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
3.(2分)人在静脉注射药物时所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选用此生理盐水的主要目的
在于()
A.使体内增加无机盐B.使体内增加水分
C.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D.保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V、HP。1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5.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液、B液和C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
是()
/A液\、/J液个.、/A液、/A液、
A.心源--H沽B.©液BaSC.匕液--D.C»-—B液
6.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
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形成Na2c排出体夕卜
C.H2c(MNaHCO:,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很快排出体内
7.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I).②③④⑤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
9.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0.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B.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2.中枢神经系统是指()
A.脊髓和脊神经B.脑和脑神经
C.脑和脊髓D.脑神经和脊神经
13.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I).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14.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会很快地发生一次电位变化
()
A.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膜内外电位不变
15.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16.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17.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
变化的位置是()
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
18.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
A.大脑两半球B.脑C.中枢神经系统D.大脑皮层
19.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0.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
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③
21.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
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f②f④或①f③f⑤B.①f②f③f④f⑤
C.②f①f④一③一⑤D.①一②f④或②一①一③f⑤
22.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23.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24.当一个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
这一生理调节生理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25.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以促进合成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如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属效应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注意:文科班作答第26.27大题,理科班作答第28.29.30.31
大题.
26.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
为.
(2)、和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
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山构成的液
体环境叫做.
(3)、和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
(5)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6)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7.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
有、、和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
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
方式叫做____________
(4)激素调节的特点①:②;③
28.(2013秋•城厢区校级期末)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营养物质
外
界D系统
环
细
境
食物残渣胞
血液循环’
中
内
的
液
物
呼吸系统
质CO,
■尿素、尿酸、水等
E系统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
C代表.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E.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
要经过、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系统.而C0?的排出则要经、系统.
29.(2013春•泉州校级期末)如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图中的名称是,是由一个神经元的经过多次分支最后膨大形
成的.
(3)当有兴奋传来时,能释放递质,递质经扩散通过最后作用
于,引起电位变化,产生新的.
(4)突触是由、和三个部分构成的.
30.(2011秋•淮安期中)如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刺激4Fj£Jw|""激素]----“垂产-激素II甲状版]—*•激草川
<->__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的“刺激”可由哪些因素引起?如.
(2)图中的“激素H”和“激素ni”分别是和.
(3)图中的“(+)”和“(-)”分别表示和.
31.(2014秋•延吉市校级期中)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J④I⑤I®I⑦〃他,J⑪、,J⑩、
3点血W)(立2疳(内2城(#«w)(ffiw)(w±*)(甲入⑥)
----------;--V---------------------,J•V--------------'
I物理方式调节体温II代谢方式调节体ifl1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③f⑩属于.皮肤、
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骨骼肌有时会,甲状腺的
分泌活动会.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调节
为主.
2015-2016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
【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解答】解:A、消化道不是体液,A错误;
B、血液不属于体液,B错误;
C、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组成体液,C正确;
D、血浆、组织液、淋巴是细胞外液,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对
应相关概念关系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
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解答】解;A、钙离子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呼吸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
的关键.
3.(2分)人在静脉注射药物时所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选用此生理盐水的主要目的
在于()
A.使体内增加无机盐B.使体内增加水分
C.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D.保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分析】生理盐水的浓度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因此生理盐水与血浆是等渗溶液,人在静脉
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原因是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解答】解: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大致相当,二者是等渗溶液,能够使血
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否则,就会引起细胞失水而变形或破裂,
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意在强化学生对人体维持渗透压温度的方法及意
义,提高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能力.
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V、HPOA等离子有关
I).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
(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
与它含有HCO:「、HP。/等缓冲物质有关.
(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
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
【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和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A正确;
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B错误;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V、HPO产等缓冲物质有
关,C正确;
D、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
查.
5.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液、B液和C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
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解答】解:分析题图可知,A是血浆,B是淋巴,C是组织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
的物质交换关系可得,A与C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C中的物质可以形成B,B中的物质
通过淋巴循环进入A.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分析题
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
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形成Na2c。3排出体外
C.H2c(VNallCCh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很快排出体内
【分析】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如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
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
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
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
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
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
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据此答题.
【解答】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
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zCO/NallCQ,等,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
后,会和缓冲物质反应,维持PH值的相对稳定.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掌握人体血浆pH能
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
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解答】解:①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①错误;
②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②正确;
③二氧化碳为细胞代谢产物,通过扩散进入内环境,③正确;
④无机盐(如钠离子等)属于内化境成分,④正确;
⑤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⑤正确.
