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名著导读专题5【全国一等奖】_第1页
上册名著导读专题5【全国一等奖】_第2页
上册名著导读专题5【全国一等奖】_第3页
上册名著导读专题5【全国一等奖】_第4页
上册名著导读专题5【全国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专题(五)第五单元《世说新语》一、填空题1.《世说新语》是__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2.《世说新语》是古代________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________末到______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3.《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________小说集。它原本有______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南朝宋刘义庆笔记东汉晋志人八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等要素。5.《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和儿女讲论文义讲诚信讲礼貌二、选择题6.下列对《世说新语》语言特色总结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B.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C.善用对比、比喻、夸张与描写的文学技巧。D.善用典故,凝练含蓄。7.下列成语不是出自《世说新语》的一项是 (

)A.东床快婿 B.凤毛麟角C.管中窥豹 D.指鹿为马D

D

三、片段阅读题8.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而还,一郡并获全。选文中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胡贼受到教育和感动;突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9.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文出自《世说新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管宁、华歆二人的鲜明的对比,褒扬了管宁____________的品质。《管宁割席》

淡泊名利10.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个故事反映出孩子的什么特点?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聪明机智,语言幽默。1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文章是通过________和行为刻画主要人物的。(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友人在这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元方语言四、简答题12.请简要分析《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世说新语》主要记述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