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测试题_第1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测试题_第2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测试题_第3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测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七周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建立北魏政权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是()A.氐族 B.匈奴族 C.羌族 D.鲜卑族2.在下列有关洛阳城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处应填()A.周室初立;黄袍加身 B.高祖建汉;南陈建都 C.光武中兴;孝文改制 D.成王东迁;王莽改制3.如表所示为北魏汉族大臣所占比重变化情况。据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道武帝时明元帝时太武帝时文成帝时献文帝时孝文帝时37.5%41.4%50.8%52.7%59.5%68%A.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B.汉化改革是发展主流 C.鲜卑族完成封建化 D.汉文化的影响力增强4.北魏拓跋焘在位期间,“戎车四出,扫统万,平秦陇,剪辽海,荡河源,廓定四表”。可见拓跋焘的统治()A.因穷兵黩武遭到人民的反对B.推动了鲜卑民族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北魏对江南地区管理D.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5.北魏立国之初,借助儒学的五德终始说来论证其政权的合法性,利用皇帝祖先说(结合了拓跋氏的祖先传说)……对胡族身份有所回避。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这些措施()A.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B.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C.强化了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念D.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6.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7.北魏拓跋焘在位期间,“戎车四出,扫统万,平秦陇,剪辽海,荡河源,廓定四表”。拓跋焘的统治()A.推动了鲜卑民族封建化进程B.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因穷兵黩武遭到人民的反对D.加强了北魏对江南地区管理8.北魏统一北方后,统治面临着深重的危机,具体表现是()①社会矛盾激化②民族矛盾尖锐③人民起义不断④争权夺利频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9.公元494年末,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的根本目的是()A.摆脱鲜卑贵族的束缚 B.摒弃鲜卑族的陋习 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借汉化巩固统治10.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B.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C.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D.迁都洛阳11.“(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12.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②官场贪污腐败,农民负担重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公元499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阻碍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碍是()A.人的传统观念 B.北魏中央官员不作为 C.洛阳的地理环境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14.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 C.统一北方 D.阶级矛盾15.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主要原因是()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形态二.材料题16.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为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一: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17.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材料二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摘编自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材料三(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赵翼《廿二史札记》(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3)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的不同。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材料二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这种寒冷气候继续下来……到第四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以致阴历四月降雪……那时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2度。﹣﹣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材料三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北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推测孝文帝改革的内容。(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4)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三.解答题19.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20.探究活动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前,前秦政权也曾一度统一了北方,但是前秦很快就消亡了,而北魏却存在了一百余年。请查阅史料并参考当代历史读物,对两者在统一上的成败得失作比较,提出你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D4.D5.D6.B7.B8.D9.D10.D11.A12.D13.A14.B15.D二.材料题16.(1)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措施:迁都平阳、改籍贯、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通婚姻等。(2)作用: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17.(1)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的加强;为巩固北魏统治。(2)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3)不同:材料二中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材料三中作者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18.(1)多民族政权下,民族矛盾威胁北魏的统治;北方天气寒冷;少数民族文化落后,改革阻力大;北方统一;偏居平城不利于统治中原地区。(2)移风易俗(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等),迁都洛阳。(3)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4)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三.解答题19.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进行社会改革。她对孝文帝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