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的东方殖民主义文学
一、西方文化的“存在的遗忘”根据小说艺术,群落撒拉科西科汉纳尔(martinkeria)的说法,西方人文危机的根源来自现代西方科学的片面角色。欧洲在古希腊时代的哲学,往往将整体的世界一起思考,并不是为了实用上的需求,而是因为“认识的激情”占据了人的心灵。现代欧洲科学对自己的世界简化为技术与数学的单纯客体,将生活的具体世界排除在他们的视野之外。科学愈进步,将知识推进专门的学科,就愈看不见世界的整体和自己,最后陷入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的遗忘”(theforgettingofbeing)之中。米兰·昆德拉又说,欧洲的小说发掘了人类多种不同的面向,如山缪尔·李察生(SamuelRichardson,1689-1761)捡视内在发生的事,揭示感情的秘密生活;巴尔扎克发现人在历史里头扎根;福楼拜探索无人知晓的日常生活的土壤;托尔斯泰俯身探视非理性如何俘虏人类的行为;普鲁斯特与乔依斯探测无法捕捉过去与现在的时光与回忆。托马斯·曼怀疑现代人还是沿着古老的神话的脚步走去。欧洲的文学艺术,所以始终构成西方文化的一环,就是拒绝海德格所说的“存在的遗忘”。但是西方殖民以后,很多西方在殖民地的白人作家,却发展出一种所谓殖民地文学。故意简化或丑化殖民的他者及其社会。就如长期居住新马的毛姆与康拉德的文学书写,这些西方作家,使用西方霸权话语,套用“东方主义”的思维毛姆的小说《信》(TheLetter),在康拉德的热带丛林小说,像写非洲的长篇小说《黑暗的心》(HeartofDarkness,1899)萨义德说,亚洲通过欧洲的想象而得到表述,欧洲文化正是通过东方学这一学科的政治的、社会的、军事的、意识形态的、科学的、以及想象的方式来处理,甚至创造东方。西方作家创造了这样的被扭曲的南洋。二、新马华文文学的新视角新华文文学一向拒绝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的遗忘”,永远不停止的探索南洋华人及其他族群与当地社会种种不同面向的书写,努力颠覆当时英国殖民主义在当地的发展的殖民文学,从短期过境居留新加坡的老舍的《小坡的生日》(1930)作为南洋的过客,老舍在《小坡的生日》中,透视花园城市是未来多元族群的南洋社会,看见花园中多元种族年轻人团结一致与白人对抗,透视今天新加坡及其他南洋地区出现的多元族群国家的预言即使独立后,焦点逐渐集中在城市,从写实、现代主义到魔幻写实的书写的手法与视野,像张曦娜的《乌节灯火》(1986)《都市阴霾》(1985)新马华文作家就是以这样的作品,颠覆了殖民主文学的南洋书写,反抗“存在的遗忘”。三、本土性建构与本土文化的书写根据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诗学》(ThePoeticsofSpace)的理论,空间通过一种诗学过程而获得情感与意义。想象的、感觉的所造成的空间诗学把本来是中性的或空白的空间产生了新的意义与价值。作家的幻想往往大胆解构异域的新事物,然后根据个人的文化心智把它重构。从这个角度来重读中西作家在东南亚的书写,我们就明白他们的南洋幻想的形成。萨义德说,亚洲通过欧洲的想象而得到表述,欧洲文化正是通过东方学这一学科的政治的、社会的、军事的、意识形态的、科学的、以及想象的方式来处理,甚至创造东方。西方学者与作家也是如此创造了东方主义想象的南洋。东南亚华文作家重新建构本土文学传统,重新想象,除了重置语言,创造一套适合本土生活话语,也要重置文本(re-placingthetext),才能表达本土文化经验,把西方与中国文学中没有或不重视的边缘性、交杂性的经验与主题,跨越种族、文化、甚至地域的东西写进作品中,不要被西方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所控制或限制。葛巴星(KirpalSingh)曾分析新加坡的诗歌,他认为建国以后,多元民族的社会产生了跨文化的诗歌,他我以《皮影戏》为例,认为多元种族的文学,需要运用一个多元种族的幻想意象,来进行跨文化书写。