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中)课件_第1页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中)课件_第2页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中)课件_第3页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中)课件_第4页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家好1城市规划2认识城市城市的特色+作用+城乡差别+城市与城市化规划城市前期调研+现状分析+规划设计(各种层次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城市规划的实施+保护+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3Contents目录04050607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用地城市工程系统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4第四节城市道路交通(一)

城市综合交通

一城市道路交通的基本概念

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泛指本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行政区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其主要交通形式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运交通。

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城区)内的交通,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等。其中,以城市道路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按交通性质与交通方式进行分类。各类城市对外交通的规划决定于相关的行业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各类城市交通又与城市的运输系统,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密切相关。5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以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地下交通地上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6从运输性质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两大类型。客运交通货运交通7从交通的位置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道路上的交通8(二)

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生产:生活活动连接起来,在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提高城市容货流的有效运转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布局形态、规模大小,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支撑。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其中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核心,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为整个交通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提供保证。910111213二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城市本身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之间的交通,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采用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等运输方式。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设施在城市中的布置,对城市发展和规划布局有重要影响。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是精密结合的。城市的发展需要建立相适应的交通。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组成和规模,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职能、规模、发展潜力及其在全国或地区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一个职能较为完备的城市,一般都有多种对外交通运输方式;它们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性,结成网络,共同为城市服务。随着经济增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运输方式和新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也要适应各类交通运输的发展要求。1415(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铁路)(1)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铁路在城市范围内的运输设备主要包括中间站、客运站、货运站、编组站等。有直接关系(如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和货场)——分布在城市市区或接近城市中心,或设在城市市区外围有城市干道相联结的地区。无直接关系(编组站、客车整备场、迂回线等及其他设备)——布置在离城市外围有相当距离的地方。

16(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铁路)

(1)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①客站、货场和城市三者同侧优点:铁路不切割城市,城市使用方便;缺点:客货有一定干扰,对运输量有一定限制。适合情况:适宜于一定规模的小城市及一定规模的工业区。17

车站的数量和分布同城市的性质、规模、地形、规划、布局形式以及铁路运输的性质、流量、方向等特点有关。一般中小城市宜将铁路客运站设在市区边缘。为使旅客乘车方便,疏散快,国外一些城市将客运线路用高架桥或隧道引入市区。有些特大城市每昼夜到发列车多达数百列,为分散客流,同时也使居民能就近乘车,减少候车时间,有的城市在中心区设置若干个铁路客运站。货运站:小城市一般设置一个综合性货运站;大城市则需分设若干个货运站。以运输小宗货物为主的综合货运站,宜深入市区适当地段;以运输大宗货物为主的货运站应接近所服务的工业区和仓库区;以中转为主的货运站应设在郊区或靠近列车编组站和水陆联运码头。列车编组站:其作业和线路较为复杂,占地较大。一般要避免在市区扩建原有的编组站;新建大型编组站应避开城市用地的主要发展方向,布置在市区范围以外。1、铁路(1)车站18铁路干线的布置要满足铁路运营技术经济条件,应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发展的要求,避开城市发展用地的主要方向,尽可能不穿越和分割城市,以免造成城市交通阻隔和噪声干扰。当城市的发展不得不跨越铁路干线时,可在铁路两侧规划建设相对独立的、既有一定的就业岗位又有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区,以减少跨越铁路的交通;在铁路与城市干道交叉处宜建立立体交叉设施。城市铁路设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运量的增长将会扩充,城市总体规划应留有发展余地。(2)线路19

城市规划中关于公路运输设施的布置要求,主要是:合理选择公路线路和汽车站的位置,安排对外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联接;处理好公路同铁路、城市道路、工程管线的交叉;组织铁路、公路、水运联合运输等。对外公路干线一般不宜穿越城市,应从城市边缘通过,用支线连接市区道路;大城市应将外环路作为过境公路。大城市的长途客运汽车站宜设置在城市中心的外围,并与市内干道和公共交通有方便的联系。中小城市应将长途客运汽车站设置在城市中心区附近,也可设在城市边缘与过境公路相连接的支线上。在有铁路客运站的城市,长途汽车客运站应尽量靠近铁路客运站。在以公路-水运联运为主的城市,客运汽车站宜设置在水路客运站附近。公路汽车货运站和停车场,应当设置在城市的外围区域,与铁路货运站和仓库区相邻。高速公路线应远离城市,用专用的支路与市区联系。2、公路20(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公路)

