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理化指标测定_第1页
葡萄酒理化指标测定_第2页
葡萄酒理化指标测定_第3页
葡萄酒理化指标测定_第4页
葡萄酒理化指标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葡萄酒理化指标的测定1酒精度的测定密度计法依据不同的酒精溶液所对应的比重不同的原理,将葡萄酒中的酒精蒸馏出来,通过用比重计测量其比重,计算出酒精溶液的浓度。1步骤用100ml容量瓶准确量取20°C酒样倒入1000ml圆底烧瓶中,再用约100ml水冲洗容量瓶,洗液一齐倒入圆底烧瓶中,置600W电炉上加热蒸馏(采用蛇形冷凝器)开启冷却水,用原容量瓶接收蒸馏液(以冷却水大小调节蒸馏温度,使蒸馏液的温度不超过25C).将蒸馏液摇匀倒入100ml量筒,选用合适的精密酒精计,眼睛平视,读数读弯月面下缘,同时记录下温度,查酒精温度、浓度换算表,得到被测酒样的酒精度。所得结果保留至1位小数。2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1%(v/v)。3检验时注意事项3.1被测样品酒精度在15%(v/v)以上时采用此方法.3.2酒精计的分度值为0.1或0。2%(v/v),所用酒精计必须经国家认可的计量部门检定。3。3测定含气葡萄酒时需排气后再取样。排气方法:用低真空连续抽气2分钟.3。4蒸馏液的温度应控制在20C±5。3.5为避免蒸馏过程中乙醇蒸汽的逃逸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蒸馏前必须检查蒸馏仪器的接口处是否严密。若出现漏气,必须重新测定.3.6对于挥发酸含量过高(以醋酸计超过1g/l)或二氧化硫含量过高的样品应根据总酸测定的结果,用1N的氢氧化钠对样品进行中和后再进行蒸馏。还原糖的测定2。1斐林法2。1。1步骤2.1.1.1预备试验取斐林氏A、B液各5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入酒样5ml,加热至沸腾。在沸腾状态下用0.25%的葡萄糖溶液滴定至淡蓝色,加2滴1%的次甲基兰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完全消失,记录所消耗的葡萄糖溶液的毫升数.2。1。1.2正式试验取斐林氏A、B液各5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入酒样5ml。然后加入比预备试验少1ml的0.25%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腾并保持2分钟。加2滴次甲基兰指示剂,在沸腾状态下,在1分钟内用葡萄糖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2.1.2计算还原»(以葡萄糖计,g/L)=[(S・GxV)/5]xFx1000式中:S-斐林氏A、B液各5ml,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G-葡萄糖溶液的准确浓度,g/mL;V-(两次滴定)耗用葡萄糖溶液的平均体积,mL;5-取样体积,mL;F-制备含糖5~8g/L试样时,酒样的稀释倍数;所得结果保留至1位小数。2.1.3滴定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05mL。2。1.4检验时注意事项2.1.4。1测定的样品,含糖要在8g/L以下。含糖量较高的样品要进行合理的稀释,最好稀释后样品的还原糖含量应在5~8g/L。2.1。 4.2样品要调整到20OC时取样.2.1。 4.3测定含气葡萄酒时需排气后再取样。排气方法:用低真空连续抽气2分钟.2。1。4。4注意正式试验滴定时应在3分钟内完成。2。 1.4。5由于斐林氏A、B液的量对结果有影响,因此取样时一定要准确。3滴定酸的测定3。 1指示剂法(适用于白葡萄酒)(方法一)3。1.1步骤用大肚吸管吸取调整至20C的酒样5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中性蒸馏水50ml,同时加入1%酚酞指示剂2滴,摇匀后立即用0。05M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粉红色,30秒内不变色即为终点。记录下氢氧化钠消耗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3。2电位滴定法(适用于红葡萄酒)(方法二)3。2。1仪器pH计3.2。2步骤用大肚吸管吸取调整至20V的酒样5ml置于100ml的烧杯中,加入中性蒸馏水50ml,同时加入1%酚酞指示剂2滴,放入磁力搅拌棒,将电极插入被测样液中,开搅拌器,立即用0。05M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PH=9.0,即为终点,记录下消耗氢氧化钠的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3.3计算总酸(以酒石酸计,g/L)=(MxV1x0・075/V2)x1000式中: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1-消耗的氢氧化钠毫升数,mL;V2-取样酒的体积,mL;0.075-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酒石酸的质S酒石酸=0.