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语文试卷本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最初的诗人都无意于规律而自合于规律,后人研究他们的作品,才把潜在的规律寻绎出来。这种规律起初都只是一种总结账,例如“诗大半用韵”“章句长短大半有规律”“平声和仄声的交错次第大半如此”之类。这本来是一种自然律,后来作诗的人如法炮制。从前的诗人多用五言或七言,他们于是也用五言或七言;从前的诗人五言起句用仄仄平平仄,次句往往用平平仄仄平,于是他们也用同样的次第。这样一来,自然律就变成规范律了。诗的声韵如此,其他艺术的格律也是如此,都是把前规看成定例。艺术上通行的作法是否可以定成格律,以便后人如法炮制呢?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都不免有流弊。从历史上看,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为死板的形式的。一种作风在初盛时,自身大半都有不可磨灭的优点。后来闻风响应者得其形似而失其精神,有如东施学西施捧心,在彼为美者在此反增其丑。流弊渐深,反动随起,于是文艺上有所谓“革命运动”。文艺革命的首领本来要把文艺从格律中解放出来,但是他们的闻风响应者又把他们的主张定为新格律。这种新格律后来又因经过形式化而引起反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部艺术史全是这些推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格律都有形式化的倾向,形式化的格律都有束缚艺术的倾向。知道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提倡格律的危险。但是提倡不要格律也是一桩很危险的事。我们固然应该记得格律会变为死板的形式,但是也不要忘记第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比如陶渊明的五古、李白的七古、王维的五律以及周邦彦诸人所用的词调,都不是出自作者心裁。提倡格律和提倡不要格律都有危险,这岂不是一个矛盾吗?这并不是矛盾。创造不能无格律,但是只做到遵守格律也绝不足以言创造。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艺术是情感的反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要有不变化者存在。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音节的需要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来,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迁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来,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夔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孔夫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摘编自朱光潜《谈美》)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一种文体在初起时,往往有许多优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固有的缺点逐渐显现,于是反动随起,文艺革命由此而生。B.

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文体的演变都是由于豪杰之士感受到旧体的流弊,因此创造出另外一种新的更好的文体而实现的。C.

人的情感有群性和个性之分,作为人类情感反照的艺术也有群性和个性分,进行艺术创作时需要兼顾群性与个性。D.

格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但在发现格律束缚了情感的表达时,大多会选择放弃格律。2.

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文中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

一味追求格律,不免陷入诗歌规则的窠臼。工技而忘意是作诗大忌。B.

对于格律,既要“入乎其中”,接受其约束,也要能“出乎其外”,灵活运用。C.

格律限制了笔墨的肆意,貌似束缚了手脚,却是作品能够得以流传的基础。D.

学写近体诗,应先从格律入手运用自如后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艺术的格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比如最初的诗人写诗并没有格律可依,格律是后人从前人的作品中总结出来的。B.

艺术的前规大多由自然律变为规范律,再变为死板的形式,最终被“革命”,这是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C.

对于格律,应追求从整齐到变化的发展过程,从整齐入手,作者会遵从创作本能和情境需要自然而然寻求变化。D.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因此格律对古代诗人的创作并不重要。4.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5.

