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本)项目名称: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飞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二〇年二月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一)项目名称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通讯地址安龙县招堤街道办七星咖啡楼上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552200建设地点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A0142食用菌种植(亩)31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21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所占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年6月一、项目由来绿色、营养、健康的食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保健已成为蔬菜市场消费的主流,食用菌作为其代表性产品,有着人体必须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不仅味道鲜美,还有很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较高的药用价值。为了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发展“一县一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 (2017-2019年)》,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区域特色产业,加大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把深度贫困地区建成全省绿色优质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把“一县一业”产业扶贫打造成为脱贫攻坚的“突击队”。黔西南州准备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推动我州脱贫攻坚及易地扶贫搬迁进一步发展,致力将我州打造成“中国高品质食用菌优秀主产基地”、“贵州易地扶贫搬迁重点产业示范区”。在此背景下,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拟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建设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二、农副产品加工业,粮食及饲料加工中的其他类,结合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安龙分局的管理要求,该项目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应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因此,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贵州飞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对项目现场及周围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在对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环评技术规范及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的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编制依据 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施行);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7年版); 年1月1日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13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1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境》(HJ2.4-2009);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3响》(HJ19-2011);22《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2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28贵州山水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四、建设内容与规模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劳动制度及定员:本项目职工定员20人,年生产6个月约150天,每日工作8h。生产规模:年产菌棒80万袋2.地理位置及周围概况本项目位于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项目南侧比邻313省道,交通便利。项目最近居民点为项目北侧310m处的坪上村,约400人。项目东北侧约400m,散户民居,约8户,30人。项目东侧约400m,刘家窝凼,约30户,120人。3.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占地面积31亩,培养棚(21个)约1万平方米,破碎车间1000平方米,生产车间4000平方米,冷库1000平方米,锅炉房200平方米,宿舍450平方米,办公室、食堂、磅房、厕所等附属设施共约500平方米。年产菌棒80万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2。4表1-2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占地面积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 (钢架棚)生产车间4000m2扬尘、废水、声。无明显影响冷库1000m2培养棚10000m2破碎车间1000m2锅炉房200m2废气生物质锅炉生物质燃料(90吨/年)辅助工程办公区活动板房,建筑面积200m2生活垃圾、厕所/废水食堂/废水、油烟环保工程防渗化粪池/恶臭废气水膜除尘废气粉尘车间封闭+布袋除尘粉尘废水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系,生活废水采用化粪池收集,委托附近村民定期清掏作农用肥,不外排。废水声购置优质低噪设备,设备加装减振垫,合理布局。声生活垃圾定期运至附近垃圾站,交环卫部门处置。生态保护厂区绿化生态表1-3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台/套)用于工序1破碎机PE500×7501破碎工序2装袋机-8袋装工序3锅炉ZH1灭菌工序(2)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有木料、麸皮、石膏、石灰等,具1-4。表1-4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情况序号名称年耗量来源备注1木料120吨/年外购汽车运输2麸皮18.5吨/年3石膏1.5吨/年4石灰0.75吨/年5R410a制冷剂制冷系统循环使用,少量损耗6电/当地电网供给能源供应7水679.13(不含第一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均源于自来水管网供给。5次运行用水)8生物质燃料90吨/年外购汽车运输本项目冷库采用市面上常用的R410a制冷剂。R410a: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不破坏臭氧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空调的1.6倍左右,制冷(暖)效率高。R410a冷媒由两种准共沸的混合物R32和R125各50%组成,主要有氢,氟和碳元素组成(表示为hfc)。其臭氧层破坏潜能值(ODP)为0。全球变暖系数值(GWP)为2025,毒性极低。空气中的可燃极性为0,化学和热稳定性高。4.公用工程(1)给排水①给水: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抑尘用水、绿化用水。项目投入生产后共有职工20人,除4个管理人员在厂区内食宿外,其余工作人员只在厂区吃中餐,供水采用水管从自来水管网引至项目内。水压、水量、水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生产用水:1、灭菌:项目采用生物质燃料锅炉为生产提供热能,用于菌棒杀菌,项目锅炉额定蒸发量为4t/h,则项目锅炉每天使用水12m³(每天工作3小时),年用水量为1800m³。该部分水在锅炉筒中受热变成蒸气,无废水产生。2、拌料:菌包原辅料搅拌工序中需添加水一同搅拌,平均每10天拌一次料,搅拌用水量约为1m³/次(15m³/a),搅拌用水全部被物料吸收,无废水外排。Ld按30L/人.d计,年工作时间为150天,则项目生活用水量为0.8m³/d(120m³/a)。培养棚用水:根据业主介绍,本项目菌棒需培养15到20天后才能分发给农户培植,平均培养期内需给菌棒补充一次水分,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用水量约为6.5m3/次。