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1页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2页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3页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4页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在英汉对比研究中的作用共时与历时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两个概念,他从符号的任意性出发,得出要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前者指研究在某一特定状态中的语言系统,不考虑时间因素;后者指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英汉对比语言学用的主要是共时的方法,注意其相似点,但更注意不似点,包括此有彼无、此多彼少,尤其是貌同实异的地方,如果可能,则尽量列举,以减少学习和翻译中的错误。这种对比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使是双向的。前者以一种语言为参照语,另一种语言为对象语。研究参照语的某种范畴、某种形式、某种意义等在对象语中如何表达,有何等价物;后者以某种范畴为基点,不分参照语和对象语,两种语言平行对比。当然,共时对比并不排斥历时对比,因为任何语言从根本上说是不断演变的。比如,有时在共时研究中为了说明某些问题会追溯到某一语言的历史演变。汉英元音系统的对比1.单元音英语单元音有12个,汉语有6个。英语单元音数量是汉语的一倍,这说明英语单元音的音位区划分得更细。汉语的单元音数量少,这使得每个单元音承担的功能更多,包括的音位变体就更多,分布也更广,因此代表的区域也就更大。如英语有3个央元音,而汉语只有一个e,但它却包括5个变体:/e/měi(美)、/ε/yuē(约)、//wēn(温)、//gē(哥)、//wēng(翁)。汉语单元音各个变体之间的差异较之于英语也更大。英语单元音具有汉语单元音所没有的一些区别性特征,如音长和松紧。一些单元音的长度可以造成意义的区别,如/it/(它)、/it/(吃)、/ful/(满的)、/ful/(傻瓜)、/nt/(不)、/nt/(无,零)。英语在发长元音时,口腔肌肉紧张,音质平缓;发短元音时,口腔肌肉松弛。汉语的单元音不区别音长,其长度一般介于英语长元音和短元音之间。汉语与英语单元音系统有许多类似的音,如,英语的[i:]和汉语的[i]如闭口、非圆唇前元音,半开半闭、非圆唇中元音,闭口、圆唇后元音,半闭圆唇后元音。这种相似性对英语语音教学有利有弊。一方面,语音迁移,在短时间内快速、大致掌握发音。另一方面,完全用汉语的对应音去代替,影响纯正发音的习得。应强调这些相似音之间的差异。4)英语和汉语中还存在一些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元音。汉语里有一个闭口、圆唇前元音,而英语里没有。英语中的半开半闭前元音/e/和半闭前元音/æ/是汉语中没有的。英语半闭、非圆唇中元音//也是汉语中没有的。2.双元音(1)虽然汉语区分前响、后响双元音,但双元音两个音素之间的响度和发音长度区分远不如英语明显。英语中有8个双元音,全部为前响双元音,第一个元音音素发音比第二个清晰响亮且时长。汉语中双元音有9个,其中,前响双元音4个,后响双元音5个。汉语双元音发音时长整体相对较短,而且两个音素的响度基本一致,发音类似于介于这两个音素之间的一个单元音。(2)英语双元音/ai/、/ei/、/au/、/u/和汉语双元音ai、ei、ao、ou外表相近甚至相同,形成对应。它们虽同属闭口、前响双元音,但音质并不相等。英语的这几个双元音起始位置比汉语低,结束位置也较低,一般都在半闭状态,而汉语的第二个音素是在半闭和全闭之间。3.三元音汉语中的三元音是中间元音长且发音强,前后元音短且弱的元音。根据这些特征,汉语中的三元音是真的三元音。而英语中并无真正的“三元音”。单词flower和player中的元音曾被归于三元音一类,然而,这些元音是前音强,中音弱,后音次强,并不符合三元音的特征。因此,这类元音应该被视为双元音后面加上了一个中元音。3.什么是句子?英汉在这一概念上的异同1)英语的句子一般叫做sentence,本质是以动词为中心,前边有施动者,后边有受动者。五种基本句型:SVSVPSVOSVoOSVOC英语的主谓结构与西方的逻辑、科学和哲学密切相关2)汉语句子:用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1)英语句子是“树状:的,扩展方式是向右延伸,句尾是开放的,可不受限制。句子还可以往后延伸。汉语句子是“竹状”的,扩展方式是向左延伸,句首是开放的,不受限制。2)受理性主义和逻辑推理的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注重逻辑性,拘于结构形式。英语句子重主语,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谓协调一致,提纲挈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使得英语句子主从分明,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多层递进,前呼后拥,严密规范,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具有严谨的客体意识,多被动,句子成分之间协调一致,句式呈“集性型”。