其实新马的华文文学在第一代的马华作家,已开始走向本土化。譬如在1937年,上面说过的雷三车写了一首反殖民主义的诗,《铁船的脚跛了》,作者的幻想力非常的后殖民化,颠覆了中国新诗的语言,他创造的“铁船”意象,是英国在马来亚发明的一种开采锡矿的机器,很适当的象征英殖民者霸占吞食土地,把殖民地剥削得一干二净,因为铁船开采锡矿后,留下草木不生的沙漠似的广阔的沙丘湖泊,破坏了大地:站在水面,你是个引擎中的巨魔;慢慢的从地面爬过。印成了湖泽,小河,地球的皮肉,是你惟一的食粮。是你左脑的清汤。你张开一串贪馋的嘴,这是重新幻想,重新建构了新马本土历史、地理、与社区时,本土幻想在本土化华文文学中的试验性作品。在东南亚,第一代华人作家用自己的中国语言书写完全陌生的异域环境与生活,到了第二代本土出生作家,他们要用几乎是外国语言的华文来书写属于自己本土社会与生活,因此两者在幻想上都需要作极大的调整。我在别处已引用许多例子,讨论过新马华文作家如何从事本土性建构,从单一族群走到多元文化的书写。再举一个例子说明从事本土性建构,从单一族群走到多元文化的书写。作为一个“民族寓言”,橡胶树不但把华人移民及其它民族在马来半岛的生活经验呈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同时把复杂的西方资本主义者与英大帝国通过海外移民,海盗式抢劫、奴隶贩卖的罪行叙述出来,也呈现了殖民地官员与商人在马来半岛进行压迫、劳动和资本输出所做的残忍勾当。因此橡胶园这一意象在马华文学中,历久不衰的成为作家结构华人移民遭遇与反殖民主义的载体。其中小说所呈现的更有深度与完整性,可当作战前华人移民记忆的实录,可当作战前华人民族心理与认知形态的直接反应。这些战前的作品叙述,包含了大量各种各类被大历史压抑或遗弃的记忆载体,当时为了躲避官方政治的干涉而制造的橡胶树寓言,现在正可拿来作为一种政治态度:反殖民主义的本土历史意识。在《马华新文学大系》第三册小说一集所收的1919年到1925年期间的小说中,就已出现橡胶园的寓言。浪花的《生活的锁链》的橡胶园在黑夜中,而且下着雨水,胶林正落叶、刺骨的寒风吹在胶园的亚答屋里。在一个微寒的清晨,胶林里弥漫了朝雾,黑暗还没有消逝时,一个化学工程师兼督工的红毛人趁一位胶工的女儿来借钱为母亲治病时,将她奸污。下面是通过胶工亚水的眼睛叙述的故事:从板孔里探进去,屋子里又点着一盏洋灯,福来的母亲赤条条地坐在那红毛的膝盖上,那只禽兽呢,却像狗一样的尽吻她的嘴唇,摸她的乳房接着是一种剧痛的呻吟声,红毛却沉醉在肉的欢乐里了。十几分钟过去了,天色渐渐地微明起来,我怕给那个狗看见,便拖着脚步悄悄地走开,顺着一阵风传来红毛的声音。上述这个故事是福来在新加坡街头听见一个卖报纸的人提起割胶生活而勾起的一段回忆。他小时候在胶园深处的亚答屋过夜时,无意识中听见胶工的谈话,才知道他母亲原来小时为了借钱医治外祖母的病,被洋人督工诱奸了,后来又为了钱,被许多华族胶工凌辱。下着雨,阴森森又黑暗的胶园及亚答屋,呈现了当时东南亚劳工的艰苦环境,一个少女走进点着一盏洋灯的屋里,赤裸裸的坐在洋人腿上任他发泄性欲,不正是当时华人穷困饥饿得自愿被卖猪仔,任人宰割的劳工象征?被诱奸的少女是暹罗妹,更说明殖民地主义者最爱强奸土著的历史,作者刻意将故事从缅暹交界处一直延伸到马来亚与新加坡,人物包括华人、印度人、泰国人、马来人及混血的人,这是东南亚被英国殖民主义及资本家奴役与剥削的东南亚各民族之民族寓言。作者通过第一代华人移民亚龙与亚李的回忆来追述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内的穷苦生活,而不是由第二代土生的福来,因为后者已逐渐脱离这个人间地狱,代表逐渐走向独立的马来亚,所以作者故意安排他因夜学下课后,给雨阻着不能回去,所以也在胶园里工人住的亚答屋过夜,才听到上述母亲与白人督工发生关系,结果生出他这个混血儿。福来带着白人血统,也有特别的含义,他是白人留下的余孽。后来从缅暹交界流浪到新加坡,吸收了新知识。参加工运,从事颠覆殖民地的白人资本家的压迫,这是一种报应。亚龙在橡胶树园因参加罢工而失业,转而成为街头的报贩,因此他含有传播革命种子的使命。