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顶层设计,有序推进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
与改进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主讲教师:主要内容4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背景1235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理念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主要任务目录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建立诊断改进机制”“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保证新建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办学质量,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支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建立常态化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函[2015]168号引导和帮助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国家政策
我国的教育教学评估在保证办学方向、规范院校管理、促进加大投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肯定前十年评估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评估带来的问题(主体不规范,连续性缺乏,数据欠准确)和负面效应。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让职业院校能够在不依靠外部评估的情况下,把教学质量管理得更加规范、精细、到位,将社会赋予院校的质量保证责任落到实处,也是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履行质量管理的职责。建立“诊改”制度是一项事关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而不是“管办评分离”之下的评估。评估与“诊改”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为补充。“诊改”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理顺工作机制,二是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分类指导推进,四是建立数据管理系统,五是试行专业“诊改”。“诊改”和评估的不同处:愿景目标不同、运作动力不同、标准设置不同、组织主体不同、教育行政部门角色不同、指标体系不同、运行形态不同、操作方法不同。“诊断与改进”旨在建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工作新常态,体现“四变”:一是服务需求。坚持以经济社会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引领。二是立足自我。变以外部保障为主为以内部保证为主。强调工作与保证同步,承担工作任务必须同时担负质量保证的责任。三是常态“诊改”。将诊断与改进列为一切工作的组成环节,变脉冲式激励为常态化改进,并成为工作新常态。四是“平台”支撑——变回顾总结为实时监控,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环境。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普遍建立和优化升级,做到实时监测、及时预警。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背景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72号
确定了天津市等18个省(区、市)分别开展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为期3年。各地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与我部试点工作同步进行,不分先后。试点省份要高度重视,安排专项经费,确保试点效果。我司委托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简称全国诊改专委会)对试点省份和试点院校开展集中培训,对试点工作进行咨询、指导。试点院校根据本省实施方案自主开展诊改工作。试点学校的诊改工作复核由全国诊改专委会直接组织并纳入本省复核工作计划。附: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中有中专(含职高)27所,山东1所;高职27所,山东3所(淄博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背景相关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在整合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各地建立完善以促进改革和提高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背景相关文件: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建立常态化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逐步推荐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引导和支持学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背景相关文件:3.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
2016年1月30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在常州召开。会上,杨应崧教授做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辅导报告。围绕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建设运行、诊断与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解读,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背景一、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背景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办学形式多元化,招生竞争激烈。高职毕业生数量连年增长,就业形势严峻。扩招导致了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质量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吸收就业能力下降;就业结构矛盾(调整、限产、裁军);毕业生观念急需转变(升学、享受、大城市、慢就业)。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对高职教育需求越来越大。产业、社会、政府要求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课程设置服从区域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发挥好社会服务职能作用。社会需求自我发展(1)结构质量:区域平衡、院校布局、专业结构(2)发展质量:要素驱动——创新驱动(3)管理质量:学校内部管理、政府宏观管理、社会监督管理(4)培养质量:就业率、对口率、起薪水平、稳定率、创业成效(5)服务质量:服务政府、服务学校、服务师生、服务社会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理念质量理念质量核心地位:职业院校改革、建设、发展的核心。(1)职业教育“内适质量”即指高等教育应有其内在的质量需求,遵循其内在规律。(2)职业教育“外适质量”