公路的分类(五级两类)汽车专用公路高速公路全封闭、专供汽车高速行驶、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一级公路专供汽车分道行驶、部分控制出入、10000—25000辆二级公路专供汽车行驶、(中型载重车)4500—7000辆一般公路二级公路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5000辆三级公路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辆以下、沟通县以上城市四级公路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辆以下、乡村道路21(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公路)

(1)公路线路的布置穿越式:公路等级较低、通过城市的车流入境比例较大时。这一布置型式由于分割城市,故只适用于小城市。22(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公路)

(1)公路线路的布置绕行式:当城市规模较大或公路等级较高及入城交通量少时,则宜采用绕行式布置型式,可离开城市布置公路,用入城道路联系城市道路。23(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公路)

(1)公路线路的布置联接式:当城市规模较大,公路入境交通较多时,宜采用城市部分干道与公路对外交通联接的方式,但应避免对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的干扰,宜于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相切而过;24(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公路)

(1)公路线路的布置设环路:当城市规模再大时,城市设有环路,过境的交通可以利用环路通过城市,而不必穿越市区。25(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公路)

(1)公路线路的布置组团间通过:组团式结构的城市,过境公路可从组团间通过,与城市道路各成系统,互不干扰。26(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公路)

(2)公路场站位置的选择公路车站又称为长途汽车站,按其使用性质不同,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混合站。①客运站采用分路线方向在城市中心区边缘设两个或几个客运站中小城市,将客运站与货运站合并,也可将技术站组织在一起。27(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公路)

(2)公路场站位置的选择②货运站供应城市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布置在市中心区边缘;居住区有影响或以中转货物——远离居住区和中心区,布置在仓库区、工业区货物较为集中的地区,也可设在铁路货运站、货运码头附近。③技术站设置在市区外围,与居住区有一定的隔离;与客、货站有方便的联系。28

分为内河运输和海港运输。水路运输设施在城市中的布置要求,主要是:正确选择港口位置;合理布置港区各项设施;合理安排港区同城市工业、仓库以及铁路、公路等之间的运输联系。港口的布置要同工业企业和仓库的布置协调,合理安排各类码头和城市用地,为居民创造接近水面的游憩条件;城市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设施应合理配置,加强港口同铁路、公路运输的联接,组织水陆联运,提高综合运输能力。港口和城市应协调发展,为港口留有发展余地。海运客运站和客运区必须尽可能布置在接近城市中部的岸线上,与市内交通运输设施及站、场有方便的联系。河运港口的客运站和客运区可以设置在市内沿河地段,并同市中心区,同铁路、公路的客运站有便捷的交通联系。3、港口29(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港口)

港口自身建设要求:港址应选择地质条件好,有足够水深,有良好的掩护条件,以及能防淤、防浪,水流平稳,可供船舶顺利和安全停靠和装卸作业。港址应有足够的岸线长度、足够的水域和陆域面积或有回填陆域的可能性,以便港口作业区和陆域上各种建筑物合理布置。港址应有远景发展需要的水域和陆域面积。方便布置陆上运输线路,与工业区和居住区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港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和日常疏浚维修费用最小。30(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港口)

(2)港口布置与工业区布局的关系港口与工业的布置类型包括岛港、内港。岛港的布置形式是以外围为港区,内部是工业(以及生活居住等其他设施),即港区包围工业的方式。31(二)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港口)

