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II
第一讲管理学概论叶广宇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II
第一讲管理学概论叶广宇教授博士管理的概念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和高级咨询专家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什么的问题应该是第二位的,“应该通过管理的任务来阐明管理”。为使机构能执行其职能并做出贡献,管理者必须完成三项重要而又极其不同的任务: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处理本机构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责任。决策学派创始人之一、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的概念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和高级咨询专家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什管理的概念(续)《世界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为:“管理就是对工商企业、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以及其他各种组织的一切活动的指导。它的目的是要是每一行为或决策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彼得·德鲁克的观点:管理是一个能把一群乌合之众变成一个有效率、有目的、有生产力的团队的特殊过程管理(management)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三国演义)管理的概念(续)《世界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为:“管理就是对工管理的概念(续)有效:效率(Efficiencies)输入、输出关系(给定输入的较多输出、较少输入的同样输出),管理者经营的输入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必须关心这些资源的有效输出。资源成本最小化。效果(Effectiveness)实现预定的目标。不顾效率很容易达到效果。有效率却未必有效果。如把错事做得很好管理的概念(续)有效:管理的概念(续)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由小到大、由近及远。贴切:从自身修养做起;高远:目标平天下。“利、义”:利:用刀来收获——如何把蛋糕做大义:“義”——如何把蛋糕分公平情、理、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绳之以法)天理、国法、人情。哪个对?管理的概念(续)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管理研究目前所处的阶段管理研究目前所处的阶段瞎子摸象经济学:体系完整理性人假设管理学:理论丛林现实人假设在企业管理应用方面:经济学理论是通用的管理学理论强调个性管理学无法回避特殊性,故管理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而不是二者的混合体科学:规律性可传授性艺术:个性特性经验的不可信任性管理研究目前所处的阶段管理研究目前所处的阶段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诊断技能行政技能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管理技能管理:摸得着的手机制在背后政策在空中日常操作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摸得着的手亚当·斯密凯恩斯席酉民钱德勒《看得见的手》三只手同时有效运转管理:摸得着的手机制在背后政策在空中管理研究的内容1、管理的思想、意识和观念2、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3、管理的应用、分析和实践管理研究的内容1、管理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管理研究方法论问题导向环境依赖技术支持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论问题导向实证研究方法管理学基本假设1、现实人。人是“好”的人是“坏”的2、信息不对称3、权力分配改革开放;把厂长假定得更坏假定人是坏的:制度才严密假定人是好的:不至于冤枉人例:中国司法制度改革假定嫌疑人无罪、可保持沉默管理学基本假设1、现实人。人是“好”的改革开放;把厂长假定得案例1:父子关系父让子买菜,给子10元钱,子买菜花5元,自用1元。代理成本奖0.5元,激励不起作用监督0.5元,监督不起作用罚0.6元,串谋、合谋竞争解决信息不对称,改菜为烟自己买案例1:父子关系父让子买菜,给子10元钱,子买菜花5元,自用案例2:新加坡廉政高薪养廉高薪无法养廉:解决“不想”问题,但人很难做到不想“非分之想”1、不想2、不敢严厉的监督严格的惩罚3、不能严密的科学管理三只手联合行动案例2:新加坡廉政高薪养廉高薪无法养廉:解决“不想”问管理学的学科体系1、
管理职能体系,即以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为基础来组合管理知识。它的特点是以管理职能为主要框架,以管理原理为主要内容。代表著作有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海因茨.韦里奇等人合着的《管理学》。管理学的学科体系1、
管理职能体系,即以法约尔的管理学的学科体系2、
管理学派体系,即以古典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来组合管理知识。它的特点是以管理理论的演进发展为基本框架,以工业工程学、经济学、心理学、数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对管理的贡献和实际管理经验的理论概括为主要内容。代表著作有小詹姆斯.唐纳利、詹姆斯.吉尔森、约翰.伊凡塞维奇等人合着的《管理学基础——职能、行为、模型》;理查德.霍杰茨着的《管理:理论、过程和实践》管理学的学科体系2、
管理学派体系,即以古典管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3、管理任务体系,以管理任务为基本框架,以管理责任为主要内容。代表著作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管理学的学科体系3、管理任务体系,以管理任务为基本框架,以管管理工作固有的两难困境1
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结合2既要控制又要发挥主动性3既要执行不顾个人的规则和程序又要照顾个人需求4必须平衡个人需求与集体准则5与上几条有关,既要执行小组的规范又要改变这些规范管理工作固有的两难困境1
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结合社会性管理活动的特征1、
人际性2、
目的性3、
过程性4、
优化性5、
创造性社会性管理活动的特征1、
人际性管理职能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领导Directing控制Controlling创新Innovating管理三要素目标方法手段对象管理职能计划Planning管理三要素对管理的进一步认识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以人为中心的投入产出系统管理的龙头是计划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重点(核心)是决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要求人尽其才事得其人物尽其用时尽其效对管理的进一步认识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要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希腊、罗马、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巴比伦“空中花园”基督教新教的兴起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希腊、罗马、埃及、巴比伦等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中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分工理论。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从事有用劳动和从事无用劳动的人数比例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劳动分工可以是劳动简化,是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劳动分工理论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经济人”观点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的利益。但是,每个人的利益有为其他人的利益所限制。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顾及其他人的利益。由此,就产生了相互的共同利益,进而形成和发展了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但只想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肯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他们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为他做事对他们自己有利,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多了”“请给予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经济人”观点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Babbage)数学家《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1832年劳动分工可以减少工资支付利润分配制度工人可以按其在生产中的贡献分配利润的一部分工人收入1、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2、按照生产效率即所做贡献分得的利润3、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的奖励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的创始人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Babbag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1.