业主介绍平均每15天可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则年用水量约为65m3/a。锅炉除尘用水:项目锅炉废气采用水膜除尘器处理后通过35m高排气筒排放,根据锅炉厂家资料,锅炉配套除尘器容积为0.5m³/台,则除尘器用水量为1.5m³/d,由于烟气温度较高,每天蒸发损失水分约占用水量的50%,废水产生量为0.75m³/d (112.5m³/a),除尘用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不外排。但需补充水0.75m³/d 绿化用水:参考《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T725-2011),绿化用水定额为6要浇水。每5天浇水1次,则绿化用水为0.13m3/次(6.63m3/a)。②排水:生活用水:生活用水量为0.8m³/d(120m³/a),废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项目生活废水量为0.64m³/d(96m³/a)。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附近居民定期清掏作为农肥使用。生产用水:项目灭菌用水12m³/d(1800m³/a),该部分水在锅炉筒中受热变成蒸气,无废水产生。通过管道接入冷却池,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排水量为1440m³/a,部分用作培养棚用水(65m3/a),剩余循环使用(1375m3/a)。灭菌用水杂菌含量较低,培养棚用水全部被菌棒吸收,无废水排放。灭菌用水需补充新鲜水425m3/a。拌料用水全部被菌棒吸收,无废水排放。绿化用水全部蒸发或被植物吸收,无废水排放。锅炉除尘用水:除尘器用水量为1.5m³/d,蒸发损失水分约占用水量的50%,废水产生量为0.75m³/d(112.5m³/a),除尘用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水平衡图如图1-1所示,项目用水情况见表1-5。表1-5项目用水量表项目新鲜水(m3/a)损耗(m3/a)排放量(m3/a)生活用水02496除尘用水112.5112.5112.50灭菌用水4254250拌料用水00绿化用水6.6306.630总计1487.596712.5注:该用水平衡不含除尘用水和灭菌用水第一次运行时添加水量图1-1项目用水平衡图单位:m3/a(3)供电项目动力设备均采用电能,项目用电由当地供电局提供,电源接于当地电网,可以确保厂区生产工作正常用电。五、本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本),本项目不属于第二类“限制类”,为允许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发展规划。六、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南侧紧邻313省道,交通便利。生产车间、锅炉房布置在厂区西侧和西南侧,办公区布置在厂区东侧。生产车间设置在封闭的厂房内。安龙县盛行东北风,办公区布设在生产车间和锅炉房的上风向,宿舍在侧风向,且生产车间和锅炉房下风向无民居,对周围影响较小。综上所述,该建设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合理。七、选址的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于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项目南侧紧邻313省道,交通便利,方便原料与产品的运输。同时,本项目在前期申报过程中,已取得普坪镇人民政府同意项目选址。项目所在地配套设施完善,项目用水由自来水管网供给,用水有保障。项目所用地为荒地及耕地,项目建设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占用林地,周边无文物古迹、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无地质公园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敏感点,区域内无国家珍稀野生动8植物生长,符合相关用地规划要求,同时项目营运期产生的污水不外排,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及水膜除尘等治理设备达标处理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八、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环保部发布的《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结合本项目建设特点,项目选址不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涉及基本农田,在生态红线范围之外,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本项目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家肥使用,不会对水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符合该“办法”中“环境准入条件”的第八条要求;项目产生的废气经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项目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本项目已取得相关部门备案。本项目属于“二、农副产品加工业,粮食及饲料加工中的其他类”,属于绿色通道类项目。故本项目建设不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环保部“三线一单”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以及《贵州省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规划选址是合理的。9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评价区域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表二)2.1地理位置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隶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桂、黔三省结合部。地跨东经104°59-105°41,北纬24°5525°33之间。东、东北、北、西分别与册亨县、贞丰县、兴仁县和兴义市接壤,南隔南盘江与广西隆林自治县相望。东西宽67千米,南北长约53千米,幅员面积2237.6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6°C,年降水量1356.1毫米,年日照数1504.7小时,无霜期288天,素有“小昆明”之称。2.2地形、地质、地貌安龙县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段,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地形呈多级台阶状逐级下降至南盘江河谷。中部较为平坦。境内最高点为北部龙山镇的龙头大山,主峰公龙山海拔1966.4米。最低点为南部坡脚乡者干河汇入南盘江处,海拔407米。境内地形起伏大、类型多。受地形、地势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土壤、气候、生物等均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以山地为主,呈喀斯特地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3气象,水文(1)气象安龙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3℃,最冷月平均气温6.4℃,最热月平均气温21.9℃;年平均降水量1195.4毫米,其中5-10月降水量984.8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08天;年日照时数1545.0小时。(2)水文安龙县境内全县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河长大于10千米,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河流共34条,总长412.7千米,分为南盘江水系和北盘江水系,县境东北部属北盘江水系,西南部属南盘江水系。南盘江水系主要有南盘江、白水河(上游称淌淌河,新桥境称新桥河)、洗马河、洗革河、木科河、八坎河、五格河、撤米河、坡脚河、巴猫河、狮子山河、德卧河、清水河(上游称马别河)、甘河、安比河;北盘江水系主要有筏子河、北乡河、石冲河、打凼河、陂塘河、纳马河、乐居河、筏子河、卡子河、鲁沟河、纳利河、免底河。主要井泉龙潭65处,其中南盘江水系29处,北盘江水系36处。主要湖泊(海子)5个,其中南盘江水系八光海子、大海子;北盘江水系绿海子、铁厂海子、麻窝海子。2..4土壤植被安龙县国土面积2237平方公里(约335.6万亩),其中农用地196.5万亩,建设用地13.8万亩,未利用地124.4万亩。75.6万亩耕地中,水田有27.4万亩、旱地有48.2万亩。土壤主要有石灰土、黄壤、红壤、山地黄棕壤、燥红土、紫色土等。