哲学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重直觉领会,不拘于形式结构,因而模糊性大,歧义较多汉语句子重话题(约50%)重意念,不重外在形式。没有主谓协调一致关系,句子以意役形,以神统法,具有灵活的主体意识,多主动,有很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呈“流散型”。3)英汉句子结构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修饰语位置不同。修饰语包括定语和状语,汉语的定语一般在名词前,英语的定语可前可后,位置比较灵活。汉语语序相对固定,英语语序相对灵活。4.简述英汉语言的发展史及其特征缀”大量产生,如“化”、“亚”、“性”。语法方面:吸收了大量欧化句法(主语复杂化、并列谓语、定语加长等);语法渐趋严密(主语用得较前增多等);被字句不限于表不幸或不愉快的事。5.英汉构词法的对比现代英语中,常见的构词法有复合法、派生法、拼缀法、转化法、逆成法、缩略法等。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构词法有重叠法、拼缀法、复合法和缩略法。1)复合法(composition)英语中复合法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次序排列构成新词的方法。由两个词构成的复合词,词序的排列一般来说主要是受词的形态变化的因素所制约,尽量让后一个词来体现复合词的词性。例如:复合名词deadline;复合形容词world-famous;复合动词(to)nickname;复合副词moreover,nevertheless;汉语的复合法和英语的相似。通过复合法不仅能构成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而写还能构成数词、代词、量词、介词和连词。汉语复合词的构词顺序主要受因果关系和句法结构关系制约,因此所构成的复合词内部的语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并列式、限定式。例如:海啸,地震,捐款,治理,干旱,贫民、压缩、美丑、远近等。2转类法(conversion)转换法是把一个词类的词变成另一个词类的词,但不改变词的写法,用转类法产生的词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以动词attack为例:Theenemyattackedusatnight.Theenemylaunchedanattackonusatnight.汉语中的部分词汇也存在通过转类法所构成的,例如:代表:1.我谨代表所有的同事向你表示感谢。2.他是我们选举出的学生代表。3.缩略法(shortening)在英语中,有两种缩略方法:首字母拼音法(acronym)和截成法(clipping)。A首字母拼音法首字母缩略词是构成一个名称的单词的首字母合成的。例如: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特殊用途英语B.截成法多音节词缩成一个音节。例如:ad=advertisement,flu=influenza。汉语中的缩略词的构成一般也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复杂名称压缩为一个简单的名称。例如:知青=知识青年,家电=家用电器、第二种方式是用数字概括一组词汇的特点或成分构成新词。例如: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品德好,五谷=稻、黍、稷、麦、豆。4.派生法(derivation)派生法指在一个词根上附加词缀而构成一个新词的方法。派生法在英语构词法中使用频繁,可以在一个词根上添加前缀、后缀或同时添加前后缀构成一个新词。通常情况下,前缀起到改变词义,后缀改变词类。汉语也有词缀,也可以通过加缀的方法构成新词,如“老爷—爷—老爷子”,汉语的词缀并没有改变词根的意义和改变词性的作用,这一点和英语差异很大,因此,汉语中的词缀不多,且没有英语中的派生词数量多。5.拼缀法(blending)拼缀法是对原有的两个词进行剪裁,取舍其中的首部或尾部,然后练成一个新词。所产生的新词与原词组相比较,词类和词义均保留不变,但是可能引起语用风格上的变异。汉语的词汇中没有此种方法的构词,这也是汉语词汇相对于英语来说较少的原因之一。例如:motel:motor+hotel汽车旅馆brunch:breakfast+lunch早午餐6.逆成法与派生法恰好相反。派生法借用词缀构成新词,而逆成法则是去掉被后缀构成新词。用逆成法构成的词绝大部分是动词。例如:editor(编辑人)→toedit(编辑)lazy(懒惰)→tolaze(偷懒)beggar(乞丐)→tobeg(乞讨)7.重叠法重叠法就是把词语重叠起来使用。词语重叠是汉语独特的现象,汉语中的各类实词几乎都可以重叠使用。词语重叠分为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两种方式。汉语中叠音构词比较活跃,可分为四种:即AA型,ABB型,AAB型和ABAC型,例如:“慢慢”、“娓娓”、“滔滔”、“爷爷”、“笑嘻嘻”、“毛茸茸”、“阴森森”、“毛毛雨”、“慌里慌张”、“傻里傻气”。英语中通过这种方式构成的新词极少,常见的主要是把一个词重叠起来,用连字符连成一体,构成新词或用押韵的方式构成新词。例如:tick-tick,crack-crack等,多为拟声词。6.英汉词缀的对比(1)

