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合花》教材分析《百合花》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单元学习任务提出要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作品内涵,并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作品主旨。《百合花》展现了战火中的青春美、人情美和人性美,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小说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多方面来理解文本、感知文本,进而感悟小说主旨。学情分析同学们课前已经梳理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感受到了小说语言清新俊逸的风格,以及小通讯员身上的青春美。但在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人情美与人性美存在难度,因此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创作背景深入感悟。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视角,思考运用“留白”艺术的作用。2.关注“百合花”被这一细节描写,体会新媳妇形象的丰富性。3.感受战争年代人与人相互信任、相互感染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教学重点1.从新媳妇对待百合花被的三种态度感受新媳妇的成长变化及其形象的丰富性。2.把握小说主旨,领悟小说的人性美。教学难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教法学法师生互动法、合作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同学们自主阅读预习卡片并回答相应问题,教师提前收集卡片了解学情,并在课前发还给学生。预习卡片如下所示:设计意图:一方面了解同学们对于叙事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叙事视角”有基本认识,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一、导入5min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明确小说采用的叙事视角是内聚焦型,叙事者是第一人称“我”,并引导学生回忆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用。接着引出“留白”这一概念:叙述者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来向接受者(读者)传达关键信息。有时,叙述者会选择性地呈现一部分信息,同时掩盖另一部分信息。被直接呈现出来的信息能够被读者直接感知和理解,被遮蔽的部分则需读者根据已知信息和自身的经验去比较、揣摩、反思和体会。这一部分被遮蔽的内容就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留下的“空白”。设计意图:基于同学们原有的知识,明确“留白”这一概念,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准备。二、思考小说中运用“留白”艺术的作用10min1.快速浏览小说,用笔标注小说中可能使用了“留白”艺术的段落,并概括主要内容。答案预设:(1)小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子没有成功。(第26-29段)(2)小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第54段)2.阅读第26-29段,思考使用“留白”艺术的作用。(1)提问:小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答案预设:同学们可以根据“我”与小通讯员的对话进行合理想象,小通讯员可能会像“我”一样轻松借到几条棉被,也可能空手而归,甚至和老百姓发生争吵。(2)提问:“我”借到了两条棉絮和一条被子,小通讯员为什么没有借到被子?答案预设:同学们可以由“我”与小通讯员的对话进行推测,可能是小通讯员说话不对,得罪老百姓,也可能是像小通讯员说的那样“老百姓死封建”。(3)追问:小通讯员没有借到被子真的是因为“老百姓死封建”吗?“我”对老百姓的看法又是怎样的?答案预设:“我”认为老百姓是“觉悟高,又很开通”。关于老百姓是否死封建的问题可以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再作思考。3.阅读第54段,思考使用“留白”艺术的作用。提问:作者写小通讯员舍己求人的场景,为何要借担架员之口来描述?(同桌交流讨论,提示同学们围绕“我”这一叙事视角进行思考)答案预设:“我”正在包扎所,不在场。因此为使情节更完整、更真实,叙述者需要巧妙利用信息传达的多样性,以他人的耳闻来补充叙述小通讯员舍己救人、壮烈牺牲的情节,可以使故事自然而然走向高潮。4.作者使用“留白”艺术有何艺术效果?答案预设:同学们可以从读者、叙事、人物形象、主题等多角度思考。例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使故事叙述具有多样性,利于刻画小通讯员形象等。设计意图:“我”是小说情节的参与者,也是故事的见证者。通过探讨“留白”手法的艺术价值一方面使同学们结合小说具体情节进一步理解内聚焦型叙事,另一方面又启发同学们思考还未解决的问题,即小通讯员没有借到被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三、体会新媳妇形象的丰富性10min1.阅读第33段、第44段、第58段,回答以下问题。(1)从“我”的视角出发,“我”看到了一条怎样的百合花被?答案预设:“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2)第44段中写“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新媳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答案预设: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带入新媳妇的形象并进行设想,原因可能是由于新媳妇对于新百合花被的珍视,能不用就不用自己的被子。追问:小通讯员没有借到被子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答案预设:面对小通讯员的初次借被,新媳妇比较羞涩。并且百合花被是新媳妇的嫁妆,因此格外珍视。(3)最后新媳妇是怎样对待百合花被的?答案预设:新媳妇“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2.提问:新媳妇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新媳妇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答案预设:由原来不愿借被的羞涩腼腆逐渐展露出明事理的一面。有善良、天真、淳朴等美好品质。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答案预设:同学们可以结合前后文理解新媳妇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原因可能在于小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受到了小通讯员精神的感染,由此生发出崇敬之情。也有可能是由于心中的善。3.追问:在当时,小通讯员没有借到被子是因为老百姓真的死封建吗?从中反映出以小通讯员(军)和新媳妇(民)怎样的关系?答案预设:不是。小通讯员为保护他人而牺牲,新媳妇将百合花被献给小通讯员,展现出军民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军民鱼水情。设计意图:小说以“我”这一叙事视角呈现出新媳妇对待百合花被的不同态度,一方面与上一环节紧密相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感受新媳妇形象的丰富性,并思考变化的深层原因。四、感受战争年代的人情美和人性美15min1.阅读第8-21段“我”与小通讯员之间的对话。(1)提问:对话中的“我”与小通讯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预设:“我”比较亲切、活泼开朗。小通讯员有些害羞、憨厚、朴实。(2)提问:茹志鹃说《百合花》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预设:“我”与小通讯员之间的情感可能带有同志间的友谊,也可能带有同乡之间的亲切,也可能带有姐弟之间的关怀。明确:注意与朦胧的爱情区分开来。同志间的友谊、同乡之间的亲切、姐弟之间的关怀都蕴含人情美。2.梳理并计算“我”、小通讯员、新媳妇从认识到离别再到永别中间相处的大致时间长度。并思考为什么“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三人之间没有长时间相处的机会?(同桌合作)段落含有时间词的语句第1段1946年的中秋。第2段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第4段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第24段我们到包扎所,已是下午两点钟了。第45段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第53段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明确:“我”与小通讯员相处的时间、“我”与新媳妇相处的时间、新媳妇与小通讯员相处的时间都在一天以内。原因可能是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中。3.矛盾先生曾评价《百合花》:“一如静夜的萧声,初读似觉平凡,再读则从平凡处显不平凡了,三读以后则觉得深刻。”结合以下材料,思考矛盾先生为何说《百合花》是“深刻”的?(同桌相互讨论)材料:“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这段交情仅是十几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但就是那一瞬间,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人与人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百合花》便是这样,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答案预设: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美好情感。明确:经历过政治运动的茹志鹃对当时人性的丑恶感到失望,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斗争触发了茹志鹃对于美好人性的向往,引发了对战争年代人与人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感怀。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茹志鹃创作《百合花》的经过,深入理解小说主旨,引导学生感受战争年代特有的崇高情操。五、课堂小结3min小说中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我”不仅是一个线索人物,更是主要人物,是打开小说主旨的钥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政快递赔偿标准调整补充协议
- 长期承租设备协议书
- 赡养问题调解协议书
- 隧道支护承包协议书
- 邻居快递赔偿协议书
- 车厢买卖合同协议书
- 酒店双方谅解协议书
- 资产收购居间协议书
- 道路清洗保洁协议书
- 写字楼合同解除协议书
- 密封条范文模板(A4打印版)
- 西方文明史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 知识星球行业报告
- 【课件】第15课+权力与理性-17、18世纪西方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光电技术(第5版) 习题解答 王庆有
- 仓库货物先进先出管理培训教程培训课件
- 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
- 家长会课件:初三迎接中考家长会课件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