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与货币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1.gif)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与货币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2.gif)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与货币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3.gif)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与货币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4.gif)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与货币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480609d989dacc1a156a8741ab92b28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7/29/2023一、商品与商品经济(一)什么是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从商品开始: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起点,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商品分析开始,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点。(二)什么是商品经济1.交换: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作为通过交换实现人们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在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才产生的。3.市场:
原指交换的场所,泛指一切商品交换的渠道和纽带。4.市场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商品交换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商品关系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不同所有者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二)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使商品交换成为必要;货币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出现了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扩大了;奴隶制逐渐形成。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的独立,又一次推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使用机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以无法比拟的生产率,横扫了一切自然经济的残余,将一切经济活动都编织进现代社会分工体系的巨大网络中,从而使商品关系或市场关系渗透到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成为人们发生经济联系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形式。(P29)三、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一)使用价值指商品的有用性。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存在着质的差别。2.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体现特定社会经济关系;永恒范畴。3.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交换价值: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数量或比例关系。例:1只羊=2把斧子(三)价值决定交换价值:1.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2.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3.价值是历史范畴。商品经济下,人们为取得别人的劳动成果,才需要把劳动还原为同一东西。(四)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和矛盾1.统一性表现: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种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价值,不能成为商品;②一种物品有使用价值,但不具有价值,也只是普通的有用物,而不成其为商品;③供生产者自己需要的不是商品;④不通过交换给别人的不是商品。2.对立性表现: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为别人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别人或必须经过交换到达消费者手中,才能实现价值。一只羊=2把斧子(生产者)使用价值
价值
(消费者)
价值
使用价值四、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一)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又叫有用劳动。是具有特定形式的劳动。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2.但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3.具体劳动反映了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是永恒的必然。(二)抽象劳动形成价值1.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支出。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唯一源泉)3.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4.是商品经济特有的经济范畴,具有历史性。(三)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商品的二因素1.统一性表现:
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2.对立性表现:①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价值。②不同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不同,在数量上不可比;而抽象劳动在质上没有区别,只有数量上的差别。③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④具体劳动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永恒范畴;而抽象劳动体现人与人关系,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⑤具体劳动性质不同,是社会分工的基础;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区别,反映劳动共性。⑥劳动生产率变化,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会引起反方向变化。3.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阐明剩余价值来源的关键。劳动二重性学说是解决政治经济学中其他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钥匙。五、商品价值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定义: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从一类商品看,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一定比例量分配于不同生产领域的份额,是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总量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它影响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实现。
(二)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1.简单劳动:
指那些不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每一个健全的人都能够胜任的劳动。2.复杂劳动:
指那些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是相对的。4.复杂劳动是自乘的和多倍的简单劳动。而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实践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调整,逐渐确定下来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1.劳动生产率的定义:是指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即具体劳动的生产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2.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3.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影响: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关系,是由劳动二重性所引起的。六、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概念:
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只羊=2把斧子(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2.等价物的特点: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直接表现为它的对立面——社会劳动的形式。3.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外化为分别处于两极的两种商品的对立。(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2把斧子=2张牛皮1只羊=1头小牛=1个奴隶=其他︵特殊等价物︶绵羊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体现。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从而给交换带来困难。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内在矛盾加深,需要向更完全的价值形式发展。(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
2把斧子2张牛皮1头小牛=1只羊1个奴隶(一般等价物)其他1.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简单的。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唯一的商品上;统一的。因为都是表现在同一的商品上。2.一般价值形式的缺点: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完全固定在一种商品上。(四)货币形式2把斧子2张牛皮1头小牛=1克黄金1个奴隶其他商品小结: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作为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作为特殊商品它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七、货币的基本职能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形式。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一)价值尺度1.定义:2.商品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商品价值/单位货币价值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是充当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4.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来执行。5.价格标准:(二)流通手段1.商品流通:W-G-W,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商品流通使商品的买与卖在时间上、空间上出现了分离的可能性。3.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真实的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的速度,即一定时间内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周转次数。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M)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V)商品价格(P)×商品数量(Q)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V)==5.货币供应机制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三)贮藏手段1.定义:2.在贵金属流通的情况下,货币贮藏手段象个“蓄水池”,可以自发地调解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3.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时,需要真实、足值的货币。当今的储蓄存款。(四)支付手段1.定义: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调整: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M)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V)=+(五)世界货币1.定义:2.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其形式的发展:黄金——唯一能够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解体;多元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八、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价值规律基本要求:①就个别劳动来说,不管同行生产者在生产单个商品时各自耗费的个别劳动量怎样不同,价值规律要求该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当时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决定;②就社会劳动来说,价值规律要求每个生产部门生产的一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由社会总劳动分配给本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来决定。(二)价值规律与价格运动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金属货币自身的价值量的变动,或纸币等符号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变动,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3.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商品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九、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实现形式(一)择优汰劣,激励创新(二)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三)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作业练习部分1.概念解释: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值实体抽象劳动等价物价值形式价格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轴运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精纺羊毛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
- 农村代建合同范本
- 出租手表合同范本
- 别墅内墙抹灰合同范本
- 军训带队合同范本
- 中性合同范例
- 公司所需文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国际旅游保险合同标准版
- pocib出口合同范本
- 装修工程延期协议
- 2025-2030全球2170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25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2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云南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招聘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健康解读》课件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树德东马棚七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度交通运输规划外聘专家咨询协议3篇
- 2024年04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429)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专项债券培训课件
- 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案例白皮书(2024年版)-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