评价区域范围内无特殊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环境质量状况(表三)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分类,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功能区,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根据《2018年黔西南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18年黔西南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51,排位全省第一,中心城市兴义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其他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达到99.3%。各县市城区PM10、PM2.5平均浓度达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未出现雾霾等重污染天气。全州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共6项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要求。全州环境空气质量连续6年持续改善。环境空气监测站一般设置在市区,根据现场踏勘,区域内主要大气污染源为附近道路汽车经过产生的扬尘及尾气,无其他大型工矿企业,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市区,即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要求。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地处农村地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表4《黔西南州环境质量月报》(2020年1月)城市PM2.5PM10SO2NO2COO3AQI优良率综合指数(ISUM)24小时AQI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等级安龙县2529540.900%2.0543优2、水环境现状项目最近地表水体为西侧550m处的兔底河。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水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目前水质状况良好,能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域500m范围内无地下水出露。3、声环境质量本项目位于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所在地远离城镇,属于典型的农村地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分类属于2类功能区。项目区域声环境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态环境本项目位于安龙县普坪镇胡巷村,所在区域属于农村生态环境,所在地大部分为耕地,植被发育一般,受人类活动干扰较为明显,目前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一般,项目用地周边500m范围内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无风景名胜区、无自然保护区、无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文化遗产等特殊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内无风景名胜点,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目标为项目北侧约310m的坪上村。项目周围无需要特别保护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地,且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古树名木。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3-1。表3-1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影响因素保护目标名称方位/距离性质规模保护级(类)别环境空气坪上村北侧约31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刘家窝凼东侧约400m约30户,120人。散户民居东北侧约400m户,30人。地表水环境兔底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地下水环境项目厂界周围外扩500m《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生态环境项目厂界周围外扩500m土地原有的使用功能及性质不下降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评价适用标准(表四)环境质量标1、空气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标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标准级别污染物名称1小时平均浓度单位GB3095-2012二级SO2500μg/m3NO2200CO4mg/m3PM10-μg/m3PM2.575-TSP300-O3160(最大8小时)2002、水环境质量项目区域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质标准,详见表4-2。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pH值除外)标准级(类)别项目标准来源地表水III类标准pH6~9GB3838-2002COD20BOD54NH3-NTP0.2石油类0.05项目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II类水质标准,详见表4-3。表4-3地下水质量标准(mg/L,pH值除外)名称PHCODcr菌落总数(CFU/ml)Ⅲ类标准6.5~8.5≤3.0≤0.53、声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声环境功能区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4-4所示:表4-4环境噪声标准值表等效声级LAeq:dB(A)标准级(类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昼间夜间2类区6050GB3096-2008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态环境(1)以不减少区域内濒危珍稀动植物和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为标准;(2)水土流失以不改变土壤侵蚀类型为标准,具体指标见表4-5;(3)地质灾害以不产生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为准则。表4-5水力侵蚀类型划分标准类型级别侵蚀模数(t/km2·a)I微度侵蚀(无明显侵蚀)<500II轻度侵蚀500~2500III中度侵蚀2500~5000IV强度侵蚀5000~8000V极强度侵蚀8000~15000VI剧烈侵蚀>150005、土壤环境质量本项目属于基本项目,用地类型属于建设用地,根据建设用地保护对象暴露情况本项目属于第二类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基本项目),具体标注见表4-6:表4-6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理标准(试行)项目NiCuPbCdHgAs第二类用筛选值90018000800653860*第二类用风险值2000360002500注:上表单位为mg/kg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废气主要有粉尘、锅炉废气。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中颗粒物排放标准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见4-6。表4-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颗粒物3.51.0(监控点设于周界外最高点)锅炉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中燃煤锅炉排放标准限值,详见表4-7。表4-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限值单位:mg/m³污染物允许排放限值颗粒物50二氧化硫300氮氧化物300汞及其化合物0.05烟气黑度项目化粪池臭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二级标准和《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13)表4新建二级排放限值。表4-8化粪池臭气执行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1氨气0.05《贵州省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132硫化氢3臭气浓度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本项目位于农村地区,且项目工作人员不多,油烟产生量较少,不设置排放标准。项目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均不外排,综合利用。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GB12348-2008)中2类区标准,详见表4-9。