是指高等教育应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3)职业教育“个适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应满足学生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理念质量理念优质(优良质量)教育资源建设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教职成【2015】9号)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10个具体建设目标: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200所左右)骨干专业建设(优质专业)(3000个左右)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1200个左右)新建一批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00个左右)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00门左右)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训中心(50个左右)“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500个左右)建设骨干职教集团(180个左右),法人制职教集团试点(10个省)建设连锁型职教集团(20个左右)对口支援高职院校(400所左右)重点质量指标带动平均质量指标,促进整个质量指标提升。(1)重点规划(2)重点制度、质量标准(3)重点专业(4)重点课程(5)重点教学团队(6)优秀学生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理念先进平均理念“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B.Crosby)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零缺陷管理简称ZD。亦称“缺点预防”,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理念零缺陷理念大数据+质量管理:1.发现数据的价值;2.寻求质量问题解决路径;3.提升质量管理决策效率。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理念大数据理念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1]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2]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
工作流技术是当今一项飞速发展的技术,它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能够结合人工和机器的行为,特别是能够与应用程序和工具进行交互,从而完成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工作流技术从出现到现在,已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作流能够为企业应用提供业务流程建模、管理和控制功能,可以应用于电子政务中的一站式办公、电子商务中的流程集成和金融信贷业务等领域,成为近期增长较快的领域。工作流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流程建模、流程仿真和流程改进或优化。
1.事前——设计建标——质量计划
2.事中——实时监控——质量控制
3.事后——诊断改进——质量提升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理念工作流技术理念3设计4组织5实施6诊断7学习8创新9存储10改进2标准1目标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习创新存储改进自我诊断常态调整改进及时质量提升永恒二、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理念螺旋上升理念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目标不同运作动力不同标准设置不同组织主体不同教育行政部门角色不同评估与诊改八大不同指标体系不同运行形态不同操作方法不同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目标不同我国的教育教学评估在保证办学方向、规范院校管理、促进加大投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肯定前十年评估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评估带来的问题(主体不规范,连续性缺乏,数据欠准确)和负面效应。教学评估:是要督促院校按照既定目标、标准的要求,建设一个自上而下、周期性、层级式管理为基本架构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系统。诊断和改进:在不依靠外部评估的情况下,把教学质量管理得更加规范、精细、到位,将社会赋予院校的质量保证责任落到实处,也是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履行质量管理的职责。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发挥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自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逐步建成一个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其目的为了高质量地全面达成预定目标并不断创造性地超越既定目标,是“定位”“导航”“体检”“矫治”,改进、创新。其主要任务是理顺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分类指导推进、建立数据管理系统、试行专业“诊改”。评估与“诊改”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运作动力不同评估作用下形成的质量管理系统,其运作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行政指令,虽然建成难度比较小,见效快,但是院校容易产生被动应付心理,质量管理容易出现时紧时松、上紧下松现象,持续改进动力不足。诊断与改进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实际的社会需求,来自于质量生成主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来自于院校内部大大小小“质量改进螺旋”相互激励、牵制的潜在机制。虽然建设难度较大、过程较长,但因为从根本上消除了被动应付、“上紧下撒”的土壤,所以能够形成常态、维持张力落实“三全”、持续改进。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标准设置不同评估的标准由评估的组织者设定,同一组织主体组织的同类评估的标准是基本统一的。而且,在同一轮评估周期中维持不变。所以,习惯称之为“既定标准”。诊断和改进的标准由质量主体,也就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制定,因此,在不突破教育部设定底线的前提下,各地区、各院校都可以补充设定适合自身实际的标准。并且,可以跟随需求的变化和达成的状态不断修正,甚至提出“跳一跳够得着”的新的目标与标准,使得生成质量的主体始终保持改进提升的激情与张力。故称其为“需求标准”。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组织主体不同评估的组织主体是评估的组织者,可以是利益相关方,也可以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机构。在实施“管办评分离”之后,不包括职业教育的管理方和办学方。而“诊断与改进”的组织主体是质量的直接创造者,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对职业教育来说,指的是院校及其举办者。