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1页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2页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3页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4页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点二第二节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知识点一第一章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把握热点考向知识点二第二节理解教材新知知识点一第一章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1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2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3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41.歌诀法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依据人口迁移巧判断,缺一不可三条件,居住改变要长久,跨越区界是关键。2.概括法记忆人口迁移的两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3.概括法记忆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资源→基础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决定因素。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宗教→重要因素。1.歌诀法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依据5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6[自读教材·抓基础]1.概念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人口跨

并改变住所达到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人口迁移国界一定时间[自读教材·抓基础]1.概念人口迁移国界一定时间7集团发展中发达短期流动(2)国内人口迁移:①概念:在

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

的现象。一国移居集团发展中发达短期流动(2)国内人口迁移:一国移居8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和原因:特点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有

、有

地进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流量增大,

发生明显变化

政策的影响计划组织流向国家改革开放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和原因:特点原因20世纪9[读图思考·拓认知]教材P9图1.9该图反映了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1949年~1986年期间我国人口迁移有何特点?提示:①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②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地广人稀的西北和东北。[读图思考·拓认知]教材P9图1.910(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流向是什么?

提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数量增多、频次增高。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3)我国现在“农民工”流入的地区主要有哪些?提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流向是11[跟随名师·解疑难]1.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阶段特点迁移方向原因古代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地束缚;农业经济脆弱,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等[跟随名师·解疑难]1.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阶段特点迁12阶段特点迁移方向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东部人口稠密地区迁往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净迁出地区有鲁、沪、川等省市受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较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流量增大,流向变化,频率加快,自发为主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阶段特点迁移方向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迁移13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协调;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而影响经济发展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①提供14[探规寻律·一点通]1.图示法分析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流向特点[探规寻律·一点通]1.图示法分析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流向特点15

2.判断人口迁移的方法人口迁移一般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我国曾以户口是否发生变迁作为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它将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发生变化;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有时候常常把这一条作为判断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如下所示:2.判断人口迁移的方法16[活学巧用·大冲关]1.下图为“不同地区人口迁移图”,读图回答问题。(1)若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国际人口迁移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标准划分的。[活学巧用·大冲关]1.下图为“不同地区人口迁移图”,读图回17(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3)若A、B代表城市,C代表农村,那么图中表示由农村到城市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读图,判断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如果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箭头②③④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人口迁移跨越了国界,所以是国际人口迁移;①⑤则是在同一国家内的人口迁移,没有跨越国界。A、B为城市,C为农村,则C→A和C→B均为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答案:(1)②③④

①⑤是否跨越国界(2)由农村到城市由中西部到东部(3)③④(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18[自读教材·抓基础]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

,以及自然环境的

,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

、土壤、

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使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

、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差异变化气候水经济发展[自读教材·抓基础]1.自然因素差异变化气候水经济发193.社会因素

、文化等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

、社会变革、

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政治政策战争3.社会因素政治政策战争20[跟随名师·解疑难]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水源水源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如人类早期的逐水草而居[跟随名师·解疑难]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自21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随其早期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如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工业城市的形成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22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了大量人口迁移交通通信交通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迁移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23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政治因素政策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有重要影响,如我国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促使人口迁移的规模迅速扩大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战争战争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而引发人口迁移,如一战、二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政治因素政策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24[活学巧用·大冲关]2.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

回答(1)~(2)题。[活学巧用·大冲关]2.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25(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

)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26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属经济因素。第(2)题,父母迁移,婴幼儿也会出现相应地迁移,因而根据年龄段可知甲、乙的迁移关联性最强。答案:(1)D

(2)A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27(教师用书独具)(教师用书独具)28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29考向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命题视角1.以人口迁移的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

迁移的影响因素。2.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向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命题视角1.以人口迁移的相关资料为背景30

[例]

(2011·海南高考)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3)题。

(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例](2011·海南高考)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31(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