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课件_第1页
中医中药课件_第2页
中医中药课件_第3页
中医中药课件_第4页
中医中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诊

1编辑版ppt四诊1编辑版ppt四诊定义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收集反映于人体体表的疾病体征资料,以推测人体疾病的病势、病程、病位的一种中医学诊断方法。2编辑版ppt四诊定义2编辑版ppt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内外详察四诊合参病症结合3编辑版ppt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四诊的内容望诊: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及局部情况一种诊断手段。闻诊:医生用听觉、嗅觉判断病人声音及气味变化的一种诊断手段。问诊:医生询问病者及家人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症状及其他情况的一种诊断手段。切诊:通过按切患者的脉搏、肌肤、四肢、脘腹了解脉象、皮温、四肢脘腹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4编辑版ppt四诊的内容望诊: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及局部情况一种诊断手第一节望诊

5编辑版ppt第一节望诊

5编辑版ppt望诊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舌诊6编辑版ppt望诊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舌诊6编辑版p全身望诊望动态望形体望色望神7编辑版ppt全身望诊望动态望形体望色望神7编辑版ppt望神

定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是指通过观察人的精神意识等变化以了解人体气血衰盛及推断病势的重轻、预后、凶吉。8编辑版ppt望神定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是指通过观察人的精神得神得神表示正气尚足,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9编辑版ppt得神得神9编辑版ppt少神

表示正气已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虚证

10编辑版ppt少神

表示正气已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虚证10编辑版ppt失神与假神失神表示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虚衰,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假神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11编辑版ppt失神与假神失神假神11编辑版ppt望色

常色:微黄透着红,明润泛光泽。包括主色和客色。12编辑版ppt望色常色:12编辑版ppt13编辑版ppt13编辑版ppt病色青色:主寒、痛、惊风、血瘀等证,赤色:主热;火热内盛,黄色:主湿证、虚证、黄疸。白色:主虚、寒、失血证。黑色:主肾虚症、水饮证、淤血证14编辑版ppt病色青色:主寒、痛、惊风、血瘀等证,赤色:主热;火热内盛,黄15编辑版ppt15编辑版ppt16编辑版ppt16编辑版ppt17编辑版ppt17编辑版ppt18编辑版ppt18编辑版ppt19编辑版ppt19编辑版ppt望形体1、肥胖—痰湿体质;干瘦—多火体质2、浮肿水肿证臌胀证3、瘦瘪恶病质疳积证20编辑版ppt望形体1、肥胖—痰湿体质;20编辑版ppt望动态1、动静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2、咳喘气粗声重,坐而仰首者—多为热证,实证;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多为寒证,虚证。3、抽搐:主肝风内动4、偏瘫:中风偏枯证4、痿痹痹证—关节肿痛,曲伸不利,麻木疼痛。痿证—四肢痿软无力,行走困难。21编辑版ppt望动态1、动静21编辑版ppt局部望诊

望头面: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头眼歪斜——中风望五官(眼、耳、鼻、口唇、齿龈、咽喉)望颈项躯体

22编辑版ppt局部望诊望头面: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22编辑版pp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羸疬——痰凝或血瘀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津脱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23编辑版ppt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23编辑版ppt望皮肤

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肤甲错2。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手消失后不脱皮。3、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消失后脱皮。4、痈毒疔疖:丹毒、湿毒、痈、疽、疔、疖24编辑版ppt望皮肤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肤甲错2痤疮25编辑版ppt痤疮25编辑版ppt

望毛发26编辑版ppt

望毛发26编辑版ppt望排出物(自学)1、望痰涎涕唾2、望呕吐物3、望大便4、望小便27编辑版ppt望排出物(自学)1、望痰涎涕唾27编辑版ppt望小儿指纹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内容:观察指纹长短,颜色,浮沉三个方面。部位:分风、气、命三关。望小儿指纹临床意义: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28编辑版ppt望小儿指纹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28编辑版pp29编辑版ppt29编辑版ppt舌诊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许多脏腑。心经、脾经、肾经、肝经均联络舌本。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可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30编辑版ppt舌诊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30编辑版ppt临床意义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进退,以及判断疾病的转归与预后。舌诊有一定局限性。舌质与舌苔关系:通常有一致性,有不相一致,应结合全身情况综合分析。31编辑版ppt临床意义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质,舌的部位、正常舌象舌的部位: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膀胱);舌边(肝胆)正常舌象: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色白,颗粒均匀,薄薄地铺于舌面,干湿适中。正常舌象一般称为“淡红舌,薄白苔”。32编辑版ppt舌的部位、正常舌象舌的部位: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舌质

