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必修上第七单元编写意图——阅读与写作

必修上第七单元编写意图——阅读与写作精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感受、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自然情怀1.读懂文中之“树”,探究情景交融的方法;2.发现自然之“树”,培养对自然风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3.建构胸中之“树”,尝试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景物。学习目标:《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教材第124页)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与情在写作中应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篇景情自然融合的文章,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心灵的触动和情感上的共鸣。“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了情感,景物才有情味,才能感人。学习任务一:读懂文中之树(一)朗读文本中对“树”的描写。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史铁生《我与地坛》

(二)分析与品鉴:聚焦重点语句,品味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物象情感《故都的秋》

槐树:落蕊满地

清冷的趣味《荷塘月色》

柳树:色阴姿丰

淡淡的喜悦《我与地坛》

柏树:苍黑镇静

深沉的思索(三)总结与归纳同一意象,不同着力点渲染,表现的情感不同。注重景物描写中的色彩渲染,运用契合情感的词语来修饰意象。(四)触类而旁通: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四)触类而旁通: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窣窣悉悉窣窣片刻不息。探究情景交融的方法1.选择与情感、心境高度契合的景物2.建立情景联系3.赋予景物以个性化的情感学习任务二:发现自然之树

“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

学习任务二:发现自然之树陶渊明回归园田,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有了复得返自然的惬意自得;孟浩然拜访故人,看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分外轻松愉悦;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一棵树曾经给你带来了触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思考与探究:作为南阳人,我们的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请你给南阳市选心中理想的市树,表达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要求:有对树木特征的概括描述,写出树木的精神品质,150字左右。2.阅读与写作:

松涛阵阵,你迎风起舞;雨雪霏霏,你经冬不凋。公园里、僻静处、大街旁随处可见你的身影——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一株株青松昂首挺胸,守护着这片古老的盆地,滋养着敦朴温厚、富于担当的南阳儿女。我选择你——栉风沐雨自担当的青松作为南阳的市树。

穿行在大街小巷,街道两旁总是站立着两排白杨树,他们笔直向上,挺拔地向天空伸展,以一种忠贞不屈的姿势守卫着我们,仿佛是吞吐雾霾送来清爽的环保卫士;树干上饱经沧桑的大眼睛慈爱、静默,又仿佛是长辈看护着他的儿女——因这日复一日的荫庇,我选择白杨做我们的市树。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清】郑燮

情因景生因情写景

🔑我们的生命中为什么要有树?

学习任务三:建构胸中之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人是自然之子,人的生命节律与自然同频共振,自然界的种种事物和种种现象总是能激发我们的情感,启迪我们的思想。毛泽东在病危之际仍然要人给他读《枯树赋》,当读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时,他不由得泪流满面。在这个世界上,树和人是相通的,树中有人,人中有树。王安石言,“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我们也都曾“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在对繁枝茂叶的深情凝视中,我们读懂了大树背后的坚守与信念、甘苦与悲欢,从而写出情貌无遗,情景交融的文字。

(二)情意物迁,辞以情发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