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垦方案司前言 1第一节任务的由来 1第二节编制目的 2第三节编制依据 2第四节方案适用年限 5第五节编制工作概况 6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11第一节矿山简介 11第二节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11第三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2第四节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5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16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 16第二节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18第三节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20第四节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21第五节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22第六节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23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24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24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25第三节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44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48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54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54第二节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56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70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70第二节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78第三节矿区土地复垦 79第四节含水层破坏修复 86第五节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87第六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87第七节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91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94第一节总体工作部署 95第二节阶段实施计划 96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98第一节经费估算依据 98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103第三节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105第四节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106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108第一节组织保障 108第二节技术保障 108第三节资金保障 109第四节监管保障 110第五节效益分析 111第六节公众参与 113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114第一节结论 114第二节建议 115省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比例尺1:2000)2、湖北省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尺1:2000)3、湖北省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1前言任务的由来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以下简称“勇晖灰岩矿”)属赤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为生产矿山,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矿山自C009077120026965),原面积为0.0184km2,开采高程为+197m~+135m,原采矿许可证核定生产规模为改扩建。赤壁市国土资源局同意其采矿权生产规模和矿区范围调整变更。2013年10月17日取得咸宁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用司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对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储量灰岩矿2017年度资源储量报告》。根据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赤壁市2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即将达到修编年限,为进一步巩固赤壁市矿山综合整治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及我省相关规定及其他环编制目的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依据、规程规范143自(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自(10)《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12)《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及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3)《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工作的通知》(鄂国土资发〔2007〕77号)(14)《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办法的通知》(鄂土资发〔2009〕63号)(15)《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鄂土(1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17)《防洪标准》(GB/T5021-2014);(18)《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1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GB/T7929、GB/T5791);(2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66-2016);(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2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2年);(2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2012);(2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