则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②③④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
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
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
境.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各种成分和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不会引起酶促反
应速率加快,A错误;
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渗透压下降,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
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正确;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糖尿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生
理意义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
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
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
机制.
故选:D.
【点评】本题知识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只要考生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
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0.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I).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分析】本题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调节机制和举例,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化学成分在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
-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温度和渗透压是内环境的理化
性质,所以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A正确;
B、内环境稳态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维持,B错误;
C、内环境的酸碱度主要依靠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来维持,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系,C正
确;
D、内环境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这一
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稳态的调节机制和相关的调节过程,对与内环
境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B.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分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它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盐皮质素.主要作
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肾皮质集合管,增加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促进钾离子的排泄.内环境的
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内环境主要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
淋巴.
【解答】解:A、摄入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这时细胞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增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A错误:
B、内环境的稳态包括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其中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
透压,B正确;
C、人体的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
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
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掌
握相关知识,很容易解答本题.
12.中枢神经系统是指()
A.脊髓和脊神经B.脑和脑神经
C.脑和脊髓D.脑神经和脊神经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脑和脊髓,在高
等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和昆虫等,则主要包括腹神经索和一系列的神经节.
【解答】解: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是脑和脊髓的记忆.
13.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
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
【解答】解: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的通路
正常,所以针刺会有感觉,但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不能接受信号,所以不能运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知识
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14.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会很快地发生一次电位变化
()
A.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膜内外电位不变
【分析】当神经纤维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
子的外流有关.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
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答】解:A、由于Na,内流,使神经纤维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正确;
B、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错误;
C、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错误;
【)、膜内外电位发生了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5.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在
突触小体上,兴奋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上,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
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
向的.
【解答】解: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A正确;
B、在突触处兴奋的转化模式为: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B正确;
C、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
后膜,C正确;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步的,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D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掌握兴
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然后再对选项作出准确
的判断.
16.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见下表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解答】解:神经调节准确、快速,体液调节较广泛;体液调节的调节物质大部分是内分泌
腺产生的,但也有的不是,如二氧化碳,并通过体液运送到相关部位.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7.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
变化的位置是()
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其中a、c、e分别为三个神经元
的轴突,b和d是第二和第三个神经元的细胞核.由于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
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向右.
【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图中兴奋向
右传递.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同一个神经元的b、c处能测到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
的d和e处也能测到电位变化,但上一个神经元的a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所以能测到膜内
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b、c、d和e处.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示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
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出能测
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8.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
A.大脑两半球B.脑C.中枢神经系统D.大脑皮层
【分析】本题考查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
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
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解: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
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控制着相应的低级中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要求对小脑、大脑皮层、脑干等的功能熟
记,难度一般.
19.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分析】1、胰高血糖素可以升血糖,由胰岛A细胞分泌.作用机理:可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胰岛素可以降血糖,由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
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
3、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4、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
5、雌性激素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6、孕激素:促进女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的激素.
7、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并甲状腺发育和调控其分泌相应的激素的活动
【解答】解:A、胰高血糖素升血糖,胰岛素是降血糖,两者对于血糖调节起着拮抗作用,A
正确;
B、生长激素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两者是协同作用,
B错误;
C、雌性激素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孕激素促
进女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的激素.两者具有协同作
用,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并甲状腺发育和调控其分泌相应的激素的活动,不是拮抗作用,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
20.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
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②③
【分析】此题考查了小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脊
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和语
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据
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
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
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
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语无伦次与大脑的语言中枢有关.
②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
衡.
③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
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所以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是大脑、走路不稳小脑调节、呼吸急促是脑干.
故选:D.
【点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1.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
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一②一④或①一③-⑤B.①一②一③f④一⑤
C.②f①f④一③/⑤D.①一②f④或②一①一③f⑤
【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
释放抗利尿激素多f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一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多一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一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一肾小
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一尿量增加.
【解答】解: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
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摄水量增加,使细胞外液渗
透压下降.另一方面传至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使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作用
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这样就达到平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意在考查学生是理解和知识应用能力,解答本题
的关键是理解水平衡调节的过程.
22.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
释放抗利尿激素多一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一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解答】解:海水浓度高,机体丢失大量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细胞外液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发出指令,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
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水盐平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3.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分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
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解答】解: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
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的中枢,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参与体液调节,B正确;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错误;
I)、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激素增多,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下丘脑功能,综合考查了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解题关键是识记下丘脑
功能.
