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度学习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状深度学习(deeplearning)也被译为深层学习,是美国学者FerenceMarton和RogerSaljo给学生进行阅读实验,针对孤立记忆以及非批判性接受学习的浅层学习提出的,他们根据实验结果发表了论文《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根据学生学习的方式,首次提出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国内的学者李松林、杨爽通过对国外深度学习的研究进行梳理,在《国外深度学习研究评析》一文中,提到国外深度学习的研究和发展从提出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孕育。早在深度学习被正式提出以来,其思想内涵就已经出现。约翰·杜威(JohnDewey)的“从做中学”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反省能力。在此之后,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倡导发现教学,戴维·保罗·奥苏贝尔(DavidPawlAusubel)倡导有意义学习,还有当代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基于问题的教学,虽然这些都没有提及深度学习但是思想却蕴含在其中。此外,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学习有深浅之说就已经萌芽。第二阶段:正式研究。深度学习一词自从被美国的两位学者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从那以后,在上世纪90年代,比格斯(Biggs)认为深度学习就是在整体学习材料的时候可以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在后来的研究中,NelsonLaird、Kolb和Weigel等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深度学习。基于此,国外很多科学家通过比较表面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明确了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其中,EricJensen和LeAnnNickelsen比较具有代表性,这些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的特征总结为:更高的思维、深度的理解、深度的处理。有五个级别的活动构建和故障排除。第三阶段:扩大研究。1999年,《人们如何学习——大脑、思想、经验和学校》一书在美国出版。这本书解释了大脑的学习机制,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想法,扩展了研究的视野、学科和深度学习问题。2004年,美国教育通信技术协会(AECT)重新定义了教育技术。在此之后,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领域得到扩展,正是我国对深度学习开展学习的契机。第四阶段:聚焦阶段。近十几年来,国外学者对深度学习开展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是理论争论,研究是关于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发生条件、促进策略以及如何实施深度学习。实践探索将深度学习研究成果应用到专业实践中,结合实际案例,探索深度学习的机理。使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来支持和优化促进深度学习的环境的技术应用程序。上述研究旨在解决两个课题:“人们如何进行深度学习”和“如何促进深度学习”。在国外,深度学习具有悠长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学者对深度学习的内涵、内在发生机制及实施模式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深度学习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专注于真实课堂条件下的深度学习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关于如何教授深度学习的讨论可以从个人改为一般,以提高可信度。完整的实证研究,从纯粹关注深度学习技术支持到关注情景技术的系统设计。国外研究者在上世纪90年代,多采用实验研究法,借助科学的探究验证深度学习理论,尽管发展到现在还是用问卷法、课堂观察法和微型测验法,但是这些方法虽然可操作性强,但是还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于是提倡努力优化线下测量方法和线上测量工具,其中包括眼动跟踪、线索回忆、出声思考、微分析、观察量表、访谈工具、日记、计算机跟踪数据等。1.2国内研究现状笔者以“深度学习”为主题和关键词,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出现的结果较多,囊括了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了筛选出更贴切本研究相关的文章,笔者选择“深度学习与教学”为主题,时间2011-2021年,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期刊数量为2234篇,博硕学位论文共817篇,包括了教育技术、教学领域各个科目的研究,总体趋势分析图如下所示。以“深度学习”为主题,化学教学为篇关摘,时间2011-2021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搜索到的期刊有121篇,博硕学位论文有67篇。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18年“深度教学与教学”的研究递增得较快,在之后也呈上涨趋势,这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具有较大的联系,说明我国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深度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以下是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图2-12011-2021年“深度学习与教学”为主题的期刊篇数走势图图2-22011-2021年“深度学习与教学”为主题的博硕论文篇数国内对深度学习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而国内教育技术界对深度学习的重视,与美国教育通信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概念的重新定义息息相关。自1976年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以来,中国学生对深度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三十年后(2005年),李嘉豪教授在《PromotingDeepLearningforStudents》一文中通过分析国外研究成果,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将重要的学习和学到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将学到的知识转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后,深度学习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多元化、高增长、融合性是近十年来国内教育领域对深度学习的研究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具体包括“教育技术应用”“教与学的研究”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三个方面。对查阅到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目前我国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策略及实践研究。郭华在《深度学习及其重要性》一文中强调了深度学习的五个基本特征,①联想与结构;②活动与体验;③本质与变化;④转移与应用;⑤价值与评价。为教师提供五个特征来测试深度学习是否正在发生,这是选择深度学习策略的基础。其中,黄淑静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化学概念教学》一文中,依据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对“溶解度”相关概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把本质上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深度学习的提出,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安富海认为深度学习最终是发展高阶思维的理解性学习,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在学习者的状态、知识的表现形式、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效果的迁移应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深度学习具备了批判理解、内容结构整合、知识建构、迁移运用等几个特征。