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角色不同在评估中,教育行政部门是组织主体,扮演的角色是“指挥员、裁判员”。在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过程中,则起着规划、设计、引导、支持的作用,扮演“指导员,教练员”的角色。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指标体系不同评估的指标体系为的是对评估对象作出价值判断,依据的标准是既定的、静态的,一般是按照“逐层分解”的模式设计。“诊断与改进”的指标体系是质量生成主体用于诊断、定位、导航的,依据的标准是开放的、动态的,所以必定按“态(现实状态)—里(影响因素)—表(表现指标)”的逻辑展开,更像罗盘、坐标。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运行形态不同评估是为了对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等作出评议和估价。需要事先选定评估节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给出评判的结论。因此,具有项目的性质,注重的是结论;而诊断与改进是质量生成主体为了找准定位,调整纠偏,持续改进而设计的运行模式,所以是融入工作全程的,没有起讫时间的限制,类似于日常的自我保健,注重的是过程。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操作方法不同诊断与改进,强调质量计划与标准的制订,强调广泛采用深度汇谈的方法,强调从源头采集数据,强调过程性数据开发、采集和利用,强调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展现。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与评估的关系“诊断与改进”旨在建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工作新常态,体现“四变”:一是服务需求——变自娱自乐为服务需求。坚持以经济社会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引领。树立质量目标、标准不能搞脱离实际需求的闭门造车,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成为某一群体或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越俎代庖。二是立足自我——变以外部保障为主为以内部保证为主。强调工作与保证同步,承担工作任务必须同时担负质量保证的责任。
三是常态“诊改”——将诊断与改进列为一切工作的组成环节,变脉冲式激励为常态化改进,由此激发学习动力与创新活力,并成为工作新常态。
四是“平台”支撑——变回顾总结为实时监控,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环境。通过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普遍建立和优化升级,使得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成为现实。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高职5个诊断项目15个诊断要素37个诊断点中职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标准体系高职标准体系主要涵盖:质量保证体系总体架构、专业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质量效果等内容。中职标准体系主要涵盖:办学理念、教学工作状态、师资队伍建设状态、资源建设状态、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需求方反馈等内容。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2)抽样复核现场复核专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有关组织)确定。复核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学校自主诊改工作的有效程度。
(1)自主诊改高职院校应根据省级诊改工作实施方案,依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及效果定期进行自主诊改,并将自主诊改情况写入本校质量年度报告。学校自主诊改可以安排校内人员实施,也可自主聘请校外专家参加。(3)落实改进学校根据认定的复核报告深化改进工作,并在
完成改进工作后进行总结。教学诊改现场复核流程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教学诊改现场复核结论及诊改状态有效——15项诊断要素中,自主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12项;改进措施针对性强、切实可行、成效明显。异常——15项诊断要素中,自主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10项;改进措施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待改进——上述标准以外的其他情况。“待改进”和“异常”的学校改进期为1年,改进期满后须重新提出复核申请,再次复核结论为“有效”的,同一周期内可不再接受复核。复核结论为“异常”和连续2次“待改进”的学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须对其采取削减招生计划、暂停备案新专业、限制项目审报等限制措施。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标准体系与内涵(1)学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2)近2年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3)近2年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4)近2年学校、校内职能部门、院(系)的年度自我诊改报告。(5)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及其他子规划。(6)学校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教学诊改需提供的要件目标和标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等。比如备课、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等都要有质量标准。前提条件保障包括教师数量、结构合理;经费充足;实训条件满足教学需求等。基础过程管理人才培养是个过程,不能简单用目标管理代替过程管理,同时要做到规范管理。重点完善的自我评价制度自我评估要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且延伸到二级院系和每位老师。核心反馈、调节、改进高校需要建设校院两级督导队伍;课程评价实现全覆盖;二级院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形成质量保障体系关键环节的有机联系和制衡;关注落实。落脚点五、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主要任务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核心