东南亚华文文学是从中国作家的幻想南洋与南洋幻想开始,再由本土的铁船、橡胶想象重新出发,目前这种本土多元文化的幻想,已创造出具有边缘思考,多元文化、多族群的一种新传统的华文文学。四、东南亚华文文学传统在1988年新加坡举行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会议上,周策纵教授特地受邀前来作总评。在听取了二十七篇论文的报告和讨论后,他指出,中国本土以外的华文文学的发展,必然产生“双重传统”(DoubleTradition)的特性,同时目前我们必须建立起“多元文学中心”(MultipleLiteraryCenters)的观念,这样才能认识中国本土以外的华文文学的重要性。我认为世界各国的华文文学的作者与学者,都应该对这两个观念有所认识。任何有成就的文学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现代文学也必然有它的文学传统。在中国本土上,自先秦以来,就有一个完整的大文学传统。东南亚的华文文学,自然不能抛弃从先秦发展下来的那个“中国文学传统”,没有这一个文学传统的根,东南亚,甚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都不能成长。然而单靠中国根,是结不了果实的,因为海外华人多是生活在中国以外的土地上,自有他们的土地、人民、风俗、习惯、文化和历史。这些作家,当他们把各地区的生活经验及其他文学传统吸收进去时,本身自然会形成一种“本土的文学传统”(NativeLiteraryTradition)。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的海外文学,以我的观察,都已融合了“新中国文学传统”和“本土文学传统”而发展着。我们目前如果读一本新加坡的小说集或诗集,虽然是以华文创作,但字里行间的世界观、取材、甚至文字之使用,对内行人来说,跟大陆的作品比较,是有差别的,因为它容纳了“本土文学传统”的元素。当一个地区的文学建立了本土文学传统之后,这种文学便不能称之为中国文学,更不能把它看作中国文学之支流。因此,周策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建立起多元文学中心的观念。华文文学,本来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中国。可是华人偏居海外,而且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与文学,自然会形成另一个华文文学中心;目前我们已承认有新加坡华文文学中心、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中心的存在。这已是一个既成的事实。因此,我们今天需要从多元文学中心的观念来看世界华文文学,需承认世界上有不少的华文文学中心。我们不能再把新加坡华文文学看作“边缘文学”或中国文学的“支流文学”。五、结论:“一种新的多元文化思考文学,是亚洲国家的创意动力放逐的、边缘性的、离散族群的世界各地华文作家,因为往往不接受霸权话语,又拒绝走向通俗,一向被边缘化。因而他们的作品往往扩大了华文文学的视野、技巧、语言与思想感情,因为他们拥有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土地上的经验。欧洲重要的文化霸权中心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第三世界作家如马奎斯(GabrielMarquez,1982)、索因卡(WoleSoyinka,1986)、高行健(2000)及奈保尔(V.Naipaul,2001)与秘鲁作家巴尔加斯·尤萨(MarioVargasLlosa,2010)等,表示边缘性作家在殖民全球化与本土性的冲击中,他们边缘性的、多元文化的思考文学作品,逐渐被世界认识到是一种文学新品种,其边缘性,实际上是创意动力的源泉。从自我放逐欧洲的马奎斯的《百年孤寂》、奈保尔的《大河湾》到新马的作家,都是书写殖民地被遗忘的、被压抑的历史与记忆。因此边缘的、华人离散族群的多元文化思考及其文学作品的特点,值得我们再思考。