2012);(27)《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2003);(2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年);(29)《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1031.1-2011);(31)《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DB42/T681-2011);(32)《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DB42/T681-2011);(3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5);(3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35)《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3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3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8)《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39)《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40)《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4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4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43)《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44)《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45)《挡土墙》(04J008);(4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47)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48)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依法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4号);5(2)《湖北省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实施方案》;(3)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赤壁市2016-2020年非煤矿山综合整治方案》的批复(咸政办函【2017】64号);(4)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委托书。(1)咸宁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对《湖北省赤壁市官塘驿矿区勇晖建筑石料用63号);(2)《湖北省赤壁市官塘驿矿区勇晖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储量核(4)《湖北省赤壁市官塘驿矿区勇晖矿业有限公司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5)《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湖北省安盈地质(6)《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7)《赤壁市勇晖矿业石料厂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咸宁市水利勘(8)《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45万吨/年建筑石料用灰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月);(9)赤壁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官塘驿幅:H50G054002);(10)赤壁市土地规划图(官塘驿幅:H50G054002);(11)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节方案适用年限案治理和复垦年限分析,6底,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929.45万吨,证内累计消耗资源储量(111b)用年限确定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规[2016]21号)文件的要求,生产矿山的方案适用期年限原则上根据采的,限内矿业权发生变更,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责任与义务将随之转节编制工作概况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的要求,在收集相关案编制单位基本概况7经营范围:土地开发、土地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测量及、成果推广应用;机械设备、普通机电设备、含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金属矿、非金属矿销售;固品勘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矿业的投资;房屋租赁。(依法须经审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和TDT技术人员,。对之前踏勘选取的4条穿越调查区的调查路线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调查:采用穿越法进行的矿山地质环境、土地资源调查,调查路线上点距8果)对矿山已损毁土地的位置、面积、损毁地类、了现状/预测评估和分区,对区内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进行了测量、核算以及适9994m2m个个7土地资源调查点(代码T)处5个7份5告附照片张份1发利用方案》份1份1土保持方案份2境影响报告书份2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纸质版份1图(比例尺1:2000)估图(比例尺1:2000)复治理工程部署图(比例尺1:2000)(比例尺1:10000)地(比例尺1:2000)1:2000)张6省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电子版份1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的设计要求。他区域存在的居民点、道路及相关建(构)筑物等与矿区的相关联的建构筑物进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设计要求。21号)设计要求。一章矿山基本情况矿山简介第二节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XY123456789+213m~+135m第三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北根据《赤壁市勇晖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2017年度资源储量报告》,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11b+122b+333)1149.72万吨,截至到2017年b6(1)露天采场阶坡面角平台、工作平台(2)工业场地(3)排土场(4)矿山道路(5)炸药库(6)防排水系统地排水本项目拟开采矿体为二叠系栖霞组(P1q)。模小,全区只设置一个采区。序圾。,环境容量大,故对大气环境影响小。