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障碍培训课件_第1页
血液循环障碍培训课件_第2页
血液循环障碍培训课件_第3页
血液循环障碍培训课件_第4页
血液循环障碍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的类型:全身性和局部性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章主要论述充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DIC、休克本章重点:充血、血栓、出血和梗死的病理变化7/27/20232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充血(hyperemia)第二节出血(hemorrhage)第三节血栓形成(thrombosis)第四节栓塞(embolism)第五节梗死(enfarct)第六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7/27/20233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

充血

(hyperemia)

7/27/20234血液循环障碍概念某器官或局部组织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7/27/20235血液循环障碍一、动脉性充血(充血)

(arterialhyperemia)

7/27/20236血液循环障碍(一)概念由于小动脉扩张,流入组织或器官内的血量增多。(动脉性充血,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7/27/20237血液循环障碍充血示意图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局部贫血正常血流状态7/27/20238血液循环障碍(二)原因和机理炎性充血刺激性充血贫血后充血(减压后充血)侧枝性充血7/27/20239血液循环障碍7/27/202310血液循环障碍(三)病理变化眼观:充血的组织,体积轻度肿大,色泽鲜红,温度升高,代谢旺盛。镜下: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毛细血管数目增多。动物死亡后:动脉发生痉挛性收缩死前心衰→全身淤血掩盖充血而不见

7/27/202311血液循环障碍(四)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充血多为暂时性的反应,一旦病因消除,即恢复正常。一般短时充血对机体有利(临床应用:热敷、理疗)。重要器官充血对机体不利。长时间充血→血管壁紧张性降低→消失→淤血、水肿、出血。7/27/202312血液循环障碍二、静脉性充血(淤血)

(venoushyperemia)

(congestion)7/27/202313血液循环障碍(一)概念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静脉血量增多。(静脉性充血、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7/27/202314血液循环障碍(二)原因及机理心衰

胸内压升高右心衰:大循环淤血

左心衰:肺循环淤血

胸腔积液胸膜炎肺炎

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全身性淤血7/27/202315血液循环障碍7/27/202316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性淤血局部静脉管受压或阻塞静脉血回流受阻局部组织淤血7/27/202317血液循环障碍(三)病理变化眼观:淤血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颜色暗红或紫红色,表面温度降低(可触摸部位)。镜检: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慢性淤血时,还可见继发性水肿、出血、组织变性、坏死等变化)7/27/202318血液循环障碍***常见淤血器官举例***7/27/202319血液循环障碍肺淤血:主要见于左心功能不全

眼观(急性):肺体积膨大,被膜紧张而光滑,重量增加,颜色暗红,切面流出大量混有泡沫血样液体镜检:肺内小静脉及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肺泡腔内有淡红色浆液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慢性淤血时,肺泡腔内可见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力衰竭细胞”)7/27/202320血液循环障碍肺泡腔心衰细胞:肺泡腔内有成堆巨噬细胞,胞质内含有呈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7/27/202321血液循环障碍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眼观:急性肝淤血,体积稍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呈暗红色,质地较实。切面流出大量暗红色液体。慢性肝淤血时,淤血的肝组织伴发脂变,切面呈现红黄相间的网格状花纹。“槟榔肝”7/27/202322血液循环障碍镜检:“槟榔肝”:肝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淤血。肝小叶中央静脉及临近的肝窦淤血明显,肝细胞受压萎缩至消失,周边肝细胞因缺氧发生脂变。长期淤血者,在此基础上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即为淤血性肝硬化。7/27/202323血液循环障碍(四)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轻微淤血时,若病因消除即可恢复(可逆性)长时间的淤血,可导致淤血性水肿、出血、组织坏死、间质增生甚至硬化。淤血组织抵抗力下降易继发感染临床实践中,淤血比充血常见;包扎时应注意松紧程度。7/27/202324血液循环障碍淤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淤血的范围、器官、程度、发生速度、持续时间、侧枝循环建立的状况。7/27/202325血液循环障碍第二节出血

(hemorrhage)7/27/202326血液循环障碍一、概念

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7/27/202327血液循环障碍二、原因及类型(一)破裂性出血:心、血管壁的完整性破坏(可发生于心和血管的任何部分)外伤性出血:外伤→血管破裂.侵蚀性出血:血管周炎症,肿瘤,寄生虫等侵蚀血管破裂。血压增高:血管壁病变,动脉硬化,动脉瘤时血压升高→破裂。7/27/202328血液循环障碍