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就是要建立一种推动职业院校自身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的机制和能力,通过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环节),运用制度、程序、规范和文化等实施控制,从而实现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构建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五、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主要任务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基于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学院于2016年开始启动三年一轮的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通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激发院系深化专业改革的内在动力,鼓励各专业(群)实现优势与特色发展,提升专业发展竞争力,打造我院专业发展特色和品牌。五、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主要任务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设计体例一、工作背景分析:国家、省、市政策要求,学院具体情况分析二、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为基础,通过持续规范的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活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三、诊改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强化质量意识,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形成特色质量文化。四、诊改工作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成立诊改工作领导小组和诊改工作办公室,按照项目组建诊改项目工作组,比如,学院质量规划诊改工作组、专业诊改工作组、师资队伍诊改工作组、学生全面发展诊改工作组、管理服务保证诊改工作组、数据平台建设工作组、各部门(包括系院)诊改工作组。各项目工作组要建立组织架构,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与时间节点;要认真研究诊断要素和诊断点,结合工作实际,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系统规划、构建质量保证与监控运行机制;认真检查落实具体工作,按时发布诊改工作月度运行报告。五、确定诊改工作进程及具体工作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包括提交的材料。要做好顶层设计,提供规范化的模版,允许有创新。五、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主要任务五、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主要任务案例分析1.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2.xxxx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3.xxxx职业学院诊改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编写规范4.xxxx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对应重点任务分解5.xxxx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提示、相关信息(数据)及责任部门任务分解一览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质量保障体系框架结构图例“五纵五横”联动机制五纵:决策指挥系统;
质量生成系统;
资源建设系统;
支持服务系统;
监督控制系统。五横:学校层面;
专业层面;
课程层面;
师资层面;
学生层面。一平台: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五纵、五横、一平台五纵、五横、一平台五纵、五横、一平台1、做好事业发展规划,形成目标链
工作环节就是工作项目,它是工作的切入点。工作计划是诊断的依据,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试行诊改,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完善计划,即“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总规划)是提升学校质量的前提,制定并落实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是诊改工作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十个项目职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三大保障9个(行动)计划8个工程58项任务职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子规划案例分析:1.《职业学院“十三五”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划(2016-2020)》2.《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应含课程建设规划)3.《职业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16-2020)》4.《职业学院“十三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2016-2020)》5.《职业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6.《职业学院“十三五”继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16-2020)》7.《职业学院“十三五”质量保障机制建设规划(2016-2020)》《职业学院“十三五”质量保障机制建设规划(2016-2020)》制定(体例)一、建设依据;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工作实际进行建设。二、建设基础:办学机制、质量控制机制、审计监督机制、重大报告问题反馈与改进机制、质量目标促进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管理能力水平等建立与完善等已有的基础。三、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分为: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立标准化的制度体系、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高效质量控制机制、建立科学化、信息化的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提升学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四、建设任务:1.推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包括: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完善学术管理体系、建立院理事会制度。2.推进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规范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统筹领导、构建教学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行政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等。3.完善质量控制机制。包括:提升质量控制信息化水平、完善督导机制、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机制、建立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审计监督长效机制等。4.建立重大报告问题反馈与改进机制。