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1页
合同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2页
合同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3页
合同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4页
合同法教学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同法合同法1第

述一.合同定义

也称为“契约”、“协议”,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平等地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第

述第

述二、合同范围1.仅限于平等主体之间——不包括行政管理关系、劳动隶属关系等内容2.仅限于财产关系方面——不包括身份关系的内容第

述第

述三、合同特征1.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当事人地位平等3.合同必须具有合法性、确定性和可履行性

述第

述四、合同类别1.单务合同、双务合同——单务合同无履行抗辩权——双务合同存在履行抗辩权2.有偿合同、无偿合同——有偿合同责任较重——无偿合同轻微过失免责(如书所示)第

述第

述3.诺成合同、实践合同——买卖为诺成合同——赠与为实践合同(如药案)4.要式合同、非要式合同——具备法定形式才生效——合同成立即生效第

述第

述5.主合同、从合同——从合同依附于主合同6.格式合同、非格式合同——垄断行业多为格式合同7.涉他合同与非涉他合同8.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第

述第

一.合同法

是调整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平等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

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自1999年10月1日施行第

法合同法总则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六章合同的担保第七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八章违约责任第九章法律适用与法律解释第

法合同法总则第

法合同法分则第十章买卖合同第十一章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第十二章赠与合同第十三章借款合同第十四章租赁合同第十五章融资租赁合同第十六章承揽合同第十七章建设工程合同第十八章运输合同第十九章保管合同第二十章仓储合同第二十一章委托合同第二十二章行纪合同第二十三章居间合同第二十四章技术合同第

法合同法分则第

法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自由原则——最重要的原则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可以自由地决定缔结合同关系,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第

法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第

法(二)公平诚信原则——履行约定义务和法定的附随义务(三)公序良俗原则——弹性原则(自由裁量权)(四)鼓励交易、促使合同履行的原则——尽量补救,而非直接作废第

法第

节合

立一、合同订立概述1.合同订立——一段动态的过程——谈情2.合同成立——一个静态的结果——领证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二、合同成立的条件1.一般要件——主体+条款2.特殊要件——法定或约定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三、合同的形式

根据合同法规定,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一)书面形式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合同内容的形式。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由于书面形式使当事人责任明确,便于检查、管理和监督,发生纠纷时举证容易,有利于纠纷及时、公正、合理的解决,所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否则,该合同不能成立。第

节合

立由于书面形式使当第

节合

立(二)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对话(包括当面洽谈和电话协商)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口头形式大都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小商品买卖或服务,即便是标的额较大的交易,也是属于当事人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和合同的内容,而另一方立即表示完全接受,并且能够“即时清结”的情况。

节合

立(二)口头形式第

节合

立(三)其他形式这是指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之外的方式来表现合同内容的形式。1.通过其行为推定合同成立的形式——推定形式2.用沉默的方式进行意思表示——但是必须有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明确约定,否则沉默不构成意思表示第

节合

立(三)其他形式第

节合

立四、合同订立方式1.基本方式——要约+承诺2.其他特殊方式——交叉要约、意思实现以及强制缔约(一)要约概述1.定义——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他人所作的意思表示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2.要约的条件:1)必须由特定的当事人作出2)原则上应向特定受约人发出3)内容必须具体明确4)必须表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意图第

节合

立2.要约的条件:第

节合

立特别说明:1.凡是表明“保留解释权或说明权”,均不能构成要约2.一旦构成要约,要约人必须接受合同约束,承担法律责任3.条件不完备不能构成要约,但是可以构成要约邀请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3.要约邀请——也称为要约引诱,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以下均为要约邀请1)价目表2)拍卖公告3)招标公告4)招股说明书5)商业广告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二者的本质区别1)要约本身即构成合同的实质内容,是合同订立的实质性阶段;要约邀请不具有合同实质条款,仅属于合同订立的预备阶段;2)法律规定,要约人必须为要约承担法律责任;而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4.要约的形式——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者特定的行为形式,如出租车、超市等5.要约的法律效力——亦称要约的约束力,是指要约人对要约应负的法律责任,但要约人可以有条件的撤回或撤销要约。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1)在要约有效期内,要约人不得随意撤销要约

2)当受约人承诺时,要约人有与其订立合同的义务3)要约人违反规定,并由此给受约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4)要约仅赋予受约人权利,对受约人不设定义务,受约人可以回应,可以拒绝,也可以不作任何表示,无需为此承担责任第

节合

立1)在要约有效期内,要约第

节合

立6.要约的生效1)口头要约——自对方了解要约起开始生效;2)书面要约——我国认可到达主义,即到达受约人所能控制的地方即可生效,不以受约人是否实际知悉为准,否则对要约人有失公平第

节合

立6.要约的生效第

节合

立7.要约的有效期间——超过该有效期间,要约人不再受要约拘束,受约人也失去承诺资格1)约定期间——以要约中约定的期间为准2)合理期间——未约定的视交易习惯、联系方式等确定第

节合

立7.要约的有效期间——超第

节合

立8.要约的撤回与撤销1)要约的撤回(1)含义——是指在要约发出后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要约人宣告取消要约。(2)条件——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第

节合

立8.要约的撤回与撤销第

节合

立2)要约的撤销(1)含义——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以后宣告取消该要约(2)条件——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约人第