《红楼梦》黛玉教香菱作诗时说,“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二哥台静农烂腿老五坐在栅门口的青石块上,脊梁倚着栅门,手捏着一打钱纸,慢慢地撕开。嘴里不断地祷告着:“天二哥,你活着俺俩爱闹着玩,现在你死了,千万不要吓我。我胆子并不大,又歇在这栅门口。朋友,你让我再讨二年饭,俺们再到一块闹着玩罢……”在刘家茶馆里说书的吴六先生扇着黑摺扇,穿着空心屎绿色的旧洋布大衫,后面补了两块蓝布,一是长圆形,一是三角形,斯文地站在烂腿的对面,他很慨然发了议论:“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大家都睁着眼望着他。“你看,什么事都有一定的。常言道:‘阎王要你三更去,谁能留你到五更?’你看,天二哥昨天这时还能骂人打人,今天就没有气了。唉,唉,你看。”天二哥在这南栅门外一伙中算最能喝酒的,他自小就会喝,他活了三十多年,从没有同酒离开过。他自己说:他爹会喝,他爹的爹也会喝,这酒瘾是从他娘胎里带下来的老瘾。他近几天身上有些不舒服。昨天下午时分,觉着心里比平常还难过。于是他凑了四百文,都买了烧酒喝。他喝了烧酒,着实有些醉了。他坐在王三的饭店前面馍馍桌子旁边的一条大板凳上,两脚翘在桌椅上,两手搂着腿膝盖。他的整个的脸面,以及他秃了顶的光头,都成了猪肝一般的颜色。这时候,卖花生的小柿子提着花生筐从北大街来。天二哥一眼看了他,就笑着曳着嗓音向他说:“我的乖乖,你来得真好,赶快送来给你天二爷亲个嘴罢!”“你怎么出口就伤人!”“乖乖,反了天了么?……”天二哥站起身子,举了拳头对着小柿子打来,但一躲开,拳头落了空;小柿子转过身子反在天二哥脊梁盖捶了两拳。这两拳是小事,但在天二哥身上却是从来就没有驮过别人的拳头;虽然十几年前挨过县官的小板子,那是为的蒋大老爷告他游街骂巷的罪过。但是这只能县大老爷和蒋大老爷可以打他,这小柿子又怎配呢?这耻辱,当然他是受不了。于是他发狂,他咆哮地赶来。没想到,他将离开馍馍桌子便扑地一跤跌倒在地下。他这一跌,却非同小可;就是王三、烂腿老五他们都惊异了。起初他们都想叫小柿子狠狠地吃一顿打,到没料着天二哥弱到这样。于是他们将他扶到原先的板凳上,安慰他道:“你喝醉了,酒醒醒再说罢。”吴二疯子带着老前辈的口吻,去申饬小柿子,不准他骂;要再骂,他就来打嘴巴。他自家很失望,以为生平没有这样地丢人过,在大众面前;旁人说他喝醉了,于是提醒了他解酒的老法子——这也是他爹的爹传下来的。他摸了一个卖粥的大白碗,左正右斜跄踉地跑到栅门口的尿池前,连连舀喝了两大碗,顺便倚着墙坐在尿池的旁边。小柿子远远地蹲在一旁,带着胜利的呆笑。天二哥藏着杀气的醉眼,忿怒地看见他这种藐小的傲慢,于是破口大骂起来:“你这小王八羔子,老子马上叫你知道厉害。”“好,你的大爷就不跑,咳,我怕你吗?”小柿子今年正是二十岁的少年,所以他敢这样的倔强。他又想:这样一个泥醉的家伙,又在病中,无论如何,也不是他的敌手。他只顾去妄想,却不提防他这位天二爷一颠一簸地跑来了。他将要忙着站起来,他的头倒被按住了。天二爷用一只猛力的脚,将他的花生筐踢翻,铜钱滚了遍地。他把身子斜下去,想顾全他的花生筐,却被他的天二爷乘势压伏在地上。“小王八羔子,老子叫你知道厉害!”他用了大力狠狠地在小柿子背上连三连四的捶。小柿子声音有些颤抖。觉得这醉汉压在身上有如一棵大黄梨树,一点也不能动弹。他的大拳头,尤其吃不住。“饶了罢!天二叔,我认识你了!”小柿子终于哭着求饶了。毕竟小柿子输了,一般看的人也都痛快。他们笑这个傻小子,将鸡蛋去碰石碳,太不量力了。吴六先生看得有些不忍,用力将天二爷拉开,小柿子从他的拳头下窜了出去。“古人云:败兵之将,不必穷追。天二哥,记他下次罢!”“呵呵,六先生,今天不打他个龟叫鳖爬,他哪里知道厉害!”“呀,好个下马威!”王三说了,大家都笑了。小柿子也不去睬他们冷刻地讥笑,草草地拾了花生,捻了铜钱,含着眼泪强打光棍地骂着,“今天打了大爷,缓两天再算账……”悄悄地走了。“呵呵,缓两天再算账,好罢。今天便宜了你这小东西!”显过好身手的天二哥,很光荣很疲倦地坐在原先的板凳上。“还是天二哥,小柿子总算叫乖了!”他们向他喝彩。“呵呵,他敢不叫乖?不然,还能姓天么?”说来姓天,这也是他的光荣。几年前,他在王三饭店里推骨牌,遇着警察来查店,警察很不客气地要拿他。先问了“你姓什么?”他说:“我姓天!”他趁着这当儿,打了警察两个耳光,就迅速地跑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称他叫“天二哥”。他坐在板凳上精神有些不能支持。骤然跌倒了。烂腿老五很明白,他知道这一定是他的病以及酒和清尿发作了。于是同一些人将他抬到栅门的底下。“我大概不行了……”他的颜色变成了苍白。这一夜烂腿老五陪了他,也没有睡觉。在第二天东方发白的时光,这天二哥便离开了烂腿老五。据说是,正在鸡鸣丑时。1926年7月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烂腿老五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给予天二哥临终前的陪伴,后为之烧纸钱,体现了他有一定的温情和善意。B.