包括: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制度、建立教育质量年报制度、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制度、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等。5.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包括:建立以目标管理和发展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绩效考核信息化水平。6.实施管理能力水平提升工程。包括:推进制度标准化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提升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完善绩效奖惩机制等。五、实施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执行机制、强化舆论宣传。诊改办公室学院质量规划诊改工作组专业诊改工作组师资队伍诊改工作组学生全面发展诊改工作组管理服务保证诊改工作组数据平台建设工作组诊改工作领导小组诊改工作组织机构设置诊改工作小组诊改工作小组诊改工作小组诊改工作小组诊改工作小组…………具体做法: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1.设立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办公室。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诊改工作领导小组和诊改工作办公室。2.建立质量控制与绩效管理体系。通过了IOS9000认证,完善了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质量标准,规范了各项工作。推广Smart原则、SWOT分析、WBS项目分解、OPPM项目管理、PDCA循环提升、知识管理等先进工作理念,实施了精细化管理行动计划。形成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人人都要管”的全面管理观及“全面质量、全程质量、全员质量”的全面质量观。学生管理采取24小时全时段覆盖。3.采取了年度绩效考核。采取激励机制,每年对各中层部门、各教育教学部、教职员工、高层次人才(教授、博士)进行考核排序,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具体做法: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实施了:1.部门年度常规工作清单机制。将部门工作职责履行具体化为每年定期做的工作任务,列出清单,作为日常部门工作检查考核依据。2.工作通报机制。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对涉及全院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通报、反馈、整改,对各项工作进行过程监控,并将通报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3.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以教工信息员和学生信息员为主的信息员队伍,每月向质控与绩考办反馈信息,质控与绩考办汇总通报,督导反馈整改情况。4.常规督导机制。对办公平台工作通报、教工信息员反馈、学生信息员反馈及校园巡查发现的问题,定期汇总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导。5.专项督导机制。对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及重点重大问题进行专项督导,重点是查环节、查责任人,形成督导报告。6.教学督导机制。通过期初、期末专项督导、日常教学检查督导、听课督导,对教学管理进行监控,定期发布督导通报。7.随机检查机制。对各部门计划执行落实、目标完成情况、职责履行情况进行随机检查。8.质量报告机制。定期发布质量年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专业质量年报、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等。1、做好事业发展规划,形成目标链国家层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落略布局。省市层面对接《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定位、三个着力”和“十个新突破”总体要求,创新性开展工作。学院层面坚持巩固、提高、内涵发展办学思路。坚定“国内一流、国际水准”一个目标;夯实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主体;突出三个“专业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精细化管理”重点,强化“依法治校、资源配置、基础服务、安全和谐”四个保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创新兴校基本原则1、做好事业发展规划,形成目标链1、做好事业发展规划,形成目标链发展目标总体目标设计:要体现学院的定位,发展愿景。到2020年,学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契合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建成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实现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的愿景奠定坚实基础。
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人左右,非全日制在校生?以上,留学生规模?人。专业建设国家骨干?个,省级品牌特色?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国家级?个,省级?个,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在线课程?门,共享课程?门。师资队伍1:?配备专职导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以上。引进、培养博士?人,国家级层次名师?名,省级教学名师?名,省级教学团队?个,省突专家?名,市突专家?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个。科技开发课题立项:国家级?项、省部级?项、厅市级?项。成果获奖:国家级?项、省部级?项、厅市级?项。协同创新中心:省级1个。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项,专利授权?项,发明专利?项,技术服务到账经费?万元。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个(省级)。建成省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个,牵头建成市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个。校企合作具体目标:操作性要强,要有高度,体现办学特色。国际合作新增国际合作院校?所,办学项目?/个,境外办学项目?/个,合作培养学生?人。教师境外研修?人次,聘请国(境)外专家?人次。学生赴海外研修累计达到?人。创新创业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筹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培育创新创业孵化项目?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8%以上,就业对口率达85%以上。校园文化实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程”,推进“齐文化进校园”和“校园绿化美化提升计划”,努力建设环境优美,融汇齐文化、职业化、国际化、开放性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社会服务建成?个全省示范性培训基地,年培训人数?万人日以上。建设社区学院,打造全国养老培训优质品牌,实现培训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万人日。