节合

立2)要约的撤销第

节合

立3)撤回与撤销的区别——要约未生效时可以撤回,要约已生效时只能撤销,且某些法定的要约不可撤销招投标法规定——投标人撤回投标,招标人应退还保证金;投标人撤销投标的,招标人可以不退还保证金第

节合

立3)撤回与撤销的区别——第

节合

立9.要约的失效——要约丧失法律拘束力,要约人不再承担法律责任,受约人不再具有承诺资格1)要约的有效期届满2)受约人拒绝作出承诺;3)受约人对要约作出实质性变更4)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说明:要约撤回时要约尚未生效,因此不存在失效的结果第

节合

立9.要约的失效——要约丧第

节合

立(二)承诺概述1.定义——指受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2.法律意义——要约一经承诺,就表明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了协议,合同已经成立,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第

节合

立(二)承诺概述第

节合

立3.承诺的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2)承诺必须在要约有效期限内作出(迟到的承诺效力待定)3)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非实质性变更效力待定)

节合

立3.承诺的条件:第

节合

立4.承诺的生效:1)到达生效——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支配范围之内即开始生效2)行为生效——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要求,受约人作出承诺行为即开始生效

节合

立4.承诺的生效:第

节合

立5.承诺的撤回——是指承诺发出后到达要约人之前,受要约人宣告取消承诺。承诺可以撤回,但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先于承诺通知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才具有撤回效力。承诺一旦生效,合同即宣告成立,因此承诺只能撤回,不可撤销。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三)其他订立合同的方式1.交叉要约——同时互发两个内容一致的要约,后要约到达时间即为合同成立之时2.意思实现——承诺无需通知之时,行为发生之时即为合同成立之时3.强制缔约——法律明确规定特殊行业有义务必须缔约第

节合

立(三)其他订立合同的方式第

节合

立(四)合同条款1.基本条款——自行选择1)含义——即合同内容,是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表述,它对于合同的成立和履行具有重要的作用2)法律意义——法律仅起提示作用,而非强制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选择其中部分或全部条款第

节合

立(四)合同条款第

节合

立3)具体内容:(1)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第

节合

立3)具体内容:第

节合

立2.通常条款——无需选择自然存在,即法律直接决定的必然合同条款3.特殊条款——非经选择不能存在,即当事人特殊约定的合同条款4.格式条款——指一方当事人为了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格式条款的两种形式:1)普通合同+格式条款——即合同中的部分条款为格式条款2)格式合同——即合同中的所有条款都为格式条款,又称为格式合同、标准合同或定式合同,一方当事人无协商权,只能选择接受或拒绝第

节合

立格式条款的两种形式:第

节合

立格式合同的特别法律规定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2)对格式条款存在争议的,优先采信不利于格式合同提供者的解释;3)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优先采信非格式条款第

节合

立格式合同的特别法律规定第

节合

立(五)合同成立的时间——承诺生效时合同即宣告成立1.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自受要约人即时作出承诺时成立2.以推定形式订立的合同,自受要约人根据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成立3.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第

节合

立(五)合同成立的时间——第

节合

立4.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如当事人明确约定,应当在合同成立之前签订确认书,自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5.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成立6.特别说明——法律明确规定必须履行审批或登记等法定程序时,应当自程序合法之后合同方可成立

节合

立4.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第

节合

立(六)合同成立的地点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而合同成立地点是合同发生争议后诉讼管辖权的确定依据之一。1.对话方式——承诺之地2.通知方式——到达之地3.行为方式——行为完成之地4.书面方式——最后签章之地5.电子形式——收件人主营业地第

节合

立(六)合同成立的地点第

节合

立(七)缔约过失责任1.含义——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所规定的义务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时所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2.条件——仅存在于缔约过程之中,即首次接触开始,至合同成立为止1)首次接触之前,没有法律责任2)合同成立之后,存在违约责任第

节合

立(七)缔约过失责任第

节合

立3.缔约过失责任类型(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泄露或不当使用商业秘密(4)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王某经商多年后准备开连锁店,他与信达公司联系,希望获得该公司的连锁经营许可权。信达公司答复,按照公司规定取得经营许可权需在六个月内递交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并有100万元的资金投入。王某于是开始积极准备,他变卖了以前的经营店,筹划合适的新店址,筹集资金并申请了贷款,参加了学习班以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并高薪请人撰写了计划书。五个月后他一切准备就绪,向信达公司提出授予专营许可权时,信达公司却通知他公司出台了新规定,要求新加盟商必须投资150万元才可授予。王某认为价格变动太大,拒绝了加盟要求。同时他认为信达公司违反了缔约过程中的诚信原则,要求信盟公司按原来的条件授予其经营许可或者补偿他为准备订立合同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节合

立王某经商多年后准备开连锁第

节合

立在本案中,信达公司提出的条件不能看作是一个合同的要约。首先,它提出的条件不是针对特定主体的,而是经营管理的一般性规定。其次,它提出的条件内容也不足够具体、确定、完整,他对申请人提出的计划书还要有一个审查的过程。再次,信达公司也没有与王某签订授予经营许可合同的明确缔约意图。所以,也就不存在王某以实际行为承诺的问题,信达公司与王某根本没有达成合意,合同关系并没有成立。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立但信达公司所提出的条件已使王某产生了合理信赖,王某也基于这种信赖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只是由于信达公司改变原来的许可经营条件而使得合同未能缔结,而合同未能缔结使得另一方当事人王某基于合理信赖的利益未能实现,付出的工作得不到回报。信盟公司在缔约过程中改变授予经营许可条件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构成客观过失,因而信达公司应当对王某基于合理信赖的利益损失负赔偿责任。

