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层脑电图监测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_第1页
皮层脑电图监测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_第2页
皮层脑电图监测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层脑电图监测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癫痫(tle)的长期治疗效果很差,容易发展为难治性癫痫。在难治性癫痫中TLE的比例可达34%1数据和方法1.1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方案确定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TLE患者50例,均符合以下标准:(1)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2年以上,现每月仍发作数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临床症状和VEEG(均加用蝶骨电极)提示为TLE;(3)伴或不伴有颞叶影像学阳性发现。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9~53岁,平均28岁;病程3~31年,平均19年。有产伤史2例,儿时有高热惊厥史者7例。其中影像学检查阳性39例,阴性11例。发作类型:单纯部分性发作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6例,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15例,混合性发作5例。发作频率为2~21次/月。常规MRI检查(均加扫海马像)以及神经心理评估,选择性地在发作间歇期和发作期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检查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查。待以上各项资料齐备后,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神经电生理医师共同讨论确定手术方案。ECoG定位:术中描记皮层脑电采用的仪器为英国Oxford脑电监测系统,定位根据致痫灶定位范围大小选用4、6或8导的皮层盘状电极,利用4导深部电极监测海马杏仁核放电,对痫样放电区域进行标记。1.3开颅性致痫灶切除联合手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在ECoG监测前30min要求麻醉医师逐渐将麻醉用药减量。根据术前评估的结果,确定开颅部位暴露致痫灶及其周围3cm皮层组织,于暴露皮层放置皮层电极描记ECoG,确定致痫灶的具体范围,并在ECoG的导引下进行切除。根据术前和术中情况综合分析来选择手术方式,切除后ECoG监测如果仍残余显著的痫样放电,则进行适当的补充切除,直至痫样放电消失或明显减少,必要时视痫样放电的多少给予扩大切除范围或皮层热灼术。手术均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2结果2.1海马硬化及采用海固年50例患者行MRI检查,发现颅内病灶39例,其中一侧海马硬化或海马萎缩23例,一侧颞前叶海绵状血管瘤6例,一侧颞叶软化灶5例,左侧颞叶外侧局灶性占位3例,左侧海马钙化2例;无明显异常11例。2.2叶局灶改变案长程VEEG监测确定发作起始为左侧20例(颞叶局灶改变6例,额颞部9例,颞顶枕部5例),右侧15例(颞叶局灶改变4例,额颞部8例,颞顶枕部3例)。15例发作双侧起始,通过进一步临床症状学及影像学检查协助定位,最终确定优势侧为左侧9例(颞叶局灶改变5例,额颞部2例,颞顶枕部2例),右侧6例(颞叶局灶改变3例,额颞部2例,颞顶枕部1例)。2.3灶外残余癫痫放电的消失术前头皮VEEG在病灶表面及其周围,均探查有散在或密集的痫样放电出现;病灶切除后,痫样放电消失者38例,有12例病灶周围仍有残余痫样放电。扩大切除范围后,6例痫样放电消失,再行皮层热灼术热灼,2例痫样放电消失,4例仍可见有少量痫样放电。患者术前评估结果及术中ECoG探查情况见表1。2.4术后癫痫样放电消失2例出现一过性失语,但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恢复正常。l例出现头皮下感染,经积极抗炎、换药后好转。术后病理改变最常见的是海马硬化和皮质发育不良。术后均行MRI或CT检查,病灶切除比较满意。术后3个月均复查动态脑电图,痫样放电完全消失者31例,痫样放电消失明显者(较术前痫样放电频率减少50%~80%)11例,痫样放电部分减少者(较术前痫样放电频率减少<50%)5例,痫样放电无减少者3例。术后所有患者住院或门诊进行随访12~24个月。2.5治疗效果评估根据Engel3配方定位致痫灶既往研究认为,难治性TLE患者内科治疗往往效果不佳,长期用药疗效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灶已经成为治愈难治性TLE的有效手段半个多世纪以前,Penfield和Jasper开发应用了ECoG技术,在癫痫外科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文献报道,ECoG在致痫灶的精确定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癫痫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ECoG技术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术前综合分析后确定的致痫灶范围需要术中ECoG进一步确认;(2)ECoG监测方便、监测范围更广,可以对术前不能明确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监测确认;(3)功能区附近致痫灶(特别是左侧TLE)需要借助皮层电极实施语言区定位,有利于保护语言区,安全切除致痫灶。可以指导手术医师在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又可最大限度地切除致痫灶;(4)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疗效。在切除致痫灶后,再次行ECoG监测,往往在其周围毗邻的部位仍然监测到痫样放电,这就提示需要扩大切除范围,直至痫样放电完全消失或大部消失。本组手术前头皮VEEG在病灶表面及其周围,均探查有散在或密集的痫样放电;病灶切除后,痫样放电消失者38例,病灶周围仍有残余痫样放电者12例,扩大切除范围后,6例痫样放电消失,再行皮层热灼术热灼后,2例痫样放电消失,4例仍可见有少量痫样放电。因此说应用ECoG术中引导可以最大程度切除致痫灶,可以明确致痫灶切除的完整性,并部分程度上预测手术后疗效然而EcoG作为术中定位致痫灶的重要手段,也存在较多的缺点和不足。它监测时间相对较短,监测到的是癫痫发作间期的脑电图,与临床上实际的癫痫发作起始区可能不尽一致。而且手术中容易受麻醉、仪器干扰和技术人员分析水平等因素的影响。1.2术前评估VEEG监测:(1)依据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放方法,常规加用蝶骨电极进行描记。(2)采用奥地利EMS公司的128导全数字化癫痫灶精确定位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常规监测时间为1~3d,对于发作十分频繁的患者可以适当缩短监测时间;如果3d内未发作者则根据需要延长监测时间。同时有计划地逐渐减量或停用抗癫痫药物。本组患者中最长监测15d,并行闪光刺激、过度换气及剥夺睡眠等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