抽取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为验收依据时,买卖双方应在发货前或交货地共同取样和封存。取样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的有关规定执50kg40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检验。40应将卖方保存的另一份试样送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仲裁检验。以同编号产品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时,在发货前或交货时买方在同产品中抽保存三个月。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仲裁检验。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料产品检验应进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灌浆料产品出厂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应包括下列指标:1)初始流动度。2)30min流动度。3)泌水率。4)1d抗压强度。5)当用户需要时,生产厂家应在风机基础灌浆料发出之日起7d内补发3d抗压强度值、32d内补发28d抗压强度值。型式检验宜每两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试生产的定型鉴定时。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组批与取样应满足下列要求:200t200t按一个检验批计。取样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的有关规定。202.530kg判定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出厂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为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型式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为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检验报告应满足下列要求:出厂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与型号、引用标准、生产厂家名称与地址、流动度、1d抗压强度。型式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本标准型式检验项目的各项技术要求及试验结果。灌浆施工72h内。灌浆料用水量和搅拌时间必须严格按照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使用说明进行1min5min。2m32m3的情况可采用通用型灌浆设备进行施工。润管材料和润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正式泵送灌浆料浆体前,必须对灌浆软管进行润管作业。润管材料的用水量及搅拌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中进行操作。润管料浆体应采用专用润管料浆体或者水胶比不大于0.5的水泥浆体。5min。润管料浆体应充满整个灌浆管路。泵送压浆应符合下列规定:员取样测试,确认符合入泵控制标准后方可入泵。压力,在泵送过程中,灌浆压力不应大于额定工作压力。3h以内。匀连续,保持喂料器至少一半充满灌浆料,不能引入空气。灌浆施工停止工序应符合下列规定:溢浆开始的确认应符合下列规定:灌浆料的用量大于溢浆前的理论材料用量。观测到环形空间顶部有溢浆发生。溢浆后溢浆面浆体保持稳定不再下沉。溢浆发生后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确认溢浆完成后,停止灌浆施工。15min~30min,使浆料中的气泡充分溢出。压力屏浆应符合下列规定:静置结束后,进行压力屏浆。20~30cm的环形空间高度。2m3/h8~10min。管,并将其移到下一个已经清洗完成的环形空间灌浆口。并适当增加灌浆的方量。延长灌浆时间解决封堵失效问题。材料允许的可工作时间时,应采用备用灌浆管路灌浆。封堵。清洗。海上风电灌浆施工作业应符合海上施工安全规范要求。灌浆施工过程应采取必要措施对粉尘进行控制,操作人员配好防护用具。灌浆施工过程对废弃包装袋、漏浆和水下溢浆等污染源进行控制。质量检验度等指标。5.5.25章有关规定,现场留样试块应预留备用试块。表5.5.2 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现场检测项目和频次表编号项目测试时间检测频率备注1流动度/坍落扩展度初始每个环形空间3次流动度或坍落扩展度指标,二选一,现场测试2表观密度出机每个环形空间1次现场测试3抗压强度1d每个环形空间1组现场制作,移动实验室测试。7d每个环形空间1组现场制作,移动实验室测试。28d每个环形空间1组现场制作,第三方试验室送检。4温度灌浆过程间隔时间0.5h空气、拌合水、干料、设备和灌浆料现场测试。注:材料批次和其他控制条件有变化时(如主要设备改变、用水量变化在4kg/t以上),相关检测应重新进行。A和附录B的规定。溢浆口位于水面以下的水下灌浆应提供环形空间的水下溢浆过程的影像资料。浆质量的评定依据,若留样试块强度不合格,宜对备用试块进行复检。观密度,发现不符合的情况,应重新配置。附录A灌浆施工记录表施工记录表编号:施工单位施工日期工程名称环形空间是否清洗机位桩位材料包装产品型号生产厂家样品性状设备编号温度天气情况开始时间溢浆时间结束时间搅拌编号时间方量(m3)流动度(mm)泵压力(bar)其他说明123456789101112理论灌浆量(m3)实际灌浆量(m3)溢浆情况记录员: 技术负责人:附录B灌浆料浆体现场测试记录表对应灌浆施工记录表编号检测项目参考标准灌浆开始灌浆中灌浆结束浆体温度/灌浆料浆体外观质量描述/灌浆料表观密度(kg/m3)GB/T50080//初始流动度(mm)GB/T50448//30分钟后流动度(mm)GB/T50448//含气量(%)GB/T50080//试块编号/试块制作时间///备注记录员: 技术负责人:4040海上风电场工程基础结构灌浆连接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AGEPAGE43目 次灌浆连接设计 43一般规定 43材料性能 434.4 灌浆连接计算 44灌浆连接施工 44一般规定 44施工准备 45灌浆试验 45灌浆施工 46质量检验 47一般规定4.1.1间已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