节合

立但信达公司所提出的条件已第

节合

立在本案中,信达公司当初的答复使得王某认为只要满足提出的条件就可以获得经营许可权,这种理解是合理的信赖,王某基于合理信赖而支出的费用法律应当保护,对此信达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本案中王某可以得到的赔偿主要包括他在短时间内变卖以前的经营店而损失的利益,他筹划合适的新店址,筹集资金和申请贷款等准备工作而支付的费用,但他参加学习班以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和高薪请人撰写计划书的费用,则不是必要性支出,不可获得赔偿。第

节合

立在本案中,信达公司当初的第

节合

立4.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后果缔约过失责任为法定责任,行为人应当予以赔偿,但是缔约责任损害的是对方当事人对合同成立之后所预期的利益,因此赔偿范围应当限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最高不得超过合同实际履行时可以预期得到的平均利润第

节合

立第

节合

力一、合同效力1.含义——合同的法律约束力2.法律意义1)合同订立——合同成立——合同生效——违约责任2)合同订立——合同未成立——合同自始无效——缔约过失责任第

节合

力一、合同效力第

节合

力3.合同的效力1)对内效力——仅及于合同当事人2)对外效力——法律为了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利益而允许对抗第三人,即赋予当事人代位权、撤销权第

节合

力3.合同的效力第

节合

力4.合同生效的条件——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但是合同成立并不必然导致合同生效1)合同生效的基本条件(1)主体合格(2)意思表示真实(3)内容合法(4)标的确定且可能第

节合

力4.合同生效的条件——合第

节合

力特别说明——缔约主体资格:①自然人——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缔约,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缔约资格②法人——在法定的经营范围之内可以缔约③其他组织——非法人组织不具备缔约资格,除非经过法定授权方可缔约第

节合

力特别说明——缔约主体资格第

节合

力2)合同生效的特别条件①依法成立的合同,成立时即生效②法定应当履行审批或登记等程序的合同,自程序履行合法时生效③附条件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④附期限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第

节合

力第

节合

力5.合同的几种效力形态1)有效合同——受到法律保护2)无效合同——自始无效3)可撤销合同——撤销权人放弃撤销权则合同继续有效(即合同已经生效),行使撤销权则自始无效4)效力待定合同——第三人追认则合同生效(即合同尚未生效),第三人否认则自始无效第

节合

力5.合同的几种效力形态第

节合

力合同的效力依法成立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无效合同第

节合

力合同的效力第

节合

力二、无效合同1、含义——合同虽已成立,但因缺乏有效条件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2.法律意义1)无效的原因存在于合同全部内容时,合同全部无效2)无效的原因存在于合同部分内容且不影响其余部分时,合同部分无效第

节合

力二、无效合同第

节合

力3.无效的原因(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第

节合

力3.无效的原因第

节合

力4.合同无效的特殊规定——免责条款和争议解决条款1)免责条款——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如果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该条款无效——即使合同本身有效亦不受影响①造成人身伤害的免责无效②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无效③格式条款中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权利的条款无效第

节合

力4.合同无效的特殊规定—第

节合

力2)争议解决条款——合同无效不影响独立存在的争议条款的效力——即使合同本身无效亦不受影响解决争议条款具有特殊独立性,是指作为合同条款的组成部分,其不仅不会因为合同发生争议、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而失去效力,反而因此得以实施。因为合同如果正常履行,这部分条款根本不会适用,只有在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时,这部分条款才有实用意义。第

节合

力第

节合

力争议解决条款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仲裁条款,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用仲裁方式解决双方争议的条款。我国对合同争议采取或裁或审制度,仲裁条款有排除诉讼管辖的效力二是选择检验机构或鉴定机构的条款三是法律适用的条款第

节合

力争议解决条款包括以下内容第

节合

力四是选择受诉法院的条款,民事诉讼法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民诉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五是关于协商解决争议的条款第

节合

力四是选择受诉法院的条款,第

节合

力3)二者的特别之处——主体不影响个体:合同整体无效——争议解决条款有效合同整体有效——违法的免责条款无效第

节合

力3)二者的特别之处——主第

节合

力5.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1)返还财产——原物或原价返还(包括利息及租金)2)赔偿损失——直接损失+间接损失3)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第

节合

力5.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第

节合

力三、可撤销合同1.含义——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存在瑕疵,因而使对方当事人享有撤销权,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可以使合同归于消灭2.撤销原因1)欺诈与胁迫2)乘人之危3)重大误解4)显失公平第

节合

力三、可撤销合同第

节合

力3.可撤销合同的法律要件1)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2)撤销权由当事人行使,其他人无权主张撤销3)当事人对撤销权的行使拥有选择权4)合同在被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只是在被撤销后才自始无效第