第四节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二章矿区基础信息节矿区自然地理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92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8%。全年无霜期为矿区日最大降雨量292mm,矿区汇水面积约为100950m2,最大涌水量约为矿区属丘陵地貌,山体呈东西向展布,西高东低,区内最高海拔标高224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区典型的植被类型。项目区内全为天然植此外还有山坡及山顶凹陷处零星分布的残坡积含砾亚粘土,厚度一般0-0.5m,第二节矿区地质环境背景矿区位于大幕山复背斜北翼的次一级构造猫子山-汀泗桥倒转背斜南翼中体。 (5-15cm),充填褐黄色粘土。构较为松散,固结度低,呈软塑-可塑性,该类土体沿山脚分布,基本对矿床不m。质特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少量白云石和石英。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类型为细-中粗板均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灰岩。矿区范围内矿石质量稳定,符合建筑石第三节矿区社会经济概况2015年,矿区所属赤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341.36亿元,按可比全2016年,矿区所属赤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360.22亿元,总量比金融业增加值4.04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31.56亿元、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由上年的13.09:44.30:42.61优化为第四节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勇晖灰岩矿区内土地处于赤壁市官塘驿镇官塘村范围内,但全部为国有土面积(hm2)矿用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情况根据查询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规划图(2010年区范围外损毁)土地利用规划为有林地,项目区周边范围不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第五节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矿区远离民宅密集区、工厂区。矿山采矿活动对区内地表植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改变了原有地形地第六节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截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山地质环境调查概述源调查概述图进行土地类型的确定,并进行了公众(矿山企业、权属责任人、国土部门等)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围和评估级别(一)评估范围综合以上,确定评估区面积48.9994hm2。(二)评估级别(1)评估区内无居民区;(2)评估区内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构)筑物设施;(3)评估区无名胜古迹、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旅游区;(4)评估区内无任何级别的水源地;(5)评估区内破坏土地类型主要为建制镇,但面积大于5hm2。定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重要建筑设施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点)(点)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地破坏耕地、园地,面积大于破坏林地、草地,面积5hm2~10hm2。分级杂单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排水容易导致区域主要含水层采场矿层(体)局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较系较密切,采场正常涌水量3000~10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比较容易导致矿区周水层影响或破坏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采场汇水面积小,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场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的坏育,易导致边坡失稳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薄到厚度5~10m、稳固性较差,采生边坡失稳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巨厚层状面、不良工程地质层不发育,坡残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边坡岩石较完整到完整,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外倾软弱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发育,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含水层(带),导水性充水影响较大地质构造较简单。矿床围岩岩发育,断裂未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对采场充水影响小多、危害较大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危害小,较易产生地灾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小,边坡易产生地质灾害多为同向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坡度一般20°~35°,相对高差斜交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小于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反向坡质环境背景联系不密切。采场汇水面积小,采场正常涌水量小于m/d。内的第四系破残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强风化~中风化层呈半岩环的害小mmm复杂程度为中等。影响评估结果较重要区,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精度为二级。要程度建设规模件复杂程度、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一)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万元大>3~<10>100~<500>10~<100>100~<500小定影响程度。响评估指标等,发生的可能性较大;2.影响到村庄、居民聚0~500万元;4.受威胁人数10~100人。(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1)露天开采区边坡可能发生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年开采,矿区中部已形成一个采坑,即CK2,长约235m,宽约m。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附录D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级(表D.3),确定崩塌发育程度为中等。