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搭建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覆盖学生、教工全生命周期的七大应用信息系统,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初步建成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具体目标:8个建设工程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提升工程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校企合作质量提升工程优质专业建设工程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工程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程智慧校园建设工程管理能力水平提升工程1、做好事业发展规划,形成目标链9个行动计划图书馆改造提升计划第二课堂成绩单行动计划齐文化进校园行动计划导师制推进行动计划实训室升级改造行动计划校园基础设施新建计划校园绿化美化提升行动计划技术服务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计划体系总体构架专业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管理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效果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提示共设6个诊断项目,结合“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从以下层面形成目标链:学院质量保证总体构架专业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管理服务质量保证
案例分析:“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任务分解
职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1、做好事业发展规划,形成目标链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层层分解规划目标和任务,建立相关质量标准,形成学院发展的标准链。2、构建科学绩考机制,形成标准链
指导思想要明确。紧紧围绕“巩固、提高、内涵发展”总体工作思路,以提升工作质量为目标,追求卓越绩效为宗旨,牢固树立全员管理理念和全员质量意识,突出规范管理、过程控制、质量水平、关键绩效、创新发展的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推进学院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切实保障学院的年度目标和核心任务的圆满完成。指导思想
*
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全面质量全程质量全员质量的原则;*坚持突出关键绩效、简便易行的原则;*坚持过程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用数据说话、实事求是原则。
案例分析:
xxxx学院2016年度绩效考核指导意见
xxxx学院部门、系院绩效考核办法
xxxx学院教育教学部门绩效考核办法2、构建科学绩考机制,形成标准链考核原则*
系(院)考核内容包括公共指标(15%)、业务指标(55%)、执行力(10%)、成效与贡献(15%)、满意度(5%)五个方面。*处室考核内容包括公共指标(15%)、业务指标(60%)、执行力(10%)、成效与贡献(5%)、满意度(10%)五个方面。2、构建科学绩考机制,形成标准链2016年学院考核办法和考核内容
以招生与升学、教学项目、教学管理与教研活动、双主体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类成果、科研类成果、奖项荣誉成果、社会声誉、学生评教等10个关键性指标作为考核内容。教育教学部考核:2、构建科学绩考机制,形成标准链2016年学院考核办法和考核内容岗位考核:主要考核公共指标、业务指标、执行力、成效与贡献指标和满意度指标五个方面。2、构建科学绩考机制,形成标准链2016年学院考核办法和考核内容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监测评价是否推动了持续改进?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是否正常执行?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执行效果是否进行诊断?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诊断工作的四个关键要点制度先行,以制度规范行为。只有制定好制度,才能保证诊改沿着正确的渠道良性运转。如今,还有不少学校从评价角度将诊改视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新形势下推出的评估新变种,总以迎评的思路进行诊改,亟需通过制度建设消除这些不当行为,确保诊改能按预设的路径行进。
教学诊改是职业学校谋求质量自我保证的新举措,工作如何开展?诊断如何着手?学校及其相关部门怎样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都需要有一个制度来予以明确、规范和保证。
制度分类:除国家、省、市制度以外,学院应该制定四个层面的制度:学院层面、职能部门层面、系院层面、教育教学部(教研室)等。
制定原则:调研、可行、操作性强。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质量改进螺旋示意图3设计4组织5实施6诊断7学习8创新9存储10改进2标准1目标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习创新存储改进
质量改进螺旋从目标、标准开始,通过纵向和横向体系化的目标、标准(指标)形成的目标“链”(体系)、标准“链”(体系)。
通过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学校质量改进螺旋,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戴明循环PDCA+创新。PDCA概念:P(Plan)
——
计划,确定方针、目标和活动计划D(Do)
——
执行,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A(Action)——
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
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探索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职业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营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特点的现代质量文化。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引导和帮助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重点是建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过程控制就没有结果控制。过程控制包括:即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教学质量不仅需要“医院体检”,更要“自我保健”。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1:专业诊改目标标准设计自诊改进设计反馈复诊基于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思路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1:专业诊改“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1.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按专业建设的要素整体设计指标体系,各诊断要素之间又相对独立和衔接。