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与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憎恶(wù)震悚(sǒng)镶嵌(qiàn)愧作(zuò)B.烦琐(suǒ)霹(pī)雳肿胀(zhàng)烦躁(zào)C.辫(biàn)子诘(jí)问响(shǎng)午糟(zāo)糕D.疮(chuàng)疤胸脯(pú)侮(wǔ)辱粗拙(zh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孤孀霹雳竹杆宽敞B.滞笨皇恐镶嵌肿胀C.烦燥头颅胯骨晌午D.门槛醒悟叮嘱荒僻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生活中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B.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C.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建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D.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再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说”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则是北宋哲学家。C.《最苦与最乐》中提到的《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D.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的思想家、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是“戊戌六君子”之一。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太空发射指航天飞机将火箭携带到太空轨道进行发射的方式。②海上发射指利用位于海上的专用平台发射火箭。③目前,绝大多数运载火箭是从陆地发射场发射升空的,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箭的发射形式也在不断出新,相继出现了太空发射、空中发射和海上发射等形式。④和陆地发射相比,这三种新发射方式具有设施简化、操作简单,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安全性能高等优点。⑤空中发射是用飞机将火箭携带到一定高度进行发射的方式。A.①④③⑤②B.②⑤④①③C.③①⑤②④D.⑤②④①③6.古诗默写(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3)有诗云:“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两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7.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开展以“走近伟人毛泽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活动一】走进作品(1)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篇毛泽东的作品,并写出推荐理由。(2分)推荐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走近伟人(2)请你搜集伟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故事,并任选一个进行概括叙述。(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汲取精华(3)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话语,唤醒了伟人毛泽东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强烈意识,也震撼了无数有志之士的心灵。作为一名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完成8-9题。(4分)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8.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10-13题。(10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阅十余岁___________________(2)竟不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11.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1分)山门圮于河12.翻译下列语句。(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众服为确论。13.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4分)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4.快速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下表。(3分)阶段“长大”的标志“长大”的实质父母的态度小学毕业时(1)年龄增大微笑否认后来长青春痘(2)微笑否认现在(3)形成良好品质鼓励肯定15.第⑧段“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一句中加下划线字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16.请任选一个角度为第⑩段“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一句作一点批注。(4分)17.有人说文中“我”并不是真正的肇事者,但却去承担撞人的责任,这种做法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说明理由。(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6分)微尘远,山花近秦锦屏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稍有不慎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沟中!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我咬牙憋气,心里做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的最坏打算。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车,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给客人帮个忙吗?”“喂、喂、喂……忙、忙、忙!”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鹉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傅和那位不知名的司机一齐转回头看我,面露喜色。我撇撇嘴,心想,这老人,十有八九不会回来了,因为,这地方离他居住的村庄一定十分遥远,任凭我手搭凉棚望尽村路,也未见窑洞组成的村郭坐落在何处!