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附录C地质灾害诱发因素(表C.1)分析确定,崩塌的诱发因素主要为地形坡陡(70°左右)临空以估规范(DZ/T0286-2015)》表2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表可知,地质灾害危(2)排土场边坡可能发生的滑坡地质灾害m每层台阶高度约2m,坡面基本自然复绿,现状并未修建挡土墙、排水沟等工程(三)矿山地质灾害预测评估矿山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是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和面积(hm2)围及影响范围挖损区挖损废弃区域部道路房屋、生活区等183及其它区域道路及预测矿业活动影响的范围994—(1)不稳定边坡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矿区开采过程中及采矿结束后易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区域主要位于采m“总应力”模式下的简化毕肖浦法(Bishop)对在开采过程中及终了的土质边坡稳K=(WicositanQ+cili)sWisini 影。④:当两结构面的交点与边坡投影弧在同一侧,但在边坡的外侧时,组合1)露天采场 角(°)角(°)112注:边坡土层厚度根据实地调查该位置覆盖层厚度及《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得出。倾向°坡角°倾向°坡角°。组m组场理度(Kpa)J86°30°密度大于0.3~0.5m/条,延伸J230°27°密度大于0.3~0.5m/条,延伸J0°密度大于0.5~1.0m/条,延伸验值取值。BP1边坡(混合边坡,土岩结合)稳定性定量评估:坡在天然状态下及强降雨等土体饱和状态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458、1.092,号数性数性数性性性1小12401368于道路边坡土体厚度小于4m,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本次评估按切坡最大高度5m,最大坡率1:1(45°)预测道路场地边坡稳定(°)(kN/3)角(°)(2)泥石流和停淤的地形条件)、碎屑固体物源条件(有丰富的松散碎屑固体物质来源)、水源条件(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预测因矿业活动引发泥石流的区域主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较小。均降雨d2)泥石流可能性程度(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表3-15泥石流易发程度数量化综合评判等级标准表(地方标准)程度等级的界限值116~13087~1150表3-16泥石流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N)表序号量级划分(A)得分中等易发(B)得分轻度易发(C)不易发生(D)得分1土流失(自然和人为活动的)严重程度育沟存在坡、冲沟或发12比(%)60%~30%30%~10%813主河形弯曲或堵塞,主流受挤压偏移偏移7偏14)>12°(21.3%)12°~6° (21.3%~10.5%)96°~3° (10.5%~5.2%)6<3°(3.2%)159抬升区,4~6级地层7516(%)910%~30%730%~60%417变幅82m~1m61m~0.2m41865和节理419(104m3/km2)610~555~141沟岸山坡坡度(0º)>32°(62.5%)632°~25°(62.5%~%)525°~15°(46.6%~26.8%)3<15°(26.8%)1面谷5431厚度(m)510m~5m45m~1m31m0.2km2~5km255km2~10km2410km2~100km231m4500~300m3300~100m21432无11(<87分),后续矿业活动诱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小。质灾害设将可能遭受崩塌/滑坡、(1)崩塌/滑坡估,矿山露天采场边坡在进行采矿活动中时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中(2)泥石流等,危险性中等,矿业活动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综合确定,矿业活动遭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评估指标1.矿井正常涌水量3000m/d~10000m/d33;2.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带)d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一)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评估评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区最低开采标高为+135m,高于当地最低侵2(二)矿区含水层破坏预测评估层坏范围主要局限在采场所在局部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并集中在标高+135m以。露天开采区由于大量岩土、矿物剥离,剥离面积大,局部破坏了含水层结3矿山主要开采灰岩,其矿石和废渣均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矿山设计对矿山汇水汇流后进入沉砂池,经沉淀后外排;矿山生产生活废物排放量极小,严格按环境保护规定执行,污染地表水、地下水的可能性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观影响评估指标。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2.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人文。(一)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评估,(二)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测评估4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一)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二)矿区水土环境污染预测分析害物质和工艺。第三节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毁环节与时序(一)土地损毁的形式与环节。(二)土地损毁的时序排土场、综合服务区等工业场地及矿山道路均需要伴随矿山2、露天采场需伴随矿山生产结束,损毁时序贯穿整个生产期,但由于终了各类土地现状(1)工业场地6(2)露天采场矿山为开采矿产,矿区范围内中南部已进行了挖损,已开采面积约6.1239hm2,全部为建制镇,矿山开采之前主要以有林地、灌木林地为主,无规(3)采矿权外挖损区边坡,现状已废弃,位于采矿权范围之外,采矿权外挖损区已损毁土地面积约3.0301hm2,全部为建制镇,矿山开采之前主要以有林地、灌木林地为主,无规(4)矿山道路部,(5)排土场7m挖损区00面积(hm2)总面积(hm2)矿用地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1)露天采场拟损毁土地预测8表3-21拟损毁土地情况统计表m4141面积(hm2)矿用地41414141(2)损毁土地情况汇总面积(hm2)矿用地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一)分区原则2、主导因素原则即在综合分析确定评估区内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评估单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和地质环境破坏影响程9(二)分区方法(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分区环境问题规模害无//////无//////无//////面塌陷无//////陷无//////无//////坏枯竭无//////无//////无//////无//////改变无//////坏观影响8年//8年//8年//8年//及工程无//////境影响无//////无//////无//////(1)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影响较轻;(2)现状矿业活动对含水层影响较轻;(3)现状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影响严重;(4)现状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水土环境)影响较轻。