节合

力3.可撤销合同的法律要件第

节合

力4.撤销权的行使规定1)法定途径——必须通过司法诉讼或仲裁,不得自行通知对方当事人撤销合同,否则撤销无效2)有效期限——必须在除斥期间内行使,即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日起1年内,否则撤销权消灭3)自由选择——可以行使撤销权,可以放弃,也可以请求法院不撤销合同而变更合同第

节合

力4.撤销权的行使规定第

节合

力四、效力待定合同1.含义——合同已经成立,但因欠缺合同生效的要件效力不确定,须经有权人追认才能生效的合同2.形式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2)无代理权人订立的合同3)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第

节合

力四、效力待定合同第

节合

力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区分不同情形①纯获利合同有效②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有效③其余合同效力待定,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合同方才生效第

节合

力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第

节合

力各方当事人的权利:①法定代理人——追认权,必须明示行使,沉默不构成追认②对方当事人——催告权,有权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③善意相对人——撤销权,有权向限制行为能力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第

节合

力各方当事人的权利:第

节合

力特别说明:①法定代理人应是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②善意相对人指的是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之时,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对方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否则不具有撤销权③无论相对人是否属于善意相对人,均拥有催告权第

节合

力特别说明:第

节合

力2)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效力待定(1)各方当事人的权利①被代理人可以行使追认权②合同相对人可以行使催告权③善意相对人拥有撤销权第

节合

力第

节合

力(2)法律后果①被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有效②被代理人拒绝追认,该合同对被代理人不产生法律效力③无权代理人应承担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④无权代理人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对相对人承担违约责任⑤无权代理人应对被代理人承担侵权责任第

节合

力(2)法律后果第

节合

力(3)无权代理的特殊情形①表见代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签订合同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被代理人应当承担合同责任②表见代表——法人或其它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合同,除非相对人明知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否则该代表行为有效第

节合

力(3)无权代理的特殊情形第

节合

力3)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效力待定①如经权利人事后追认,合同有效②如行为人于缔约后取得处分权,合同有效③未经追认且不能取得处分权时,合同无效第

节合

力第

节合

力合同无效时第三人的权利保障规定:①第三人善意已经取得合同标的物时,即使合同无效,但第三人可以拥有标的物的所有权②善意第三人未取得合同标的物时,不得再要求拥有标的物的所有权,但可以要求返还价款,并追究无权处分人的缔约过失责任③恶意第三人不能拥有标的物的所有权,必须返还④财产所有人可以追究无权处分人的侵权责任第

节合

力合同无效时第三人的权利保第

节合

一、合同履行(一)含义——指当事人双方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全面、适当地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义务的行为。(二)基本原则1.实际履行原则2.全面履行原则3.协作履行原则4.情势变更原则第

节合

行一、合同履行第

节合

行二、履行的规则1.首先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2.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事项,按照法律规定履行3.法律没有规定的事项,按照双方的补充协议履行4.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交易习惯履行第

节合

行二、履行的规则第

节合

行(一)履行主体1.应当由当事人本人亲自履行2.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的,可以由第三人代为履行3.第三人履行不当时,应当由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4.第三人履行所增加的费用,未经双方约定时,应由债务人承担第

节合

行(一)履行主体第

节合

行(二)履行标的1.标的范围(1)基本要求——应当全部履行,不应部分履行(2)补充规定——不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允许部分履行,但由此增加的费用应由债务人承担第

节合

行(二)履行标的第

节合

行2.标的质量(1)按照双方约定标准履行(2)质量约定不明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3)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第

节合

行2.标的质量第

节合

行3.价款或报酬1)按照双方约定履行2)价款或报酬不明的,按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3)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格调整时,应当按照实际交付时的价格执行第

节合

行3.价款或报酬第

节合

行特别规定——仅限于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格的规定①逾期支付标的物(错在卖方),价格上涨时按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新价格实行②逾期提取标的物或逾期付款(错在买方),价格上涨时按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原价格执行第

节合

行特别规定——仅限于政府定价第

节合

行(三)履行地点1.按照双方约定履行2.约定不明时,按标的物不同:1)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2)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3)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第

节合

行(三)履行地点第

节合

行(四)履行期限1.按照双方约定的期限履行2.债务人要求提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拒绝,但是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应当接受,由此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3.约定不明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第

节合

行(四)履行期限第

节合

行(五)履行方式1.按照双方约定履行2.履行方式不明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费用1.按照双方约定承担2.约定不明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3.债权人原因导致费用增加时,由债权人负担第

节合

行(五)履行方式第

节合

行签订合同注意事项1.主体资格审查——可能导致合同无效2.内容条款严密——没有明确约定将导致适用合同法相关规定3.语言措辞严谨——出现歧义将导致适用相关的法律解释规则4.争议解决条款——提前约定争议解决方式(诉讼或非诉)、诉讼管辖权地点(己方所在地)等内容,如未约定将按照法律规定顺序确定第

节合

行签订合同注意事项第

节合

行三、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一)含义——否认对方权利主张的法定权利(二)法律意义——合法地拒绝履行自身的合同义务(非法将导致违约责任)(三)条件——仅存在双务合同之中(四)类型——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第

节合

行三、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第

节合

行1.同时履行抗辩权1)定义——在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合约定时,享有拒绝其全部或者相应的履行要求的权利2)渊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第

