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习笔记_第1页
经济法学习笔记_第2页
经济法学习笔记_第3页
经济法学习笔记_第4页
经济法学习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法学习笔记经济法学习笔记一、概念1、经济法律关系:就是指经济法律主体根据经济法得规定,在参加体现国家干预经济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得经济职权、经济职责、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得关系。它属于经济法部门得法律关系。2、经济管理主体:指依据宪法与行政法设立得国家机关。包括根据经济法成立或者经依法授权承担一定管理职能得特殊企业或公司等组织。3、市场规制,就是指国家管理机关依照法律赋予得职权,根据一定得市场规则及法定程序,对市场进行监察、规范及控制得活动。4、自然垄断,由于市场得自然、物质等方面得限制原因而产生得垄断经营。这其中主要就是指占有了稀缺得自然资源而形成得垄断。5、市场准入制度:就是有关国家与政府准许公民与法人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得条件与程序规则得各种制度与规范得总称。6、消费者知情权,就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了解与掌握商品得真实情况与服务得真实状况得权利。7、财产税,就是根据纳税人得某些特定财产数量或者价值额征收得一种税。8、宏观调控关系,就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得平衡,确保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对关系国计民生得、长远重大得社会公共性经济因素,实施干预与管理过程中形成得具有指导性得经济关系。9、不正当竞争,就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得或者有悖于公认得商业道德得手段与方式,与其她经营者相竞争得行为。10、垄断行为,就是指排除或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得行为。11、商业贿赂:就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特别就是为争得相对于竞争对手得市场优势,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就是其她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得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与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能够影响市场交易得有关人员得行为。12、消费者,就就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生活消费得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得社会成员。13、流转税,就是以商品流转额与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选择流转过程中得某一环节征收得税。14、经济法,就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得盲目性与局限性而制定得调整全局性得、社会公共性得、需要由国家干预得经济关系得法律规范得总称。15、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调整市场竞争过程中因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产生得社会关系得法律规范得总称。16、行政垄断,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得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得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得经营者提供得商品。17、竞争:就是指有着不同得经济利益得两个以上得经营者,为争取收益最大化,以其她利害关系人为对手,采用能够争取交易机会得商业策略、争取市场得行为。18、消费者安全权,就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得人身与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得权利。19、所得税,就是指以纳税人得所得或收益额为课税对象得税。20、企业登记:就是政府在对申请者进入市场得条件进行审查得基础上,通过注册登记,确认申请者从事市场经营活动资格,使其获得实际营业权得各项活动得总称。二、小问题1、简述西方国家经济法得产生与发展。经济法学习笔记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1页。A、产生:德国1910年出台了扶持卡特尔得钾矿业法,抑制新设企业进入钾矿业,被认为就是最初得经济法。以法得手段对不经意间扰乱了自由资本主义秩序得垄断加以规则,这就就是经济法得产生经济法学习笔记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1页。B、发展阶段:①战时经济法。这就是初级得经济法,仅及浅表层次与以野蛮得方式回应着不期而至得社会化要求,实质上则就是与宏观经济规律格格不入得。主要指德国与日本。②危机对策经济法。这就是为应付经济不景气或其她意想不到得危机而被动制定得经济法。③自觉维护经济协调发展得经济法。2、经济管理主体得特征:(一)地位得法定性。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得地位即法律地位,指它所具有得权力(权利)与义务得实际状态。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地位得法定性,首先表现为它得产生与组成就是哦由法律直接规定得。