(二)渗出性出血(漏出性):血管壁完整性无异常,但通透性增高(因缺氧、中毒和感染等,仅发生于毛细血管和微血管)7/27/202329血液循环障碍三、病理变化(一)破裂性出血1外出血:动脉出血时呈喷射状,颜色鲜红;静脉出血呈溢出状,颜色暗红。(呕血、咯血、便血、尿血)7/27/202330血液循环障碍2内出血血肿:组织内的动脉破裂,呈包块样隆起。积血:血液积于体腔内。(胸、腹腔,心包腔等)溢血:组织或器官内不规则的弥漫性出血。“血肉模糊”。7/27/202331血液循环障碍(二)渗出性出血点状出血:针尖到针头大小或更大。常见于皮肤粘膜淤点:直径不大于1mm的出血点。淤斑:直径数毫米至10mm的出血病灶。出血性浸润:出血呈弥漫性,浸润于组织内,呈片块状,暗红色。7/27/202332血液循环障碍线状(环状)出血:沿毛细血管发生的条纹状出血,如肠粘膜、气管粘膜出血。出血性素质:全身各组织均有渗出性出血倾向时,称出血性素质。

出血的颜色与出血的时间长短有关。7/27/202333血液循环障碍四、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般器官组织小血管破裂性出血可自行止血(血管收缩,血栓形成),影响不大,但长期小量出血→机体贫血。7/27/202334血液循环障碍大血管破裂出血:短时内失血量达循环血量的20%-25%→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重要器官的少量出血也会导致严重后果。心脏出血→心包填塞。脑出血→内压↑→中枢神经受损→死亡。7/27/202335血液循环障碍***临床应用***外科手术时,避开大血管,注意止血与结扎。淤血与出血的鉴别活体上,指压是否退色。肉眼不易区别时,可作切片鉴定,原则上以血细胞在血管内外为鉴别的依据。7/27/202336血液循环障碍第三节血栓形成

(thrombosis)7/27/202337血液循环障碍一、概念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成为固态物质的过程。所形成的固态质块称血栓。血液中存在着纤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生理状态下,两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若该平衡打破,且纤凝系统的活性占主导地位时→血栓形成。

7/27/202338血液循环障碍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7/27/202339血液循环障碍心、血管内膜损伤内皮细胞坏死及脱落释放组织凝血因子←凝血活性内皮下胶原裸露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Ⅻ因子内源性凝血系统启动易于血小板粘集7/27/202340血液循环障碍7/27/202341血液循环障碍2.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流正常时:“轴流状态”—有形成分在中间,血浆在周围。血流缓慢或产生旋涡时“轴流”→“边流”,血小板靠近管壁→附壁被激活的凝血因子不易被稀释,冲走→局部凝血因子浓度↑缺氧造成内皮细胞损伤据统计:静脉血栓较动脉血栓高4倍。7/27/202342血液循环障碍3.血液性质的改变

主要是血液的凝固性升高。见于严重创伤,产后以及大手术后,血栓形成较多见。要形成血栓,往往是上述因素2个或3个同时存在。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的条件。7/27/202343血液循环障碍三、血栓形成过程及种类7/27/202344血液循环障碍(一)形成过程主要有血小板的粘附、凝集及血液凝固的两种过程血小板附壁、凝集形成白色血栓(头部)血液成分凝集和凝固过程形成混合血栓(体部)血液成分的凝固过程形成红色血栓(尾部)7/27/202345血液循环障碍(二)类型及形态白色血栓:眼观为灰白色,表面粗糙,质硬,有波纹,与血管粘连紧密。镜下为无结构的血小板团块。混合性血栓:眼观为红白相间结构。静脉系统中的形成的血栓常为典型混合性血栓。红色血栓:初期似凝血块样,光滑,湿润有弹性→后变干,粗糙、硬。镜检见大量纤维蛋白网络状物中有大量红细胞。7/27/202346血液循环障碍透明血栓:发生于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后微静脉内,由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凝集而成为透明血栓。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7/27/202347血液循环障碍肾小球内微血栓:肾小球部分毛细血管管腔内有呈强嗜酸性、均质状团块,此为纤维蛋白性血栓。7/27/202348血液循环障碍血栓与死后凝血块的区别:颜色,光滑与光泽,弹性有无,与血管壁粘着与否等。7/27/202349血液循环障碍四、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结局软化、溶解:小血栓溶解吸收;大血栓脱落→栓子→栓塞。机化与再通钙化(动脉石、静脉石)7/27/202350血液循环障碍影响:有双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是有利的;在血管破裂处血栓形成→止血其危害程度取决于血栓的大小、形成的部位和形成的速度。堵塞血管→栓塞→梗死心瓣膜血栓机化→瓣膜病脱落→血栓(栓子)→栓塞→梗死。7/27/202351血液循环障碍第四节栓塞