节合

行1.同时履行抗辩权第

节合

行3)成立条件①存在于同一个双务合同中②双方互负相关联的债务③双方未约定履行的先后顺序④双方的债务均已到期⑤对方尚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⑥对方有履行的可能第

节合

行3)成立条件第

节合

行2.后履行抗辩权:

1)含义——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债务的一方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一方享有拒绝其全部或者相应的履行要求的权利。第

节合

行2.后履行抗辩权:第

节合

行2)成立条件①存在于同一个双务合同中②双方互负相关联的债务③双方的债务均已到期④双方约定了履行的先后顺序⑤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尚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⑥对方有履行的可能第

节合

行2)成立条件第

节合

行3.不安抗辩权1)含义——双务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在对方财产、商业信誉等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并导致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享有中止履行自己债务的权利。第

节合

行3.不安抗辩权第

节合

行2)成立条件①存在于同一个双务合同中②双方互负相关联的债务③双方约定了履行的先后顺序④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义务已经到期⑤后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出现了法定的情形⑥先履行义务一方有证据证明这种法定情形第

节合

行2)成立条件第

节合

行3)法定的四种情形(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3)丧失商业信誉(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第

节合

行3)法定的四种情形第

节合

行4)不安抗辩权的限制①先履行义务一方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对方存在法定情形②如不能举证而擅自行使不安抗辩权,则构成合同违约,应承担责任5)不安抗辩权的行使①无须取得对方同意②必须及时通知对方第

节合

行4)不安抗辩权的限制第

节合

行6)不安抗辩权的法律后果①行使人可以暂停履行义务,但合同义务并未免除,即处于停滞状态②另一方恢复履行合同能力或者对履行合同提供了适当担保时,中止履行一方应当恢复履行合同③对方未能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担保时,中止履行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第

节合

行6)不安抗辩权的法律后果第

节合

行法律意义分析1.同时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的设置,意在敦促合同当事人积极履行合同,与合同法“鼓励交易”的基本原则是一脉相承的2.不安抗辩权的设置则是为了保护相应的合同当事人,避免当事人在明知风险的情形下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第

节合

行法律意义分析第

节合

行四、合同履行的保全(一)含义——为防止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致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受到危害,而设置的保全债务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二)法律意义——合同效力的对外延伸,除当事人之外,可以合法地扩大至第三人,其目的还是在于促进合同的顺利履行第

节合

行四、合同履行的保全第

节合

行(三)代位权——债权人代替债务人的位置行使权利1.含义——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原本属于债务人的债权。第

节合

行第

节合

行2.条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已经到期2)债务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3)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其自身的债权第

节合

行第

节合

行3.行使要求1)只能以诉讼的方式行使2)债权人只能用自己的名义行使3)只能以债权人自身的债权为界限行使4)相关费用由债务人负担第

节合

行3.行使要求第

节合

行(四)撤销权1.含义——债权人在债务人实施处分其财产或权利的行为危害债权人的权益实现时,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第

节合

行(四)撤销权第

节合

行2.条件1)债务人有危害债权的行为2)债务人的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3)仅限于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4)债务人和受让人是恶意的(如受让人是善意取得则不可撤销)第

节合

行2.条件第

节合

行3.行使要求1)必须通过诉讼行使2)只能以债权人的债权为界限行使3)只能在有效期间内行使(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1年之内,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之内)4)相关费用由债务人承担第

节合

行3.行使要求第

节合

更一.合同的变更1.含义——合同订立以后,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以前,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2.理解1)主体不变,内容改变2)成立之后履行完毕之前3)未变更部分继续有效第

节合

更一.合同的变更第

节合

更3.合同变更的条件1)合同有效2)内容变化3)双方协议或法院、仲裁机构裁决变更4)变更的内容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该变更不具有法律效力第

节合

更3.合同变更的条件第

节合

更4.合同变更的法律后果1)未变更部分继续有效2)只能未履行的部分,变更对已经履行的部分不具有法律效力3)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第

节合

更4.合同变更的法律后第

节合

更二.合同转让:1.含义——当事人一方依法将其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实质为合同主体变更2.类型——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的转让、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第

节合

更二.合同转让:第

节合

更1)合同权利的转让(1)含义——债权人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一般是基于债权人与第三人的协议产生(2)特点①只转让权利,不改变内容②可以全部转让,也可部分转让第

节合

更1)合同权利的转让第

节合

更(3)禁止性规定:①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②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③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4)转让要求——必须通知债务人,否则转让无效,但不必取得债务人同意第

节合

更(3)禁止性规定:第

节合

更2)合同义务的转让(1)含义——债务人将合同义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行为包括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两种(2)全部债务转让——原债务人免责,退出债权债务关系(3)部分债务转让——新债务人加入,和原债务人共同承担义务第

节合

更2)合同义务的转让第

节合

更(4)转让条件——必须经过债权人同意,否则无效3)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1)含义——是指当事人一方将其合同权利和义务一起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可以部分转让,也可以全部转让第

节合

更(4)转让条件——必第

节合

更(2)部分转让——原合同当事人与合同承受人之间存在连带关系(3)全部转让——两种类型①合同承受——约定移转——必须经当事人和第三人同意②企业合并分立——法定移转——无需对方同意,直接通知或公告即可第