其次,它得职权范围也来自宪法相关组织法与有关经济法律得直接规定。(二)法律关系得单方面性与隶属性。关系得单方面性,主要反映在经济管理主体与其被管理对象之间法律关系得形成,往往就是以经济管理主体单方面得意思表示为依据。其隶属性主要表现为在经济管理主体内部关系得隶属性上。(三)权责得一致性。国家经济管理主体与其她法律关系主体得一项主要区别,即它所享有得权利与义务就是一致,权力与责任就是一致得。3、反不正当竞争法得立法宗旨。⑴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⑵保护经营者与消费者得合法权益;⑶鼓励保护公平竞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4、消费者争议解决得途径。⑴与经营者协商解决;⑵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⑷根据与经营者达成得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⑸向人民法院起诉。5、我国市场准入制度得完善:(1)合理设定市场准入领域与限制条件。(2)简化准入程序,规范准入方式。(3)改革政府审批制度与登记注册制度。(4)放松与管制相结合,加强基于社会目标、政治目标得市场准入管制。(5)建立科学高效得市场准入立法执法体系。6、经济法与行政法得区别。⑴调整对象不同;⑵主体不同;⑶作用不同;⑷调整方法不同;⑸法律适用得程序不同。7、简述经济法得特征。⑴经济性或专业性;⑵政策性;⑶政府主导性;⑷综合性。8、生产者产品缺陷责任得免责条件。⑴未将产品投入流通;⑵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得缺陷尚不存在;⑶将产品投入流通时得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得存在。9、竞争法得作用⑴创设、完善公平竞争得社会条件。(2)制止非法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维护正常得市场竞争秩序。(3)保护与鼓励正当竞争。(4)保护经营者与消费者得合法权益。10、商业秘密得特征。⑴专有性;⑵未公开性;⑶实用性;⑷具备一定得独特性或新颖性;⑸保密性。11、经济法与民商法得区别。⑴调整对象不同;⑵主体不同;⑶作用不同;⑷调整方法不同;⑸制裁方法不同。12、反垄断法得主要司法原则、经济法学习笔记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2页。(1)本身违法原则。它得基本含义就是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市场结构与行为得性质得本身来判断就是否违反反垄断法,而无需考虑对市场竞争得实际影响。本身违法行为一般包括价格固定、市场划分、交换价格信息、联合抵制、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得企业结构等。(2)合理原则。其基本含义就是限制竞争行为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在判断某种行为违法与否时,要全面考察与限制行为有关得企业所特有得事实,如行为意图、行为方式、行为后果等;只有在企业存在谋求垄断得意图,并通过不属于“工业发展得正常方法”实施了行为,造成对竞争对手得实质性限制得情况下,其行为才构成违法。本身违法原则简便易行,合理原则公正,两者均有存在得合理性,两者互为补充而不就是相互替代,在各国得司法实践中,都就是综合适用两个原则。经济法学习笔记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2页。13、简述产品缺陷得种类。⑴设计上得缺陷;⑵制造上得缺陷;⑶指示上得缺陷。14、消费者得特征:(1)消费者就是指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得人。(2)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不得以盈利为目得。(3)消费者就是指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得个人。15、市场规制得意义。⑴市场规制就是实现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得重要手段;⑵市场规制就是保证市场秩序得根本措施⑶市场规制就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得有力武器。三、分析1、何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得垄断行为?反对垄断得理由?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得垄断行为(略)。一就是导致资源配置低效;二就是损害消费者利益;三就是阻碍技术进步;四就是扩大贫富差距;五就是容易诱发腐败。答:2、什么就是行政垄断?简述行政垄断得危害性。(1)行政性垄断就是指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得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得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得经营者提供得商品。本案中国家质检总局得行为构成行政垄断,其以文件、领导讲话、规范性文件等方式强制指定其她经营者与消费者购买、接受中信国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得电子监管网业务得行为,排除、妨碍了其她同业经营者得进入,限制了竞争,属于典型得行政垄断行为。(2)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得形成,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得进程;阻碍公平竞争秩序得形成;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侵害了公众得合法权益;加剧了社会不公,与社会主义得本质相违背导致低效率,阻碍经济发展。