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钟扬》+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探界者”钟扬》+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探界者”钟扬》+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探界者”钟扬》+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探界者”钟扬》+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3“探界者”钟扬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把握文章的线索和中心,概括主要内容。2.找到文中的正侧面描写并分析其效果,学习人物通讯的写作手法。3.学习作者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逻辑写作顺序。难点:抓住文章典型事件及其人物精神。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2017年9月25日,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西藏大学教授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不幸离世的消息令学界深感悲痛,许多学者和记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撰文纪念这位良师益友。本文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二)作者简介:叶雨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主要作品有《中国科学家为首次发现双粲重子作出突出贡献》《中国航天的未来远超想象》《未来技术助我国科技发展“弯道超车”》《国际基因黑马的韩氏家训》《“探界者”钟扬》。三、总体感知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语——用拟南芥开篇引出钟扬,突出钟扬的成就、价值和生命意义。第二部分:“英雄”少年——介绍青年时期的钟扬,交代他的成长和坚定、乐观、“不安分”、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第三部分:种子达人——介绍钟扬在植物种子研究方面的贡献,突出其淡泊物质、爱岗敬业的品质。第四部分:科学队长——介绍钟扬在科学普及方面的工作成就,突出他在科普工作上的才华和热情。第五部分:“接盘”导师——介绍钟扬在教学上的传道授业,突出他对教育的责任担当和关爱学生的品质。第六部分:生命延续——介绍钟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突出他忘我工作的崇高精神。四、学习课文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从拟南芥写起?①从拟南芥写起能够揭示文章主人公钟扬的身份——植物学家,因为全世界有众多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②从拟南芥写起,还把钟扬与西藏、复旦联系在一起,从而揭示了他的其他身份——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也为下文写钟扬在西藏采集种子等事件做了铺垫。③从拟南芥写起,还有助于揭示人物品格。因为植物学家很少涉足西藏,而钟扬却凭执着的品格在西藏发现了拟南芥。2.“‘英雄’少年”部分,其中的“英雄”作何理解?结婚时,钟扬24岁,已经不是少年了,作者为何还要把结婚这件事放在这一部分中?(1)这一部分写钟扬与父亲赌气而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上了少年班后努力补习自己的弱科;无线电专业毕业却进人了植物研究所工作,他用两年的业余时间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从而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面对犹豫不决的妻子,他采用“胁迫”手段与之结婚。可见“英雄”指的是一种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服输的精神。(2)作者将结婚这件事放人这部分,因为在“胁迫”妻子结婚这件事上,同样体现出了钟扬的这种勇于挑战困难、永不服输的英雄精神。3.本文在报道钟扬事迹的时候非常注重以言写人,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①引用钟扬自己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演讲、写作的展板、文章中的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品质。如引用演讲中关于“植物资源重要性”的论述,表现了钟扬对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视;引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板上的文字,体现了钟扬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表现他对科普工作的热爱。②用朋友、亲人、同事的话来表现人物。文章引用钟扬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如用妻子的话表现钟扬的勤奋好学;用同事的话展现钟扬采集鼠曲雪兔子的经过,表现钟扬的不畏艰险及其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从钟扬的自述以及别人的评价中,我们体会到了钟扬那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4.作者在刻画钟扬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1)正面刻画:①通过对传主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文章每一部分都有直接引用的钟扬的话,它们或是钟扬与别人对话,或是钟扬的演讲内容,或是钟扬写的文字。②通过描述人物的行为、事迹刻画人物形象。如不挑剔住房,赴西藏采集种子,热心科普事业等。(2)侧面刻画:①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②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如写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种子收集的对比,藏族同事对其“大胆”的评价等。5.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不安分”本是贬义词,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稳定,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还想要去做一些其他不稳妥的事情。此处用来形容钟扬不安于现状,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科研事业上不断进取。贬词褒用,更显出钟扬精神的可贵。(2)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不讲究”意思是不在乎,“不将就”意思是很在乎,两个词语读音相近意思却不同。钟扬不在乎的是个人生活品质,很在乎的是种子,这样以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钟扬致力于科研的敬业奉献精神。(3)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惊险”和“惊喜”,虽都有“惊”字,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惊险”写的是钟扬野外考察的恶劣环境,“惊喜”则写的是他丰硕的考察成果。两词连用,生动形象,具有幽默色彩。(4)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奇葩”本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现在这个词多用于贬义,多指让人难以想象的行为。此处指钟扬在收学生上与他人做法的截然不同,贬词褒用,语言轻松幽默鲜活。6.本文善于用事实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试加以分析。文章表现钟扬的品质时,除了给以直接的评价赞颂外,更多时候是在记叙,用事实说话,彰显理性与客观。如文章用他结婚的事来表现他质朴单纯、雷厉风行的性格,用他刚到学校的居住条件来表现他对生活品质的不讲究,用在小纸条上记录工作安排之多表现他的忙碌忘我……作者主观性的评价极少,而且往往只用寥寥几个词语来概括评价,比如钟扬对工作“不将就”,写图文展板“细腻而又富有文采”等。文章写的更多的是钟扬做的事、说的话以及别人眼里的钟扬,作者让读者通过事实感受钟扬,通过自已对事件的判断得出对钟扬的评价。自我检测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种子达人2000年,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那年5月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渡房,临时给他找了一个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坯房。他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从他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起,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据统计,在这十几年间,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钟扬为什么要收集种子?“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百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他扎根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台卡车把它们拉回来。”钟扬调侃道。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戴着一顶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那次,我们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这位同事回忆。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如今,这些种子静静地沉睡在一个又一个玻璃罐里,等待着有一天,改变人类的命运。按钟扬的话说,也许那个时候,胖胖的钟教授已经不在了,但是他期待着它们可以派上用场。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1)达人:_________(2)刷新:_________2.结合文段思考并回答,为什么钟扬要收集种子?3.理解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1)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2)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4.在钟扬离开后,他的“种子精神”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生根、发芽。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钟扬的种子精神的理解。答案与解析:答案:1.(1)达人:指在某方面(学术、艺术、技术等)非常精通的人。(2)刷新:指刷洗使焕然一新,比喻突破旧的而创造出新的(记录、内容等)。2.钟扬扎根在西藏,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他认为采种子是一件乐事,与团队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并期等待着有一天,种子能改变人类的命运。3.(1)钟扬对复旦大学提供的住宿条件没有过多的要求,甚至要求很低,说明他对物质条件并不看中。“不将就”就是不凑合,不勉强地去适应。这句话说明钟扬不图享受,而对科学研究严谨敬业的精神。(2)惊险指向珠峰更高处采集植物种子过程中,钟扬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惊喜指在钟扬的带领下,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