舌态:歪斜舌色:淡白、红、绛、青紫舌神舌形:老、嫩、胖大、瘦小齿痕、芒刺、裂纹33编辑版ppt舌质

舌态:歪斜舌色:淡白、红、绛、青紫舌神舌形:老、嫩、胖舌苔苔形:全偏、剥、镜面苔质:薄厚、润燥、腐腻苔色:白、黄、灰、黑34编辑版ppt舌苔苔形:全偏、苔质:薄厚、苔色:白、黄、34编辑版pp35编辑版ppt35编辑版ppt36编辑版ppt36编辑版ppt37编辑版ppt37编辑版ppt38编辑版ppt38编辑版ppt

第二节闻诊39编辑版ppt第二节闻诊39编辑版ppt听声音指听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呕吐等各种声响的变化。1、声音:实证、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烦躁多言虚证、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静默懒言新病--声音重浊、嘶哑久病--声音轻清、体弱听声音40编辑版ppt听声音指听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呕吐等各种声响的2、语言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热扰心神郑语--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心气大伤,精神错乱独语--神志不清,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心气不足,痰气郁结狂言--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不避亲疏。痰火扰心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中风证41编辑版ppt41编辑版ppt呼吸声1、少气--多属气虚。2、上气--多属实热证,为邪热内盛所致。3、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干卧,喘有虚实之分。4、哮--呼吸时喉中有哮鸣声。5、太息—肝气郁结42编辑版ppt呼吸声1、少气--多属气虚。42编辑版ppt咳嗽声实证--咳声重浊有力虚证--咳声低微无力风寒--痰白而清稀者肺热--痰黄而粘稠者燥咳--干咳无痰或少量稠痰顿咳(百日咳)--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甚则呕吐、咳血,终止时作鹭鸶叫声,常见于小儿,多因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所致。白喉--咳声如犬吠,多属肝肾阴虚,火毒攻喉所致。43编辑版ppt咳嗽声实证--咳声重浊有力43编辑版ppt呃逆声

嗳气呕吐1、呃逆--俗称“打呃”。呃声高亢而短,响亮有力,常见于实证;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多属虚寒证;久病呃逆,呃声短促低微,断断续续,是胃气衰败的危重证候。2、嗳气--称“打饱嗝”。饮食之后,偶有嗳气,并非病态。若嗳出酸腐气味,兼胸脘胀闷者,多属宿食不消,或胃脘气滞;嗳声响亮,频频发作,得呃和矢气后,则脘腹宽舒,多为肝气犯胃,肝胃不和。3、呕吐--呕、干呕、吐。呕者有声有物;干呕又称“哕”;吐指有物无声。若吐势徐缓,声音低微,吐物呈清水、痰涎,多属虚寒证;吐势急猛,声音壮厉,吐物呈粘痰黄水,或酸或苦,常见于实证;若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称为“反胃”,多因脾胃虚寒,命门火衰,不能运化水谷所致。44编辑版ppt呃逆声

嗳气呕吐1、呃逆--俗称“打呃”。呃声高亢而短,响亮嗅气味

嗅气味指嗅病人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异常气味。1、口气2、汗气3、痰涕气味4、二便气味5、经带气味6、病室气味45编辑版ppt嗅气味

嗅气味指嗅病人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第三节问诊

46编辑版ppt第三节问诊

46编辑版ppt一般情况1、姓名2、年龄3、性别4、地址5、联系电话6、节气:惊蛰1、主诉2、现病史3、既往史4、个人生活史5、家族史47编辑版ppt一般情况1、姓名1、主诉47编辑版ppt3、呼吸:实证、热--呼吸声高气粗而促;虚证、寒证--呼吸声低气微而慢;元气大伤--呼吸急促而气息微弱肺肾之气欲绝--气粗但呼吸不匀,或时断时续4、咳嗽5、呕吐6、呃逆

48编辑版ppt3、呼吸:4、咳嗽48编辑版ppt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问经带产,迟促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49编辑版ppt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49编辑版ppt一、问寒热

寒--恶寒和畏寒。恶寒:自觉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觉寒冷者。畏寒:久病体弱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者。热--实热和虚热。实热:机体受外邪侵袭,体温升高者。虚热:患者阴阳、气血不足引起发热,兼见其他虚证症。50编辑版ppt一、问寒热

寒--恶寒和畏寒。50编辑版ppt寒热表现1、恶寒发热、2、但寒不热3、壮热4、但热不寒5、潮热:阴虚潮热湿温潮热阳明潮热6、寒热往来

51编辑版ppt寒热表现1、恶寒发热、二、问汗

[有汗、无汗]

表证无汗—表寒证

表证有汗—表热征

里证大汗—里热实证[出汗时间]

1.自汗—气虚证、阳虚证

2.盗汗—阴虚证[局部辨汗]

1.头汗—上焦湿热或中焦湿热郁滞所致。

2.半身汗—风痰或风湿阻络,而营卫不调,气血不和所致。

3.手足心汗—脾胃有病,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故手足心汗出。52编辑版ppt二、问汗[有汗、无汗]