表4-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环境要素标准号标准名称污染因子标准值声环境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声昼60dB(A)夜50dB(A)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声昼70dB(A)夜55dB(A)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标准。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其排放》(CJ/T368-2011)中相关标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总量控制指标项目SO2排放量为30.6kg/a。NOX排放量为91.8kg/a,则项目大气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为SO2:30.6kg/a,NOX:91.8kg/a;项目无生产工艺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及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农肥使用,因此,本项目不申请COD、NH3-N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表五)流程简述(图示):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本项目属于一般的土建工程及设备安装,项目施工期建设产污节点图见图5-1所。图5-1项目施工期建设产污节点图(1)基础工程施工基础工程的简易工序如图5-1所示,施工过程挖土机、运土卡车等施工机械运行产生噪声;开挖土地产生一定的建筑弃土,这部分弃土临时堆放后回填到工地上。堆土回填之前还会产生扬尘,不同天气条件下产生的扬尘量不一样,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基础工程施工时还会产生部分建筑废水与建筑垃圾,由于是基础开挖工程,所以这部分污染物较小。(2)主体工程挖掘机、打夯机、装载汽车等运行时会产生噪声,同时产生扬尘。此外,还有一些原材料废弃料以及污水产生。0(3)设备安装施工在对构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设备安装时,钻机、电锤等产生噪声,废弃物料及污水。项目生产厂房施工期以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废弃物料(建筑弃渣及其它废料)和废水为主要污染物。项目施工期为60d,项目施工人员20人。2、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5-2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工艺流程简述:(1)原材料采购准备木材、木屑等原材料在粉碎车间堆放。(2)破碎将木材等原材料破碎,用布袋除尘器收集。(3)配料、搅拌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按一定比例倒入搅拌筒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30分钟,含水量控制在54%上下,再将搅拌好的混合料倒入二次搅拌筒搅拌,进行第二次搅拌。(4)菌包制作将二次搅拌筒的混合料传送至打包机,调好设备速度、下料重量,开始灌入塑料膜打包,将制作好的菌包放入菌包车密封运输至灭菌室。(5)高温灭菌将菌包车推入灭菌器,高温灭菌。主要由生物质锅炉供热,在此过程锅炉会产生1锅炉废气、蒸汽和炉渣。(6)接种菌包经消毒后拉入洁净的接种室,冷却后由人工完成接种工作,接种室均需提前消毒,相关人员也需更衣消毒后才可进入,此过程加入菌种。(7)培养管理本项目主产香菇,菌棒全部堆放在培养棚内,并定期对大棚内进行加温补湿及消毒等。(8)分发农户培养好的菌棒根据种植协议,分发给各合作农户培植,本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统购统销,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措施:①废水(1)生活废水项目施工期为60天,平均每天有20个施工人员在工地工作,全部在工地食宿。工地食宿人员用水量按80L/d·人计算,故项目施工期生活用水量为0.16m3/d,产污系等。项目在施工场地内设旱厕,并定期清掏,由附近农民收集用作农肥,入厕废水约约为1.54m3,其他废水产生量约为6.14m3,包含食堂潲水、洗漱用水、洗菜用水等,潲水送予附近农户或当地工人带回喂猪,洗漱、洗菜用水可用于施工,施工期间无生活废水外排。(2)施工废水施工场地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场地冲洗废水和基坑废水,预计废水产生量约为1m3/d。施工废水主要含泥砂,pH值呈弱碱性,并带有少量油污。污染物以SS、石油类为主,污染物产生浓度分别为500mg/L、25mg/L,产生量分别为3kg/d、0.15kg/d。施工含油废水经修建的隔油池(1m3)和沉淀池(5m3)收集后回用于施工或者场内防尘,不外排。(3)车辆清洗废水根据业主介绍,项目施工期进出车辆预计约为30辆次大型货车,根据《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T725-2011)每辆车清洗耗水0.05m3/车次,则2车辆清洗用水约为1.5m3,同施工废水一起汇入沉淀池循环利用。②废气(1)扬尘施工期间,扬尘主要由以下因素产生:施工场地内地表的挖掘与重整、土方和建材的运输,外墙拆除时以及栏板栏杆拆除时产生的扬尘等;干燥有风的天气,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内和裸露施工面表面行驶;木料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扬尘散落到周围的环境空气中;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的,约占扬尘总量的60%。扬尘受重力、浮力和气流运动的作用,可以发生沉降、上升和扩散,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产生的扬尘一般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施工作业场近地面扬尘浓度可达1.5~30mg/Nm3。(2)机动车尾气本项目施工过程用到的施工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等,这些机械设备以柴油为燃料,在使用过程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包括CO、NO2等;施工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烃类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不大,对环境影响较小。(3)装修废气室内装修阶段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材料主要是人造板、饰面人造板以及油漆等有机溶剂(主要有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水性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及防虫剂等)等。其主要污染因子为二甲苯、甲苯、甲醛、氨、TVOC,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汽油、丁醇和丙醇等。(4)油烟废气油烟废气主要是厨房烹制含油食物时产生,据类比调查,目前居民人均日食用油gd耗量约36kg。据类比调查,烹饪油烟挥发率为2%,则项目油烟废气产生量为0.72kg。③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以及物料运输造成的交通噪声。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可把一些施工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土方开挖、场地平整、路面建设,由于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噪声设备,因此具有其独立噪声特性。各施工阶段的3主要噪声源及噪声级见表5-1所示。表5-1施工中各阶段主要噪声源统计表单位:dB(A)施工内容施工设备(5m处)噪声限值dB(A)昼夜土方开挖翻斗车7055装载机推土机90挖掘机地基工程钻孔式打桩机压静式打桩机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声级见表5-2表5-2施工中各阶段主要噪声源统计表单位:dB(A)施工阶段运输内容车辆类型声级/dB(A)土石方、基础阶段土石方运输大型载重车、装载机90地面工程钢筋、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载重车④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以及弃土。(1)建筑垃圾根据经验及业主介绍,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30kg/m2,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00m2,工程预计将产生建筑垃圾30t。由建设单位向建设管理部门申请后,将建筑垃圾运至管理部门指定地点处理,对环境影响小。建筑垃圾包括砂土、石块、废砖块、水泥、碎木料、锯木屑、废金属、钢筋、铁丝等杂物。其中砂土、石块、废砖块、水泥等可用于填路材料,废金属、钢筋、铁丝等可以回收利用,其他的及时运送至指定地点处理。