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特别程序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概念
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程序的一种特别刑事诉讼程序未成年人: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案件《解释》第550条:
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人民法院立案时不满二十周岁的案件,由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组织审理。
下列案件可以由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组织审理:(一)人民法院立案时不满二十二周岁的在校学生犯罪案件;(二)强奸、猥亵、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等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三)由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组织审理更为适宜的其他案件。
共同犯罪案件有未成年被告人的或者其他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是否由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组织审理,由院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二、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依据1、刑事诉讼法2、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公安部的有关规定
最高法:2015年《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检:2013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2012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决定》2017年3月《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指引(试行)》2010年《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4、相关的国家少年司法准则1、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第277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要将教育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惩罚应作为辅助的措施加以适用。三、基本原则2、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特殊保护原则第277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1)公安司法机关应履行告知义务(2)公检法有义务保障未成年人各项诉讼权利的实现(3)未成年人特殊诉讼权利的规定
合适成年人到场的权利、不公开审理的权利、附条件不起诉的权利及犯罪记录封存等3、全面调查原则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人案件时,除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审查外,还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教育经历、个人性格、心理特征等与犯罪和案件处理有关的信息做全面、彻底的调查,必要时还可对其进行心理测评和鉴定279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1)全面调查包括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傲人事实的犯罪行为相关的事实的调查,也包括与犯罪事实无关,但却反映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的调查。
既要关注犯罪行为,又要关注“行为人”。
(2)全面调查原则贯穿于整个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
从立案侦查开始,包括审查起诉、审判、执行阶段,都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全面调查。4、分案处理原则指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与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诉讼程序上相分离,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分别关押、分案审理、分别执行。
刑诉法第280条第2款: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最高检《规则》第459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一般应当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案办理、分别起诉。不宜分案处理的,应当对未成年人采取隐私保护、快速办理等特殊保护措施。
(1)采用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关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必须与成年嫌疑人分开看管;
(2)处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或有牵连的案件时,应分开审理;(3)执行阶段,未成年人不得与成年人同住一个监所5、不公开审理原则第285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解释第559条: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不得向外界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以及可能推断出未成年人身份的其他资料。查阅、摘抄、复制的案卷材料,涉及未成年人的,不得公开和传播。四、基本制度(一)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第281条第1款)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1、讯问和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2、明确了合适成年人的范围
(1)法定代理人(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证人的其他成年家属(3)其他合适成年人
解释第556条: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前条规定3、关于合适成年人的诉讼权利
(1)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2)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3)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4)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二)全程法律援助制度(第278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1、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由审判阶段向前延伸至侦查阶段2、实行无条件的法律援助3、公检法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负责指派律师对其提供辩护。(三)社会调查制度
公安司法机构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由法定的社会调查主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形成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制度是实现全面调查援助的制度依托和现实途径。第279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1、社会调查主体
(1)公检法自行调查(2)有关组织和机构
可由公检法三机关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共青团组织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等进行
社会调查的主体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解释》第547条:
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配合,推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人民陪审、情况调查、安置帮教等工作的开展,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则》第461条第2款:人民检察院开展社会调查,可以委托有关组织和机构进行。2、社会调查的内容
主要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犯罪后态度、是否具备有效监护或者社会帮教措施等3、社会调查报告的作用(1)侦查阶段,社会调查报告是公安机关决定是否提请批捕和移送审查起诉,及检察院审查批捕时衡量涉罪未成年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及逮捕必要性的重要参考依据。(2)审查起诉阶段,社会调查报告是检察院决定是否提起公诉、酌定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及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作出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帮教的重要参考依据。(3)审判阶段,社会调查报告是法院对未成年人被告人量刑,尤其是是否判处其管制、缓刑等非监禁型及免除处罚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其进行法庭教育的重要参考内容。(4)在刑罚执行阶段,社会调查报告为宣判后对未成年人进行回访、跟踪帮教提供有效参考,同时也为刑罚执行机关尤其是社会矫正机构对未成年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矫治及履行监督职责提供了基本方向。(四)附条件不起诉
指检察机关对于罪行较轻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由于没有立即追诉的必要而作出的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决定,并要求其在一定的期限内履行一定义务。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且履行了所要求的义务,检察机关就应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否则,检察机关将依法对其提起公诉。1、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282条(1)属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只适用于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
(3)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4)符合起诉条件(5)有悔罪表现(6)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没有异议的2、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必经程序,但对检察院作出决定没有干预。
检察院应全面衡量案情及各方意见,作出最有利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决定。3、异议程序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179条、第180的规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4、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机关(第283条)(1)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3)人民检察院可以会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的有关人员,定期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教育,实施跟踪帮教。(《规则》第474条)5、考察期限
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做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6、考察事项(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四)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规则》第476条:
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下列矫治和教育:
(一)完成戒瘾治疗、心理辅导或者其他适当的处遇措施;
(二)向社区或者公益团体提供公益劳动;
(三)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五)接受相关教育;
(六)遵守其他保护被害人安全以及预防再犯的禁止性规定。7、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后果(第284条)(1)不起诉(2)提起公诉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一)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五)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第286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①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②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犯罪记录,也称前科,指曾经被宣告犯有罪行或被判处刑罚的事实的记录。犯罪记录封存不等于犯罪记录消灭。该制度对未成年犯的复学、就业以及保证其顺利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五、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具体诉讼程序1、审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年龄
