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学习:一篇掌握文言文虚词的18个用法总结
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往往在不同的语境有着不同的意思,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因此本文总结了常见的18个虚词,并给出了相应例句。可当做文言文虚词的背诵,亦可作为查阅之用。
一、而
1、连词:
①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③假设关系。(假如、假如,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④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⑤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⑥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⑦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其次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间或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似乎、犹如”。
4、固定结构:
①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②而后:才、方才。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留意:推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全都。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
1、疑问代词:
①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②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缘由。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③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④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①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
②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
①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②无何:不久、没多久。
③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④何乃:怎能。
⑤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
1、副词:
①承接关系,“就、于是、才”。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②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③表限制,“仅、只”。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④表推断,“是、就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
①其次人称代词,常作定语,“你的”;也做主语,“你”。不作宾语。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指示代词,“这样”。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固定结构:
①无乃:表猜想,“唯恐……”例:无乃尔是过与。
②乃尔:译为“这样”。例: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四、以
1、介词
①表工具,“拿,用”。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②表所处置的对象,“把”。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③表凭借,“凭,靠”。例:久之,能以足音辨认。
④表缘由,“由于、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⑤表时间或处所,“于、在、从”。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⑥表凭借,“根据、依照、依据”。例:余船以次俱进。
2、连词(用法与“而”基本相同,但不表转折)
①表并列或递进,“而、又、而且、并且”。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表承接关系,译为“而”或者不译。例:侧盾以撞。
③表目的关系,“而、用来、来”。例: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表因果关系,“由于”。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⑤表修饰关系,译为“而”或不译。例:拥火以入。(动词+以+动词)
3、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例:固以怪之。
4、动词,“任用、认为”。例:皆以(之)美于徐公。
5、副词,“已经”(时间副词)。例:日以尽矣。
6、名词,“缘由,缘由”。例:良有以也。
7、固定结构
①以为:a.认为;b.把……当作、把……作为。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以是/是以,“因此”。例:余是以记之。
③“有以”和“无以”,译为“有什么方法用来……”和“没什么方法用来……”
▲关于“以”字介词和连词的推断方法。
作介词。标志:“以”+名词/代词/数词。
作连词。“以”位于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之间,或者位于两个表示因果关系的两个分句之间。例:拥火以入。夫夷以近。
五、且
1、连词
①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例: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而且)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况且)
②让步关系,译为“尚且、还”。(先让步,再推动一步)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③并列关系。标志:
a.“形容词+且+形容词”译为“而且;又……又……”例:“清且浅。”译为“又清又浅。”
b.“动词+且+动词”译为“而且;一边……一边……”例:“笑且入。”译为“边笑边入。”
2、副词
标志:主语+且+谓语。
①表动作行为的临时,译为“暂且、姑且”。(且+动词)例:且偷生。且放白鹿青崖间。
②表动作行动或状况在不久以后,译为“将要、将”。(且+动词)例:不出,火且尽。
③表示数目接近,译为“将近、几近”。(且+数词)例:年且九十。
3、固定结构
①且夫:句首发语词,下文是进一步谈论,译为“况且、再说”。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全部,虽一毫而莫取。
②且如:译为“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六、若
1、代词:其次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悄悄在此,大类女郎也。
2、连词
①表假设,译为“假如、假如”。例: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②表选择,译为“或、或者”。例:以一万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助词:若+形容词/副词,译为“……的样子;的;地”。(不常见的用法)
4、动词
①译为“像、似乎”。例:天际若比邻。
②译为“及、比”。例:徐公无若君之美也。
5、固定结构
①若夫:用于段首,另起话题。译为“要说那、像那;假如说到”。例: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②若何:译为“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③若干:约数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④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
七、所
1、助词
①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字结构,可不译。例:我所欲也。师之所存也。
②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例:若属为所虏。为仲卿母所遣。
2、名词,译为“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过。
3、表约数,译为“上下、左右”。例: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4、固定结构
①所以:a.表凭借,“用来……的”。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表缘由,“……的缘由”。例:所以遣将守关者。
②所谓:译为“所说的”。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③所在:a.译为“处处”。例:所在皆是也。b.译为“所在之处”。
八、为
(一)读wéi(其次声)时
1、动词
①依据上下文翻译为各种动词。可译为“做、担当、成为、认为、创作、写……”例:由于长句。——于是创作了这首长诗。
②作推断动词,译为“是”。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动词,译为“等到、当”。例:为其来也。
2、介词:表被动,译为“被”。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3、语气助词:放在疑问句的末尾,表反诘语气,译为“呢、吗”
例:奚以九万里而南为?何辞为?