°75;S苹果酸=0.067;S柠檬酸=0。064;S草酸=0。045S醋酸=0。060;S琥珀酸=0.059;S乳酸=0。09O;S硫酸=0.049所得结果表示至1位小数。3。4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1mL.3.5检验时注意事项3。5。1滴定用容器(三角瓶或烧杯)应用中性蒸馏水冲洗干净。3。5。2样品要调整至20°C时取样。3。5。3测定含气葡萄酒时需排气后再取样.排气方法:用低真空连续抽气2分钟。3.5。4滴定前应注意碱式滴定管排出气泡,滴定前后应注意滴定管尖充满溶液且滴定管尖不挂液滴。3。 5。5滴定时应注意滴定速度不能过快,接近终点时速度要放慢.4挥发酸的测定4。 1蒸馏滴定法(方法一)4。1.1仪器挥发酸蒸馏装置见GB/T15038-94标准。4.1。2步骤准确吸取20°C酒样10ml于内芯B中,打开冷凝水,将100ml容量瓶置于冷凝器下口接收蒸馏液,(挥发酸蒸馏装置操作方法按GB/T15038-94进行),待蒸馏液达到100ml时放松。,停止蒸馏。将蒸馏液加热至沸腾,加1%酚酞指示剂2滴,以0。05M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粉红色,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下消耗氢氧化钠的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4。1.3计算挥发酸(以乙酸计,g/L)=(MxVx0o060/10)x1000式中: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mL;0.060-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乙酸的质量;10-取样体积,mL。若挥发酸含量接近或超过理化指标时,则需进行修正。

修正时,按下式换算:酒中真实挥发酸(以醋酸计,克升)=实测挥发酸■修正挥发酸修正挥发酸=»BSO2(克/升)x1。875+g>SO2(克/升)x0.9375式中:1.875-游离二氧化硫换算为乙酸的系数;0。9375-结合二氧化硫换算为乙酸的系数;结合二氧化硫=总二氧化硫-游离二氧化硫所得结果表示至1位小数。4。1.4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4.1.5检验时注意事项4.1。 5。1测定含气葡萄酒时需排气后再取样。排气方法:用低真空连续抽气2分钟。4。1.5。2蒸馏装置蒸馏效果鉴定方法4.1。 5.3以20mL蒸馏水为样品进行蒸馏,蒸馏出的水不应含有CO2.4。1。5。4以20mL0。1mol/L乙酸为样品进行蒸馏,其回收率应大于或等于99。5%.4.1。 5。5以20mL0。1mol/L乳酸为样品进行蒸馏,其回收率应大于或等于0.5%。5游离SO2的测定5.1接碘量法(方法一)5.1接碘量法(方法一)5。1。1步骤吸取20°C的酒样25ml放入250ml碘量瓶中,加入少量碎冰块,加入1%淀粉指示剂1ml、1:3硫酸溶液5ml,立即用0。02M的碘液滴定至淡蓝色,保持30秒不变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碘液的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5.1.2计算游RSO2(K克/升)=(MxVx32/25)x1000式中:M-碘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消耗的碘液的体积,mL;32-与1。00ml碘标准溶液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25-取样体积,mL。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5.1.3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5.1.4检验时注意事项5。1.4.1注意滴定时的滴定温度,滴定温度应保持在20C以下,超过20C应向试液中加入少量冰块,然后再加硫酸酸化。5.1.4.2试样应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免二氧化硫溢出和被氧化.5.1.4。3滴定颜色深的红葡萄酒时滴定终点不易于观察,可在碘量瓶旁放一强的黄光源,以易于观察终点。但由于颜色深的红葡萄酒含有较高的单宁和色素会使碘液的消耗量明显增高,出现较大的正误差,故测定时最好不用此方法,应用方法二(氧化法).6总SO2»定6.1直接碘量法(方法一)6.1.1步骤吸取2.5M氢氧化钠溶液25mL于碘量瓶中,用大肚吸管吸取20^酒样25mL,管尖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放出酒样,摇匀,盖塞,放暗处静置15分钟,加入少量冰块,再加1%淀粉指示剂1mL,1:3硫酸10mL,用0。02M碘液迅速滴定至淡蓝色,30秒内不变即为终点,记录碘液消耗的毫升数,以水代替酒样作空白试验,操作同上.