国内学者在深度学习和认知理论的特点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学会批判性思考,构建系统知识,以及传递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论文和硕士论文中都提到了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布鲁姆目标分类和元认知理论对深度学习的影响。张浩和吴秀娟在《AnalysisofDeepLearningandtheFundamentalsofCognitiveTheory》一文中介绍了深度学习的意义。通过比较深度学习和表面学习的区别,我们提出了深度学习的特点,旨在分析建构主义的理论。情景认知理论对深度学习的影响。经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目前有关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但是在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所以预计未来的趋势就是深度学习教学评价的完善。在这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相互渗透,深度学习在教育技术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孙连秀、马玉惠通过梳理深度学习技术在教学中发展的现状,探讨了深度学习在教学设计与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评价三个方面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影响,但是目前的研究局限于教育领域数据收集较少且整体还未完善,结构分布零散。如果在未来深度学习技术完善,在丰富教学手段,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现代化等方面将提供无限可能。学者何克抗认为,深度学习的先决条件之一是打造智能学习环境。支持与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相关的学习工具,这两种技术都可以让学生更直接、更详细地体验现实世界,形成高级认知技能。在深度学习、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方面。学者段锦举在《E-Learning环境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一文中,构建了深度学习交互层次模型,并基于深度学习交互层次模型,在E-Learning环境中进行深度学习。学习环境,策略实践,最后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的元认知和批判性思维有所发展,深层水平有所提高,认知学习达到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人工智能在教育技术领域得到了发展。在刘勇、李青等学者的《教育中的深度学习技术:现状与展望》一文中,主要针对教育领域,包括跟踪学生学习、辅助指导和批改,以及外国人。人工智能详解。在语言教学方面,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影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相互渗透,教育模式的转变,STEM课堂优化升级,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推动“课堂”向“学校”转变,向学生学习。此外,微课的设计与实施,也是课堂上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以及翻转课堂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微课教学的潜力仍然需要挖掘,使微课越趋成熟和大众化。从以上研究可知,如果人工智能在教学领域能够发挥充分的作用,那就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但是目前人工智能在促进深度学习这一领域并没有得到普及,系统也没有发展完善。所以作为一线教师还得继续专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开拓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参考文献王蓓,彭泽平.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60年:历程与经验[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0):26-31.[2]彭泽平.擅变与超越——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史[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296-297.[3]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07):1-6.[4][69][7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7.[5]沈晶晶.现代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23):628-629.[6]王雅莉.初中化学PBL教学模式及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5.[7]黄钢,关超然.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03):76-77.[8]申思.PBL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9](美)乔伊斯,荆建华.教学模式(第七版)[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9(01):1-7.[10]黄钢,关超然.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03):40.[11]张武升.教育实验评价问题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02):50-55.[12]戚建庄,王北生.教学艺术新论[M].郑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27-30.[13]李如密.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6(04):25-29.[14]Blunden
A.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n-House
Law
Firm
Training[J].J.Prof.Legal
Educ,1990.[15]Barrows
H
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
Learning,1996(68):3-12.[16]Duch
B
J.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hysics:The
Power
of
Students
Teaching
Students[J].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1996(5):15.[17]陈国芳.“基于问题教学模式”在高师数学教育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30(06):1-2.[18](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聘厂长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苯甲醛-2-磺酸钠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住宿安全保险理赔服务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摩托手车进出口代理合同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利息借款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轿车所有权转移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网络丝提花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网格鱼片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现代农业项目合同分类与农业科技应用
- 高效液相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 六宫格数独解题技巧
- 公安机关通用告知书模板
- 工程款支付审批流程图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填空题
- 封头重量和容积计算
-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
- 《手机摄影》全套课件(完整版)
- 彩色学生电子小报手抄报模板春节41
- 筒形件拉深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 JGJ_T231-202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高清-最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