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数字劳动_第1页
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数字劳动_第2页
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数字劳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数字劳动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科学变革都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像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样,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再次迈向新阶段,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丹·席勒所说的“数字资本主义”一、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社会的“转向”在今天的时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本体性元素,已经侵染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卡鲁姆·蔡斯所说的:“人工智能已经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一)社会存在的社会存劳动概念是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概念之一,是马克思论述社会存在形式和人的本质特性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那里,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也就没有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为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二)马克思“一般智力”概念的提出马克思把劳动置于人类历史的宏大视野中加以考察,还原了劳动的本体论价值,从这个层面来讲,可以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名副其实地称为“劳动历史唯物主义”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阐释马克思的“一般智力”概念以适应信息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奈格里、哈特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了信息时代的“非物质劳动”概念。在他们看来,“一般智力是由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所创造出的一种集体、社会智力”如果说“非物质劳动”概念是自动化、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这种劳动是否仍旧可以解释人们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所从事的办公、网络购物等活动呢?在数字时代,人们的劳动形式是否依旧可以解释为“非物质劳动”?诚然,随着数字工具、信息软件、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劳动形式总是与“数据”挂钩,表现为一种兼具自主性、认知性、社会性、情感性等特性的“数据劳动”。二、数字劳动的内在含义数据劳动是数字劳动的同义语,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劳动新形式。关于数字劳动的内在含义,众说纷纭,依旧没有达成共识。泰拉诺瓦最早将之论说为“免费劳动”(一)奈品格对数字劳动的批判关于数字劳动研究的范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沿着意大利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把数字劳动归结为“非物质性劳动”;另一种沿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视角将之归结为“物质性劳动”。这两种研究视角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数字劳动及其内在本质。就作为“非物质性”的数字劳动而言,以哈特、奈格里为代表的学者强调这种劳动在创造文艺、时尚、情感、品味、公众舆论等方面的特殊意义,认为这种劳动在通常情况下是“非工作属性”的活动形式,是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具体而言,这种非物质劳动可以概括为智力(或语言)劳动和情感劳动。奈格里突出强调“情感劳动”的地位,并将之划归为数字劳动的顶端,认为不是劳动变成了情感劳动,而是劳动在情感中获得了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可以看出,这种对数字劳动的解释路径还没有真正指涉到劳动的本质,因为劳动在根本上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耗费,因而兼具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与这种把数字劳动归结为非物质劳动的观点相反,以福克斯为代表的学者批判奈格里把“物质和精神”对置起来理解数字劳动的做法,认为信息劳动依旧无法脱离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如果精神与物质相脱离,那么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泥坑。福克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区分了马克思视野中“劳动”和“工作”差异,认为“劳动”表达的是人类学意义上的历史性含义,而“工作”则表达的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一般性含义。与此相应,他把数字时代的人类活动划分为“数字劳动”和“数字工作”两类(二)人的活动过程实际上,任何劳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三个要素构成的活动过程,是主体的体力和智力的综合活动。抛开人的智力参与的劳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因为人的劳动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人不仅从事物质生产,而且还进行精神生产,我们完全可以把后者称作精神劳动。马克思曾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三)数字资本主导的数字劳动从表现上看,数字劳动是人们自觉自愿的活动,是人们借助数字媒体和销售平台进行的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的生产性活动,因而是主体自由意志的对象性表达,所以不存在异化和剥削。实际上,数字劳动依然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劳动,依然是由数字资本的魔力驱动并被资本所控制的劳动,因而必然隐藏着新的异化形式和剥削方式。如果说,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财富以“庞大的商品堆积”为元素形式,那么,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社会财富则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和数字(数据)的堆积,并且数据作为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越发成为一种控制人们生活的主导形式。在数字资本主导的时代,商品交换逐渐演变成由数据支配的无形商品交换,数据成为了一种新的商品经济元素,成为了人们不得不置身于其中的虚拟体系。这种“由数据和云计算形成的庞大的关联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一般数据”三、数字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本质特征没有变化尽管人工智能时代的资本主义发生了新的转向:由工业时代的机器、资本驱动逐渐转变为信息时代的智能机器、数字资本驱动;由生产物质性产品转向了生产数字产品;由传统的劳动剥削转向了数字剥削;由商品拜物教转向了数据拜物教;由劳动主导型转向了数字资本主导型,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本质特征依旧没有变化。数字资本主义的剥削更加隐性,而它的内在矛盾集中体现为数字、信息生产的社会化与数字劳动产生的一般数据由资本家独占之间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扩大了资本主义矛盾的覆盖面,几乎将所有使用数字媒体和参与数字劳动的人们卷入到了这个剥削体系中,使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正进一步扩大。因此,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参照,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正义原则,有利于化解数字劳动与数字资本之间的矛盾。(一)数字劳动的分配方式在智能时代,数据劳动正在瓦解人类传统的劳动形式,它与马克思所论述的异化劳动一样,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无偿劳动,因而内蕴着剥削、不平等和不正义。那么,如何规避或减轻数字劳动的剥削程度,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数字劳动的按劳分配原则,构建一种有酬的数字劳动形式。我们知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劳动剥削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和理性考察,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把戏”正在于用表面的劳动力等价交换掩盖了对剩余价值的实际的无偿占有。在马克思的话语中,他经常使用“无酬劳动”来论说资本家的剥削,他批评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完全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二)数字资本主义是剥削对象的实践数字资本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人类卷入到了万物互联的大数据系统中。可以说,人人都是数字资本主义的参与者,人人也都成为了数字资本家剥削的对象。正如席勒所言:“一方面,不断崛起的数字资本主义强有力地推动资本的重新积累;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引发天翻地覆的矛盾与张力。”(三)数字资本逻辑引发的社会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尽管数据已经成了人类生活的主导,但数字仅仅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数字技术本身并没有制度属性、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它是推进人类社会前进的革命性杠杆。如果我们深入考察就会发现,由数字异化和数字劳动剥削引发的人的异化和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本逻辑诱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