(2)生活垃圾项目施工期总共20人,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08年3月)四区标准,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46kg/(d·人)计算,施工期为60天,则施工期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0.55t。由当地环卫单位统一处理。(3)原材料包装袋类比规模大概相同的项目,预计施工期原材料包装约有20kg,统一收集,回收利用,不污染环境。⑤生态影响4项目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期间土石方开挖及土石方回填将使场址原有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从而使该地原有的生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2)工程在开挖、填土后裸露表面被雨水冲刷后易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3)工程征地减少了当地植被数量。①废水生活用水:项目投入生产后共有职工20人,除4个管理人员在厂区内食宿外,其余工作人员只在厂区吃中餐。在厂区内吃住员工平均用水量按80L/人.d,其余职工生活用水量按30L/人.d计,年工作时间为150天,则项目生活用水量为0.8m³/d(120m³/a)。鉴于项目废水日排放量较小,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清掏后用于厂区周边的农田林地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小。生产用水:灭菌:项目采用生物质燃料锅炉为生产提供热能,用于菌棒杀菌,锅炉额定蒸发量为4t/h,则锅炉每天用水12m³(每天工作3小时),年用水量为1800m³。该部分水在锅炉筒中受热变成蒸气,无废水产生。通过管道接入冷却池,部分用作培养棚用水,剩余循环使用。拌料:搅拌工序中需加水一同搅拌,满负荷生产情况下,平均每15天拌一次料,搅拌用水量约为1m³/次(15m³/a),搅拌用水全部被物料吸收,无废水外排。培养棚用水:培养棚用水全部被菌棒吸收,无废水排放。锅炉除尘用水:除尘器用水量为1.5m³/d,蒸发损失水分约占用水量的50%,废水产生量为0.75m³/d(112.5m³/a),除尘用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不外排。绿化用水全部蒸发或被植物吸收,无废水排放。②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是木材破碎产生的粉尘、食堂油烟、锅炉及汽车运输等过程产生的废气。(1)木材破碎粉尘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5本项目用木材加工需经过破碎机进行破碎,装袋制作菌棒,项目每年约制作菌棒80万袋,项目外购的木材需在场内粉碎,每年需粉碎木材量为120吨,木材的密度在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排污系数手册》(2010年修订)中“2011锯材加工业”工艺基本相同,因此,粉尘产生系数参考“2011锯材加工业”中粉尘产生系数,即0.321kg/m³·产品。经计算,粉碎粉尘产生量为77.04kg/a。(2)搅拌粉尘在本项目生产中,搅拌工序掺入一定量的水对木屑和麦麸等原料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会产生粉尘,此外再进行灌装菌袋时也会产生粉尘。通过查阅《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粉尘产生量约为辅料灌装量的0.01%,项目生产时木屑、麸皮等原料总量为150t/a,因此本项目的搅拌粉尘产生量约为15kg/a。(3)锅炉废气项目采用1台产能4t/h的生物质蒸汽锅炉提供蒸汽用于菌棒杀菌,燃料为生物质燃料,根据业主介绍锅炉参数,每天需要消耗约0.6吨生物质燃料,项目年工作时间150d,则项目每年需燃烧生物质燃料量一共为90t。锅炉产生的废气经过水膜除尘后,用一根35m高烟囱排放。产排污系数参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中产排污系数,即废气产生量为6240.28Nm3/吨·原料,SO2SkgS为37.6kg/吨·原料,氮氧化物为1.02kg/表5-3锅炉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表工业废气量污染物名称产污系数产生量kg/a产生浓度mg/Nm3烟尘(压块)3763384602564SO2SS)30.654.49NOx91.8163.46(4)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本项目食用菌生产过程会产生恶臭气体,恶臭气体主要为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NH3和H2S等物。本项目通过采取加强通风、食用菌菌袋合理摆放等措施后,恶臭气体对周围居民及生产员工影响较小。(4)食堂油烟项目在厂区内设有食堂1个,主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就餐服务,本项目共有工作人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6员20人,除4个管理人员在厂内食宿外,其他职工均为附近居民,只在厂区内吃中餐,其他时间回家就餐。根据查阅相关资料,人均消耗动植物油量为0.06kg/d·人,则估计1餐消耗0.02kg/人,则食堂年消耗食用油84kg/a。烹饪时食用油挥发量为总量的3%,项目营运期油烟产生量为2.52kg/a。食堂配置一台抽油烟机,其净化率达85%以上。灶头每天工作时间为2小时,灶头风量按2000m3/h计算,则经处理后油烟排放浓度为0.63mg/m3,食堂油烟排放量为0.378kg/a,对环境影响小。(6)汽车尾气生产过程中,各种燃油机械,例如铲车、运输车辆等动力设备运转时,产生尾气。尾气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少,间断、为无组织排放,对环境影响小。③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于破碎机、搅拌机、装袋机等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以及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噪声级在70~85dB(A)之间。表5-3生产设备机械噪声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套)噪声源种类1破碎机1固定稳态噪声源2搅拌机1固定稳态噪声源753装袋机8固定稳态噪声源704皮带输送机2固定稳态噪声源70④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为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少量废菌棒、锅炉渣、锅炉水垢、除尘器收集粉尘及废菌袋等。(1)生活垃圾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08年3月)四区标准,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46kg/(d·人)计算,则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38t/a,由建设单位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2)废菌棒废弃菌棒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染杂菌的菌棒,会对整个大棚产量可能造成影响,在生产过程中挑拣出来,染病菌菌棒经粉碎消毒灭菌后重新利用;另一种是分发给农户的菌棒,采收后留下的废菌棒,由分发的农户自行处置,作为有机肥使用。(3)废弃菌袋薄膜7项目运营期菌棒包装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弃菌袋薄膜,产生量约为0.1t/a。经集中收集后外售进行综合利用。(4)锅炉灰渣本项目每年消耗生物质燃料90t,类比《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锅炉运行过程的炉渣产生系数按1.01A千克/吨燃料(A为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本项目A=1.80)计算,则干炉渣产生量约为49.5kg/a,炉渣主要成分为草木灰,可交由附近村庄农户用作农田肥料。锅炉水垢:锅炉在加热灭菌用水时,会产生一定水垢,长期不清理,会影响锅炉的生产效率。本项目锅炉较小,采用人工刮、搽的方式,定期清理水垢,产生量小。由建设单位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5)布袋除尘收集的粉尘及拌料粉尘项目木材破碎采用带有布袋除尘的机械设备,项目布袋(编织袋)收集的粉尘量为0.77kg/a,该废物可与切割好的木屑混合,同时,对于车间内沉降于地面的粉尘采用编织袋进行收集3kg/a,作为项目菌棒培养料使用。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8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六)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产生浓度产生量排放浓度排放量施工场地扬尘、汽车尾气、施工机械废气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木材破碎粉尘/77.04kg/a无组织排放0.77kg/a拌料粉尘粉尘/15kg/a3kg/a锅炉废气烟尘6025.64mg/Nm33384kg/a746.31mg/Nm3二氧化硫54.49mg/Nm330.6kg/a54.49mg/Nm330.6kg/a氮氧化物163.46mg/Nm391.8kg/a163.46mg/Nm391.8kg/a燃油机械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恶臭、油烟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施工废水/少量/生活污水COD/少量废水用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委托附近村民定期清掏作农用肥,不外排。