这些在思想上流亡的作家,他们生存在中间地带(medianstate),永远处在漂移状态中,他们既拒绝认同新环境,又没有完全与旧的切断开,尴尬的困扰在半参与半游移状态中。他们一方面怀旧伤感,另一方面又善于应变或成为被放逐的人。游移于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他们焦虑不安、孤独,四处探索,无所置身。这种流亡与边缘的作家,就像漂泊不定的旅人或客人,爱感受新奇的。当边缘作家看世界,他以过去的与目前互相参考比较,因此他不但不把问题孤立起来看,他有双重的透视力(doubleperspective)。每种出现在新国家的景物,都会引起故国同样景物的思考。因此任何思想与经验都会用另一套来平衡思考,使新旧的都用另一种全新、难以意料的眼光来审视。所以从政治、媒体到文学,我们亚洲国家需要寻找与创造自己的现代性的模式。从上面的后殖民的文学经验,我可以笼统的归纳出下面本土的、后殖民的现代性的特点,以区分从西方直接进口的现代主义的现代性:(一)活力的增强幻想被诠释为创造高等、严肃、充满情欲的诗歌的心智能力。想象往往把东西溶解、消散、扩散,然后重构、创造。想象爱把东西理想化,统一化。理想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像植物活动与生长。所以Coleridge说幻想在溶解外在物体后,产生与制造自己的形式。幻想在知识的形成扮演重要的角色,幻想也与思想、感情、个性结合。作家的幻想往往大胆解构异域的新事物,然后根据个人的文化心智把它重构。从这个角度来重读中西作家在东南亚的书写,是关键方法。这种种想象力,拥有同化、吸收,将许多不同的东西综合成一个有机体。鱼尾狮、榴莲、铁船、橡胶树便是本土幻想的具体多元文化结晶。(二)者、离散族群或移民作家在中心工作、从事生产、保留在中心边缘性是指思想的位置、反抗的场所、大胆主体性想象的空间。即使华人流亡者、离散族群或移民作家住在中心,或在中心工作、从事生产,不再生活在社会边缘,他们还是想尽办法维持边缘思考,因为这种边缘性不是我们要争取被认同、进入中心工作、生活而需要抛弃的、放弃的边缘位置与身份。(三)双重语言之间的重构语言本身是权力媒体,语言就是文化意识。当年西方或中国移民作家把自己的语言文字带到环境与生活经验都很异域的南洋,这种进口的英文或中文企图用暴力征服充满异域情调的、季节错误、又受异族统治的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保密合同(18篇)
- 班组安全月主题活动广播稿范文(4篇)
- 感恩励志演讲(20篇)
- 保安个人总结(18篇)
- 幼儿园幼师实习总结(6篇)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整式乘法》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咨询合同模板(8篇)
- 初中毕业典礼演讲稿学生三分钟演讲全新(4篇)
- 中学生家长代表发言稿(5篇)
- 大一新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300字(20篇)
- 2025年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4年阜阳太和县第二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3
- 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医师考核登记表
- 产品平台与CBB_技术管理PPT课件
- 装配式叠合板楼板安装施工方案
- 肌筋膜链与脊柱稳定简述板
- 北京市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复习题库
- GJB300797静电标准doc
- SPC_8种判异准则
- 输电线路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