内的矿业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评估一览表及“区内相似、区际相异”、“就高地、采矿权外挖损区、排土场区域)和1个较轻区(矿山道路及其他区域Ⅲ),号面积(hm2)/比题类型及影响程度A主要原因为露坏地形地貌景观C基本保持原有无.9994hm.9994hm(四)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分区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较轻;未来矿业活动遭受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危险性中等,未来矿响分区不就小”、“整体不分割”的原则,将该矿山地质环境预测影响程度划分为矿山地区面积(hm2)/比题象A形边业土地坏CA区以外的其他地区状无.9994hm.9994hm(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①当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或预测评估结果有一种达到严重级别时,②当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或预测评估结果有一种达到较严重级别③当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或预测评估结果均为较轻级别时,则将该评估区分为一个重点防治区(Ⅰ)及一个一般防治区(其他区域Ⅲ)。1.重点防治区(Ⅰ)2.一般防治区(Ⅲ)影响程度为一般区(C区),区内矿山地质环境基本保持原有状态。区(hm2)题Ⅰ观人对露天采场边坡进行Ⅲ域基本无地质环境2积:48.9994hm2、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面积(hm2)矿用地、土地类型与权属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行性分析根据前述评估分析,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问题,拟采取的1)采场土质边坡在设计基础上适当降坡,及时治理护坡,截排水;2)针对于部分高陡边坡及一坡到底现象进行削坡,修建平台;3)排土场下方采用盖板涵疏导冲沟汇水,周边截排水防止冲刷,下方修建建截水沟,露天采场台阶平台修建排水沟;6)开展稳定性监测。行性分析本项目采取的治理工程技术成熟,在当地普遍广泛运用于类似地质环境治、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矿山开发利用前生态环境状况优良: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通过矿山开采活动及其他矿业活动。综述,矿山开采活动、剥离物排放活动及其他矿业活动使得生态环境状态第二节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土地利用现状面积(hm2)矿用地垦适宜性评价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其他规划相协调2)因地制宜原则3)综合效益最佳原则4)主导性限制因素与综合平衡原则5)复垦后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6)经济可行、技术合理性原则7)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原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4)《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7)《土地复垦技术标准》(1995年)8)《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9)《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2003)10)《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2003)根据矿山损毁土地现状调查和拟损毁土地分析,矿山损毁土地总面积为1)评价范围和初步复垦方向的确定雨量1550mm,年平均风速1.4m/s,历史最大风速为18.3m/s。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92小时,分析。划2)评价单元的划分和露天采场边坡3)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择指数,n;宜林复垦方向选择损毁程度、坡度、排水条件、有效土层厚参考《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和《土地复垦规程》(试行)等权重1等级分2等级分3等级分4等级分等级N等级分无坡度 0~22~66~15~0<<<水好差内涝00坡度(°)10~好差厚度(cm)20~坡度(°)15~好差厚度(cm)10~4)适宜性等级的评定划分土地等级的指数和(或称为土地综合质量指数)范围的方法:土地的指数和,当所有评价因子指数值均为1等时即等级分为4(林地和牧草地为3)时,指数和最高分400分(林地和牧草地为300分),75,林地和草地梯度分段值= ⑶根据梯度分段值划分土地等的指数和范围(表4-5)。ⅠⅡⅢⅣ5-5-坡度(°)差坡度(°)好坡度(°)好坡度(°)差有效土层(覆土)厚度cm重坡度(°)好坡度(°)好坡度(°)5-10°1-3km差坡度(°)5-10°好有效土层厚度cm50cm坡度(°)5-10°好坡度(°)1-3km好坡度(°)好有效土层厚度cm50cm坡度(°)好坡度(°)5-35°1-3km差坡度(°)5-35°好有效土层厚度cm50cm坡度(°)5-35°好坡度(°)2-6°1-3km差坡度(°)2-6°好坡度(°)2-6°好,见表4-12。数ⅢⅡⅡⅣⅡⅡⅢⅡⅡⅢⅡⅡⅢⅡⅡⅡⅠⅠ适宜(Ⅰ)和适宜 适宜性评价结果,项目区复垦方向如表4-13。复垦面积(hm2)18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能满足损毁地块覆土的需求。根据对矿山已损毁土地情况分析和拟损毁土地预mm平台布设一清扫平台,清扫平台宽6m。根据预测,露天采场边坡占地面积为7.6340hm2。在露天采场边坡坡内可进行覆土恢复的部分为开采形成的平台。依×3+4+4+6)×100%=45%,则开采台阶面积为7.6340×45%=3.4353hm2,按照30cm矿山公路沿道路两侧直接挖穴种树,无需覆土,各地块表土需求详见表(hm2)(hm2)量(m3)挖损区0计m。1)符合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复垦相关规划,强调服从国家长远2)依据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自然条件与土地类型,选择复垦土地的4)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1)复垦利用类型应当与当地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2)复垦场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有可靠保证;3)不同的损毁类型标准应不一样;4)表层覆土应规范、平整,覆盖层的应满足复垦利用要求;5)复垦场地要有满足要求的排水设施,防洪标准符合当地要求;6)复垦场地有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7)复垦场地有控制污染的措施,包括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等;8)复垦场地的道路、交通干线布置合理;9)用于覆盖的材料应当无毒无害。材料如含有有害成分应事先进行处理,1)工程施工前,应将低洼处清理的耕植土进行集中存储。