小说第二段中对于吴六先生的描写体现了他的迂腐;第三段中慨然的议论又体现了他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C.

天二哥醉打小柿子后,“光荣”显示他的好身手,“疲倦”暗示他病情很重,体现他“胜战”后的自尊自强。D.

“今天打了大爷,缓两天再算账……”写出了小柿子不甘示弱又百般无奈的心理,也体现了他自欺中的觉醒。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交代天二哥的死,然后写其死亡的经过,这样布局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小说更具艺术魅力。B.

小说开篇写了烂腿老五的祷告和吴六先生的议论,结尾特意交代了天二哥在丑时死去这一细节,首尾照应,结构严谨,颇有意蕴。C.

“一般看的人也都痛快。他们笑这个傻小子,将鸡蛋去碰石碳,太不量力了”以轻快的笔调,刻画了与《祝福》中类似的看客形象。D.

“烂腿老五”“小柿子”等取名,“泥醉”“打他个龟叫鳖爬”等用词,以及喝尿解酒的土方子,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8.

本文多处使用戏剧化写法,请分析“戏剧化写法”体现在哪些方面。9.

现代文学史家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台静农的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古代诗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异也。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途矣。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乱,待而后成。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汝汝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确石而名丑,人莫之利也。”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惟孙叔敖独存。此所谓损之而益也。何谓益之而损?昔晋厉公南伐楚,东伐齐,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威服四方而无所诎,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暴虐万民,戮杀大臣,亲近导谀。明年出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三月而死。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所谓益之而损者也。夫孙叔敖之请有寝丘,沙石之地,所以累世不夺也;晋厉公之合诸侯于嘉陵,所以身死于匠骊氏也。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也,唯圣人知病之为利,知利之为病也。夫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以言大利而反为害也。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吾则死矣A王必封B汝C汝必让D肥饶之地E而受F沙石G之间H有寝丘者。11.

请在括号内填入含有文中加点字的成语,且加点字在成语中的意思与原文相同。(1)胜(

)(2)累(

)(3)实(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在做某件事前,都要先思考揣度一番,然后才定下计划,但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却常常会陷入危难的境地,由此可见,智虑思考是祸福的根由,行动举措是利害的关键。B.

楚庄王在邲地战胜晋国,凯旋后要封赏孙叔敖,孙叔敖辞谢而不接受;后来孙叔敖患痈疽将终时叮嘱儿子要求封赏寑丘之地,因为寑丘之地土地贫瘠,无人觊觎,能代代相传。C.

晋厉公在位时淫侈无度、残害百姓,后来出游宠臣匠骊氏的领地,被栾书和中行偃囚禁起来,诸侯中没有一个来搭救他,百姓中也没有一个同情他,三个月之后就一命呜呼了。D.

孔子认为,懂得益和损之间的关系是君王的事情,人们有时候想补益某件事却恰恰损害了它,有时候想损害它却又恰恰对它有利,利与害的转化、祸与福的缘由是需要明察的。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途矣。(2)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惟孙叔敖独存。14.

文中是如何论证益和损之间的关系的?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文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快阁用黄山谷韵①程文德北风吹雨暗江城,快阁登临欲晚晴。水落鱼龙②双渚阔,云开文武③远山明。渔舟乱逐轻烟放,霜树时惊返照横。纳纳乾坤皆快阁,未应偏与白鸥盟。【注释】①此诗为次韵诗,诗人为明代贤臣。黄山谷,即北宋诗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②鱼龙:双渚之名。③文武:指文笔、武姆二山。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与黄庭坚同为秋季雨后登阁赏晴,黄“倚”飘然悠闲,程“欲”则直陈欣喜。B.

第三句语意蕴藉,既实写雨落在鱼龙双渚上,江面开阔,也点出诗人舒展的心情。C.

颈联比拟生动,赋予渔船人之情态,写出渔船因雨势盛大而四处躲雨的热闹场景。D.

数百年后,诗人脊临快图和诗前人,语陈意新,境界阔大,胸怀广远,气韵端方。16.