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6。1.2计算总SO2(mg/L)=[Mx(V1-V2)x32/25]x1000式中:M-碘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1-测定酒样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数,mL;V2-空白试验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数,mL;32-与1.00ml碘标准溶液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25-取样体积,mL。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6.1。3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6。1。4检验时注意事项同上7干浸出物的测定7。1比重瓶法7.1。1步骤准确量取20OC酒样100或200mL于烧杯中,用蒸馏水多次冲洗容量瓶,洗液一齐倒入烧杯中,置电炉上加热驱赶酒精.待酒样蒸发至三分之一时,取下,冷却至19~20C加水,定容至原体积。将附温比重瓶彻底清洗,再依次用乙醇、乙醚洗涤吹干称量得附温比重瓶自重为G1;将煮沸30分钟并冷却至19C蒸馏水注满比重瓶,装上附温度计(瓶中无起泡),浸入20±0。1C恒温水浴槽中,至比重瓶温度计升至20C,并稳定30分钟后,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水,立即盖上小罩,擦干,称量得到附温比重瓶和水的共重,为G3;再将附温比重瓶洗净吹干,以需测样品代替水,按上述步骤称得样品和附温比重瓶共重为G2。7.1。2计算样品比Sy(2O/4)=(G2-G1)x0o99823/(G3-G1)式中:0。99823-是y(20/20)换算为丫(20/4)之系数;G1-附温比重瓶的重量;G2-样品和附温比重瓶的共重;G3-水和附温比重瓶的共重.根据测得比重,查本方法附表A,得出总浸出物。 7L-.「原糖干浸出物(g/L)=总浸出物・[(总糖■还原 7L-.「原糖所得结果保留至1位小数。7。2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5g/L。7。3检验时注意事项7。 3。1每套附温比重瓶的G1和G3数值经测得后分别记录下来,作为不变常数,实际使用时只需测得G2,即可代入公式计算.每套附温比重瓶的三个组件(瓶身、温度计、小罩)必须编号一致.8总糖的测定8。 1斐林法8。1步骤首先估计样品总糖的含量。然后将样品稀释至大约含糖量为4~8g/L.取稀释后的酒样50mL加入2mL(1:1)盐酸,置于恒温水浴槽中,65~68°C水浴20分钟,取出后冷却,用2。5M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20C下定容至100mL,测定方法按2还原糖的测定进行.计算出数值为总糖。所得结果保留至1位小数.8.2滴定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05mL。8。3检验时注意事项8.3。1测定总糖时对较高糖度的样品要正确计算其稀释倍数.9。1步骤用容量瓶取20C酒样100mL,倾入蒸发皿中,置于沸水浴中,除去挥发物。一般蒸发掉一半溶液即可,然后取下冷却至室温,返回原容量瓶中,洗涤蒸发皿3~4次,将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得处理液1。用50mL容量瓶准确量取50mL处理液1于100mL烧杯中,加入2g左右粉末活性炭(加入活性炭的量视酒的颜色而定,颜色深活性炭的两应大一些),用玻璃棒搅匀,静置5~10分钟,继而过滤,滤液收集于三角瓶中。要求滤液无色透明,否则应再加入活性炭静置和过滤。将所有滤液收集50mL容量瓶中,重新定容至50mL,此液为处理液2。将处理液1用吸管吸取10mL置于1000mL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500mL及10mL靛胭脂指示剂,以0。05N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金黄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高锰酸钾的毫升数V1。同样取处理液2,同上操作,记下消耗的高锰酸钾毫升数V2。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9.2计算单宁(以没食子单宁酸计g/L)=(V1・V2)xNx0o04157X1000/VS式中:V1-滴定试液中全部可氧化的还原物质的高锰酸钾溶液的用量,mL;V2-滴定试液中非单宁还原物质的高锰酸钾溶液用量,mL;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Vs-取样量,mL;0。04157-与1.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没食子单宁酸的质量,g.所得结果保留至2位小数。9。3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01g/L。