节合

更(2)部分转让——原第

节合

一、一般担保和特别担保1.一般担保——即债务人的合同责任、债权人的代位权、撤销权2.特别担保——包括三种,即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1)人的担保——保证2)物的担保——抵押、质押和留置3)金钱担保——定金第

节合

一、一般担保和特别担第

节合

保二、法定担保和约定担保1.法定担保——按照法律规定直接设立的担保,无需当事人签订单独的担保合同,我国法律目前仅规定了留置担保和建设工程合同中的法定抵押权2.约定担保——按照当时人自行约定而设立的担保,包括抵押、质押、保证和定金第

节合

保二、法定担保和约定担保第

节合

保1)留置——适用于动产担保①定义——债权人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依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留置物的所得价款中优先得到清偿。第

节合

保1)留置——适用于动产担第

节合

保②前提——只限于法律有明文规定的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的范围内行使。法律未作规定的,不适用留置这种担保方式。③范围——《担保法》第83条规定:“留置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留置物保管费用和实现留置权的费用第

节合

保②前提——只限于法律有明第

节合

保2)法定抵押权——适用于不动产(1)法律规定——《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节合

保2)法定抵押权——适用于第

节合

保(2)条件:①主体是法定的,即只限于承揽合同中的建设工程合同的承包人②形式是法定的,即建设工程的承包人与发包人在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时法定抵押权就产生,无需当事人另行再签订抵押合同③时间是法定的,即在所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后,发包人逾期不支付工程款时才能行使,如果工程验收不合格或发包人已如数支付了价款的,均不得行使法定抵押权第

节合

保(2)条件:第

节合

保④范围是法定的,即抵押权的客体:一是指建筑工程合同约定的建筑物。二是有偿取得的基地使用权,但如果基地是划拨的,基地使用权不包括在内。三是建设工程与装潢工程属同一承包人承揽时,抵押权的效力及于装潢而增值的部分,如果装潢工程系不同的承包主体,则应将这部分价值排除在外⑤行使方式是法定的,一是承包人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二是承包人申请人民法院将工程依法拍卖,承包人无权自己直接折价或拍卖,否则就构成侵权

节合

保④范围是法定的,即抵押权第

节合

保3)抵押和质押①含义——债务人或第三人对债权人以一定财产作为清偿债务担保的法律行为,提供抵押财产的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为抵押(质押)人,债权人则称为抵押权(质权)人。②区别——抵押不转移对抵押物的占有和管理形态,仍由抵押人负责抵押物的保管;质押则是由质权人负责对质押物进行占有和保管。第

节合

保3)抵押和质押第

节合

保三、保证——人的担保(一)保证人资格1.一般资格——必须具备行为能力和代偿能力,行为能力≠代偿能力,应以行为能力为主,代偿能力为辅2.限制规定1)主债务人不得担任——不可自己担保自己第

节合

保三、保证——人的担保第

节合

保2)国家机关不得担任——国家机关的财产来自于国家拨款3)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得担任——影响公众利益4)分支机构或职能部门不得担任——不具有法人资格,因而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但是分支机构可以在法人授权方位内提供担保第

节合

保2)国家机关不得担任——第

节合

保(二)保证合同1.特征——单务合同、无偿合同、从合同、诺成合同、要式合同2.包括内容1)债权的种类和金额2)债务人履约的期限——期日(时点)或期间(时段)3)保证方式——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未约定时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第

节合

保(二)保证合同第

节合

保(1)一般保证——债务人不能履约时,保证人才承担保证责任,即债权人必须在向债务人追偿不能时,才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2)连带保证——期限届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约,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履约,保证人不能拒绝第

节合

保(1)一般保证——债务人第

节合

保4)保证的范围——按照双方约定,未约定时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5)保证的期间——按照双方约定,未约定时按照法律规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届满之日起6个月之内;约定保证责任“直至本息还清时为止”等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届满之日起2年6)其他约定事项——计算方法等第

节合

保4)保证的范围——按照双第

节合

保(三)保证种类1.一般保证与连带保证1)一般保证:债权人——债务人——保证人2)连带保证:债权人——债务人——保证人2.单独保证与共同保证1)单独保证——只有一个保证人2)共同保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证人第

节合

保(三)保证种类第

节合

保共同保证人之间的关系(1)按份保证——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各保证人之间的份额,保证人按照份额承担责任,彼此之间不存在连带关系(2)连带共同保证——保证人和债权人没有事先约定份额的,视为连带共同保证,连带共同保证人之间自行约定的份额,不得对抗债权人,但可以作为彼此之间的清偿依据,连带共同保证人之间没有约定份额的,应当均摊第

节合

保共同保证人之间的关系第

节合

保(四)保证责任的免除1.保证有效期届满——约定期限或法定期限,2.合同双方恶意串通骗取保证3.债权人采用欺诈、胁迫手段4.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向债权人提供债务人的财产情况,但是债权人放弃或怠于行使该权利的(部分免除)5.合同双方以新贷还旧贷6.债务人破产,债权人未申报债权也未通知保证人(部分免除)第

节合

保(四)保证责任的免除第

节合

保(五)保证的追偿——保证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而追偿是为了保障保证人的利益1.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了保证责任2.债务人因保证而免责3.保证人不认可赠与第

