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
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1、测量盐酸中加入镁带前及后的温度。2、测量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前及后的温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Mg(s)+2HCl(aq)→MgCl2(aq)+H2(g)+Q温度上升、放热反应温度上升、放热反应NaOH(aq)+HCl(aq)→NaCl
(aq)+H2O(l)+Q归纳:1)自发氧化还原反应2)中和反应3)化合反应4)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始态物质能量高终态物质能量低放热
E始+E终热量
E始
+E终热量吸热终态物质能量高始态物质能量低物质的能量和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393.5KJ2H2(g)+O2(g)→2H2O(l)+571.6KJ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483.6KJ2H2(g)+O2(g)→2H2O(l)+571.6KJ热化学方程式前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因此计量数可以是分数。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571.6KJH2(g)+O2(g)→H2O(l)+285.8KJ21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571.6KJ读作
2mol氢气和1mol氧气反应
生成2mol液态水
放出571.6千焦的热量2H2(g)+O2(g)→2H2O(g)+483.6KJH2(g)+O2(g)→H2O(l)+285.8KJ21C(s)+H2O(g)→
CO(g)+H2(g)-131.3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4+2O2
CO2+2H2O+890KJBCH4(g)+2O2(g)CO2(g)+2H2O(l)CCH4(g)+2O2(g)CO2(g)+2H2O(l)+890KJDCH4(g)+2O2(g)CO2+2H2O+890KJ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571.6KJ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量B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量C两个氢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量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O2(g)H2O(l)+285.8KJ12NaOH(s)→NaOH(aq)+QNaOH(s)NaOH(aq)+QI2(s)→I2(g)-QI2(s)-QI2(g)热反应式和能量变化示意图之间的关系:能量变化示意图物质贮存的能量物质贮存的能量2H2(g)+O2(g)→2H2O(l)+Q12H2(g)+O2(g)→2H2O(g)+Q2Q1是否等于Q22H2O(g)→2H2O(l)+Q3Q1-Q3=Q2Q1>Q2+Q22H2(g)+O2(g)2H2O(g)+Q32H2O(l)+Q1物质贮存的能量能量变化示意图物质贮存的能量高低物质贮存的能量高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已知:2H2(g)+O2(g)2H2O(l)+571.6KJ,完成下列填图:物质贮存的能量高低()()()物质贮存的能量高低()()()能量变化示意图练习:如图,分析下面答案正确的是()物质贮存的能量高低(NH3(g)+H2O(l)+CO2(g))(NH4HCO3(s))ANH4HCO3NH3+H2O+CO2、NH3+H2O+CO2NH4HCO3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相等BNH4HCO3具有的能量高于NH3、H2O、CO2的总能量CNH4HCO3的分解是放热反应DNH3、H2O、CO2化合成NH4HCO3是放热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已知:H2(g)+—O2(g)H2O(g)+241.8KJH2(g)+S(g)H2S(g)+20.1KJ12比较:H2O与H2S的热稳定性稳定性:H2OH2S结论:化合反应中(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生成物时),放出热量越多,生成物越稳定。应用:比较生成物的热稳定性1、根据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比较AgCl、AgBr、AgI的热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2Ag(s)+Cl2(g)2AgCl(s)+254KJ2Ag(s)+Br2(g)2AgBr(s)+188KJ2Ag(s)+I2(g)2AgI(s)+124.6KJ2、根据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比较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H2+F22HF+271.1KJH2+Cl22HCl+92.3KJH2+Br22HBr+36.4KJH2+I22HI-26.5KJ应用:比较生成物的热稳定性燃料燃烧热概念辨析(燃烧热、反应热)热值燃料的充分燃烧热能的充分利用热交换器燃料的充分利用原电池实验步骤现象1、锌片插入稀硫酸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4、锌片和铜片之间连电流表5、判断电流方向锌片上有气体产生无现象铜片上有气体产生电流表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电流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原电池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早在1799年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伏打捕捉到这一现象并加以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即原电池。原电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什么?电极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反应类型得失电子的粒子电子流动方向锌片铜片负极正极Zn–2e-→Zn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Zn失电子H+得电子锌片铜片2H++2e-→H2原电池Zn—Cu原电池原理ZnCu总反应方程式:Zn+2H+→Zn2++H2↑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原电池的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原电池电极电极材料反应类型电子流动方向负极正极还原性较强的金属还原性较弱的金属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原电池原电池原理要用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活泼性,还原性依次减弱。思考:下列哪些装置是原电池?烧杯中都是稀硫酸原电池以下能否组成原电池?
GZnFe
GZnCu稀硫酸
GZnZn稀硫酸
GZnCu酒精
GAgCu硝酸银海水ZnCu
G稀硫酸盐桥CuSO4稀硫酸思考:下列原电池中①描述相关实验现象②标出正、负极和电子运动方向③写出电极反应和反应类型原电池生活中常见的原电池1、干电池干电池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方便耐用、廉价等优点,但它不能循环使用。负极材料:Zn正极材料:MnO2电解质:NH4Cl原电池2、铅蓄电池可充电电池负极材料:Pb正极材料:PbO2电解质:H2SO4其他可充电电池负极材料: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户答谢会致辞(15篇)
- 感恩父母演讲稿(19篇)
- 坚持新发展说课
-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集合15篇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模拟试卷93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2025年有机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驾驶员劳务派遣合同协议书3篇
- 应急预案的知识普及
- 应急预案与网络安全事件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免疫组化he染色fishish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1课孕妇旅客服务沟通
- 新东方四级词汇-正序版
- 借名购车位协议书借名购车位协议书模板(五篇)
- 面向机器人柔顺操作的力位精准控制方法研究共3篇
- 《地下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同步轮尺寸参数表详表参考范本
- 湘少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表
- 最优化及最优化方法讲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