9.4检验时注意事项9.4。1对于红葡萄酒滴定处理液1时终点较难判断,滴定时应注意观察终点。10红葡萄酒色度的测定(分光光度计法)10.1步骤10.1。 1测定酒样的PH值用pH计检测酒样的pH值。10。1。2制备缓冲溶液A液:0。2M磷酸氢二钠。称取7。12g磷酸氢二钠定容至200mL.10.2。 2B液:0。2M柠檬酸.称取4。2g柠檬酸定容至200mL。10。1.2.3制备缓冲液见附表B。也可用混合A液和B液的方法用pH计直接测定pH值来制备缓冲液.10。1。3用大肚吸管吸取2mL酒样于25mL比色管中,用与酒样相同pH值的缓冲液稀释至25mL,用1cm比色皿在分光光度计的入620nm、入520nm、入420nm分别测吸光值(以蒸馏水做空白)。10.2计算将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得的入620nm、入520nm、入420nm吸光值三值相加后乘以稀释倍数12.5,即为色度。结果保留1位小数。10。3结果的允许误差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1。10.4检验时注意事项10.4.1染色品种可根据原酒颜色决定稀释的倍数。10。4.2桃红酒色度较低,可不稀释直接用分光光度计比色。10.4。3因澄清度不好的样品会影响色度结果,所以对澄清度不好的样品应先进行滤纸过滤或膜过滤后,再进行测定。含气葡萄酒排气后再测定.10。4.4待测样品应在比色槽中放置后15分钟后,观察比色皿中是否有气泡,若有气泡趋赶后再开始比色。11热稳定性检验155X三天保温法11.1每批原酒冷冻过滤后待灌装的半成品酒,需做热稳定性检验。11.2每批被测酒样过滤后需留对比样品,以备判定时参考。11。3方法取被测酒样过滤至澄清透明装入清洁的100mL比色管中于恒温箱中55°C保温三天,取出后借助光源观察其透明度的变化(与对照比较).然后,放置冷却至室温,借助光源观察其透明度的变化(与对照比较)。11。4合格判定热稳后的样品(冷却至室温)与对照相比无变化,即为合格。如果有絮状沉淀为不合格。285X15分钟保温法11。2。1取被测酒样过滤至澄清透明装入清洁的100mL试管中,于85C恒温水浴中保温15分钟,取出后借助光源观察其透明度的变化(与对照比较)。然后,放置冷却至室温,借助光源观察其透明度的变化(与对照比较)。11。2。2合格判定热稳后的样品(冷却至室温)与对照相比无变化,即为合格。如果有絮状沉淀为不合格。12冷稳定性检验12。1每批冷冻过滤后的半成品酒需做冷稳定性检验。12。2方法取被测酒样(要求澄清透明无异物)于750mL无色桃红酒专用瓶中,盖紧瓶塞于规定温度的恒温冰柜中保温三天,取出后借助光源观察其透明度。葡萄酒和起泡酒以-4C冷稳三天确定其冷稳定性.白兰地酒以-15C;令稳二天确定其冷稳定性.12。3合格判定令稳后的样品在光源下澄清透明,无失光、无沉淀、无冒烟现象,即为合格。试剂配制与标定6.1斐林氏溶液的配制与标定A液的配制方法称取硫酸铜(CuSO2・5H2O)69。278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摇匀,过滤,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B液的配制方法称取酒石酸钾钠346g,氢氧化钠10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摇匀,过滤,储存于试剂瓶中,用橡胶塞塞紧备用.6。1.30.5%标准葡萄糖溶液的配制将葡萄糖在105~110°C烘箱内烘干3小时,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精确称取葡萄糖5.0000g,用蒸馏水20C定容至1000mL,摇匀以无菌膜抽滤后于低温冰柜中冷藏保存。注:如葡萄糖标准溶液有絮状沉淀时应立即停止使用。6.1.4标定吸取斐林氏A、B液各10mL,至于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制备好的葡萄糖溶液15mL,加热至沸腾。在沸腾状态下,用同一葡萄糖溶液滴定至淡蓝色,加2滴1%次甲基兰指示剂,再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从沸腾开始到滴定终点应在三分钟内完成。平行试验三个,误差应小于10%,取平均值计算.6。1.5计算S=W/1000xV式中:S-斐林氏A、B液各10mL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W-称取葡萄糖的重量,g。V-耗用葡萄糖溶液的总体积,mL。6.1。61%次甲基兰指示剂的配制方法称取1。0g次甲基兰溶解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mL。6.20。05M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6。2.1配制方法称取2g氢氧化钠,加蒸馏水溶解,注入1000mL容量瓶内,用蒸馏水定容,过滤,放置两天后标定.6.2。 2标定方法称取0。2g(准确至0.0002g)基准苯二甲酸氢钾,于105~110^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的基准苯二甲酸氢钾,溶于5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待全部溶解后,再加入1%酚酞指示剂2滴,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粉红色,保持30秒不变色即为终点,记录下所消耗的毫升数,同时作空白实验。