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海南省临高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临高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临高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临高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临高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海南省临高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2.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A.创立皇帝制 B.颁布“推恩令” C.贞观之治 D.设宣政院管理吐蕃3.历史课堂上,针对老师设置的问题“假如真的能够穿越,你最希望自己穿越到哪个历史时期?”下列四位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唐朝,他们的理由陈述,你认为成立的是()A.小石:我想穿越到唐代,去跟岳飞进行交流

B.小风:我想穿越到开元盛世,看看唐三彩和长安城

C.小乐:我想穿越到唐代去参加科举,感受一下察举制

D.小夏:我想穿越到唐太宗时期,邂逅商鞅,向他求教4.有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以“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处理战败的民族和政权;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此时,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材料说明唐太宗时()A.民族关系和睦 B.盛世经济繁荣 C.中外交流频紧 D.文学艺术多彩5.诗仙李白诗句豪迈奔放和诗圣杜甫诗句沉郁悲,导致两人创造风格不同的原因是()A.所受教育不同 B.个人前途不同

C.所处社会现实不同 D.对祖国山河认知不同6.宋梅尧臣《水轮咏》的“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述的是()A.筒车 B.翻车 C.曲辕犁 D.耦犁7.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求取佛教经义 D.加强两国间的友好8.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A.玄奘 B.鉴真 C.蔡伦 D.毕昇9.汉代时人们将输入中原的物种冠以“胡”字,如胡麻、胡瓜、胡椒、胡萝卜等:到了唐代,则通常冠以“海”字,如海棠、海石榴、海珠(波斯湾珍珠)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唐朝与汉朝习俗迥异 B.唐朝崇尚西洋文化

C.唐朝时关闭丝绸之路 D.唐朝对外交往扩大10.“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A.隋朝灭亡 B.唐朝由盛转衰 C.北宋建立 D.金与南宋对峙11.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而南方则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这一局面的实质是()A.新政权的建立 B.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C.南北政权对峙 D.黄巢起义造成的混乱12.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朱元璋13.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A.增强军队战斗力 B.防止地方专权 C.加强禁军 D.防止武将专权1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对哪一英雄人物的称赞()A.秦桧 B.岳飞 C.薛仁货 D.程咬金15.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书愤五首•其一》写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国历史上曾以大散关为界的民族政权是()A.北宋和辽 B.辽和西夏 C.南宋和西夏 D.南宋和金16.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充当货币的材料有贝克、铜、铁、纸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交子 D.会子17.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

①机构重叠,权力集中,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②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

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

④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8.杭州城内有瓦子23处,其中北瓦子最大,有勾栏13座,分别表演戏剧、说唱、皮影戏等,昼夜不息的演出,观众数以千计。由此可见,宋朝()A.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B.书法绘画异彩纷呈 C.文学创作成就斐然 D.社会风气昂扬进取19.谚语是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下列谚语反映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是()A.“苏湖熟,天下足”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D.“地在人种,事在人为”20.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他给予铁木真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统一六国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创立行省制度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七下《中国历史》材料二: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贞观政要》材料三:(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成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资治通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进隋朝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分析,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是什么?(3)材料三中天下大稳局面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研究者按照史料的呈现方式通常将史料分为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如图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

​材料二: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日本派遣十几批使节把唐朝的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等传回日本。在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扬州大明寺的一位高僧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三: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请回答:(1)根据材料回答,材料一中的壁画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唐朝哪一方面的历史?(2)根据材料二回答日本派遣使节来唐朝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三中提到的两个人物的共同贡献是什么?(4)以上材料反映了唐朝外交的典型特点是什么?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科举篇)

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意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举中的徇私舞弊。”

(探究二:经济篇)

材料二: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南宋初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促成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探究三:文化篇)

材料三:北宋与辽、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请回答:(1)科举制是我国哪个朝代创立的?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中国的科举制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2)根据材料二可看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南宋初期能够对南方进行“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指出“三次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此后我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哪一个?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重新统一了南北,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的近3个世纪长期分裂。故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长安。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的统一,知道公元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重新统一了中国。

本题考查隋朝的统一,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C【解析】唐太宗李世民626年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统治期间,注意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他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唐太宗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注意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并规定可以用缴纳实物的办法代替服役,使百姓能有更多的时间发展生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沿袭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和整顿;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派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等。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与秦始皇有关;B选项与汉武帝有关;D选项与元世祖有关,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点.

3.【答案】B【解析】A.岳飞生活在南宋时期,排除。

B.唐玄宗统治前期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朝手工业发达,唐三彩文明中外;唐朝都城长安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符合题意。

C.唐代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察举制是西汉汉武帝确立的,排除。

D.商鞅生活在战国时期的秦国,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和唐代经济的繁荣,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开元盛世和唐代经济的繁荣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唐太宗以“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处理战败的民族和政权;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此时,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睦,唐太宗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A符合题意。B材料未涉及;C,反映的是民族关系,不是中外交流频紧,D材料未涉及。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开明的民族关系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开明的民族关系以及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C【解析】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诗仙李白诗句豪迈奔放和诗圣杜甫诗句沉郁悲,所处社会现实不同是导致两人创造风格不同的原因。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李白和杜甫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诗的相关史实。

6.【答案】A【解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宋梅尧臣《水轮咏》的“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述的就是筒车。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农具。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水轮和随流转自速等关键信息并灵活运用唐朝灌溉工具筒车。

7.【答案】A【解析】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选:A。

本题考查遣唐使来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遣唐使来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B【解析】由材料“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可知,这位高僧是鉴真。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故选:B。

本题考查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

9.【答案】D【解析】汉代时人们将输入中原的物种冠以“胡”字,如胡麻、胡瓜、胡椒、胡萝卜等:到了唐代,则通常冠以“海”字,如海棠、海石榴、海珠(波斯湾珍珠)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唐朝对外交往扩大。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故选:D。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知道唐朝对外交往扩大。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B【解析】据“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与身兼范阳等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有关。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B项正确;题干事件与隋朝灭亡无关,排除A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与唐朝的安史之乱无关,排除C项;金与南宋对峙出现在宋金议和之后,与唐朝的安史之乱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解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涉及的政权与影响。

12.【答案】B【解析】据题干“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太祖是指赵匡胤。

故选:B。

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知道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D【解析】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权。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首先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并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与目的.

14.【答案】B【解析】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

故选:B。

本题考查岳飞抗金。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与和。

15.【答案】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宋金对峙,要求具备理解历史题材古诗词的能力。

【解答】

D.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中国历史上曾以大散关为界的民族政权是南宋和金。故D正确。

ABC.三项所述题干均无体现。

​​​​​​​故选D。

16.【答案】C【解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最早出现的。

故选:C。

本题考查交子,知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

本题考查交子,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①②③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宋朝没有完成统一,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④的ABC。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重文轻武政策、宋代的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宋朝没有完成统一。

18.【答案】A【解析】在北宋的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体现了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在城市市民阶层形成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他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A是正确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大放异彩。

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宋代的社会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9.【答案】A【解析】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到宋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和原因,知道到“苏湖熟,天下足”反映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和原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到“苏湖熟,天下足”反映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0.【答案】B【解析】A.秦始皇统一六国,与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