存储期间,应有m3)场地排水满足一日自然排干要求;4)树种选择遵循适地适种的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5)三年后植树成活率在95%以上;6)五年后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方面:1)源头控制,杜绝乱占滥用土地现象。矿山生产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3)场地上临时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对于砖瓦、木材等有利用价值4)定期做好表土堆维护工作,在表面播撒草籽,防止土壤贫瘠。6)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范水土流失。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预防工程的目标主要是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目标任务(1)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治理率100%;(2)评估区含水层破坏得到有效预防;(3)评估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得到有效预防;(4)评估区水土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含砂率不大于500g/m3,地表水、地(1)露天采场采矿活动不引发崩塌、滑坡,废土石堆场、临时堆矿场不引(2)评估区地表汇水得到有效排泄;(3)不发生设计的范围之外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4)不发生水土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送指定处理机构集中处(5)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二)土地复垦预防目标任务针对开采边坡,局部可采取支护措施,避免出现落石等现针对开采边坡,局部可采取支护措施,避免出现落石等现(1)减少矿山土地损毁;(2)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占地;(3)减少土地的扰动破坏。(1)剥离表土防护;(2)禁止越界损毁土地。(3)做好矿山绿化工作,创建绿色矿山。施(一)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根据前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评估区内潜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采用监测手段予以排查、示警,依据类似矿山本方本方案首先应对本矿山一坡到底的边坡进行削坡处理,石挡渣(土)墙(设计1#挡土墙),达到对其进行进行有效支挡的目的表土堆巡视。主要为主要为+165m、150m、+135m,并在采坑底部设置防护网。预计削坡工程量为以削带采,以削带采,本方案不进行削坡工程量统计,边坡削坡及台阶修建应主要为2019①设计原则:拟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墙。挡墙设计抗滑安全系数Kc≥1.3;Kt较高的地基(软弱地基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处理)。拟建的边坡挡土墙及挡渣墙应对边坡或堆积废石能充分有效根据表土堆积场边坡岩土特性及稳定性验算,确定设计1#挡土墙长度③工程布设和主要工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施工条件,1#挡土墙布设于表土堆积场边坡底部,挡土墙拟布设位置应尽可能选用堆场前缘的平缓斜坡地带,以确保挡墙的自身稳定和尽量发挥其支挡效果,并尽量减少对验算(1)计算参数按《挡土墙》(04J008)P7表4.8,墙背与墙背填料摩擦角δ在稳定验算填土的天然重度γ填=19kN/m3;填土饱和重度γ填′=22kN/m3;(2)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采用《挡土墙》(04J008)P14附录G.1中的库仑主动cos2(0cos2(0-a-n)cos(n)cos(a)cos(a+6+n)|1+|2「cos(n)cos(a)cos(a+6+n)|1+|Lcos(a+6+n)cos(a-b)」Ea——非地震主动土压力(kN/m);H——挡土墙高度(m);γ——土体重度(kN/m3);φ——土的内摩擦角(°);δ——墙背与填土之间摩擦角(°);α——支墙背与垂直线的夹角(°);β——墙后边坡坡度(°)(3)抗滑及抗倾覆验算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DZ/T0219-2006),本项目按III级(Gn+Ean)pKs=naEan=Ea×cos(α-a0-δ);Eat=Ea×sin(α-a0-δ);式中:G——挡土墙每延米自重(kN/m);a0——挡土墙基底倾角(°);G.X0+Eaz.XfKt=Eax.ZfEax=Ea×sin(α-δ);Xf=b-Z×cotα;Zf=Z-b×tanα0;式中:X0——挡土墙重心离墙趾的水平距离(m);b——基底水平投影宽度(m);Z——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趾的高度(m);表5-1挡土(渣)墙验算结果表挡渣(土)墙算数算≥1.3≥1.600消除或减轻地表水、地下水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诱发作用。修砌截、排用用的规格(梯形断面):底宽0.5m×高0.4m×顶宽0.9m(开挖断面面积0.28m2,(4)台阶挡墙露天采场台阶面外侧修筑浆砌块石挡墙,防止雨水直接冲刷。根据矿山终垦由于开采边坡以后将进行复绿工程治理,因此本次设计在北部边坡采用被3m、长度为800m,按(二)含水层破坏防治现状及预测评估矿业活动对地下含水层破坏程度较小,对区内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在采场和工业场地周围修建截排水沟,减少雨水对矿石的的淋滤,防止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地下水动态观测,及时掌握地下水变化情况,待矿山闭坑疏排地下水活动结束后,为其自然恢复平衡提大宽5m,长5m(容积100m3)(沉沙含量≯500g/m3)。(三)地形地貌景观与土地资源破坏防治矿山严格按照开发利用设计进行开采,防止对地形地貌、土地资源造成不必要的破坏。矿山开采形成的露天采坑、工业场地、表土堆积场等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了破坏,并占用了土地资源,破坏其上的植被,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矿山应进行植被恢复工程,植被重建应遵循“因地制宜,因矿而异”的原则,在树种、草种选择上应与矿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石环境匹配。矿区的植被恢复的原则是林、草相结合,重建时间应选择在温度和雨量适。根据上述主要工程技术措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预防工程量汇总如一一3m3二挡渣(土)墙工程一13m323m333m342m252m263m37PVC排水管m483m3三排水沟工程13m323m3四坡支护工程1次23m300第二节矿山地质灾害治理1)积极做好已有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治理率100%;2)及时做好高陡边坡治理工作;3)对区内出现的因采矿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做到边开采、边治理,治理工程设计和主要技术措施节矿区土地复垦面积(hm2)0.5817+24.5817矿用地.58170.5817.58170程设计及主要技术措施(一)工程设计(1)露天采场基底、采矿权外挖损区工程设计(2)露天采场台阶工程设计竹),安全平台种植两排灌木(矮竹)。(3)矿山道路复垦为林地(4)工业场地复垦(5)排土场复垦为林地用(6)生物化学措施设计1)具有较强的适应脆弱环境和抗逆境的能力,即对于干旱、风害、冻害、2)生活力强,有固氮能力,能形成稳定的植被群落;3)根系发达,有较高的生长速度,能形成网状根固持土壤。