英汉语词缀的来源对比

英语有大量的外国词语、词缀,大多来自希腊语、拉丁语和法语。汉语主要是在中国国内发展的,而且汉语词以意译为主,不会直接用其它语言的书写形式,只会把它意译过来后加以运用。

(2)

英汉语词缀的数量对比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有大量的词缀,派生是其主要的构词方式。英语中常用前缀就有100多个。《英语百科丛书》收前缀约170个,后缀约200个。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而不像印欧语系那样用词的内部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复合是其主要的构词方式。与英语前缀比起来,汉语前缀很少。汉语中的后缀比前缀多,但也不及英语后缀数量之多。

(3)

英汉词缀语素是否成词对比

英语词缀是他源性的,他源词缀只是在语素这个层次上借入的不成词成分。但并不是说英语中没有成词词缀,如able,只是数量很少而已。

汉语词缀是自源性的。汉语作为孤立语,缺乏内部形态变化,构词造句时只能借助于语序和虚词。汉语中很多词缀都是成词语素。如介词、连词、助词后缀:-以(给以)、-得(觉得)、-了(除了);量词后缀:-辆(车辆)、-匹(马匹)、-口(人口)等。

(4)

英汉语词缀意义的虚实对比

英语的词缀有实在意义,往往在实词上再加实义。汉语词缀的意义较虚化,如:-子(桌子)、-巴(尾巴)、-家(孩子家)、-头(那头)等。

(5)英汉语词缀语法功能的对比

英语词缀有改变词干意义的功能

,各派语言学家常把前缀分为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表示数目和数量的前缀、表示时间空间程度的前缀和其它表示特殊意义的前缀;后缀虽然没有像前缀这样意义上的明确分类,但不同的后缀确实具有不同的意义,如:-ee表示动作承受者,-er指人或器物,-hood表示年纪、状况或亲属关系,-ment指行为、行为结果、具体事物或工具等。

汉语词缀没有改变词干意义的功能

(6)

英汉语词缀标示词性的功能对比

①英语后缀有标示词性的功能

,英语的后缀有改变词性的功能,语言学家们常把英语后缀分类为名词后缀,如:-age,

-dom,

-hood,

-ity,

-ist,

-graph,

-graphy等;动词后缀,如:ate,

en,

ify,

ize等;形容词后缀,如:-able,

-ible,

-al,

-ant,

-ary,

-ed等,以及副词后缀,如:-ly,

-wards,

-wise,

-ways,

-fold等。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形成了一种印象,什么样的后缀标示着什么样的词性。

②汉语词缀也有标示词性的功能

7.谈谈你所感兴趣的某一英汉对比的领域认知语言学指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人类通过隐喻来认识、了解世界。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核心任务是揭示英汉隐喻异同的规律,并对造成异同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国外隐喻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基础是Lakoff与Johnson(1980)的概念域映射理论,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Johnson(1987)的意象图式理论,Fauconnier(1994)的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与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国内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产生于2000年左右,2007年得到迅猛发展,2013年达到研究的高峰。初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束定芳、陈家旭等人。隐喻类型比较普遍接受的隐喻分类是由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他们根据始源域不同,把概念隐喻划分为实体隐喻、空间/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涉及的隐喻类型有时间隐喻、空间隐喻、情感隐喻、颜色隐喻、动物隐喻、人体隐喻、通感隐喻等。国内学者以隐喻的表达形式、功能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将隐喻分为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所涉及的隐喻类型大体上可分为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概念隐喻”和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隐喻”。依托上述类型划分进行隐喻研究,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某一类英汉隐喻的“异”和“同”。但研究对象涉及面过宽,不容易深入探析英汉隐喻异同的产生动因、理解过程和作用机制。部分研究选取与某一组英汉对等词相关的隐喻或隐喻性习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比较系统的个案研究。其优点是研究较容易操作和深入,不足之处在于研究对象涉及面过窄,因而缺乏普遍的解释力和代表性。英汉语中的隐喻系统是庞大复杂的,因此个案研究有其特定的优势和价值。近年对英汉隐喻类型的对比研究仍相对缺乏。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已有的隐喻分类和标准,同时应更多关注英汉隐喻类型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2)研究层面为实现特定的研究目标,跨层面多维的隐喻研究已成为必要。早期的隐喻研究主要限于词汇层面,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扩展到了语法、语用、语篇、非语言等不同层面。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主要涉及认知层面、文化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基本跟上了国外隐喻研究的步伐。客观来说,不同的研究层面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均有其价值所在。隐喻研究层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因素。综合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近年研究对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