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隆中对》《出师表》假期作业1.这两篇文章均选自《__________》,其中《隆中对》的作者是_____朝史学家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利尽南海_________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____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猥自枉屈__________以彰其咎__________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晋陈寿物资爱抚、爱惜发扬光大给予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表明,显扬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译文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___________________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就因此失败,(弄)到(成为)今天(这个局面)。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是人的筹划(得当)。亲近贤良的忠臣,疏远奸佞的小人,这就是西汉兴隆的原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4.《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5.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隆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今天下三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6.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草船借箭(诸葛亮)空城计或挥泪斩马谡
(曹操)杀杨修或杀吕伯奢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顾茅庐乐不思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7、《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欲信大义于天下。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回答下列问题(4分)(1)《出师表》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三件事?目的何在?三顾茅庐临危授命白帝城托孤
目的是感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及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和辅佐刘禅为国尽忠的决心,同时以创业艰难激励刘禅
7.《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传颂。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及对应的事例。唐朝大将郭子仪受命平息安史之乱或林则徐受命虎门销烟
8、“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隆中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此诚不可与争锋争锋:⑵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资:⑶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⑷总揽英雄揽: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A自董卓已来 B欲信大义于天下C故患有所不辟也 D西和诸戎,南抚吴越3、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B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C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争强、争胜资助、给予兴旺富裕招致、罗致DD5(1《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字
,
朝史学家。所著《
》记载了
三国的历史。(2)曹操比于袁绍,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承祚晋三国志魏、蜀、吴
则名微而众寡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二、整体感悟1、内容理解填空:诸葛亮为刘备描画了、的政治蓝图,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四个策略,即:用人上“
、
”;军事上“
、
”;外交上“、、”;内政上“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结好孙权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内修政理3、(1)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胄()戎()箪()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国险而民附.非惟天时,抑亦人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箪食壶浆
2、(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用箪(盛)用壶(装)①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②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亲自躬zhòuróngdān尽地势归附不仅而且兴旺富裕3、诸葛亮提出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保抚和争锋修B保和抚结好修C守和抚结好修D.守抚和争锋修
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B.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C.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D.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B
D5、翻译下列句子(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①曹操:②孙权:
③刘表、刘璋:④诸戎、夷越:现在曹操已拥有上百万军队,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胜。百姓哪个敢不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呢?①不可与争锋②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③取而代之④西和犬戎,南抚夷越。出师表1.给加粗的字注音。(1)中道崩殂()(2)裨补阙漏()(3)行阵和睦()(4)以彰其咎()(5)陟罚臧否()(6)以遗陛下()(7)庶竭驽钝()(8)猥自枉屈()(9)咨诹善道()(10)夙夜忧叹()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以光先帝遗德(2)引喻失义()(3)以遗陛下()(4)悉以咨之()(5)猥自枉屈()(6)斟酌损益()(7)咨诹善道()(8)以彰其咎()(9)先帝不以臣卑鄙()(10)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发扬光大适宜、恰当给予询问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减少询问表明、显扬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翻译下列句子。(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命,在危难时刻奉命出使。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收效。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委屈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显姓扬名。1.文中“先帝”指________,“陛下”指________,“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2.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原文回答。魏
蜀
吴刘备
刘禅
分析蜀国当前形势,指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开张圣听;陟罚减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4.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刘禅亲贤的恳切感情。作者把亲贤和“汉室之隆”联系在一起,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能亲贤才能纳谏,能亲贤才能远小人,这样才能贯彻执行正确的政策,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5.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6.以上文字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谓先主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将军宜枉驾顾之
元芳入门不顾C.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将军岂愿见之乎
辍耕之垄上.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诸葛亮)经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对此当时没有人认同。
为什么徐庶的推荐能引发刘备三顾茅庐之举?细读上面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话作答。(答出两点即可)(3分)答:
①刘备处境危急,急需贤人相助;②诸葛亮是“卧龙”(可与管仲、乐毅比肩的贤人);③刘备器重、信任徐庶。.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尽:完全
B.信义著于四海
著:闻名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身:亲自
D.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破:打败.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曹操比于袁绍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7.《出师表》是_________率师伐魏,在出师钱写给后主________的。(2分)
8.请分别写出“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的古今意思。(2分)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译文: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殚精竭虑
C.三顾茅庐——顾此失彼
D.猥自枉屈——猥琐不堪11.选段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10.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B.①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①第以实言之
②闻之,欣然规往D.①帝诘之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尝微行就饮肆中
尝:
(3)使者及门
及: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标对三处给2分;在“情”与“欺”之间标出给1分)10.(3分)B11.(3分)(1)发扬光大(2)曾经(3)到(至)12.(4分)(1)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17.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答:
15.D(2分)16(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3)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17.亲贤臣远小人(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译文:
(3)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译文:
10.乙文中“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这一情节与甲文中的哪句话相对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1.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至少说出三方面)(3分)
9.(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2)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或:希望陛下把讨伐逆贼兴复汉室的重任交给我。(3)你和丞相一起管理国事,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他。10.(1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1.示例:①他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②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仍一如既往,可见其忠心耿耿;③从平定南方后,意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中,看到他既有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传媒项目合同管理计划
-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心得体会
-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促销策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齐鲁工业大学《商务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社会制度与文化传承:初中历史课程教案》
- 网站设计制作服务协议
- 音乐室音响设备维护计划
- 公司员工保密协议含违约责任说明
- 校园作文高二600字范文(8篇)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化生产协议
- DB4401-T 112.1-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第1部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高清现行)
- (新版)心理学专业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 跨境电商亚马逊运营实务完整版ppt课件-整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DB32-T 3755-2020 U型H型组合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高清现行)
- 2021年12月2022年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招考聘用练习题及答案(第0版)
- 装饰装修临水临电施工组织设计
- 纺织服装项目融资申请报告(参考范文)
- XX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设立申请书范本
- 四议两公开一监督
- 临时用电作业票(共2页)
- 分布式光伏电站质量验收及评定项目划分表(分部分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