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文言文阅读1、读懂古文“词”、“题”、“义”第1页考情分析第2页1、选材选材十分稳定,均为“二十四史”中人物传记作品。一般选自《明史》《宋史》《旧唐书》《史记》,取材集中,2019、2023年高考全国三套卷均选自《史记》。文中传主多为忠直、爱民官吏,或骁勇善战、战功卓著名将能士。阅读材料字数一般在650字左右,不分段;所选文本故事内容相对集中,语言朴实,多是比较浅显易懂文言文。第3页2023年高考选用人物中,谢弘微谨严端方,遵守礼制,友爱孝悌,恭敬谨慎;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忠于朝廷,忠于职守;许将善于治军,对契丹蓄意挑衅给予坚决反击,且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2023年选用人物,如范纯礼勇于抗言,关怀下属;鲁芝洁身自好,审时度势,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第4页2023年三篇文章展现了贾谊、商鞅、吴起三位古代改革家事迹,他们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精神对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意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改革人物奋斗精神,结识到变革图新是历史进程必然要求。2023年文言文阅读,考查了《宋史·苏轼传》,直接在文言文中考查著名诗人传记,在此前高考中很少见,往年一般不会选用如此著名人物做为题目,在2023年新课标1文言文阅读中选用了贾谊传记之后,2023年直接选用了苏轼传记,可见考试对文化底蕴要求,越来越高。直接从题目上引导学生对古代著名诗人必须有足够深入理解。(杨万里、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第5页2、题量及题型分布2014-2019年题量没有变化,4道小题,共19分。题型及考查点变化:2023年用客观断句题替代了信息筛选题,2015~2019年用文化常识题替代了实词题,减少了常规考点,避免重复考查。增加新考点,体现了对古代文学基本素养考查,体现了文言文复习基础性和高考指向性。变化之后4道题依次为: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内容概括分析题和翻译题。断句:客观题,选取文中五六十字,设几处错误,分别展现在三个选项中,3分。古代文化常识:客观题,每项四十字左右,错项往往是常见古代文化常识,3分。概括分析:每项四五十字,错项常设于对原文错误理解,3分。翻译:两句,每句二三十字,各赋5分,采分点一般为三个实词或短语,每点1分,语意2分。2020年-2021年体现了文言文复习基础性和高考指向性。变化之后5道题依次为: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内容概括分析题、翻译题和主观题。第6页第7页1、史传类文本构造第8页2、人物关系传主与次要人物关系对比衬托,性格突出与皇帝或上级关系忠君爱国、英勇无畏、不畏强权、临危不惧、刚正不阿与下属之间关系秉公执法、公平公正与百姓之间关系爱惜百姓、为民做主、为官清廉、忠于职守第9页2、诗人传主传主(文人)与次要人物关系积极向上、旷达乐观与皇帝或上级关系不畏强权、刚正不阿、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贬谪)与下属之间关系秉公执法、和善可亲、风趣机智与百姓之间关系诗品质爱惜百姓、为民做主、为官清廉、忠于职守、十分重视发觉和培养文学人才大体可分为旷放、豪逸、幽愤、蕴籍、冲淡、清婉等等。也有诗家诗风较平易,随机第10页“三步三读法”读文流程第11页人物传记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言行和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行和才能,赞扬人物精神品质,弘扬正气,贬斥邪恶。此类文言文以论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要根据写人记事特点,建立模板意识,采取分步骤、分层次阅读办法。第12页第一步:初读文本,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请用□标出人名,用横线标出表达时间、地点、官职词语,初步理解主人公人生经历,梳理文章大意。
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二步:再读文本,层层画读,以“题”悟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分)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不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初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很快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以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变化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回复问询,重新得到重用。文帝问询鬼神之事,对贾谊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小儿子梁怀王太傅,又表达自己也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以为祸害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以为未能尽责,悲泣而死。第16页第3题每一种选项,前面是对人物概括,背面是分析。如第3题B项是对“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这一部分内容概述。因此,能够“悟”出“和洽”意思以及“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大意。以此类推,借助题目梳理文意。第17页第三步:三读文本,梳理内容,以“文”会意根据勾画圈点人物姓名、时间、地点、官职等词,梳理下列内容:1.知人明事:梳理主人公经历①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②年二十余:文帝召以为博士,才华出色,孝文帝说之,超迁,官至太中大夫,提出全盘变化秦朝法令主张,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③任长沙王太傅途中: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④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因此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第18页2.辨理结合贾谊事迹,概括其品质(用自己话概括):少有才华、才能出色、热心政事、勤于劝谏、富有远见、重情重义、忠于职守。每一种“佛系”背后,都曾有跌宕起伏人生苏轼:第19页每一种“佛系”背后,都曾有跌宕起伏人生苏轼:面向人生苦难之时,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超脱人生态度。