本诗与《登快阁》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一样,都写到了“白鸥”,但各有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默写(1)京剧《四郎探母·坐宫》一折中有“到来生变犬马结草衔环”的唱词,这句唱词出自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句。(2)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分别对锦瑟和箜篌这两种乐器的规制有所反映。(3)李华同学打算明年毕业后去泰山游览,如果他想追随古人登山的足迹,那么你推荐他的登山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

)。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大家吃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说呢,孩子时候的梦就比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时,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的走罢。听说它是认识路的。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节选自吴伯箫《马》,有删改)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与原文风格最贴近的一项是(

)A.

这境界连一品尚书也不换

B.这境界非一品尚书换不可C.

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

D.这境界一品尚书怎能换呢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20.

对散文来说,语气词的使用有时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请分析文中第二段多处使用“呢”“了”等语气词的妙处。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给人以抑扬顿挫、张弛有度之感,这种效果是如何达到的?22.

在不同版本的选集中,“前路茫茫”前的标点有破折号和省略号的区别,请分析两种标点的作用有何不同。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家林清玄在《只手之声》中写道:“有的人在满山蝉声的树林中坐着,也听不见蝉声;有的人在哄闹的市集里走着,却听见了蝉声。对于后者,他能在含笑花中看见饱满的喜悦,听见自己的只手之声;对于前者,即使全世界向他鼓掌,也是惘然,何况只是一朵花的含笑呢!”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C

2.B

3.D

4.

①先由艺术格律的形成说起,提出问题:艺术通行的作法可否定成格律,以便后人效仿?②再通过东施效颦的比喻、引用王国维的观点,以及一流作家的事例,论述这一问题不能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绝对肯定会束缚艺术绝对否定会妨碍艺术家的产生;③最后通过分析艺术中同时具有群性和个性、变化与不变,论述艺术创造既需要因袭,遵循格律,又需要创造,善用格律,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5.

①作诗要遵守格律。格律源于前人作诗的经验,符合艺术规律,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遵循格律是作诗者的基本功,是创作好诗的前提,所以林黛玉先教香菱遵守格律诗的“起承转合”。②要创造出好诗,就不能死守格律。诗歌不能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因袭而无创造,诗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因此林黛玉说“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即“第一立意要紧”。【答案】6.A

7.C

8.

①对话: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交代了人物的关系,语言个性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场景: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栅门口、王三饭店,场景较为集中。③矛盾冲突:小说主要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层层推进,使读者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9.

①内容方面:以旧中国为时代背景,以底层百姓为写作对象,通过人物的悲惨命运,来反映民众的愚昧、麻木、冷漠,引起疗救的注意。②风格方面:冷峻、深沉,幽默、讽刺。【答案】10.ACE11.

①.

不可胜数

②.

穷年累世

③.春华秋实

12.D

13.

(1)假若大家能预先知道自己的主张正确,且行得通,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什么不通的道路了。(2)按楚国的法规,功臣的封禄传到第二代就要收回封禄,唯独孙叔敖一家保存了下来。14.

先由三大危险引出观点:益和损可以互相转化;再举正反两个事例论证观点,进一步说明表面的损可能是益,而很大的益会招来更大的损。【答案】15.C

16.

①本诗尾联:开阔包容的天地都像快阁此刻的景象一样阔大明朗,不应该偏偏跟白鸥订立盟约。反用白鸥的典故,表明作者深感天地广大,不宜归隐,而应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心态;②黄诗尾联:作者想象坐上万里归船,吹着长笛,与白鸥订盟,正用白鸥的典故,表明归隐的决心。17.

①.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②.死当结草

③.

锦瑟无端五十弦

④.

二十三丝动紫皇

⑤.

越中岭

⑥.复循西谷(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答案】18.C

19.

①构成:画横线的句子中,“孩子时候的梦”是本体,“比(比喻,比方)”是喻词,“花朵”是喻体。

②表达效果: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时候的梦”好像风雨里的花朵般娇弱,表达了作者对孩子时候的梦的怜惜之情。

20.

①“没想竟是大人了”中“了”为语气助词,用于名词后,表示肯定新情况的出现,以提醒注意,使语言更自然、更亲切。②“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中“了”为语气助词,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状态变化完成,表达了作者的凄凉之感。③“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中“呢”为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马的喜爱之情,使语言更生活化。

21.

①使用短句,语言节奏明快;②运用典雅的词句,化用古诗词,使语言典雅。③节奏明快,语言典雅,给人以抑扬顿挫、张弛有度之感。

22.

①破折号:上文写作者喜欢马感受,下文说前路渺茫,中间用破折号,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②省略号:上文写作者喜欢马感受,其后用省略号,表示相关内容的省略。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家林清玄在《只手之声》中写道:“有的人在满山蝉声的树林中坐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