2.刚性与柔性相结合。诊断点不提供等级标准要求,给各专业留下空间。3.前瞻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新思念,突出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的新要求。专业诊断体系设计原则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1:专业诊改专业诊断体系设计特点1.突出职业教育“五个对接”2.突出问题的改进与优化3.突出学生的职业发展诊断体系包括:专业诊断指标体系和人文素养课程诊断指标体系两部分。主要要素包括: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和影响因素参考提示等内容。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专业诊断体系包括专业诊断指标体系和人文素养课程诊断指标体系。主要要素包括: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和影响因素参考提示等内容。1.专业诊断指标体系设计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校企合作与创新、资源配置与使用、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专业建设要素,设计专业诊断项目,全面梳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建设水平。专业诊断指标体系由专业建设质量、专业基础条件和专业建设成效等三个诊断项目组成。案例1:专业诊断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1:专业诊断专业诊断指标体系:诊断项目诊断要素1.专业建设质量1.1专业建设1.2教学运行精细化1.3学生职业发展2.专业基础条件2.1基本条件2.2师资队伍2.3实训条件3.专业建设成效3.1教学科研成果3.2师生大赛3.3专业特色3.4毕业生职业发展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1:专业诊断1.专业建设质量:以专业建设的要素为主线,深入剖析专业建设、教学运行和毕业生质量等内涵要求,全面梳理影响和制约专业建设中的主要因素。将专业建设质量诊断项目分解为专业建设、教学运行精细化和学生职业发展等三个诊断要素。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1:专业诊断诊断要素诊断点1.1专业建设1.1.1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与实施1.1.2专业定位1.1.3培养目标和规格1.1.4人才培养模式1.1.5课程体系构建1.1.6实践教学体系1.1.7课程内容1.1.8教学设计与实施1.1.9教材建设1.1.10数字化教学资源1.1.11专业招生1.1.12继续育1.1.13国际化1.2教学运行精细化1.2.1教学运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执行1.2.3课程标准制定与执行1.3学生职业发展1.3.4学生体质达标率1.3.5毕业生跟踪体系专业建设质量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专业诊断2.专业基础条件专业教师队伍和实训条件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性资源,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专业基础条件重点考察专业建设所需要的保障条件,分析制约专业发展的师资、实训、经费投入等因素。本项目主要包括基本条件、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3项诊断要素。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专业诊断诊断要素诊断点2.1基本条件2.1.1生师比2.1.2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2师资队伍2.2.1“双师素质”提升2.2.2“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2.2.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2.2.4科研开发2.2.5教师培训2.3实训条件2.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3.3文化建设专业基础条件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专业诊断3.专业建设成效专业建设成效以毕业生竞争力的提升为主要要素,通过查看师生教育教学成果、专业特色和毕业生职业发展等要素,从多个角度考察专业建设成效。实现形式:说专业、说课程、座谈会、问卷调查、职业技能大赛、信息化大赛、微课比赛等。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专业诊断诊断要素诊断点3.1教学科研成果3.1.1质量工程3.1.2教材成果3.1.3教学成果3.1.4科研成果3.1.5省级以上教学项目3.1.6社会声誉3.2师生大赛3.2.1学生大赛3.2.2教师大赛3.2.3承办大赛3.3专业特色3.3.1专业特色3.4毕业生职业发展3.4.1毕业生职业发展专业建设成效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专业诊断人文素养课程诊断指标体系设计
围绕人文素养课程建设与教学,加强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强化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等要求,设计人文素养课程诊断项目,规范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人文素养课程诊断指标体系由:课程建设质量、课程基础条件和课程建设成效等诊断项目组成。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专业诊断人文素养课程诊断指标体系内容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1.课程建设质量1.1课程建设1.1.1课程建设规划制定与实施1.1.2课程培养目标与定位1.1.3课程标准制定1.1.4课程内容1.1.5教学设计与实施1.1.6教材建设1.1.7试题库建设1.1.8数字化教学资源1.2教学运行精细化1.2.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2课程标准执行1.2.3课堂管理1.2.4教师管理2.课程基础条件2.1教学基本保障条件2.1.1办学经费投入2.1.2教学条件2.2教学团队条件2.2.1课程教学团队建设2.2.2“双师素质”提升2.2.3课程业务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2.2.4业务培训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专业诊断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3.课程建设成效3.1教学科研成果
3.1.1质量工程3.1.2教材成果3.1.3教学成果3.1.4科研成果3.1.5省级以上教学项目3.1.6社会声誉3.2师生大赛
3.2.1学生大赛3.2.2教师大赛人文素养课程诊断指标体系内容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专业诊断人文素养课程诊断指标体系设计
