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之性质_第1页
论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之性质_第2页
论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之性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之性质

第1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号规定,“申请人因违反发票之日起或者账户记录而失去发票的权利的,其基本权利由公众行使,可以向未支付的账户金额返还。”该条规定即是所谓的利益返还请求权,又称利益偿还请求权一、利益返还请求权学说上对请求权的性质存在四种观点,分别为:(一)票据权利变形说。认为利益返还请求权乃是票据权利之变形,亦即票据权利之剩余物,德国法院判例及部分学者采此说。然此请求权为票据权利消灭后所产生,非票据权利的延伸,与票据权利并无相通之处,故不妥。(二)损害赔偿请求权说。认为利益返还请求权即民法上之损害赔偿请求权,然民法上的损害赔偿请求乃基于债务不履行或侵权行为而产生,而此处的请求权由于票据债权人怠于行使其票据权利而来,故存在截然不同的本质,此说亦可被否定。(三)不当得利请求权说。认为该请求权即为民法上之不当得利请求权,因为其立法旨意相同,均在于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四)票据法上之特殊请求权说。主张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特别为基于法律规定而丧失票据权利的持票人设立的、对获得该利益的票据义务人行使的非票据上返还请求,它是补充的权利,当持票人有其它相当于票据债权的权利可供行使而不至受损时,就没有利益返还请求权,而不是票据权利和民法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请求权。关于(三)、关于利益返还请求权,主张为票据法上之特殊请求权以及主张为民法上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学者均为数不少,且均提出了各自的理由。主张票据法上之特殊请求权说的学者多以此请求权不符合不当得利的要件,尤其从“无合法之法律原因”以及“一方受益与另一方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两个方面来否定不当得利请求权说。首先他们认为票据债务人之得利并非无法律根据,而是基于票据法的规定,即由于可归责于票据权利人的原因导致其自身权利的丧失,因此票据债务人之得利有着票据法的支持,不应为不当得利。其次还有学者认为,在票据权利灭失之后,票据债务人与受损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故也不应认定为不当得利。另有学者认为,不当得利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违法,但至少可以说是不适法,将其与出票人或者承兑人合法得利的对价或者票据资金相提并论,这在普通人的伦理观念中难以接受而且,认定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为民法上之不当得利请求权,在立法例上是有依据的,德国《票据法》第89条以不当得利为标题进行了规定:如出票人或承兑人的票据债务由于时效而消灭,或因持票人怠于进行为维护票据权利所必不可少的处理而免除,则只要其有可能从持票人的损失中获得利益,仍然对票据的持票人负有义务。并且规定持票人索回不当得利的请求权在票据债务消灭的3年后失效。诚如一位学者所说,学说上的解释,观点的说明,没有什么论据比立法实践更具有说服力。二、票据记载事项欠缺情形本适用于欠缺不动产记载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之构成要件,依通说有:须票据上之债权曾有效成立并确实存在;依票据法之特别规定而消灭争议较大的是第二个要件即票据法特别规定究竟为何?我国票据法规定为“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两种情形,而学者们对因后者而产生利益返还请求权之规定颇有微词,认为这项规定在逻辑上是矛盾的,票据记载事项欠缺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应记载事项未记载或记载了有害事项,这只能使票据本身无效,根本不能产生票据权利,谈不上“丧失票据权利”;另一种是相对记载事项未记载(可当然适用法律的规定作为补充),或记载了无益的事项,但这不会导致票据的无效,也不存在“票据权利丧失”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解决,第一,因为票据无效导致的法律后果,持票人当然可以依据票据的基础关系进行追偿,这是一种方式,也是民法上不当得利请求权之一种,要求给付无效票据的当事人返还其所得利益,当然不是适用票据法第18条的规定,而是民法通则的规定。第二,可适用民法上无效法律行为之转换理论解决,所谓无效法律行为的转换,指法律行为无效时,不发生当事人所欲实现的法律效果,为贯彻私法自治的原则,应在一定要件下使该法律行为的转换为其他行为,使之生效。因此,建议在对我国票据法修改时规定“因保全措施之欠缺或时效之经过导致票据权利之丧失”之情形,可构成利益返还请求权。三、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行使是否有必要返还?我国票据法规定,利益返还的范围为:“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何为相当的利益,是否应该为相当的利益,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点进行论述:(一)何为受有利益。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谓受有利益指票据债务人基于原因关系或资金关系所得到的利益,并不是指票据债务人因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而得以免除的票据债务。而此项受益不限于积极财产的增加,还包括消极的既存债务的免除。(二)以何时为准计算受得利益。在所受利益灭失的情形下,是否要返还,学者的分歧较大。有学者认为不以持票人行使利益返还请求权时为准,而应以受益当时为准。即认为不以现存为必要,即使不存在,出票人或承兑人仍应以所受利益之限度负责。纵已消费,仍应返还。(三)出票人赠与出票时,是否要返还其利益。有学者认为出票人已经因达到赠与的目的,所以仍为受有利益,应负利益返还的责任。(四)利息返还的问题,在此存在两种可能的利益,一种为该所受利益的法定利息,另一种为持票人行使利益返还请求权时义务人的迟延利益。对于后者,学者们一致认为应该偿还;对于前者,有学者认为该项请求权为不当得利请求权,应该返还该项利益的法定利息。同样持不当得利请求权说的学者认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发票人或承兑人受有相当利息的利益,则持票人应请求一并返还,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持票人票据权利的丧失,是出于其怠于行使票据权利所致,即系可归责于持票人的事由所致,故持票人不应请求返还义务人将现存利益附加利息一并返还。四、不当得利的权益和不动产法上的原因仅有其规定的价值,一个(一)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是为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而作出,和民法债的基本类型中的不当得利存在立法旨意上的一致,票据法上作此规定是同其他的制度相匹配,因为票据法对票据债务人施加的责任过重,因而规定了较短的时效和严格的保全手续。为了不使当事人因此而得到额外的利益,又规定了此项制度,以资平衡。可见此项规定并不在于使票据债务人保有其额外的利益,故其保有利益并无法律上的原因,认定其为不当得利是法的精神的体现。(二)票据法第18条的规定确实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是我国客观存在的社会情况在立法上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对票据法的理念的加深,该条规定应予以修改,将票据权利丧失的缘由确定为“时效之经过和保全措施之欠缺”,方符合票据法的精神。(三)关于应予返还的利益含义和范围问题,采不同性质说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利益应指票据债务人基于原因关系或资金关系所得到的利益,并不是指票据债务人因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而得以免除的票据债务。根据不当得利制度的相应规定,该项利益应该以票据债权人请求时为准而予以返还,而在利益灭失的情形,要作具体分析,如是因利益本身的性质或者不归责于保有人的原因灭失的,应该不予以返还。但在保有人消费的情况下应该予以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