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山水田园诗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阙题刘眘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E.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2.请分析“春与青溪长”一句的妙处。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注释】①耿:微明的样子。3.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E.“乱山”意象奠定了全诗杂乱、荒凉、冷清的感情基调,和“小桃源”形成鲜明对比。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钱塘观潮施闰章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注】有遗恨,终古使人哀。【注】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潮来时浪涛飞向钱塘江上的观潮台,极写潮水声势之大。B.颔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仿佛驱赶着千军万马,又仿佛将千万座山席卷而来,气势惊心动魄。C.“绝岸愁倾覆”中运用一个“愁”字,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D.“轻舟故溯洄”一个“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写出了弄潮儿的高超本领。“故”与“愁”两字的对举富有生趣。E.前三联写观潮所见之景象,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6.诗歌的尾联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7.根据诗歌的前两联,概括邻人的形象特点。8.诗歌后两联,写了一幅江村送别的情景,流露了诗人访邻的快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快乐?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解】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柳川(今柳市方斗岩)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本诗作者生在偏安一方的南宋,终生不仕。9.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10.诗人是如何描写乡村四月风光图的呢?请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1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1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1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4.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15.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16.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17.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19.“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0.“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前。【注】①接舆: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这里指裴迪。21.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紧承诗中哪一字?22.请分析颈联中“墟里上孤烟”中“上”字的妙处。参考答案:1.AC2.这一句写山路悠长,溪水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一样源源不绝。作者将“春”与“青溪”作比,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将抽象的春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人从文字中感受到草盛花繁、春意盎然的美丽。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也为后文具体描写景色做了铺垫。【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分析不当。“闲门向山路”,这句话的意思是“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又向山路而设。“孤寂”应该为“宁静”。D.“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清辉照衣裳”,因为山深林密,所以虽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环境的安谧,气候的舒适,真是专志读书的最好地方了。并无直接的情感词。E.“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分析错误。诗中三四两句“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流露出作者闲适的情感。故选AC。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春与青溪长”一句,意思是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伴随着一路的鸟语花香,仿佛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春”本为无形之物,借助“溪水”之长写出了春天的悠长,这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同时,在情感上,通过对溪水两岸美景的描写,美好的春天竟然与青溪一样长,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欣赏春天时内心的愉悦之情。也为后文写青溪和春色的诗句做了铺垫。3.AE4.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A.由诗中最后一句“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可看出,“清风吹拂,新月出现的黄昏时分”是诗人作此诗的时间,而非“叩门求浆”的时间。E.“奠定了全诗杂乱、荒凉、冷清的感情基调”错误,“乱山”意象写出山之多,环境之清幽。故选AE。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西村》一诗记叙了陆游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重游乱山深处的西村,并回忆过去曾经到此处“叩门求浆”的经历。表达了对西村“高柳簇桥”、“数家邻水”的幽静、自然的乡村环境的喜爱和赞美,赞美西山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游山西村》一诗记叙了陆游在山阴的一个村庄游玩的经历,细致描写了诗人一路走向山阴时所见到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农家“丰年留客足鸡豚”这种淳朴自然、热情好客的人文特点,表达了对农家朴素平和的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此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流露出诗人对战胜困难、终致成功的人生哲理的思考,更富有哲理意义。5.BC6.①最后一联,把钱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倒海的不凡气势,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满遗恨的冤魂兴起的。②借以江潮的怒态象征伍子胥的“遗恨”之大之强。③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充满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④深化了诗歌的思想主题。【解析】5.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B.“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等修辞手法”错误,“视听结合”不是修辞手法,而是描写角度。C.“‘愁’字……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错误,这里的“愁”字是拟人的手法,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潮水的气势。故选BC。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关键诗句的能力。注意关键词“尾联”“作用”,考生首先抓住意象概述尾联景物特点,如尾联“鸱夷”用伍子胥的典故,说钱塘江潮之所以如此气势磅礴,是因为化身潮神的伍子胥遗恨绵绵,既展现出钱塘江潮犹如鬼神般强大的力量和气势,又借江潮的排山倒海的气势来展现伍子胥遗恨之强,充满想象力。接着从情感表达上来看,“终古使人哀”一句,体现作者对伍子胥遭遇的深深同情惋惜,为他而哀伤慨叹。诗歌意境便从描写钱塘江潮深化一层,思想更深刻,意蕴更丰富。7.雅致(儒雅)、安贫、慈善(雍和、慈爱)、好客。8.离别时的环境,浅水野航,白沙翠竹,月色如洗,环境清新幽谧。诗人离开时,已经天色向暮,明月初上,可见主客相见之欢。“才”,刚刚;“恰”,正好。这两个字流露了作者的心情:似乎一切都很称心如意。【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付能力。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连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多么和谐、宁静!可见主人耿介而不孤僻,慈善、好客。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因为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就是一条小河。“‘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才”,刚刚;“恰”,正好。这两个字流露了作者的心情:似乎一切都很称心如意。“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写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此句通过“白沙”翠竹“江村”,勾勒出南邻清幽怡人的家外环境;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9.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江南农村初夏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10.这四句诗绘声绘色,动静结合,鲜明如画。