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时期的艺术_第1页
启蒙时期的艺术_第2页
启蒙时期的艺术_第3页
启蒙时期的艺术_第4页
启蒙时期的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音乐

从17世纪开始后近400年的时间里,欧洲的音乐经历了巴罗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音乐四个阶段。乐曲种类逐步繁荣,出现了小夜曲、奏鸣曲、交响乐、协奏乐、幻想曲、浪漫曲、小步舞曲、叙事曲等多种乐曲。

巴罗克音乐强调宏伟的构思和辉煌,形式结构上要求戏剧性的对比平衡性的原则。

巴罗克音乐的集大成者是德国的巴赫和韩德尔。

约翰·塞巴提安·巴赫(1685——1750)被称为“音乐之父”。

他的主要作品声乐有《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等;器乐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古钢琴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管风琴曲《托卡塔与赋格》,管弦乐《勃兰登堡协奏曲》等。第一、巴罗克音乐格奥尔格·弗里德利希·韩德尔(1685——1759)的重要作品有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弥塞亚》、《参孙》、《犹大·马卡白》等;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等。第二、古典音乐

约瑟夫·海顿(1732——1809)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伦敦交响曲》、《告别》、《惊愕》、《时钟》等100余部;弦乐四重奏曲《鸟》、《骑士》等80余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等。古典音乐的形成是以奥地利的海顿、莫扎特,德国的贝多芬为标志。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曲,大约作于1762年。原作为《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本曲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吉他曲等.

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轻快的漫步节奏和娓娓动听的旋律,具有一种典雅质朴的情调,表现了无忧无虑的意境。

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本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

沃尔夫冈·莫扎特(1756——1791)是天才的音乐家。他的主要作品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

交响乐也是莫扎特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宏伟豪迈、东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于1786年受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之命写成的。歌剧脚本由达·庞蒂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喜剧《费加罗》三部曲的第二部编成

莫扎特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与关注。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

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干者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如此过硬的绝对音准观念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贝多芬(1770——1827)被称为“乐圣”。他继承海顿、莫扎特的成就,吸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成果,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歌剧《菲岱里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等32部。贝多芬的9部交响乐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类:英雄性、戏剧性的,如第三、第五、第九交响乐;生活风俗性、抒情性的,如第一、第四、第八交响乐;群众性、舞蹈的,如第七交响乐,其中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九《合唱》最为著名。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为艺术而生-------------贝多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一生中,贫困、疾病、失意、孤独等种种磨难折磨着他,其中最大的灾难是耳聋给他带来的痛苦。贝多芬28岁时,由于疾病,听觉就开始减退,到了48岁,再优美的歌声他也听不见了。他只能用书写的方式来和别人交流。即使这样贝多芬仍进行着创作。他的不朽名作――九十部交响曲的后七部,都是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的。而其中的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部交响曲被认为是永恒的杰作。他用敏锐的观察力来感受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为了起草一部曲子,他经常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反复推敲,精心锤炼。例如第五交响曲的创作,他就花了八年的时间。贝多芬在给他的兄弟卡尔和约翰的信中倾诉了耳聋给他带来的莫大的痛苦以及他战胜疾病的决心:“在我身旁的人都能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这是何等的耻辱啊!这样的情景曾把我推到了绝望的边缘,几乎迫使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的艺术,只有我的艺术要我活下去。”贝多芬在这种困境中曾大声疾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为了艺术,他牺牲了平庸的私欲,战胜了一切不幸。他说:“牺牲,永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为你的艺术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第三、浪漫主义音乐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产生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柏辽兹、德国的门德尔松和舒曼、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俄国的柴可夫斯基等。柏辽兹(1803——1869)是西洋乐史上致力于标题音乐创作的浪漫派作曲家。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提琴与乐队);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包括,拉克斯进行曲)的改编)等。路易·埃克多·柏辽兹

门德尔松(1809——1842)的主要作品有《苏格兰交响乐》和《意大利交响乐》等。舒曼(1810——1856)的代表作品有《蝴蝶》、,狂欢节》、《响练习曲》、《幻想曲》等。

门德尔松(1809-1847)《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音乐作品中最早描写神仙境界的。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曲体裁,共八册四十八首,形象生动多姿,是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以他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对十九世纪德国音乐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来门德尔松所作的十二首《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中,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篇章,常被编为组曲演奏。这里选用了其中最为著名的两首:《夜曲(E大调)》(片段4)和《婚礼进行曲》(片段5)。

肖邦(1810——1829)的作品有钢琴协奏曲两部,钢琴奏鸣曲三部以及玛祖卜、波罗涅兹舞曲、练习曲、前奏曲、夜曲、即兴曲等。他的音乐具有美丽与多样的旋律,被誉为“波兰魂”。