地上部分生长5)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作用的植物种属,能减少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阻6)对回填的表土采用以施用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的有机物含量,改良土壤滑。小枝灰褐色,幼时有棱脊,微被毛,后无毛;具托叶刺,长达2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广东两轮), 1)植被恢复设计②露天采场基底、采矿权外挖损区、工业场地、排土场。全面覆土后,种籽,净度≥98%,发芽率≥85%。(长×密度(hm2)春季(3-52×2春季(3-5月)后。2)土壤培肥设计多元素组合肥料,复合肥施用在苗木种植、草籽撒播时施用,施用量为每公顷600kg,施用方式为草地为撒施,乔、灌木则将肥料拌合于填土中。主要工程量1肥(二)工程量测算,表土回填,乔木种植。m转向、土场道路平整、洒水、卸土推平。表土回填按0.3m3/m2计算,工程m株。矿权外挖损区域复垦措施推土机土地平整:采用74kw推土机推平,按0.2m3/m2计算,工程量为mmm、空回、转向、土场道路平整、洒水、卸土推平。表土回填按0.3m3/m2计要工程量工程量见下表。一(一)权外挖损区复垦1筑32平整33表土运输(0-1km)343(二)1表土运输(0-1km)323(三)复垦1323(四)场13二1株2虎、草木犀株34次6节含水层破坏修复。大宽5m,长5m(容积100m3)(沉沙含量≯500g/m3)。第五节水土环境污染修复根据本方案第三章第二节矿区水土环境影响程度现状分析与预测评估结现状条件下,污染较轻,预测影响程度亦为较轻。因此本方案在采取预防第六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结合工程建设和工程区地质灾害分布与矿山开采诱发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破坏的可能的特点,对本工程不同部位的地质灾害、水资源、地貌景观、土地资源进行监测,对治理措施效果进行监测,为业主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研究、工程设计及主要技术措施(一)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的布设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主要是表土堆积场及露天采场边坡地表(二)监测对象(三)监测方案监测点20个(JC1、JC2、JC3……JC20),形成监测网,监测点布置、监测墩结构时间并估计其降雨强度(小、中、大、暴雨)。位于地表水体附近的监测点应同器采购费、大地形变监测费等。监测墩修建费详见工程预算,共计1.2万元,仪器采购费(全站仪等)2.0万元,监测设施维护费以每年0.5万元计。本次设计大地形变监测费(数据采集)为13370元/年,本次监测周期为19年。c监测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暴雨时每天1~3次,本次设计监测周期为(四)监测计划(五)监测管理(六)监测资金投入第七节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监测主要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损毁环节问题。土地复垦监测是对土地复垦区域内复垦前后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变化进量变化、自然灾害(主要是地质灾害)变化、土壤属性等变化情况。土地复垦监测重点是土壤属性、地形、水文(水质)、土地的投入产出水平等指标与复垦前段。土地复垦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损毁范围及类型;2)土地复垦率;3)植被成活率、覆盖率;4)覆土有机质含量。对土地复垦措施实施情况、土地复垦1)土地复垦监测的方法及站点布设程措施实施情况(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生态防护工程等)进行监测地面定位监测的目的是获得不同地表损毁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壤养份及污染2)土壤质量监测为及时了解损毁土地土壤养份流失情况,对损毁土地土壤定期取样,取样a)苗木防冻b)施肥c)修枝与间伐d)松土除草e)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如警示标志等,防止人为破坏或牲畜践踏。工程量一览表点时节要加大监加大巡两端2个2个下水水质分析和饮用水2个份组成1次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一节总体工作部署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总体部署:(1)先破坏先治理、工程措施、配取生物措施、配合工程措施治理;(4)对土地资源的破坏采取土地复垦的方法进行恢复;(5)对含水层的破坏采取监测、监控措施进行预防、监控,根据监测结署(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总体部署(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开采过程中针对发生的边坡失稳及时处理,边开采边削坡并清理危岩和浮(2)含水层防治工程(3)地貌景观植被恢复工程(4)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1)土地复垦服务年限(2)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则进地复(2)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矿山正常生产期,对可复垦区域进行复道路两侧、部分工业场地等。(5)2024年7月以后:复垦地块的交付使用及自然恢复期。节阶段实施计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阶段实施计划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矿山开发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保护规划分区结果,主要针对评估区范围内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分19年7月)20年6月)21年6月)地复垦阶段实施计划见下表程量85对部分不再沿用工业场地进行复垦,包括表土运输0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节经费估算依据(一)经费编制依据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发改价格〔2007〕670号);(二)估算水平年(三)费用构成施条例》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版),项目预算由工程(1)直接费1)直接工程费成。概算单价定额机械使用量×施工机械台班费2)措施费措施费=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措施费率号费1222324352(2)间接费(3)企业利润(4)税金(1)恢复治理经费估算中的其他费用1)勘察设计费勘察设计费指在设计费和勘察费,取费基数为工程施工费。依据矿区恢复2)工程监理费工程监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3)竣工验收费4)业主管理费业主管理费按工程施工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之和的业主管理费=(工程施工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2.0%5)方案编制费(2)土地复垦经费估算中的其他费用5万元计取。A工程复核费计费基数(万元)费率(%)12500~100031000~300043000~500055000~10000610000~50000750000~1000008100000以上计费基数(万元)费率(%)12500~1000310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