产生背景手工业生产-----------社会化大生产2.理论研究的重点如何进行劳动管理和组织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效率: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情效益;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效果:实现目标的程度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1.产生背景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3.古典管理学派主要的观点、思想和方法(1)研究工作的物质环境,研究以事物为中心的管理(2)利用纪律强制和金钱物质刺激(3)士气是从改善工作环境和改变工作条件来提高(4)职工是经济人(5)抛弃根据经验和习惯主观想象和假设来管理,代之于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3.古典管理学派主要的观点、思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1874年,哈佛大学法学院费城水泵制造公司、1878年米德维尔钢铁公司、1898年伯利恒钢铁公司、学徒、工人、技工、工长、总技师、总工程师《计件工资》1895《工场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革命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泰勒所做的实验1、工时研究与动作研究2、搬运生铁试验伯利恒钢铁公司、75名工人、80多斤铁块、30米12.5吨、48吨、1.15美元、1.85美元3、铁锹试验21磅、9.5kg4、头等工人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泰勒所做的实验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制度方面的做法1、工作定额。科学的操作方法以合理利用工时基于工时研究和动作研究2、标准化。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基于“头等工人”概念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计划的内容1、时间和动作研究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6、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制度方面的做法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泰勒的跟随者亨利·甘特(1)创建甘特图(2)提出激励性的劳动报酬奖金制(3)认为管理人员有责任教导工人养成勤奋的习惯,增进工人与管理人员的相互了解和合作;(4)认为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服务上,而不是专图赢利上,应以服务为最终的目标。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泰勒的跟随者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他的妻子莉莲·吉尔布雷斯《动作研究》191117种基本动素影片分析法120块→350块/小时亨利·福特流水线对泰勒制的评价:略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他的妻子莉莲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法)----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1841年出生于法国,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1916年出版《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开设管理课程的思想,主张在院校中讲授管理的必要性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法)----现代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管理的普遍性概念法约尔认为整个工业经营管理活动包括六个方面(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随着职位的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的相对重要性降低,而管理能力的要求逐步加大,并与企业规模相关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管理的普遍性概念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提出能应用于所有的各种工作的第一个全面和综合的管理理论(管理人员14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指挥)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服从整体7、合理的报酬8、集权9、等级链与跳板原理10、秩序11、平等、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主动性与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与人员团结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提出能应用于所有的各种工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对统一命令的解释越权指挥、申诉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对统一命令的解释越权指挥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跳板原理A经理B主任C工长D监工E工头F工人GL经理M主任N工长O监工P工头Q工人命令报告命令报告古典管理学派(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跳板原理A经理B主任C马克斯·韦伯(MaxWeber)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体系结构分三层:高级管理层:决策层中级管理层:若干中间层次低级管理层:执行层主张通过职务和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和世袭地位来进行管理。马克斯·韦伯(MaxWeber)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社马克斯·韦伯(MaxWeber)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特点1、明确的分工对每个职位上的组织成员的权利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并作为正式职责使之合法化。2、等级严密所有的职位都按照权力等级进行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等级严密的指挥体系。3、规范录用所有的组织成员都是依据经过培训、教育,或正式考试取得的技术资格选拔的4、正式的规则和制度5、非人格性规则和制度的实施具有一致性,避免掺杂个性和员工的个人偏好。6、职业定向
马克斯·韦伯(MaxWeber)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特点马克斯·韦伯(MaxWeber)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缺点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受法规制度约束,容易形成轻重倒置的错觉,往往把法规视为目标,儿子目标于不顾这一理论过分注重形式,下级没有主动性、创造性,易使组织僵化,缺乏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马克斯·韦伯(MaxWeber)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缺点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巴纳德,1886年出生,1906年哈佛大学经济系,三年以优异成绩学完全部课程,但因缺少实验科学学分而未能获得学士学位。1909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统计部,1927年,新泽西贝尔公司总经理直到退休。获得7个荣誉博士学位《经理的职能》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巴纳德,1886年出生,1906年哈佛大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主要内容1、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组织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用人类意识加以协调而成的活动或力量系统”,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主管人有三个主要职能制定并维持一套信息传递系统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主要内容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2、组织的存在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明确的目标明确目标目标为组织成员所理解理解分为协作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区分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组织成员的双重人格:组织人格与个人人格协作意愿协作意味着实行自我克制,交出个人行为控制权,让组织进行控制。