节合

保(五)保证的追偿——保证第

节合

保四、定金(一)含义——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交付定金,如交付定金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如收取定金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必须双倍返还定金(二)特征——从合同、实践合同第

节合

保四、定金第

节合

保(三)定金和其他概念的区别1.定金和预付款——定金是双向担保方式,性质上属于预付违约金,合同不履行时应双倍返还;而预付款无担保作用,合同不履行应如数返还2.定金和违约金——定金是预付的违约金,而违约金应在实际违约后交付,法律规定,二者只能适用一种条款,不得同时适用第

节合

保(三)定金和其他概念的区第

节合

保3.定金和押金——二者同属担保方式,但在金额上存在不同,押金的金额通常相当甚至超出所担保的标的物价值,而定金最高不得超过法定上限——主合同标的额20%;定金对于双方都有担保作用,押金则通常只对交付押金的当事人产生约束力,收取押金的当事人无需双倍返还第

节合

保第

节合

保(四)种类1.立约定金——保证正式订立合同2.成约定金——保证合同正式成立生效3.证约定金——证明合同关系存在4.履约定金——保证履行合同5.解约定金——以定金为代价获得合同解除权第

节合

保(四)种类第

节合

保(五)定金的成立要件1.合同中明示“定金”字样(其余文字均不具有这一效力)2.实际交付定金时,定金合同方才生效——实践合同3.限额法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六)定金的效力——除因不可抗力、意外事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时可以免责之外,均可适用定金罚则第

节合

保(五)定金的成立要件第

节合

止一.合同终止1.含义——是指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已经消灭或者不再履行,从而使合同关系结束2.终止的原因(1)债务履行——自然终止(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第

节合

止一.合同终止第

节合

止(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3.终止的效力(1)主权利和从权利一并消灭(2)归还字据(3)当事人应继续履行附随义务(4)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第

节合

止(5)债权人免除债务第

节合

止二.合同解除——提前终止(一)含义——合同依法成立后,因当事人单方或者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提前终止的行为。(二)类型1.单方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除2.合意解除——双方意思自治第

节合

止二.合同解除——提前终止第

节合

止1.约定解除——解除权源自双方自行约定1)约定解除条件——条件成就时合同自动解除2)约定解除权——当事人主动行使解除权2.法定解除——解除权源自法律直接规定(四种法定情形)第

节合

止1.约定解除——解除权源第

节合

止3.解除权的行使1)无需取得对方同意,但需通知对方2)解除权应在有效期内行使,过期权利消灭(三)解除的效力1.尚未履行的债务终止履行2.已经履行的债务予以返还或赔偿第

节合

止3.解除权的行使第

节合

止三、合同的抵销(一)含义——双方互负债务,可以各自的债权等额抵销各自的债务(二)类型1.法定抵销1)含义——按照法律规定,具备抵销要件时,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抵销第

节合

止三、合同的抵销第

节合

止2)法定要件①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②债务种类相同③主动债权已届清偿期限④债务均不属于不能抵销的债务——如合同性质决定不得抵销的债务、法律规定不能抵销的债务第

节合

止2)法定要件第

节合

止2.合意抵销——双方自由协商即可(三)抵销的效力1.等额抵销,债务全部消灭2.差额抵销,仅消灭部分债务3.抵销后产生的利息应当归还4.抵销后的违约责任归于消灭,抵销前的责任不可消灭第

节合

止2.合意抵销——双方自由第

节合

止四、合同的提存(一)目的——保护债务人权利,解脱债务束缚(二)当事人1.提存人——原债务人2.提存受领人——原债权人3.法定提存机关——公证机关第

节合

止四、合同的提存第

节合

止(三)提存事由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2.债权人下落不明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

节合

止(三)提存事由第

节合

止(四)标的物范围1.货币2.有价证券以及其他权利证书3.贵重物品4.担保物或替代物5.其他限制性规定——不适于提存(如鲜活产品)或提存费用过高(如保管要求太高)第

节合

止(四)标的物范围第

节合

止(五)提存的效力1.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1)提存=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终止2)提存物的毁损、灭失风险由债权人承担,产生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费用由债权人负担第

节合

止(五)提存的效力第

节合

止2.提存人(债务人)与提存机关之间——提存人可以凭有效法律文书取回提存物,费用由提存人负担3.债权人和提存机关之间1)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不领取的,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2)提存机关负有保管义务,因保管不当灭失或毁损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第

节合

止2.提存人(债务人)与提第

节合

止五、混同与免除(一)免除1.含义——债权人主动抛弃债权,免除债务人的债务。2.条件1)单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2)债权人应具备民事行为能力3)免除应是无偿行为第

节合

止五、混同与免除第

节合

止3.效力1)可以全部免除,也可以部分免除2)主债免除,从债随之免除,除非债权人明确表示保留从债务(二)混同1.含义——债权债务归于同一当事人第

节合

止3.效力第

节合

止2.类型1)概括承受2)特定承受3.效力——债权债务消灭,主从权利消灭,但涉及第三人权利的债权不能消灭第

节合

止第

节违

一.违约责任概述(一)含义——当事人违反合法有效的合同约定,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二)特点1.相对性——仅存在于合同当事人之间,合同以外第三人无权追究第