表证无汗—表寒证

表证有汗—表热征三、问疼痛1、疼痛性质—胀痛,气滞;刺痛,瘀血;冷痛,寒阻或阳虚;灼痛(热痛),热盛;绞痛,实邪阻滞或阴寒凝滞;隐痛,精血虚或阳虚;重痛,湿阻;酸痛,肾虚或阳虚湿阻;游走痛,风邪或气滞。2、疼痛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脘腹痛、腰痛、周身痛53编辑版ppt三、问疼痛1、疼痛性质—胀痛,气滞;刺痛,瘀血;冷痛,寒阻或四、问饮食口味

1、食欲和食量2、口渴和饮水3、口味54编辑版ppt四、问饮食口味

1、食欲和食量54编辑版ppt五、问睡眠

虚证: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失眠实证:邪气内扰,气机失调,痰热食滞虚证:阳虚阴盛、气血不足嗜睡

实证:痰湿内盛,困扰心神55编辑版ppt五、问睡眠

虚证: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六、问二便

小便色黄而短小者——热证。尿白而清长——寒证。便秘

久病、老人、孕妇或产后便秘多属虚证。

新病便秘、腹胀、发热多见于实热证。泄泻

大便清稀如水或兼有恶寒发热者,为外感寒湿。

大便黄褐、热臭、肛门灼热为湿热。

大便酸臭为食滞。

久泻不止,腹胀纳呆,面色萎黄为脾虚。

黎明前腹泻为肾阳虚。

腹痛即泻,泻后痛不减为肝郁犯脾。

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56编辑版ppt六、问二便小便色黄而短小者——热证。泄泻

大便清稀如水或兼问小儿及妇女(自学)

57编辑版ppt问小儿及妇女(自学)

57编辑版ppt第四节切诊

58编辑版ppt第四节切诊

58编辑版ppt脉诊

脉诊部位:常用取寸口脉。寸口可分寸、关、尺三部。59编辑版ppt脉诊脉诊部位:常用取寸口脉。寸口可分寸、关、尺三部。59编脉诊方法

环境安静,气血平和。取正坐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前臂平伸,掌心向上,腕下垫脉枕。脉诊取寸关尺位,以指腹切脉体。切脉须举、寻、按。注意观察脉象的位、数、形势四个方面。60编辑版ppt脉诊方法环境安静,气血平和。60编辑版ppt正常脉象(平脉、常脉、缓脉)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至,来去从容,和缓有力,节律均匀。正常脉象可受年龄、性别、体质、精神状况、气候等因素影响,而有一定的差异。小儿脉多数,老人脉多弱,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夏季脉多洪,冬季脉多沉,运动员脉多迟缓而有力等均属正常脉象。若脉不见于寸口部位,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后称“斜飞脉”,脉象出现于腕部背侧的称“反关脉”,这均是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均不属病脉。61编辑版ppt正常脉象(平脉、常脉、缓脉)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部位比较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稍弱,如水上浮木。[主病]主表证。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主病]主里证。有力为里实症,无力为里虚证。

62编辑版ppt部位比较浮脉沉脉62编辑版ppt频率比较迟脉 [脉象]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主病]有力为寒实证,无力为寒虚证。数脉[脉象]脉搏加快,一息脉来五至以上。[主病]主热证。有力为实热证,无力为虚热证。63编辑版ppt频率比较迟脉 数脉63编辑版ppt脉力比较虚脉[脉象]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主病]主虚证,多为气血皆虚。实脉[脉象]脉来坚实,三部有力,来去俱盛。[主病]多主实证。若虚证见实脉为险侯。64编辑版ppt脉力比较虚脉实脉64编辑版ppt通畅度比较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病]主痰饮,食滞,实热。涩脉[脉象]往来难涩不畅,有如轻刀刮竹。[主病]气滞血瘀,伤精血少,痰食内停弦脉[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主病]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

紧脉[脉象]脉来绷急,紧张有力,状如牵绳转索。特点是搏动的张力大。[主病]主寒证,主痛证。65编辑版ppt通畅度比较滑脉弦脉65编辑版ppt弦与紧66编辑版ppt弦与紧66编辑版ppt充盈度比较洪脉[脉象]来盛去衰,势如波涛汹涌。[主病]主热盛。濡脉[脉象]浮而细软,轻取即得,按之则无。[主病]主虚证、湿证。

细脉[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主病]诸虚劳损证,又主伤寒、痛证、湿证。

67编辑版ppt充盈度比较洪脉细脉67编辑版ppt节律比较代脉

[脉象]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

[主病]主脏气衰微、风证痛证、惊恐、跌仆损伤。体质异常或妇女妊娠。结脉

[脉象]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主阴盛气结,痰滞血瘀。促脉

[脉象]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主肿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