24.当一个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
这一生理调节生理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分析】神经-体液调节: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
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
【解答】解:遇到危险时,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发挥作用,
属于体液调节,所以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
的信息“危险”是与大脑皮层(神经)兴奋有关,“肾上腺素”是属于激素调节.
25.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以促进合成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如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属效应器.
A.①@③④B.①②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分析】1、据图分析,图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d是肾上腺素,e是抗利尿激素.
2、体内水多一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一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一肾小
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一尿量增加.
3、寒冷环境一皮肤冷觉感受器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一体温维持相
对恒定.
【解答】解:①据图分析,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要增加产热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要增加,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
①正确;
②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使得产热量增加,②正
确;
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的中枢,但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③错误;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e(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于
原尿的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降低体内渗透压,④正确;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
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加强产热,⑤错误;
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接受传出神经的支配,均为效应器,⑥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关知
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体外调节和水平衡调
节的内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注意:文科班作答第26.27大题,理科班作答第28.29.30.31
大题.
26.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
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内环境.
(3)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5)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分析】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
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
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1',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
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
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
体液.
(2)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3)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叫做稳态.
(5)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
(1)水体液
(2)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内环境
(3)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4)器官系统内环境稳态
(5)神经-体液-免疫
(6)内环境稳态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7.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
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
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
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4)激素调节的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
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
言语区).
激素调节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
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
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
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
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解答】解:(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
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
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即激素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3)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
作.
(4)激素调节的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故答案为:
(1)语言、学习、记忆,思维
(2)激素调节
(3)反馈调节
(4)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点评】本题考查了脑的高级功能及激素调节的特点,意在考察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
度不大.
28.(2013秋•城厢区校级期末)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营养物质
外
界D系统
环
细
境
食物残渣胞
中
内
的,
液
物'co7呼吸系统
质
,尿索、尿酸、水等
E系统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内环境,其中A代表血浆,B代表组织液,C代表一
淋巴.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消化系统;E泌尿系统.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口一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
要经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循环系统、排泄系
统.而CO?的排出则要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分析】本题形象地反映出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媒介.解答本
题时要结合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图解分析解答.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和
细胞内液.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
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
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也就是说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获得氧气、营养和排
出代谢废物.这些过程需要通过循环、呼吸、消化、排泄四大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
内环境是外界环境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媒介.
【解答】解:(1)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体内细胞和内环
境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
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又回到血浆中,小
部分组织液可透过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液经淋巴循环到达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
中.根据图示因为B-CfA是单向的,可确定C为淋巴,A为血浆,B为组织液,共同构成了
内环境.D吸收营养物质是消化系统,E排出尿素、尿酸等应是泌尿系统.
(2)人体内的细胞就可以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了.具体地说,
就是由呼吸系统吸进的氧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先进入血液,然后再通过组织液进入体
内细胞;同时,体内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也要先进入组织液,然后再进
入血液而被运送到排泄系统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由此可见,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D表示消化系统、E表示排泄系统.
(3)Na;Cl一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我们的食物和水在消化道主动运输进入人体内环境,葡萄糖
来自于小肠上皮细胞消化了多糖分解为葡糖后主动运输进入内环境,氨基酸也是绝大部分通
过小肠上皮细胞消化蛋白质主动运输氨基酸进入内环境.因此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
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需
要经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协助.
(4)代谢废物是指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它们都是糖,
脂,氨基酸等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复杂的生化反应产生的废物.食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
境,0?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而代谢废物CO?、尿素等则通过皮肤,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它
们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排泄,不经过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参与的废物排泄叫排遗,
所谓排遗指无法消化利用的食物残渣经过消化道排出体外的过程.可见,与新陈代谢直接有
关的四个系统是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系统.但其他各种器官、系统与新陈代谢也都有一
定的关系.
故答案为:
(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场馆智能化运维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悬架系统减震元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系统专项招聘公费师范生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湖南邵阳北塔区区外选调教师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射频同轴电缆组件项目建议书
- 2025年ITO靶材项目建议书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2023秋)
- 2025年自体血回输装置项目建议书
- 关于2025财务部门述职报告范文
- 2025年严以律己心得体会范文
- 2025年初中劳动教师招聘考试试卷(附答案) 三套
- 银行电信诈骗培训课件
- 烧结工艺培训课件
- 2025年4月自考00841第二外语(法语)试题
- 水表安装培训课件下载
- 国有企业招标培训课件
- 2025年甘肃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GB/T 45309-2025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犟龟 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