节违

任一.违约责任概述第

节违

任2.财产性——仅限于当事人的财产责任,除法定国家司法机关之外,任何人不得限制他人的人身权利3.补偿性——弥补遵守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损失,但仅限于财产性损失4.惩罚性——惩罚违约当事人的行为第

节违

任2.财产性——仅限于当事人的第

节违

任(三)违约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1.与行政责任区别——性质不同,行政责任产生于行政管理关系,由有执法权的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属行政责任;违约责任产生于当事人约定的合同关系,属于民事责任;2.与刑事责任区别——性质不同,由法定的国家司法机关追究,制裁措施最为严厉,涉及人身自由乃至生命;违约责任仅涉及当事人财产,不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第

节违

任(三)违约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第

节违

任3.与侵权责任——性质相同,二者同属于民事责任,一般的违约行为不构成侵权,不产生侵权责任,但是由于违约行为导致当事人的人身、财产受损时,该违约行为将同时导致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出现,此时受害者可以选择追究当事人其中一种责任,但不能同时追究二种责任,即不能罚上加罚第

节违

任第

节违

任(四)违约责任的成立要件1.存在合同关系——无合同无违约2.合同合法有效——无效无违约3.存在违约行为——无行为无违约4.没有免责事由——无免责无违约第

节违

任(四)违约责任的成立要件第

节违

任二、违约行为(一)预期违约1.含义——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明确表示,履行期限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到期将不履行合同义务2.类型(1)明示毁约——一方当事人在无正当理由下,向对方明确表示,履行期限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意思表示第

节违

任二、违约行为第

节违

任(2)默示毁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毁约行为(二)实际违约1.含义——履行期限到来之后,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行为2.类型1)拒绝履行2)迟延履行3)部分履行4)不适当履行第

节违

任(2)默示毁约——是指在合同第

节违

任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继续履行、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三种(一)继续履行1.含义——守约方不愿解除合同,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强制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2.要点——可与损害赔偿等责任方式并用,但不得与解除合同的方式并存第

节违

任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继第

节违

任3.金钱债务必须无条件适用,非金钱债务在履行不能时,可以选择其他责任方式(二)补救措施1.类型——修理、更换、重作、退货、降价等方式2.要点——可与继续履行和赔偿损失并用3.适用——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按补充协议,无补充协议按交易习惯第

节违

任3.金钱债务必须无条件适用,第

节违

任(三)赔偿损失——赔偿损失责任、违约金责任和定金责任1.赔偿损失责任1)赔偿范围——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积极损失、消极损失等2)适用要点①属于法定赔偿责任,当事人可以实现在合同中预先约定赔偿损失的数额和计算方式,优先按照双方约定标准赔偿;如果双方没有事先约定,则按照法定标准赔偿第

节违

任(三)赔偿损失——赔偿损失责第

节违

任②适用前提是出现了实际损失,如果出现了违约行为但没有造成损失,不适用赔偿责任③损失赔偿和违约金条款、定金条款可以互相补充适用,如果违约金或定金已经弥补了当事人的实际损失,则不再另行赔偿;如果违约金或定金不足以弥补损失,不足部分可以要求损失赔偿,但最高不得超过全部货款的总值——即损失赔偿仅具有补偿性,但不具有惩罚性第

节违

任②适用前提是出现了实际损失,第

节违

任2.违约金赔偿责任1)性质和要点①属于约定责任,无约定不适用②兼具赔偿性和惩罚性③以违约行为作为适用前提,不要求实际损失的存在2)特别规定①违约金责任和定金责任只能由守约方选择适用其一,不能同时适用(因二者同时具有惩罚性,一事不能二罚)第

节违

任2.违约金赔偿责任第

节违

任②违约金属于当事人事先约定,因此其数额可能高于实际损失,也可能低于实际损失,如果出现畸高或低于损失,会导致对一方当事人的不公平,因此司法机关可以按照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或适当减少③增加的标准——不超过实际损失为限;减少的标准——约定的违约金超过损失的20%以上的,可以适当减少

节违

任②违约金属于当事人事先约定,第

节违

任3.定金责任1)性质和要点①属于约定责任,无约定不适用②兼具赔偿性和惩罚性③以违约行为作为适用前提,不要求实际损失的存在2)特别规定①定金比例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作为预付款处理第

节违

任3.定金责任第

节违

任②违约金责任和定金责任只能由守约方选择适用其一,不能同时适用4.违约金、定金和损害赔偿的对比1)违约金和定金是约定责任,损害赔偿是法定责任2)违约金和定金的适用前提是出现违约责任,损害赔偿的适用前提是存在实际损失3)违约金和定金只能选择一个,损害赔偿可以和违约金或定金同时并用第

节违

任②违约金责任和定金责任只能由第

节违

任4)违约金和定金兼具惩罚性和补偿性,损害赔偿只具有补偿性5)定金的金额是确定不变的,违约金的金额不确定,往往与实际损失挂钩,甚至可以略高于实际损失(不超过实际损失的20%),实际损失包括真正损失和预期利益,因此守约方应慎重选择适用对自身最为有利的赔偿责任第

节违

任4)违约金和定金兼具惩罚性和第

节违

任四、免责事由—法定免责和约定免责(一)法定免责——不可抗力1.含义——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