6.2。 3计算:M=W/[0o2042x(V1-V2)]式中:M-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际摩尔浓度;W-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g;V1-耗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V2-空白实验耗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2042-每毫摩尔质量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6。2。41%酚酞指示剂配制方法称取酚酞1.0g,溶于100mL95%中性酒精中。注:为保证氢氧化钠溶液的稳定性,应每月标定一次。6.30。01M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6.3。 1配制方法称取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2.6g,溶于1000mL水中,缓慢煮沸10分钟,冷却,于棕色瓶内放置两周后,过滤备用。精确称取于120°C烘干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4903g,溶解于水,20°C定容成1000mL.称取碘化钾30g,溶于100mL水中,配成30%碘化钾备用。6。3。2标定方法吸取重铬酸钾溶液15mL,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30%碘化钾溶液2mL和0.4N硫酸20mL,摇匀,于暗处放置30分钟后,加入50mL,用配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淡蓝色,加1%淀粉指示剂0。5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此时溶液呈三价铬离子的浅绿色),同时作空白实验.6.3。3计算:M=Wx15/1000/[(V1-V2)x0o04903]式中:M-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实际摩尔浓度;W-重铬酸钾的重量,g;V1-耗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V2-空白实验中耗用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0.04903-每毫摩尔质量重铬酸钾的质量,g。6.40o02M碘液的配制与标定6.4。1配制方法称取2。6g碘和7。0g碘化钾,于研钵内研细,加入少量水溶解后,继续研至完全溶解,定容至1000mL,保存于棕色瓶中。6。4。2标定方法吸取碘液10mL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蒸馏水10mL,用已标定过的0.01M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微黄色,然后加入淀粉指示剂2~3滴,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6.4。3计算:M=M1xV/10式中:M-碘液的摩尔浓度;M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实际摩尔浓度;V-耗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10-吸取碘液的体积,mL。6.50.4N硫酸溶液配制6。5.1步骤量取浓硫酸12mL,缓慢注入盛有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6。6(1:3)浓硫酸溶液的配制6。6.1步骤取1体积浓硫酸注入3体积蒸馏水中,搅拌均匀。30%碘化钾溶液的配制6。7。1步骤称取30g碘化钾溶解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淀粉指示剂的配制6。8.1步骤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注入100mL沸水中,煮沸呈完全透明,冷却备用。2。5M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6。9.1步骤称取氢氧化钠100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0。05N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6。10。1步骤称取分析纯的高锰酸钾1。6g于水中加热溶解,并煮沸30-40分钟,冷却后定容至1000mL,摇匀后静置一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