(二)读wèi(第四声)时,只作
①表动作、受益的对象。译为“给、替”。
②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对、同、跟”。例:为公子泣。
③表动作、行为的缘由。译为“由于、由于”。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九、之
1、代词
①第一人称代词,译为“他、她、他们、它们”,有时敏捷运用于第一、二人称。例: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其次人称)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第一人称)
②指示代词,译为“这、这些”。例:之属。之类。
2、助词
①作结构助词,于定语和中心词间,译为“的”。例:是谁之过与?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去掉“之”后句意无变化。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③宾语前置标志。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不译。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例:何陋之有?(译为有何陋?)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不译。例:马之千里者。(千里马者。)筋骨之强。(强筋骨)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
⑤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例:顷之,烟炎张天。
⑥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补语示范:这花美极了。“极了”就是补语。)例:以其求思之深。(由于他思索得深化。)
3、动词:译为“到……去”。例:杳不知其所之也。
十、焉
1、代词
①作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之”,译为“他、他们、它们”。例:犹且从师而问焉。
②疑问代词,译为“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
2、语气助词(句子成分完整)
①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疑问、反诘、感叹语气,译为“了、啊、呢”。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不译。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作句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例:盘盘焉,囷囷焉。
3、兼词:等同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在其中、从这里、在那里、从这里)例:风雨兴焉=风雨焉兴(风雨从那里兴起)
十一、其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
a.领属关系,作定语,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一般代指人,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为“他、他们”。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第一人称代词,可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自己(的)”。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指示代词
a.远指,作定语,译为“那、那些”。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b.近指,作定语,译为“其中的、其中、这些”。例:与乱石中择其一二扣之。
2、语气副词
①反问语气,译为“怎么、莫非”。例:其孰能讥之乎?
②猜想语气,译为“唯恐、或许、也许、可能”。例:其皆出于此乎?
③祈使语气,表示委婉、期望、命令或商议 ,译为“可(要)、还是、肯定(要)”。例:汝其勿悲。(你肯定不要哀痛。)
3、连词
①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假设”。例:其若是,孰能御之?
4、音节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固定结构
译为“多么”。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十二、乎
1、句末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例:壮士,能复饮乎?
②反问语气,答案明确在句中,译为“吗、呢”。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猜想语气,译为“吧”。例:其皆出于此乎?
④感叹语气,译为“啊、呀”。
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宜:相宜的,正确的。)
⑤作词尾,译为“地、……的样子”。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⑥在句中的停顿,不译。例:于是乎书。(对于这本书。)
2、介词:相当于“于”,多位于句中,译为“在、比、对、对于、于”。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十三、因
1、介词
可依据语境译为“依照,依据;依靠,凭借;趁着;通过,经由;由于,由于”。例: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2、连词
①表承接,译为“于是、就、便”。例:秦军解(通“懈”),因大破之。
②表缘由,译为“由于、由于”。例: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3、动词,译为“沿袭”。例:蒙故业,因遗策。(此处的“蒙”和“因”都译为“沿袭”)
4、名词,译为“机会”。例:于今无会因。(从今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十四、则
1、连词
①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原来是、已经是”例:金就砺则利。(就)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原来是)
②假设关系,译为“假设、假如”,“那么、就”例:入则为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③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④转折关系,译为“可是、却、但是”。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⑤选择关系,常和“非,不”相呼应,译为“不是……,就是……”。例:非死则徙尔。
2、副词:表推断,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名词:译为“法则、准则、榜样”。
4、动词:译为“效法”。
十五、与
1、介词
①译为“和、跟、同”。例:未得与项羽相见。
②译为“给、为、替”。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③译为“比、和……比较”。例: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连词,译为“和、同、跟”。例:然谋士与爪牙之士,不行不养而择也。
3、句末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或疑问,通“欤”。例:无乃尔是过与。
4、动词,可译为“结交;亲附;同意;救济;参与;等待;赐予”。例:元载多与之金帛。(赐予)
▲“与”是介词还是连词的推断方法
1、介词:①“与”前面是动作的发出者,后面为涉及对象;②前后有主次之分;③“与”前有能愿动词或状语——例:她不与他去。(“不”为否定副词,作状语,此时“与作介词”。)
2、连词:①“与”前后词语可并列成一个成分;②前后位置可互换,即前后两者无主次之分。
十六、者
1、助词
①指人、事、物、时、地等,构成“者”字结构,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例: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②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例:或异于二者为之。
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例:言之,貌若甚戚者。
④放在后置定语的后面,相当于“的”。例:马之千里者。
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推断,不必译出。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例: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⑦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出资合同协议书范本
- 物流公司的采购合同范本
- 门面房车位出租合同范本
- 消防施工协议合同书范本
- 汉中酒店承包联营协议书
- 电商app开发合同范本
- 申请延期的补充合同范本
- 派出所门面出租合同范本
- 父子结婚房子协议书范本
- 污泥处理外包合同协议书
- 热控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龄卧床高危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2
- 2025年中远海运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税法》经管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儿童安全椅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护理查房
- 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与护理
- 水淹车培训课件
- 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前台物业收费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