BOD5NH3-N生活污水(120m³/a)COD/少量BOD5NH3-N生产用水锅炉水收集回用,不外排锅炉锅炉除尘用水收集回用,不外排施工场地建筑垃圾30t运往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生活垃圾0.55t在厂内定点收集储存,定期运往当地主管部门指点地点集中处置办公区生活垃圾1.38t/a生产车间废菌棒80万颗染病菌菌棒经粉碎消毒灭菌后重新利用。采收后留下的废菌棒,农户用作有机肥生产车间废弃菌袋薄膜资源化、无害化生产车间布袋除尘收集的粉尘及拌料粉尘3.77kg/a锅炉房锅炉渣49.5kg/a给附近农户用作农田肥料施工场地、工程车辆声115dB(A)满足《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生产车间、运输车辆86.6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9其它无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明显。但项目施工过程将使项目场区用地处于裸露状态,在雨季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并影响区域原有景观,但这些影响会随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运营期间主要在厂房内工作,周边生态环境不会因本项目的建设而改变。本项目所在区域没有特别的生态保护目标,项目建设不会产生明显生态影响。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30环境影响分析(表七)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工程主要是土建施工,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将需要完成挖土、堆土、打桩、搅拌水泥及物料运输,必然要使用高强度噪声的施工机械,同时在挖土、运输过程中将产生扬尘、水泥粉尘等,因此,在整个项目建设期间存在着施工期环境污染影响。1.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建筑材料水泥、沙石等搬运和搅拌产生的扬尘;二是来自来往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按地面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的风力扬尘;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三是来自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是产生的扬尘,施工工地的扬尘50%以上是汽车运输引起的道路扬尘,对路边30m范围以内影响较大,路边的TSP浓度可达10mg/m3以上,短期内将对道路沿线的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的污染。根据施工扬尘的特点,在后续施工中可采用洒水、限制车速、保持施工场地的洁净、避免大风天气作业等抑尘措施:1)施工期间,其边界应设置高度2.5米以上的围挡;2)土方工程防尘措施。土方工程包括土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施工过程,有时还需进行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3)建筑材料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采用防尘布苫盖。4)建筑垃圾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5)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施工期间,应在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31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废水导流渠、废水收集池、沉砂池及其它防治设施,收集洗车、施工以及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泥浆。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得超过10米,并应及时清扫冲洗。6)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防尘措施、运输路线和时间。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7)施工工地道路积尘清洁措施。可采用吸尘或水冲洗的方法清洁施工工地道路积尘,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8)施工工地内部裸地防尘措施。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晴朗天气时,视情况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的措施。9)混凝土的防尘措施。施工期间需使用混凝土时,可使用商品混凝土或者进行密闭搅拌并配备防尘除尘装置,不得现场露天搅拌混凝土、消化石灰及拌石灰土等。应尽量采用石材、木制等成品或半成品,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石材、木制品切割所造成的扬尘污染。10)各工地应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覆盖、洒水作业以及车辆清洗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11)施工单位保洁责任区的范围应根据施工扬尘影响情况确定,一般设在施工工地周围20米范围内。(2)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废气燃油机械废气影响范围较小,项目施工方采取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施工机械并定期检修等污染防治措施,可减少燃油机械废气的产生量,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减轻燃油机械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装修废气项目装饰过程若使用含有甲醛、苯氨、TVOC等有害物质的油漆、稀释剂及墙体涂料,产生的废气会对项目室内外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项目的装饰工程须使用环保涂料,从源强方面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并加强管理,装修人员佩戴口罩、32室内加强通风,减少污染物对人居环境的影响,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有关要求。因装修大部分处于室内,所以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4)油烟废气烟废气产生量为0.72kg,食堂排风机风量为2000m3/h,日运行2h,则油烟的产生浓度为3mg/m3。食堂选用小型抽油烟机收集油烟,油烟去除率60%,则油烟经净化后排放浓度为1.2mg/m3,油烟排放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中小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的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1.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大部分为冲厕废水,本项目设置施工营地,生活废水采用旱厕收集后,统一清掏,作为农家肥;洗漱用水、洗菜用水等,潲水送予附近农户或当地工人带回喂猪,洗漱、洗菜用水可用于施工,施工期间无生活废水外排。施工废水主要含泥沙、悬浮颗粒物和石油等,此外还有少量混凝土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水,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少,蒸发吸收很快,不会大量进入土壤,对土壤环境影响很小。为减小其施工期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本环评建议该项目:(1)对于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经厂内临时修建的隔油池(1m3)与沉淀池(5m3)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或防尘,不外排;(2)施工场地搭建大棚防雨防尘;(3)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采取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其他整治措施;(4)禁止利用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回填沟、坑等;(5)弃土(石、渣)应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在专门的存放地,并按“先拦后弃”的原则采取拦挡措施;(6)施工过程必须有临时防护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3声环境影响分析从噪声声源的角度出发,可把施工进程分成四个阶段:土方阶段、基础工程阶段、主体工程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这四个阶段施工时间较长,采用的施工机械较多,噪33声污染也较为严重。