总来说,苏东坡一生是传奇一生,他是当初文坛领袖,全国第一偶像,史上第一全才,他还是一种慈善家、美食家、品酒师,他还是一种与民同乐、每到一处都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好官,还是一种待人真诚人,胸怀广阔,对生活充满热爱。第20页总结1、初读文本,圈点勾画,以“词”疏意为了迅速读懂文言文,我们能够采取圈画关键词办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人物传记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能够圈点勾画时间、地点、官职等词语,大体理解文章思绪,理解人物经历及事件大约。第21页2、再读文本,层层画读,以“题”悟意所谓“倒读法”,就是借助题目来阅读,以帮助理解阅读材料内容。这是一种辅助办法。当我们第一遍读文言文时候,只能对文中人物、事件有一种大体理解,对于文本细节翻译经常遇到障碍,这个时候就能够边读文章,边审读文意概括分析题,利用其中信息来帮助我们读懂文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文章行文先后次序设置,即每个选项对应是文章一种层次。第22页在读文时难免会遇到某些生僻、难懂字词造成阅读障碍,从而造成阅读“卡壳”,此时可先读概括分析题四个选项,将每个选项中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内容,通过一一比对,既能够破解某些难懂字词,迅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概括分析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精确解题找到了根据。虽然其中有一种错误项,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提前看问题,对于读懂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第23页3、三读文本,梳理内容,以‘文”会意在第二步阅读基础上,三读文本,力求对传记中人物各个时期生活和事件大体脉络做到心中有数。详细需要:
一、知人。传记文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详细地说,要思考文章主要人物是谁,经历了哪些事件,有哪些性格特性;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二、明事。史传文记叙人物,用笔简约,往往几句话就是一种事件、一段经历。事件往往伴随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人变化而变化。因此,再次阅读时,结合第一步圈点勾画地方,尤其要注意官职名、年号、地名、人名等变化,厘清人物活动脉络,掌握人物所做事情。第24页三、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做出评价,体现了人物如何品质或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所谓“理”,有是作者明说,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白自己观点态度;有是借人物之口体现作者见解;更多是在叙事之中透露,这就需要“辨理”。第25页一、【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方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来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节选自《宋史·苏轼传》)第26页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苏轼自幼聪明,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讲课,他往往能说出重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达,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初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经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步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因此防备疫病。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后成为一代文宗。第27页1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重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题型,要基本理解文言文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有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包括有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觉问题。C项,“同步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因此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来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见“同步”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因此防备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事。故选C。第28页参照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专家苏轼读书。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要害。嘉祐二年(1057),参与礼部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文章很惊喜,参与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创建施行新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弊病。新政令一每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行新法,不按时施行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判罚,假如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私自制定律法。”提举官胆怯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很快,朝廷懂得这个法令危害百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1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高二年级+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 北京人朝初一往年分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工程项目编码规范(制度版)
- 第12章简单机械(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 2.1 流水地貌 课件高一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2019)必修一
- 演讲与口才实训(第三版)
- 三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科学课上不乱动
- 住宅装修照明设计合同
- 婚纱店装修施工合同
- 麻醉期间呼吸管理指南
- 农行网银自助终端解决方案
- 苏教版九年级上物理课课练
- 第二十一章 镧系元素
- 口腔门诊诊所麻醉药品的登记
- 静脉专科护士汇报
- 企业采购管理现状、问题及完善策略-以正泰电器集团为例(论文)
- 嵌入式应用开发期末练习题
- 单髁置换完整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电子版
- 消防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