前两句写自然景象,首句从视觉角度着笔,用“绿”和“白”两种色彩对比,描写出树木葱郁,水光映天的动人景像;次句则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诗人以烟霭比喻细雨,传神描摹出如烟似雾、细雨霏霏的画面,再用子规啼鸣之声,动静结合,衬托了乡村的安适与静谧;后两句明白如话,纯用口语,写乡村劳动场景,第三句点题,第四句用“才”和“又”两个虚词写出了农事的繁忙。【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情感的能力。本题需要首先描绘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概括意境的特征,明丽动人,最后点明情感。诗歌用了多个意象:“山原绿遍”“川白”“子规”“雨如烟”“乡村”“田”,描绘出初夏乡村的美景。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这些景物色彩明丽,生机勃勃。诗歌在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诗句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由题干确定范围全诗,再根据“如何描写乡村四月风光图的”,判断出手法不止一种。前两句写自然景象,首句从视觉角度着笔,“绿遍山原白满川”用“原绿”和“川白”,将两种明丽的色彩进行对比,描写出初夏的乡村树木葱郁,水光映天的动人景像。次句“子规声里雨如烟”则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诗人以烟霭比喻细雨,棉鞋初夏之雨如烟似雾、细雨霏霏的画面,属于视觉描写;子规在如烟的细雨中发出声声鸣叫,啼鸣之声属于听觉,一视一听,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衬托了乡村的安适与静谧。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明白如话,纯用口语,写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描摹乡村劳动场景,“乡村四月闲人少”照应标题,“才了蚕桑又插田”用“才”和“又”两个虚词写乡村百姓刚刚忙完蚕桑,又开始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农事的繁忙。11.桃花流水鳜鱼肥1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1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考《渔歌子》的填空,作者是唐朝诗人张志和。完整版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意“鳜”字的写法。1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这是诗歌的炼字:形容词活用,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妙处时结构、内容、主旨三个方面都要答到位。“净”修饰“绿”,写出暮春时节绿色的纯净、纯粹。暮春时节花朵凋谢,整个大地都是绿色主宰,因而这绿显得格外醉人,以至于作者说它可以“染衣”。可见“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其实自然的颜色无所谓“净”与“不净”,是诗人内心的感受移注于外物而得出的感受,这个“净”字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常见意象的理解和情感分析能力。这首词选择了“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展现出一幅“田园美景图”。暮春时节,作者关上柴扉,来到湖边,湖水碧波荡漾,水面白鸥展翅,与词人和谐相处,夕阳西下,钓船满载肥美的鳜鱼回来。这幅田园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更体现他甘于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14.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上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阳光照射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15.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好处是:再次突出表现“新晴”这首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的能力。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字的分别是“明”和“出”。“明”是“明亮”的意思。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明”字突出描写了流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更加明亮的特点;“出”是“出现”的意思。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出”字写出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明”和“出”二字,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景色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句内容及其作用的能力。尾联诗句的意思是: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尾联描写了一幅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图景。好处:从结构上看,该联又照应诗题中的“新晴”,正因为雨过天晴,所以农人们才全家出动忙农事,诗人才得以在眺望原野时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从内容上看,“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只是虚点一笔,却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使人感受到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到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笔既丰富了诗的生活内容,又因动静映衬而使这幅诗中画整个活起来了。16.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17.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面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留下”句至“秧肥”句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如“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是对偶句,句法整齐;“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是比喻句,兼有夸张的手法。人情薄得像浮云一样,时光如箭一般飞快度过。写人情世态变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再联系原诗,分析其构成与效果等。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结构和内容的能力。从词牌名可知,分两层,“[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带过”,然后再围绕“归隐”总结每一层的意思。前四句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缘由。开头两句是说,春暖花开不久,杜鹃鸟就来送春了。秋月正好时,飞燕却要回去了。这一联形容大好时光之短促。第三、四句写人情世态变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这四句,概括地写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人情冷暖,世事沧桑,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也隐约地反映了作者对元代不合理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后面的正面鼓吹归隐提供了依据,作了有力的铺垫。后八句主要写向往中的田园隐居生活。歌颂村居生活,极力渲染归隐的乐趣。不再付出买花的钱,赶紧走入种着桑树的田园。住的是茅草盖项的三间大屋,吃的是数百亩肥沃田里长出来的粮食。床边放着书,悠闲地躺在床上读,其中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杜甫的仰慕之情,流露出作者处于异族统治下未能积极用世,不得已退居田园的痛苦心理。此调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18.A19.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20.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分析】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错,并没有否定孔子的人生选择。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故选A。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境,描绘场景的能力。题干要求描绘“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画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仿真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低价协议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二手车冲床合同范本
- 佛法与管理培训
- 仓库系统规划与设计
- 2024~2025学年度(上)西街教育集团期中学情调查七年级语文试题
- 供热服务员培训课件
- 临终护理死亡过程的分期
- 交通文明驾驶培训内容
- 人人都是质量管理者
- 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重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 2024年中邮保险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外科(整形外科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细则
- 产品包装外观检查验收标准
-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大单元作业设计
- 客车转向架-系列客车转向架(车辆构造检修课件)
- 护理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餐饮连锁品牌授权书
-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护患比配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