不同阶段又使用不同的噪声设备,因此具有其独特的噪声特性。土石方阶段的噪声源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各种机械噪声源强约为78-96dB(A),这一阶段的噪声源移动性较强。接下来进行的基础、结构和装修阶段主要噪声源均为各类施工机械和设备,噪声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其中基础阶段的最大噪声源为打桩机和振捣器,噪声值可高达105dB(A),但此阶段的噪声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结构阶段施工期最长,噪声的影响面最广,此阶段最大噪声源为安装设备时的切割机,噪声值在100-115dB(A);装修阶段的施工期也比较长,但声源强度较小,部分声源设在室内,便于屏蔽。由于施工现场内设备的位置会不断变化,不同施工阶段运行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有变化,即便是同一施工阶段不同时间,设备运行的数量也不相同,因此很难准确预测施工现场的厂界噪声值。根据项目的特点,运输车辆的行驶、施工设备的运转都是分散的,噪声影响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本项目以最不利的情况下多台施工机械同时运行的情况下对施工期噪声值进行预测。采用点声源的衰减公式及噪声叠加公式进行计算。A、点源噪声衰减公式如下:△L=20lg(r2/r1)式中:r1、r2——分别为距声源的距离;L1、L2—分别为r1与r2处的等效声级。B、噪声叠加公式为:n式中:L—总等效声级;LLLn分别为n个噪声的等效声级。根据噪声叠加公式计算,本项目施工期多台施工机械同时运行时的噪声叠加值为115.8dB(A),可得本项目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见表7-1。表7-1不同距离噪声预测值单位dB(A)距离(m)52050200300400500预测值101.895.889.881.875.872.369.866.363.861.855.8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多台施工机械同时运行,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不满34足《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项目施工厂界噪声严重超标。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该项目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除此之外,严禁午间、夜间施工,午间、夜间施工应提前15日向州生态环境局安龙分局提出申请,获得许可后方可在指定的时段进行,并告知附近居民;(2)安装设备时注意轻拿轻放,减少人为噪声;(3)对一些建筑构件,应尽可能在合适场所预制好再运往现场装配;(4)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避免因松动部件振动或消声器损坏而加大设备工作时的声级,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5)尽量减少运输车辆夜间的运输量,运输车辆在进入施工区附近区域后,要适当降低车速,禁止鸣笛。(6)施工场地设置临时的隔声墙,可使噪声进一步降低。项目所在地周围最近的敏感目标位于北侧310m处坪上村居民,经过以上措施,以及考虑到两地中间植物的屏蔽作用。最近的敏感点噪声贡献值为10dB(A),预计敏感点噪声预测值为50dB(A)。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1.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其中以建筑垃圾为主,主要包括混凝土、碎砖、砂浆、包装材料、桩头等废弃施工材料。为了减少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对建筑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处置措施:(1)施工弃土处置:本项目场地地势平坦,原砂石厂已对本地块进行过平场,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挖土石方很少,开挖回填基本平衡,无弃土石方产生。(2)施工生产废料的处理:对钢筋、钢板下脚料可以分类回收,交废品收购站处理,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废砖等)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到市容部门指定的弃渣堆放场;(3)对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统一收集,交由环卫单位统一清运处理;35(4)装修使用的少量油漆桶由供应商回收,如有废漆渣等危险废物,应委托有危废回收资质单位回收处理;(5)完工清场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完工后将施工中使用的临时建筑(包括临时工棚、仓库、垃圾堆放点等)全部拆除,对所有施工作业面和施工活动区的施工废弃物彻底清理处置,运至弃渣场,垃圾堆放点。在采取建议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总之,项目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上述影响均为短期的,项目建成后,影响即自行消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切实落实对施工产生的扬尘、噪声、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在本项目禁止午间、夜间施工的前提下,施工期对当地环境影响不大。1.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无珍稀树种及植被,项目开发建设需要挖土、填土等作业工序,施工过程易形成地表的裸露,使环境稳定性下降,在风力、水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扬尘和水土流失,在暴雨天气会造成水土流失的环境问题。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管理,做好防护工作,尽量避免雨季挖土施工,在雨季施工应做好裸露场地覆盖工作,减少雨水冲刷,同时设置临时排水沟、临时截水沟,减少降雨侵蚀力。本项目在加强管理、落实好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控制。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2.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本项目废气主要是木材破碎产生的粉尘、食堂油烟、锅炉及汽车运输等过程产生的废气。(1)木材破碎粉尘本项目木材破碎筛粉尘产生量为77.04kg/a,如果不采取措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破碎机集成布袋除尘装置,除尘效率为99%,粉尘排放量为0.77kg/a,无组织粉尘废气对周围环境基本不会造成明显影响。(2)搅拌粉尘在本项目生产中,搅拌工序掺入一定量的水对木屑和麦麸等原料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会产生粉尘,此外再进行灌装菌袋时也会产生粉尘。通过查阅《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粉尘产生量约为辅料灌装量的0.01%,项目生产时木屑、麸皮等原料总36量为150t/a,则本项目的搅拌粉尘产生量约为15kg/a。原料搅拌过程中需加入一定的水一同混合搅拌,可减少80%左右的粉尘量,则粉尘排放量为3kg/a。项目需加强搅拌车间内清洁,定期清扫地面,加强车间通风,减少无组织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大气预测软件AERSCREEN3对面源粉尘污染物浓度及占标率进行估算,计算结果见下图。axugmPmax源评价等级为三级。未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3)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本项目食用菌生产过程会产生恶臭气体,恶臭气体主要为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NH3和H2S等物。本项目通过采取加强通风、食用菌菌袋合理摆放等措施后,恶臭气体对周围居民及生产员工影响较小,此外还应给员工配备口罩。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食用菌生产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较少,为无组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恶臭气体排放达到《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13)表4新建无组织排放限值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的排放限值要求。