检《规则》第464条: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重点查清其是否已满十四、十六、十八周岁。2、强制措施适用的慎重性(280)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3、审查起诉中的“亲情会见”制度《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指引(试行)》第54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且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与本案无牵连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安排在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与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进行会见:
(一)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主要证据确实、充分,安排会见、通话不会影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认罪、悔罪表现,或者虽尚未认罪、悔罪,但通过会见有可能促使其转化,或者通过会见有利于社会、家庭稳定的;
(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其犯罪原因、社会危害性以及后果有一定的认识,并能配合司法机关进行教育的;
(四)其他可以安排会见的情形。
4、不公开听证会《指引(试行)》第177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社会影响较大或者争议较大的案件,在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前,可以邀请侦查人员、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合适成年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社会调查员、帮教人员等,召开不起诉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理由,并制作听证笔录,由参与人员签字确认。
不起诉听证会应当不公开进行。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参与人员不得泄露涉案信息,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
第188条:
对于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对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或者案件本身争议、社会影响较大等,人民检察院可以举行不公开听证会第二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广义的刑事和解包括刑事公诉案件的和解,也包括刑事自诉案件及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和解。
狭义的刑事和解仅指刑事公诉案件的和解。一、适用条件(288条)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
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表现出来2、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意愿和解的行为方式3、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未曾故意犯罪的
二、案件范围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第五章侵犯财产的犯罪
民间纠纷,指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的纠纷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公安部《规定》第334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1)雇凶伤害他人的;(2)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3)涉及寻衅滋事的;(4)涉及聚众斗殴的;(5)多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6)其他不宜和解的。三、刑事和解的程序规则1、适用的程序阶段从立案到作出最终判决的全部程序阶段在不同的诉讼阶段,由不同的办案机关负责刑事和解的具体工作2、当事人自行和解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3、和解协议书的制作第289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解释》第592条:和解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真诚悔罪;(2)被告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涉及赔偿损失的,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撤回附带民事诉讼;(3)被害人自愿和解,请求或者同意对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和解协议书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和审判人员签名,但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和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另一份交人民法院附卷备查。
对和解协议中的赔偿损失内容,双方当事人要求保密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4、和解协议的效力
首先,具有终止诉讼的效力其次,可以作为从宽处罚的依据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1)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2)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案件,可作为有无社会危险性或危险性大小的因素予以考虑(3)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4)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5)对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法院应当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符合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应当适用非监禁刑;判处法定最低刑仍然过重的,可以减轻处罚;综合全案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第三节缺席审判程序
指法院在被告人不出庭的情况下,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程序。2018刑诉修改时新增特别程序。
一、特点1、案件范围特定化2、适用条件严格化3、权利保障规范化4、诉讼程序特殊化
二、缺席审判的类型1、被追诉人潜逃境外的缺席审判291条2、被告人患严重疾病的缺席审判296条3、审理中被告人死亡的缺席审判297条4、再审案件的缺席审判297条
三、意义1、适应反腐败工作现实需要2、及时解决诉讼争端、提高诉讼效率3、确保和实现司法公正四、缺席审判程序的适用和救济(一)适用条件1、属于法定的案件范围第一,贪污贿赂犯罪
第二,需要①及时审判,②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提起公诉的③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3、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4、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5、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符合缺席审判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二)管辖由犯罪地、被告人离境前居住地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三)审理形式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符合缺席审判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四)送达292条人民法院应当通过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或者外交途径提出的司法协助方式,或者被告人所在地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将传票和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五)辩护293条
1、人民法院缺席审判案件,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2、
被告人及其近亲属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六)特殊的上诉权294条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不服判决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辩护人经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同意,可以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近亲属享有独立的上诉权
七、司法救济程序295条1、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理。2、罪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到案的,人民法院应当将罪犯交付执行刑罚。
交付执行刑罚前,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罪犯有权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
罪犯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理。3、依照生效判决、裁定对罪犯的财产进行的处理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
第四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一、概念
当某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或死亡时,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所特有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特点:1、普遍性2、特殊性3、公正性二、意义1、是刑事立法体系科学性的内在要求2、判决前的财产没收程序是刑事司法实践合法性的必然选择三、案件范围
1、刑诉法第298条
对于①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③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2、“六机关”规定《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2.12.26
第37条:……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第三章(2018后是第四章)规定的程序,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案件范围扩大: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时,只要有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需要追缴的,均可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四、审判法院299条
1、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2、受理后,前置公告程序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后,应当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为六个月。
一方面为了督促逃匿的犯罪嫌疑人归案参加诉讼;另一方面便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了解案情和被没收的财产范围。五、启动程序
1、公安机关向检察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没收违法所得的意见书
2、检察院审查后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3、法院对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进行审查
4、法院审理前的公告程序:公告期六个月
5、法院的审判程序六、审理程序
1、以公开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不开庭审理为例外2、应当组成合议庭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参加诉讼,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或检察院可以上诉、抗诉5、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住的,法院应当终止审理
第五节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为避免社会危害、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健康利益的目的而采取的一项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予以一定限制并对其所患精神疾病进行治疗的特殊保安处分措施。从性质上讲,是一种社会防卫措施,而非刑罚措施
一、适用范围第302条1、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