沉默。等待。又是数十分钟过去了,(A)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刘师傅站一会儿,蹲一会儿,“啪啪”打火抽烟。司机则反复在原地看表、兜圈子,看样子,他有些后悔接了我这档活儿。听,土堆后面好像有人声!我们一跃而起,探头看去,呀,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带头的就是那弓背老人!他们舞动工具又铲又挖。刘师傅和司机高兴坏了,挽起袖子在路的这端徒手刨土,我也要效仿他们,却被硬生生推开:“你是客人呢,不要把手弄脏了!”(B)蒙在夕阳脸上的灰色面纱被风掀开了,夕阳一跃而出,安详地注视着大地,橘色的薄暮里,一群人,正在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刨土开路!呵,不说别人,就那位黑脸白牙的刘师傅,我认识他也才不到两小时。当时,我在县城里招手问驾摩托车兜生意的他:“黑家洼村怎么走?”他认真打量了我一下,自告奋勇要弃车带路,理由是,那地方路况不好,驾摩托车去危险,不识途的人很容易走岔道,路走岔了,非但今晚回不了城,连个宿住的地方也难找到。他特别强调:“你看看,这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人家,身上还背着个包……”我见他满脸真诚,便接受了建议,由他带路,当街拦了一辆出租车……哪知,路上遇到这坟包一样意外出现的“拦路虎”!刚才,我心情忐忑,还差点误会了他。“拦路虎”被一群陌生人合力“打败了”!我强忍满眼激动的泪花,掏出钱想略表谢意,却被那些粗糙的大手坚决挡回:“那不能要呢,都是小事情嘛!谁人出门不遇个事儿嘛……”

一旁的刘师傅拍拍满是灰尘的手,竟也替他们帮腔,他十分珍爱地将墨镜在衣角上擦一擦,然后端端正正地架放在高挺的鼻梁上,说:“对噢,都不能要嘛!谁叫你是咱的客人呢!应该的,咱们这里的人,都这个样儿。快走,天快黑了!”车子“嘀嘀”唱了几声,再次启动,两厢车窗洞开,夹道而立的是扛着、拄着劳动工具的村民,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车子颠簸前行,我频频回头。远远看去,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18.依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和“我”的情感变化。_________,沮丧焦虑→回村喊人,_________→_________,愧疚感激→再次前行,_________19.从划线句A、B中任选一句,分析描写夕阳的作用。选句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依据提示,品析语言。(1)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从修辞的角度)(2)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摘掉眼镜,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从加横线词的角度)21.结合全文,探究标题的含义。三、作文(50分)22.登上地球之巅,潜入大海深处,走进茫茫戈壁……探险,让我们寻到了简单的快乐,寻到了解脱的我行我素,寻到了随心所欲的快感。探险,让远离大自然的人们神采飞扬,让我们感悟到人类的无畏勇气。这就是探险的魅力。请以“探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要尽量写得生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有误,“愧作”的“作”应写作“怍”;B.正确;C.有误,“诘问”的“诘”应读作“jié”;D.有误,“疮疤”的“疮”应读作“chuāng”。故选:B。2.【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解答】A.有误,“竹杆”的“杆”应为“竿”。B.有误,“皇恐”的“皇”应为“惶”。C.有误,“烦燥”的“燥”应为“躁”。D.正确。故选:D。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成语误用的六种类型:①褒贬误用:有些成语(熟语)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②断词取义。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不能断词取义。③前后矛盾。有些成语要看它在整个句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④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⑤表意重复。成语的意思已经通过句子有所表述。⑥误解成语意义。【解答】A.芸芸众生的意思是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符合句意表达。B.逢场作戏的意思是卖艺要遇到适当的地方就开场表演;偶而凑凑热闹,褒贬误用。C.十拿九稳的意思是比喻很有把握。符合句意表达。D.周而复始的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符合句意表达。故选:B。4.【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解答】ABC.正确。D.有误,梁启超不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林旭、杨锐。故选:D。5.【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前要认真阅读文段,然后分析运载火箭的发射的三种形式,即①⑤②句,为尾句。故选:C。6.【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可怜夜半虚前席(注意“怜”的书写)(2)衣冠简朴古风存(注意“简”的书写)(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4)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惟”的书写)7.【答案】见解答。【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学生需根据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掌握情况作答。如:《卜算子•咏梅》原文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处在冰冻百丈之上,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她迎寒盛开,显得格外俏丽。这一枝梅花虽然少,却表现了“山花烂漫”的前途,表示不可扼杀的新生事物的无限力量,表明了“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哲理。(2)本题考查人物事迹概括。毛泽东的事迹:小时候帮毛四阿婆收过谷子,为此耽搁了收自家的谷子被父亲责骂;毛泽东生活简朴,对待吃穿到了近乎抠门的地步,但是买书买报,他是最积极的,绝对“大手大脚”。毛泽东当过一段时间的兵,每月有七元的饷银,那时他除开支两三元用来吃饭、买水外,剩下的钱都拿来买书订报了。(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是:国家天下的兴盛与衰败,是每一个老百姓的责任,围绕心系祖国的情感作答。【解答】答案:(1)推荐的作品:《卜算子•咏梅》推荐理由:文中的梅花迎寒盛开,显得格外俏丽,却表现了“山花烂漫”的前途,表明了“真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2)示例:小时候帮毛四阿婆收过谷子,为此耽搁了收自家的谷子被父亲责骂。