李斯特(1811——1886)有“琴音大王”之称,他最重要的作品是《匈牙利狂想曲》、《巡礼的年代》和《b小调奏鸣曲》等。他开创了“交响诗”的体裁,重要的交响诗有《塔索》、《玛捷帕》、《匈牙利》等。弗郎兹.李斯特

柴可夫斯基(1840——1893)被称为“旋律之王”主要作品有交响,共《第六交响曲》、《曼弗雷德》、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曲《暴风雨》、三部舞曲《天鹅湖》、《睡美人》、《春挑夹子》等。这些作品多以爱和善能战胜一切为主题思想,深刻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沙俄社会现实的不满、愤慨和内心悲痛。《天鹅湖》的故事有一天,一位至高无上的王妃对儿子齐格弗里德王子说,她明天就得挑选一位少女做他的未婚妻,并邀请她参加他们的节日。王子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的心上人是谁?王子在梦中遇到他的心上人,可是她在哪儿呢?这时他被一群天鹅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便跟随它们,这群天鹅把他带到一个偏僻已成废墟的城堡附近的湖岸。在湖岸,这群天鹅翩翩起舞,一只最美丽的白天鹅吸引了王子。这时天鹅突然间变成了一群少女,那位最美丽的姑娘向王子吐露了她们神秘而不幸的遭遇。原来,那位美丽的天鹅就是被魔法禁锢的公主。一个恶毒的魔鬼用魔术使她和她的侍女们变成了天鹅,只有夜间,在这湖岸才能恢复人的形象。要解除巫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一位年轻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才能使她和侍女们摆脱巫术。王子深深地爱上了天鹅公主枣奥杰塔,并向她表示了他的爱慕之情。可是他们的谈话被恶毒的魔鬼洛特巴尔特偷听到了。在节日舞会上,魔王洛特巴尔特带着他的女儿奥吉丽雅走进了大厅,奥吉丽雅是奥杰塔的复制品,其目的是迷惑王子,骗取他的爱情宣言。王子以为奥吉丽雅就是奥杰塔,因此宣布与她结婚。魔鬼洛特巴尔特狂笑着,带奥吉丽雅离去。这时王子才明白是个圈套,王子万分绝望地向天鹅湖奔去。知道真相的奥杰塔无限感伤,决心不再宽恕王子。当魔王狂喜地露出狰狞的凶相,王子不顾一切地向魔王冲去,在奥杰塔和群鹅们的帮助下,魔鬼被王子杀死。从此巫术消失了。奥杰塔和侍女们恢复了人形。于是,奥杰塔公主和齐格弗里德王子幸福地结合在一起……柴科夫斯基,舞剧《天鹅湖》欣赏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Architecture启蒙运动时期西欧主要流行着巴罗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

第一、巴罗克风格:巴罗克建筑是16世纪至18世纪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流行的建筑风格。它的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巴罗克建筑的代表作有法国的凡尔赛宫、卢森堡宫;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俄罗斯的普希金村;意大利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等。凡尔赛宫

法国皇家后殿---卢森堡宫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俄罗斯的普希金村卡罗·马德那(1556——1629)是真正确立巴罗克风格的第一位建筑家。他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师之一。意大利著名雕塑家贝尔尼尼(1598——1680)是巴罗克建筑艺术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的作品遍及欧洲。圣彼得大教堂中的长廊便是他的杰作。巴罗克绘画主要表现是动势,以动为目的,采用斜线和对角线的构图。华盖,创作于1624-1633年,在梵蒂冈圣彼得教堂内。贝尔尼尼

第二、洛可可风格洛可可艺术继巴罗克风格而起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它起源于法国,中心在法国和英国。它的特点是:“比例关系偏于高耸和纤细,造型均取C形旋涡,一般均以不对称代替对称,色彩明快柔淡,象牙白和金色是流行色”。洛可可建筑与巴罗克建筑的不同之处是,巴罗克建筑的墙及柱均厚重而有力,空间经过分割但仍突出中心,光线力求变化;而洛可可建筑则呈现精巧,统一的空间分割而扩散,充足的天然光线。洛可可建筑雕刻以玲珑、轻盈、秀气为主要形式,以细柱和小台阶代替巴罗克粗柱和大台阶。法国的包特端是洛可可建筑的创始人。法国洛可可建筑的代表是尚蒂依小城堡的亲王沙龙,由让·奥贝贝作装饰设计;还有1732年始建的巴黎苏比斯饭店的沙龙,由热尔曼·博夫朗设计。巴黎苏比斯府邸公主沙龙Painting

第三、法国画坛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画派

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法国画坛上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画派。它们的作品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民主精神。

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是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他的名画《荷拉提乌斯兄弟宣誓》被誉为绘画中的《马赛曲》,《处决自己独生子布鲁斯特》是画坛上的攻克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