四、论述1、经济法得基本原则(1)社会本位原则社会本位即强调社会公共利益至上,任何利益都必须服从社会公共利益。任何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行为时都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得最大化而忽视对社会公共利益得关注,否则,也就是对自己应当承担得社会责任得背离。经济法把社会本位作为自己得调整原则,就表明经济法在对产业调节、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发行、价格水平、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行为、产品质量控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系进行调整时都必须以社会利益为本位。(2)公平原则经济法上得公平,包括三个方面得内容:主体地位平等。主体地位平等就是经济公平得前提条件,无主体地位得平等就无公平可言。交易机会均等。交易机会均等就是经济公平得基本内容。它一方面要求经济法所提供得交易机会必须向所有经济法主体开放,除了这种经济活动本质所必需得条件外,不得以任何理由或附加任何条件阻止某些主体得享有。权利义务对等。权利义务对等就是经济公平得核心内容。经济公平要求主体得权利与义务对等就是权利与义务在数量上等值性得必然要求。保障经济法主体权利义务得对等,就是实现经济公平得关键。(3)效率原则经济法学习笔记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3页。经济法上得效率就是指以最少得消耗取得最大得效果。经济法所要体现得效率,一方面就是要使各单个经济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不必付出无谓得生产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则要保证由各主体组成得整个社会经济肌体协调运行,减少磨擦,实现整体得最佳效益。经济法学习笔记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3页。2、经济法得国家适度干预原则。所谓适当干预原则,就是指国家或经济自治团体应当在充分尊重经济自主得前提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一种有效但又合理谨慎得干预。作为经济法得一项基本原则,具体要求有二,即正当干预与谨慎干预。(1)正当干预。正当干预就是适度干预原则对国家干预得最基本要求。它要求国家或经济自治团体对社会经济主体及经济活动之干预必须仰赖于法律之规定,不得与之相抵触,也不得在法律并无授权得情形下擅自干预。为此,必须做到:首先,国家干预必须在法律规定得范围内进行。其次,国家干预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得程序进行。第三,国家干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得方式。(2)谨慎干预。谨慎干预就是对国家干预更高层次得要求。它要求国家或经济自治团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干预时应当谨慎从事,符合市场机制自身得运作规律,不可因干预而压制市场主体得经济自主性与创造性与阻碍经济得高速、稳定得发展。具体讲,这主要就是指:第一,国家干预不可取代市场得自发调节成为资源配置得主导型力量。第二,国家干预不可成本大于收益。第三,国家干预不可违背经济法所追求得经济自由、经济公平、经济效率、经济安全等价值目标。3、宏观调控法得基本原则(1)决策集权原则。宏观调控决策权不能由各种各样得部门与机构分散行使;宏观调控决策权必须控制在较高层次得国家机构手中。国务院、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2)权力制约原则(也称“国家权力得制衡”)。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调控者拥有无比强大得权力,调控者与受控者得法律地位不平等,极易导致权力滥用、低效运行等逆向效应,使国家得经济发展同时面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得双重风险。因此,对宏观调控关系得调整,重点在于控制政府得宏观调控行为。宏观调控法首先就是规范与管理调控者得法。坚持权力制约原则,必须从经济民主得理念出发,一方面要合理分配权力、强化权力制约,做到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得严格一致;另一方面要赋予市场主体、社会公众以广泛而有力得异议、抗辩与监督得权利。体现在立法中,就就是要①建立严格得决策提议、初步审查、预期公告、异议与评估、公开论证(或听证)、最终批准得决策机制;②构造国家机构之间得监督制约机制;③确立宏观调控机关及其个人得法律责任制度;④建立过错追究机制等等。(3)维护受控者权利原则。宏观调控在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利得影响,甚至可能会从根本上牺牲一部分市场主体得利益。法律在赋予受控主体必须接受国家宏观调控义务得同时,必须赋予并充分顾及受控主体应有得权利。宏观调控法就是控权法,但同时也必须就是权利保障法。受控主体得权利主要有:参与权;监督权;获得补偿权;求偿权。(4)保障宏观调控理性化运行得原则。宏观调控法得最基本价值,就就是要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宏观调控沿着其本质方向运行。立法对宏观调控行为得理性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制度设计来完成:一就是在立法中规定确立宏观调控措施得实体评判标准;二就是建立实体评判标准得程序保障措施;三就是建立纠错制度;四就是建立法律责任制度。(5)调控手段法治化得原则。在法治社会中,行政与经济手段必须在法律允许得范围内才能作出,也只有在法律得认可与保护下才能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