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下册(RJ)教学课件第1
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参赛队伍/支426394468454489499519一、新课导入1二、探索新知1.这是我们收集到的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一)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画法2.我们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怎样做?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时间
/年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参赛队伍/
支426394468454489499519制作成统计图3.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监控:名称,横轴,纵轴,每一年的参赛队伍的多少。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刚才有同学说到,从这幅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在2009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里,参赛的队伍数量是不断增加的,你同意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直条的高低。如果我挡住条形统计图的一部分,你还能看出这一情况吗?可以。这说明“分析增减的变化情况”和“直条的完整度”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只想分析变化情况,你觉得可以怎样绘制统计图更简单呢?自己动手在下图上试一试。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全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现在我们学习了两种统计图,请同学们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到它每一部分的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变化趋势,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越长,说明增减越大,也可以看出每一年的数量多少……(二)对比两种统计图,分析各自特点如果想分析学校每个年级人数的多少,选择哪个统计图?想了解学校近几年的招生人数的增减变化,应选择哪一种统计图?看了这个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青少年们科技意识增强了,越来越喜欢机器人大赛了。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年龄012345678910身高/cm50748593101108115120130135141三、巩固练习(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陈东0~1岁长得最快,长了24cm。
(2)收集、整理你自己的身高数据,利用方格纸绘制折线统
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某地2000年每月的降水量如下表。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降水量(毫米)6540861903003504903603001859080某地2000年全年降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单位:毫米54051048045042039036033030027024021018015012090603006540861903003504903603001859080十二月十一月十月九月八月七月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5405104804504203903603303002702402101801501209060300············6540861903003504903603001859080单位:毫米十二月十一月十月九月八月七月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某地2000年全年降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四、课堂小结1.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1)先在统计图的上方写标题;(2)建立横轴和纵轴,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3)描点:描点时要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分别过两点画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便是所要描的点;(4)连点成线: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5)表明数据。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下册(RJ)教学课件第2
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创设情境二、探索新知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2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这样看着,不太容易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啊!怎样比较方便呢?有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应该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吧?应该怎么做呢?还得用图例说明……要画两条折线,可以像复式条形统计图那样用颜色区分开。(二)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请在下图中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2)每年的出生人数口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增长数。上海人口从1995年开始负增长。(3)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三、巩固练习1.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333027242118151296301时间/月气温/℃23456789甲地乙地17182224.927.428.128.427.726.824.821.818.7351016.121.325.728.828.223.317.511.15.4101112(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1、2月份气温最低,从3月份气温上升,5~8月份气温最高,从8月份开始,气温下降。(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
5
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2.下面是某地区
7~15
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17016516015515014514013513012512007年龄/岁身高/cm89101112131415男生女生123127135141145152156157158125132136140145150157163167(1)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把你的身高与平均值比较,你有什么想法吗?7~9岁时男生身高增长快,9~13岁时女生身高增长较快,13~15
岁时,男生增长速度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3.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下图是他8~14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555045403530252008年龄/岁体重/kg91011121314标准体重陈明体重2523303235384350262831344045(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最大?14岁比13岁增长的幅度最大。555045403530252008年龄/岁体重/kg91011121314标准体重陈明体重2523303235384350262831344045(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555045403530252008年龄/岁体重/kg91011121314标准体重陈明体重2525303235384350262831344045四、课堂小结1.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几组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而且可以比较几组数据的变化趋势。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不同的量,而且有图例。五、课后练习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学院《音乐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保研面试自我介绍
- 皖江工学院《焊接检验与质量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常州大学《现代汉语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池学院《宏观经济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P组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议论性文本阅读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
- 医院化粪池清掏合同
- 医院手卫生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重庆开放大学《工具书与文献检索》形考测验1-4答案
- 2023年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二(第五~七章)-国开(CQ)-参考资料
- 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临床用药解读
- 全科医师培训心得体会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100道口算题(100以内中等难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