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_第1页
明清时期的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_第2页
明清时期的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的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明清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害虫的认识和防治取得了很大提高。包括海防、农业防治、药物海防和蝗灾防治技术,都取得了光明的成就,确保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综合控制和害虫技术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1.昆虫疾病晋代开创了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桔害虫的生物防治法。唐代推广了这种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据《酉阳杂俎》2.组织的细胞核内发生的蚕病世界范围内,关于昆虫病毒的研究,始于家蚕“脓病”。家蚕脓病是一种核型病毒寄生繁殖于血液及体腔各组织的细胞核内而发生的一种蚕病,因其体皮易破,流出白色脓汁,故称脓病。这种病毒大量存在于病蚕的脓液中,一般经口或伤口传染给蚕体。宋代,就已经发现了家蚕的“高节”、“脚肿”病。明代,黄省曾在《蚕经》里阐述了这种病蚕“游走而不安箔”的特点,最后“放白水而死”的病状。据沈练《广蚕桑说辑补》3.益鸟、鸭的应用明清时期还特别注意保护益鸟治虫,据《灵寿县志》记载,明嘉靖八年四月“蝗日已分,有鸟如鸭,群飞食之,薄暮而尽”。《广陵事略》记载,明万历十一年“夏旱大蝗,有秃鹙、海鸽飞而食之”。此外凤阳、唐县、夏津、南昌、丰润、宁河、当阳、叶县、仁化等县的县志中都有利用益鸟治虫的事例。被保护的益鸟有山鹊、白鸟、秃鹙、海鸽、白颈鸟、鹰隼、鹞、黄雀等多种,所防治的害虫以蝗虫为主。明清时期,不仅注意受保护益鸟的种类增多,而且治虫的范围也在扩大。明清时期,还盛行放鸭治虫的防治方法。据《霍文敏公文集》记载:广东的香山、顺德、番禺、南海、新会、东莞等地,“绵产一虫曰蟛蜞,能食谷之芽,大为农害,惟鸭能啖食焉,故天下之鸭惟广南为盛”。清代的许多地方利用鸭子捕食蝗蝻取得良好效果。陆世仪的《除蝗记》中对放鸭治蝗有这样的描述:“蝗尚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蝝顷刻尽,亦江南捕蝝一法也。”养鸭治虫,是我国历史上利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它可以消灭害虫,保护庄稼,同时还能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是我国生物防治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二、种植、消灭杂草,防治害虫农业防治,是通过农事操作的各个环节和深耕冬灌、适时种植、消灭杂草以及轮种换茬等防治害虫的方法,是古代防治害虫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在进行农业防治的同时,往往兼用药物防治。1.选择保虫方法减少害虫的方法明清时期,利用种植害虫不食的作物,来回避害虫的危害。徐光启的《除蝗疏》记载了利用种植“蝗所不食”的作物回避害虫的经验。如,种植蝗虫不食的绿豆、豇豆、大麻、苘麻、芝麻、蕃薯、蚕豆、豌豆、小扁豆以及辛辣、辛臭之气的作物。郭云升《救荒简易书》进一步总结了这个经验,据记载臭麦“虫不敢食”;蚕豆、豌豆、小扁豆“虫不愿食”;葱、芥有“辛辣之气,虫皆畏避而去”;茼蒿有辛臭之气,虫皆畏避而去;出头白萝卜、埋头白萝卜、多汁白萝卜、无汁白萝卜、圆蛋白萝卜,擎兰菜等都有辛辣之气,虫皆畏避而去”;油菜、苜蓿、莙荙菜、冬葵菜、扫帚菜和苋菜等,皆是“虫不愿食”之物。可见,选择这些能避虫的作物,可以防止害虫的危害。《沈氏农书》记载了冬天削除草根以防止虫害的方法:“一切损苗之虫,生子每在脚塍地摊之内。冬间铲削草根,另添新土,亦杀虫护苗之一法也。”可见,消灭田间杂草,减少害虫滋生场所,可以防治虫害。实行轮作。这是简单有效的减少虫害的方法。据贾思勰《齐民要术》2.用石灰、桐油布于叶上,皆在此任宋应星在《天工开物》明清时期,利用硫黄防治林木、花果和蔬菜等作物害虫,明代俞宗本的《种树书》明代戴羲所编辑的《养余月令》总结了山药“每段以石灰蘸之,则无虫害”的经验。明代马一龙《农说》中说:“治虫之法,多以石灰、桐油布于叶上,亦可杀之。”清代包世臣《齐民四术》认为,在水稻郁闭封行之后,“日气不能逼土,洌泉浸本时”。每亩洒石灰二十斤,既能“热土”又能“杀虫”。可见,石灰能防治虫害。明代徐光启《除蝗疏》总结了用“秆草灰”防治蝗虫的经验。据清代何刚德的《抚郡农产考略》记载:“棉易生虫名地蚕,以木柴灰壅根下,虫即萎化。”“蔓菁……用石灰木炭趁露未干时撒叶、壅根下则绝。”可见,草灰可以防治棉、蔓菁(俗称大头菜)等的害虫。三、蝗虫防治技术明清时期,蝗虫灾害异常严重,根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1.,清除监测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了“事先消弭之法”,即在蝗虫发生前,铲除蝗虫滋生地的方法。“凡地方有湖荡沟洼积水之处”,有“水草存积”的地方,要发动民众,“侵水芟刈,敛置高处”。晒干,“以供薪爎”,或“就地焚烧、务求净尽”2.保幼激素,同生及同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了“后事剪除之法”,即在蝗虫过后,消灭蝗卵的方法。徐光启指出了蝗虫的生活习性,“蝗虫下子,必择坚垎黑土高亢之处,用尾栽入土中下子,深不及一寸,仍留孔窍。且同生而群飞群食,其下子必同时同地,势如蜂巢,易寻觅也。夏月之子易成,……至十八日生蝻矣。冬季之子难成,至春季而后生蝻。”3.黑沟子,覆少子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了捕蝻的具体方法:“其法视蝻将到处,预掘长沟,深广各二尺。沟中相去丈许,即作一坑,以便埋掩。多集人众,不论老弱,悉要趋赴,沿沟排列,或持持帚,或持扑打器具,或持锹锸。每五十人用一人鸣锣其后。蝻闻金声,努力跳跃,或作或止,渐令近沟。临沟即大击不止。蝻虫惊入沟中,势如注水,众各致力,扫者自扫,扑者自扑,埋者自埋,至沟坑俱满为止。前村如此,后村复然。一邑如此,他邑亦然,当净尽矣。”至清代,钱忻和《捕蝗要诀》总结了根据地形开沟、沟中挖子沟、或沟中埋瓦壅,或用石灰水洒入坑内消灭蝻子的方法。捕得的蝗、蝻,徐光启等都提议供食用,也可以喂猪或煮死作肥料。此外,还有捕蝗之法。据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蝻子长成蝗虫之后,由于它“振羽能飞,飞即蔽天,又能渡水,扑治不及,则视其落处,纠集人众,各用绳兜兜之,布囊盛贮,官司以粟易之”明清时期,农业防治害虫技术先进,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对当代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仍具有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