贡献与诱因的比较意见交流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2、组织的存在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3、组织效力和组织效率原则4、管理人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经理的职能》“如果经理人员发出的一个指示性的沟通交往信息为被通知人所接受,那么,对他来说,这个权力就是被遵从或成立了。于是,它就被作为行为的依据。如果被通知人不接受这种沟通交往信息,就是拒绝了这种权力。按照这种说法,一项命令是否具有权威,决定与命令的接受者,而不在于命令的发布者。”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3、组织效力和组织效率原则古典管理学派理论综合林德尔·厄威克(LyndallUrwich)管理过程包括的职能1.计划2.组织等级层次授权确定任务3.控制配备人员选择安置人员惩罚秩序2.协调3.主动性4.集体精神科学调查原则已确定的原则1.预测2.协调权力领导专业化3.指挥集权报酬平等受支配于其结果是古典管理学派理论综合林德尔·厄威克(LyndallUrwi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论1924-1932年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霍桑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人们仍然有很强的不满情绪,生产效率很低。为了探明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试验目的:劳动条件的变化对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梅奥宾夕法尼亚洲立大学费城纺织厂工人流动250%-5%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论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哈佛大学产业研究室1927年负责霍桑试验梅奥及其助手罗特利斯伯格《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管理与工人》《管理与士气》四个著名的试验照明实验:试验组、控制组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五位女装配工、一位划线工、一个观察员大规模访谈试验:两年时间、两万多名职工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九位接线工、三位焊接工、两位检查员、六个月发现:1、工人自行限制产量焊接7312个焊点6000-6600,2、工人对不同上司持不同态度,3、成员中存在派系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哈佛大学产业研究室1927年负责霍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1、“社会人”的观点2、非正式组织的观点3、士气的概念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基于人群关系论的管理措施1、强调对管理者和监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以改变他们对工人的态度和监督方式。2、提倡下级参与企业决策,以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士气。3、加强意见沟通。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提意见。4、建立面谈和调节制度,以消除不满和争端。5、改变干部的标准。6、重视、利用和倡导各种非正式组织。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基于人群关系论的管理措施行为科学学派1949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会议,行为科学,1953年芝加哥大学成立行为科学研究所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是根源于人的需要的。人们在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必然要采取行动,因此,需要是行为的动力。而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样,不断追求需要的满足就成了人的行为的连续激励因素。行为科学学派1949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包括1、关于对人的需要、动机、激励等个人行为以及人性的研究2、关于领导及领导行为的理论3、关于企业群体行为的研究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行为科学学派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影响其行为。已经得到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2、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在特定的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它需要更迫切。只有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行为科学学派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行为科学学派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Two-factortheory)50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Herzberg)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11个工商事业机构的2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的访问调查而提出“保健”(Hygiene)因素:与工作的环境有关,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又称外在因素“激励”(Motivator)因素:与工作本身有关,如成就、赏识(认可)、艰巨的工作、晋升和工作中的成长、责任感等。又称内在因素行为科学学派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Two-factorth行为科学学派X、Y、Z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ouglasMcGregor1957年X理论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感”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行为科学学派X、Y、Z理论行为科学学派Y理论人并不是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取决于这项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超Y理论:乔伊·洛尔斯JoyLorsch、约翰·莫尔斯JohnMorse行为科学学派Y理论管理科学学派如何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解决管理问题代表人物:美国研究管理学和现代生产管理的著名学者:伯法1、运筹学布莱克特(P.M.S.Blackett),物理学家,二次大战,雷达布置问题。其分支有: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对策论、搜索论、网络分析等。2、系统分析1949年,兰德公司3、决策科学化管理科学学派如何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解决管理问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的理论特点:1、以经济效果的好坏作为评价经营活动的标准2、评价标准定量化,借助数学模型,摈弃单凭经验和自觉的做法3、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4、强调试验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5、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的理论特点: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的贡献:科学技术的引入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期中班级反馈与调整计划
- 目标管理如何突破次月
- 2025年绵阳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
- 市场营销策略模拟考试卷一
- 2025年南京货运从业资格证技巧
- 新款出口退税申报软件操作培训(生产)
- 工程力学结构分析与计算题库
- 购物车管理系统手册
- 现场急救措施电工电焊工
- 环境服务领域的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权力运行流程图
- 喷砂检验报告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垂直轴翼形叶片网状结构的
- 中国56个民族介绍
- 河南省省属煤炭企业煤矿瓦斯治理调研报告
- 第04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1
- 2022年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 双室浮动床除盐水系统程序控制设计
- 铝合金化学成分表
- 村级基本公共卫生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