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教学设计_第1页
丑石教学设计_第2页
丑石教学设计_第3页
丑石教学设计_第4页
丑石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丑石教学设计丑石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2、理清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线索,品味富有哲理而又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3、分析文章主题,激励学生学习进取心,培养学生孜孜不倦的恒心,从而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教法学法:探究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三、教学重点:1、把握内容和主题;2、理清思路和线索;3、探究作品的思想感情。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首歌中说:美丽的石头能唱一首美丽动听的歌,然而,我们今天要学习贾平凹的一篇题目为《丑石》的文章,看一看这世间万物中一块普通的、丑陋的石头,又会向我们讲述怎样一个故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生自学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教师相机辅导。(三)赏析作品(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老师展示以下问题)1、一块普通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是如何的丑呢?有什么用途呢?2、丑石是在什么情况下重新受人瞩目和“仰望”,重获灿烂的呢?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学生读完后,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明确问题。)A、那块石头完全丑到极点,无用到极处:伯父盖房垒山墙,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伯父压铺台阶,没有看上它;石匠洗石磨,嫌它石质太细,也没采用;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真是既丑,又没用,还笨重,无用之极。B、“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丑石,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原来它是“陨石”,是几万年前从天上落下的稀世珍品!“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C、这篇散文用象征手法和对比的修辞方法,通过对一块丑石的艺术刻画,表达了作者在历经“四人帮”时期到改革初期后,积极推崇不以貌取人、以形识物的进步思想。本文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芸芸众生像默默无闻的丑石一样在寂寞生存中,甘于寂寞,不屈于误解的生存状态的'伟大。4、理解文句:1)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2)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3)为什么“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四)探究活动活动:如何判定世间万物的美与丑?(学生可能会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确不假。事实上,最丑陋或最美丽的东西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丑与美的东西只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里。一个事物你之所以认为它最丑陋或最美丽,是因为它对你有很深的印记,而其他人则可能认为它很平凡。所以最丑陋或最美丽的东西只是你个人的认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要在客观世界里寻找视觉上的美与丑了。(五)拓展延伸生活中有很多的故事值得一品,也值得深思:最美丽的瞬间是永恒的,最美丽的画面是难忘的,最美丽的风景是迷人的……最平常的事物却最具意义(正如贾平凹老师笔下的丑石)。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人世间的一块“丑石”。请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请以”假如我是丑石,如何改变命运”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应该让学生独立发言,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每个人都想急切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成功。然而急切间却又忽略了等待,想径直跨向目标而显得浮燥不安,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沮丧中又要再去等待,到来的或许是又一个失败,接二连三地折腾,还没有沉沦的,将会等到一个你期望的东西,只是时间远近而已;在单调过程里等待着,没了激情,忘记还要接着努力、接着等待。我们不能忘记在寂寞中等待,在等待中塑造自我,在塑造自我中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拥有成功。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进一步感悟文章主题。2、完成设计作业七、板书设计1、探究:如何判定世间万物的美与丑?2、拓展:假如我是丑石,我将……八、作业创新设计:(一)根据上下文,给下列词语注音1、錾()2、掮()3、凿()4、陨()(二)第(6)段中“小心翼翼”表现了()A、先前不了解丑石的人们,现在改变了对它的偏见。B、人们发现丑石并高度重视它的态度。C、丑石不宜挪动,不同于一般的石头。D、人们像先祖那样对丑石的向往、憧憬之情。(三)第(5)段中“人都骂它是丑石,”是因为丑石。(不超过35个字)(四)对第(6)段中天文学家“眼光立即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明天文学家要再仔细、专心地研究一下这块石头。B、表明天文学家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C、表明天文学家以丑石为美,对丑石的欣赏。D、表明天文学家对这块陨石躺在荒草中不被世俗所认可而感到悲哀。(五)本文的线索同下列哪篇课文的线索有相似之处:()A、《挖荠菜》B、《荔枝蜜》C、《小橘灯》D、《社戏》丑石教学设计(二)教学要点:1、加深对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认识,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2、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阅读、鉴赏散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抑扬先抑的手法。3、领会文章的意蕴,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是的,不能。因为判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今天,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来曾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二、作者介绍: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三、朗读课文,同学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听到的感受。四、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见附录)第二课时一、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熟悉了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内容。二、分析:1、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思考文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各用一个字来概括)理解:先写了丑,又写了美。2、速度第一段,思考:文章第一段作者走写到:“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作者“遗憾”它什么,为什么“遗憾“呢?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理解:从三个方面回答A、黑黝黝地卧在那里(从颜色上说很暗,不着人喜欢);B、牛似的模样(从形状上说其蠢笨);C、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多碍地面(说其没来历,没人关心,还碍地面)。起到了总起的作用。3、外在条件不好,就要从内在去弥补,那么丑石弥补了吗?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理解:突出了丑石的无用: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凿磨太细。理解:用比较的方式证明丑石的无庸,就连花都嫌弃它,只有杂草眷顾它,而孩子们也不喜欢它4、总之,不仅外表不好看,还这么地没有用处,这是不是就证明了丑是真的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呢?对,不是。终于被一个科学家慧眼识珠,发现了它的潜能,速读第六段,思考你怎样理解“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中的“拉直”?理解:眼光是无形的东西,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作用是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的活灵活现。体现了丑石的不同凡响和科学家的慧眼识珠。6、“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的将它运走了”中的“小心翼翼”说明了什么?理解:丑石的价值体现。说明人们对这块丑石是非常爱护、珍惜的,与我们对丑石的态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7、“这使我们很惊奇”中的“者”指代的是什么内容?理解: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结合上下文看)8、作者对丑石的感情也有一个大的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叫做“先抑后扬”。(作者本意是要赞扬“丑石”,但他并不急着赞扬,而是首先极写丑石的“丑”,写它无一用处,人们是如何的讨厌它,然后笔锋一转,说它原是一块非同凡响的陨石,进而盛赞它的美妙和伟大之处。那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提问了几个学生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既吸引人,又能取得强烈的效果。)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