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品读标题-课件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品读标题-课件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品读标题-课件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品读标题-课件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品读标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之品读标题

古代诗歌鉴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1、舅姑:公婆。2、入时:合乎时尚。无:疑问词“吗”。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表现出新媳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心情。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注】:1、舅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1、舅姑:公婆。2、入时:合乎时尚。无:疑问词“吗”。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考试将近,诗人担心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征求张大人的意见。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3、张水部:诗人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注】:1、舅姑:学习目标:读标题,品诗歌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标题犹如诗歌的一扇窗,打开它,有助于我们品读诗歌。学习目标:读标题,品诗歌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说一说:标题可以告诉我们什么?《绝句》将进酒《春江花月夜》《登高》今别离《夜归鹿门歌》《马嵬》《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相》《归园田居》《卜算子·咏梅》《书愤》《新城道中》《念奴娇·赤壁怀古》说一说:标题可以告诉我们什么?《绝句》将进酒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体裁《绝句》

将进酒

《春江花月夜》《登高》今别离

《夜归鹿门歌》《马嵬》《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相》《归园田居》《卜算子·咏梅》《书愤》《新城道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体裁《绝句》将进酒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内容《绝句》将进酒《春江花月夜》《登高》今别离《夜归鹿门歌》《马嵬》《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相》《归园田居》《卜算子·咏梅》《书愤》《新城道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间地点人物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内容《绝句》将进酒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内容《绝句》将进酒《春江花月夜》《登高》

今别离《夜归鹿门歌》《马嵬》《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相》《归园田居》《卜算子·咏梅》《书愤》《新城道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景物事件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内容《绝句》将进酒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情感、技巧《绝句》将进酒《春江花月夜》《登高》今别离《夜归鹿门歌》《马嵬》《旅夜书怀》《积雨辋川庄作》《蜀相》《归园田居》《卜算子·咏梅》《书愤》《新城道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情感技巧: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怀古、借古讽今等等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情感、技巧《绝句》将进酒标题可以提示我们:体裁、内容情感、技巧……标题可以提示我们:体裁、内容学习目标:读标题,品诗歌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习目标:读标题,品诗歌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读标题,明形象【2014年高考题】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隐姓埋名、远离闹市、家住远山、生活简朴、精神高洁、志趣高雅、不为世俗所困、心境平和读标题,明形象【2014年高考题】隐姓埋名、远离闹市、家住远《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读标题,明形象【2012年高考题】《送邹明府游灵武》【问】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2013年高考题】《竹轩诗兴》读标题,明形象【2012年高考题】【答】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读标题,悟情感【2014年高考题】《暮春》《暮春山间》【2012年高考题】《最爱东山晴后雪》《初见嵩山》【2011年高考题】《清明》

读标题,悟情感【2014年高考题】初见嵩山【问】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答案关键句】

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嵩山未露面给作者一种期待感。初见嵩山【问】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读标题,悟情感【2014年高考题】《暮春》《暮春山间》【2012年高考题】《最爱东山晴后雪》《初见嵩山》【2011年高考题】《清明》

读标题,悟情感【2014年高考题】《暮春》与《暮春山间》比较阅读:【问】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暮春》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暮春》与《暮春山间》比较阅读:【答】《暮春》表达了伤春之愁春郊独步【问】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首联:“独步”“孤吟”却自感“何必共人行”表达虽处境凄苦却孤高傲世的情怀,定下感情基调。春郊独步【问】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读标题,猜技巧【2014年高考题】《秋暮吟望》《桃夭》【2013年高考题】《春江晚景》【2012年高考题】《野菊》【2011年高考题】《春日秦国怀古》

《咏山泉》读标题,猜技巧【2014年高考题】标题可以帮助我们:明形象悟情感猜技巧标题可以帮助我们:明形象布置作业2014年湖南卷《桃夭》2013年辽宁卷《竹轩诗兴》2013年四川卷《九日和韩魏公》布置作业2014年湖南卷《桃夭》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名言摘抄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possible(我是可能的)。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44、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45、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46、眼要看远,脚要近迈。47、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48、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49、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50、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51、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