(4)锅炉废气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37项目采用1台产能4t/h的生物质蒸汽锅炉提供蒸汽用于菌棒杀菌,燃料为生物质燃料,产排污系数参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NmSOSkg/吨·原料(Skg气排放情况见表7-2:表7-2锅炉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表工业废气量污染物名称产污系数产生量kg/a产生浓度mg/Nm3烟尘(压块)37.633846025.64SO2SS)3065449NOx91816346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中排污系数,项目经采用水膜除尘对锅炉废气处理,排污系数为:工业废气量排污系数为6552.29Nm³kg/吨,SO2为17Skg/吨·原料(S取0.02),烟尘(压块)为4.89kg/吨·原料,氮氧化物为1.02kg/吨·原料,项目锅炉废气排放情况见表7-3。表7-3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工业废气量污染物名称排污系数排放量kg/a排放浓度mg/Nm3万Nm³烟尘(压块)4.89746.31SO2SS)3065449NOx91816346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大气预测软AERSCREEN3对面源粉尘污染物浓度及占标率进行估算,未超过《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标准限制,计算结果见下图。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38Tsp评价等级为二级,但本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较好,本项目规模较小,不开展进一步评价。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标准,本项目生物质锅炉为4t/h蒸汽锅炉,参照燃煤锅炉要求,烟囱高度要求达到35m。(5)燃油汽车尾气运营期内车辆运输过程会产生燃油废气污染环境,主要污染物是碳氢化合物、CO、NOx等,尾气排放量较小,均为无组织排放,在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对环境影响不大。建议项目单位对运输车辆加强养护,使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并且选用优质燃料,采取限重措施,严禁因为超载而产生大量尾气。(6)化粪池臭气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主要恶臭污染物为NH3和H2S等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物质,产生量极少,本项目不做定量分析。化粪池位于地下,采用封闭式结构,顶部设置盖板,同时在化粪池周围绿化,经过植物吸收,使得恶臭气味降到最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7)食堂油烟39项目在厂区内设有食堂1个,主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就餐服务,本项目共有工作人员20人,除4个管理人员在厂内食宿外,其他职工均为附近居民,只在厂区内吃中餐,其他时间回家就餐。根据查阅相关资料,人均消耗动植物油量为0.06kg/d·人,则估计1餐消耗0.02kg/人,则食堂年消耗食用油84kg/a。烹饪时食用油挥发量为总量的3%,项目营运期油烟产生量为2.52kg/a。食堂配置一台抽油烟机,其净化率达85%以上。灶头每天工作时间为2小时,灶头风量按2000m3/h计算,则经处理后油烟排放浓度为0.63mg/m3,食堂油烟排放量为0.378kg/a,对环境影响小。(7)冷库本项目设有一座面积为1000m³的冷库,主要用于储存食用菌,冷库制冷剂采用R410a制冷剂。R410a是一种混合制冷剂,它是由50%的R32(二氟甲烷)和50%的R125(五氟甲烷)组成的混合物,其优点再于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对各种性质,如易燃性、容量、排气温度和效能加以考虑,量身合成的一种制冷剂。R410a外观无色,不浑浊,易挥发。沸点-51.6℃,凝固点-155℃。其主要特点如下:1)不破坏臭氧层。其分子式中不含氯元素,故其臭氧层破坏潜能值(ODP)为0。全球变暖系数值(GWP)较大,为1730;2)毒性极低,容许浓度和R22同样为1000ppm;3)不可燃,空气中的可燃极性为0;4)化学和热稳定性高;5)水分溶解性和R22几乎相同;6)不与矿物油或烷基苯相溶。本项目R410a制冷剂首次添加后,依次添加循环使用,定期由设备提供商更换,更换的制冷剂由设备提供商回收。2.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雨污分流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系,项目四周修建雨水沟。(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生活用水:项目投入生产后共有职工20人,除4个管理人员在厂区内食宿外,其余工作人员只在厂区吃中餐。在厂区内吃住员工平均用水量按80L/人.d,其余职工生活用水量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40按30L/人.d计,年工作时间为150天,则项目生活用水排放量为0.8m³/d(120m³/a)。鉴于项目废水日排放量较小,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清掏后用于厂区周边的农田林地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小。2)生产用水:灭菌:项目采用生物质燃料锅炉为生产提供蒸汽,用于菌棒杀菌,锅炉额定蒸发量为4t/h,则锅炉每天用水12m³(每天工作3小时),年用水量为1800m³。该部分水在锅炉筒中受热变成蒸气,无废水产生。通过管道接入冷却池,部分用作培养棚用水,剩余循环使用。拌料:搅拌工序中需加水一同搅拌,满负荷生产情况下,平均每15天拌一次料,搅拌用水量约为1m³/次(15m³/a),搅拌用水全部被物料吸收,无废水外排。培养棚用水:培养棚用水全部被菌棒吸收,无废水排放。锅炉除尘用水:除尘器用水量为1.5m³/d,蒸发损失水分约占用水量的50%,废水产生量为0.75m³/d(112.5m³/a),除尘用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不外排。绿化用水全部蒸发或被植物吸收,无废水排放(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为避免污水对厂区地下水造成污染,采取以下防渗漏措施:1)防渗化粪池和除尘用水集中收集池应采用地下混凝土结构,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的施工要求,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因此其防渗可以满足要求,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2)厂区的地面均应夯实。(4)废水事故性排放分析如发生事故性排放,可能会对周边耕地等区域造成较大影响,引起土壤板结,污染地下水等多种环境问题。建议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停止生产,避免产生新的污水,并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及时处置。本项目产生污水较少,可采用水罐临时存放。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上述措施,项目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3、声环境影响分析食用菌研发及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41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于粉碎机、搅拌机、装袋机等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以及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噪声级在70~85dB(A)之间。本项目噪声评价采用点声源的衰减公式及噪声叠加公式和进行计算。(1)点源噪声衰减公式如下:△L=20lg(r2/r1)式中:r1、r2——分别为距声源的距离;LLr1与r2处的等效声级。(2)噪声叠加公式为:式中:L—总等效声级;根据噪声叠加公式计算,本项目施工期多台施工机械同时运行时的噪声叠加值为86.6dB(A),项目机器设备设置在封闭的厂房内。根据噪声衰减公式对噪声源在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统计结果见表7-2。表7-4不同距离噪声预测值单位dB(A)距离(m)305070预测值66.65752.649.746.644.343本项目厂区较大,占地31亩,车间距离厂界50m以上,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200m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的限值要求,但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健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隔声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