(embolism)7/27/202352血液循环障碍一、概念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栓子。7/27/202353血液循环障碍二、栓子运行的路径与血流方向一致。按其来源,运行和阻塞部位都存一定的规律性。自肺静脉、左心、大循环动脉的栓子:大动脉→小动脉→全身各脏器动脉中形成栓塞大循环静脉,右心的栓子:肺动脉栓塞。门静系统栓子:肝内门静脉栓塞。7/27/202354血液循环障碍三、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血栓性栓塞:影响视栓塞器官的种类、面积大小、侧枝循环建立情况而定脂肪性栓塞:影响视脂滴大小而定空气性栓塞:静注时注意排尽空气其他栓塞:肿瘤性、细菌性栓塞:可造成转移或扩散寄生虫性栓塞7/27/202355血液循环障碍

第五节梗死

(infarct)7/27/202356血液循环障碍一、概念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组织或器官的局部性坏死。7/27/202357血液循环障碍二、原因和条件原因:引起动脉管腔闭塞的原因动脉阻塞:血栓形成;栓塞动脉受压:肿瘤组织,肠扭转动脉持续痉挛:心肌梗死7/27/202358血液循环障碍条件:动脉阻塞后,能否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有关若不能建立→梗死若能迅速建立→被阻塞血管支配的组织,血流由侧枝循环供应,则不发生。7/27/202359血液循环障碍三、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按梗死灶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败血性梗死(腐败性梗死)7/27/202360血液循环障碍梗死的基本病变局部组织的坏死梗死灶的形状:血管分布有关(脾、肺、肾;心肌;肠管)梗死灶的质地:梗死类型有关(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梗死灶的颜色:含血量的多少有关(白色梗死和红色梗死)7/27/202361血液循环障碍1.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特点:常见于心、脑、肾等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枝循环不丰富的器官,梗死灶呈黄白色,形状与阻塞动脉的分布区域一致。7/27/202362血液循环障碍眼观:病灶稍隆起,略干燥,硬固,黄白色,周围有充血、出血带。(炎性反应带)镜检:为凝固性坏死变化,原组织结构轮廓可辨认,微细结构不清,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崩解。病理变化7/27/202363血液循环障碍3.败血性梗死(腐败性梗死)细菌性栓塞导致的梗死:梗死灶内组织坏死并见有细菌(菌块)。脓毒败血症:全身多发性脓肿形成。7/27/202365血液循环障碍四、梗死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梗死发生的部位、范围大小,一般器官的小梗死灶对机体影响不大,重要器官(脑和心)后果较严重。细菌性肿瘤性栓子引起的梗死危险性较大。溶解,吸收(小梗死灶)机化包囊形成钙化结局7/27/202366血液循环障碍第六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7/27/202367血液循环障碍一、概念 是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首先出现血液凝固性增高,在微循环内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并相继出现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DIC不是独立的疾病,是多种疾病中的病理过程。7/27/202368血液循环障碍二、原因及发生机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组织破坏→释放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Ⅲ→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细胞大量破坏(红C、血小板)→促凝物质进入血液→激活凝血因子,促使血凝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清除作用↓)促使DIC形成7/27/202369血液循环障碍三、DIC时机体的主要变化微血栓的形成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出血:主要于皮肤、粘膜,肺、脑等;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休克:“微循环灌流不足”贫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7/27/202370血液循环障碍

DIC发病机制及影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组织破坏红细胞、血小板破坏内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外源性凝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