围绕人文素养课程(我院:入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形势与政策、职业教色体验、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基础、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高职美育、实用礼仪、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人际沟通等)建设与教学,加强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强化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等要求,设计人文素养课程诊断项目,规范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人文素养课程诊断指标体系由:课程建设质量、课程基础条件和课程建设成效等诊断项目组成。3、完善各级规章制度,形成制度链(专业诊改)案例:专业诊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计划的组织管理、学生融入同龄人群体的程度、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参与度、课堂决环境、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措施:课程改革。体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体现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生成长、课堂评价、质量分析等方面。具体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备课质量、教学环节控制、师生互动,学生为中心、课程资源包、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学生全面发展案例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基于CRP系统的学生管理全时段覆盖传统的育人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现代的育人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家长通过网络获取各类学习内容学生自治组织用人单位及其他社会机构行政及后勤管理人员学生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透明化的信息沟通,面向学生服务的精细化管理;自主参与的学生行为管理;时时、事事、人人的育人工作新实践。
校园24小时“无缝隙”覆盖管理又称“学生管理全时段覆盖”是我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CRP系统的引进及应用,为全时段覆盖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为本、教育为先”的学生工作理念,最终实现提高我院学生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学生全面发展案例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基于CRP系统的学生管理全时段覆盖迎新工作入学开始
数据信息导入CRP学籍系统
网上缴费注册
网上选宿舍床位
方便学生数据掌握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教师都能看到学生电子档案精细化管理学生电子档案
动态维护纳入日常管理导师日志班级活动走访宿舍家长沟通突发事件有问必答
导师日志学生考勤确认
导师日志一天填写一次,也可一次性填写近三天的工作情况(教学周期内的周六、周日均需要填写);系院分管领导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填写信息情况及时在学院信息平台公布。纳入考核精细化管理导师日常工作导师日常工作登录导师日志系统选择“学生考勤确认”核对学生出勤情况相关信息记录到学生电子档案及时处理教师日志学生信息
二级系院监督
学生处监控家长参与精细化管理设定评教时间和试题导师评价部门监督相关部门监控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办公室学生处二级系院学生评教自动分解及时处理
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评教任课老师导师后勤服务精细化管理
诊改工作必须基于数据分析
应树立“大数据”理念,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深入挖掘部门的数据需求,与数据平台建设工作组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加强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应用,努力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学校的管理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进诊改工作深入开展。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平台数据采集)共12项,分别是:核心指标、学校概况、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收支、办学目标与定位、领导作用、师资队伍、专业和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社会评价、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数据采集核心指标(合格)序号指标名称评估指标1生师比182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153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144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40005生均图书(册/生)806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207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548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6.59生均实践场所(平方米/生)5.310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数(台)1011新增科研仪器设备所点比例(%)1012生均年进书量(册)3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
教学诊改项目要素目标及主要诊断点4、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形成信息链具体做法:1.建立了统一信息门户。
2.搭建了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高性能云计算中心3.开发了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实现了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化。CRP: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程促成居间合同集锦
- 2024年工程助理劳务合作协议
- 2024丙丁双方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与应用合同
- 2024年严驰郑黛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捐赠合同
- 井区安全员年终个人述职汇报-述职报告范文
- 2024年广告效果监测与评估合同
- 2024年度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合同
- 2024年度网页美工设计外包合同
- 2024年度图书订阅合同
- 2024年度旅游管理与服务合同
- 装修垃圾清运处置方案
- JC-T 2536-2019水泥-水玻璃灌浆材料
- 品牌授权协议书
- 艺术设计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 《狙击手》和《新神榜杨戬》电影赏析
- 枪库应急处置预案
-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干预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 仓库管理中的客户服务和沟通技巧
- 规划选址及用地预审
- 土砂石料厂项目融资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