(3)示例:只有心系祖国,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二、阅读理解(44分)8-9【答案】(1)这两句诗借景抒情,借登高望远表达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的人生哲理,抒发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2)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征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分析】《登飞来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这首诗是诗人初涉宦海之作,抱负不凡,寄托壮怀,实行新法的前奏,浮云就遮不住眼睛,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因此,揭示了的人生哲理是: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不怕对改革的非议,具有勇往直前。(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对前途充满信心,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邪臣蔽贤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答案:(1)这两句诗借景抒情,借登高望远表达了只有站得高,才能不怕阻挠,抒发了诗人高瞻远瞩。(2)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征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10-13【答案】(1)①经过,过了②终于,到底(2)山门/圮于河。(3)①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②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4)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分析】参考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经过十多年。阅:经过。②句意:最后也没找到。竟:终于。(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谓语和宾语之间。“山门”为主语,所以句子停顿为:山门/圮于河。(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虚词,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意译为辅,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句中重点的词有:①重点词语:尔辈,你们;究;物理;为,被。句子翻译为: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②重点词语:服,信服;为。句子翻译为:大家信服地认为。(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庙僧和讲学家都是从经验出发,犯了脱离实际,所以找不到石兽,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答案:(1)①经过,过了②终于(2)山门/圮于河。(3)①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②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4)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14-17【答案】(1)①成为中学生;②身体长大;③学会承担责任。(2)“竟”字是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意,意思是“我”正在惭愧不安帮助老太太时,完全没料到父亲居然也在人群中,表达了“我”当时震惊和惶恐不安的心理。(3)示例:这是的真实的内心活动,表明“我”是真心实意“承担责任”,也为下文父亲认定“我”有责任感而没有责骂“我”埋下了伏笔。(4)示例一:不同意。“我”虽不是真正的肇事者,但撞人事件却与“我”有关,我应承担部分责任,而从老人的情况来看,更表明“我”承担责任很有必要。示例二:同意。“我”的正确做法应是一方面承担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找到邻家的孩子,劝说他承认错误,帮助他学会承担责任。【分析】本文通过记叙“我”盼望长大,有天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帮助被撞的老太太,并经常去看望她,晚饭时父母没有责备“我”,反而说“我”长大了,表现了真正的长大意味着学会承担责任,懂得从身边的事做起,把每件小事做好,知道关心身边的人。【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联系“小的时候想长大,早些成为大人”可概括为:成为中学生,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有青春痘了;联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长大。(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赏析。联系“我开始害怕,回去会怎样呢”可知“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中的“竟”字是居然。当时“我”正在惭愧不安帮助老太太,“竟”体现了“我”当时震惊和惶恐不安的心理。(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联系“我把老太太送回家。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于是,我会常常去看她”可知“我并不想敷衍她,是真心实意的!为下文父亲认定“我”有责任感而没有责骂“我”埋下了伏笔。(4)本题考查开放探究。根据题目要求,组织合理的语言回答即可。因为真的不是“我”撞的人,另一方面找到邻家的孩子,帮助他学会承担责任。答案:(1)①成为中学生;②身体长大。(2)“竟”字是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意,完全没料到父亲居然也在人群中。(3)示例:这是的真实的内心活动,表明“我”是真心实意“承担责任”。(4)示例一:不同意。“我”虽不是真正的肇事者,我应承担部分责任,更表明“我”承担责任很有必要。示例二:同意。“我”的正确做法应是一方面承担应尽的责任,劝说他承认错误。18-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文章讲述了在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路上却遭遇塌方,当要帮忙的老人说去喊人帮忙,却迟迟不归时,心生怀疑煎,倍感失望时,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在老人的带领下合力铲平了塌方,当要答谢他们时,被谢绝了。最后我依依不舍的重新上路。【解答】(1)本题考查情节与人物情感的梳理。结合文章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