(2)港口布置与工业区布局的关系内港的布置则相反,是以外部的工业用地包围中心的挖人式港池,形成了工业包围港区的方式。32

现代城市的大、中型航空港的位置,必须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噪声干扰、净空限制、交通联系等与城市有关的各种因素。一般情况下,航空港宜设置于城市沿主导风向的两侧,飞机起降不越过市区;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既为空运留有余地,又不致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为避免旅客从城市往返航空港花费过多时间,应在满足机场技术要求和不影响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航空港和城市的距离。在中国现有情况下,一般以城市中心区边缘与航空港相距10~20公里,旅客能在30~40分钟到达较为适宜。中国城市通常都利用郊区公路或过境公路作为联系航空港的通道。如旅客运输量较大,可修建高速公路、高速电车道或铁路通向航空港。航空港有严格的净空限制,在净空限制范围内的建筑物高度应符合规定。现代喷气飞机的噪声对城市的干扰,尤其对居民及某些精密仪器工厂影响较大,机场跑道的轴线方向应同城市市区平行或同城市边缘相切。4、航空港3334三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由连接城市各部分的所有道路(包括干道、支路、交叉口以及同道路相连接的广场等)组成的交通网络,在一些现代城市中还包括地下铁道、地下街等设施。城市道路系统是组织城市各种功能用地的“骨架”,又是城市进行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脉络”。城市道路系统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是否可以合理、经济地运转和发展。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2)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3536(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1)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①道路负荷过重,交通拥挤机动车大幅度增加道路标准低客运系统结构不合理车人混杂、快慢混行交通管理水平不高②交通安全问题③交通环境问题(废弃、噪声)37(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①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大运量快速客运系统,解决大城市通勤交通问题;调整和更新路网结构,实行长短距离、快慢速度的分离;建设换乘中心,把自行车交通稳定在最佳骑乘范围内;划定步行区、改善步行交通条件;38(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②完善法律和管理体制法律的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权威、统一管理部门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强化道路空间管理;提高交通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交通安全的宣传与教育;39(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③优化城市结构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必然引起城市交通总量和交通方式的变化。应该利用城市结构的调整来引导、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旧区改造必须坚持城市交通建设与城市旧区改造同步进行。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改善城市旧区的交通状况为最高原则,必须处理好道路与两侧用地的关系。40(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④加强交通政策的引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规划、设计、管理的优先扶持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的政策有条件加快建设;考虑今后的可能及早规划私人交通工具的调控与引导自行车稳定在短距离内;小汽车采用交通手段和经济手段调控使用。41

由连接城市各部分的所有道路(包括干道、支路、交叉口以及同道路相连接的广场等)组成的交通网络,在一些现代城市中还包括地下铁道、地下街等设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原则主要有:①总的原则是人和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通行,兼顾安全、效率和环境。主干道吸引跨区交通和过境交通,设计时着重考虑安全和效率的要求。居住区内部道路则着重考虑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②运用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预估远景道路交通量和交通量在整个路网中的分配,然后确定道路和交叉口的容量和工程规模。③在路网设计中体现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例如,设计公共汽车专用路线或专用车道;在地下铁道车站和其他公共交通路线的主要站点建设小汽车、自行车等私人交通工具的存车换乘设施。④重视步行者的要求,在道路网的设计中,将步行街连接成独立的系统。⑤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时,利用地下街。42道路拥堵

环湖道路

步行街

地铁站

43武汉市交通——近期规划武汉最堵地段将建超级立交桥高达10层楼(图)长江日报微信2016-04-0709:3644雄楚大街高架是武汉主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分流武珞路、珞喻路交通压力。光谷大道高架北接东湖隧道,南接南三环,光谷大道已开始桩基础施工,同步改迁管线等影响,计划北侧于8月底贯通,南侧于12月底贯通。其中长飞立交是雄楚大街和光谷大道高架工程的关键枢纽之一,是连接两个高架的全互通立交,建成后从东湖通道经光谷大道高架的车辆可通过立交直接进入雄楚大街高架,从而可以快速直达二环线和三环线。超级立交桥高达10层楼45武汉市四环线(于2011年11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建成通车。)

环线交通的发展,是许多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后的必然选择。比如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城市选择了建设“环线+放射”状的快速交通系统,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相继建设了市区环状道路及环城公路。武汉全新构建的空间格局中,主城区建设基本控制在三环线以内,6个中等城市规模的新城拱卫着主城区。四环线与武汉三环线以外的9条射线相连,是武汉主城与新城的重要连接点,也将许多重要的功能区串联起来。四环线的建成,便于工业加快向新城聚集,人口疏解至新城居住,产业和人口更加合理的布局,减少新城和主城间的交通流量,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和热岛效应等“城市病”。四环线可以进一步优化了武汉交通网络。目前三环线“禁货”后,大量外地货车走绕城高速,使得承担外地过境交通主功能的外环面临新的交通压力,四环的建立,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以及交通物流能力,真正形成人行其道、货畅其流的交通网络。4647武汉地铁48武汉地铁规划图(2020年)49武汉首条BRT快速公交线开铺沥青

2016-03-2208:49:01来源:长江网昨晚,武汉市首条BRT快速公交示范线——雄楚大街BRT进行沥青面层摊铺工作。竣工通车后,市民只需花坐公交的费用就可以享受的士速度。该项目由中建三局三公司雄楚大街项目部负责施工,“BRT”是一种新型地面交通运营系统,它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间,在专用通道内运行,运力大、快捷、舒适、便宜、省时,这条开建的武昌站至关山快速公交示范线,全长16.2公里。50据悉,雄楚大街BRT为路中专用线,BRT站台为路中侧式站台,布置方式分为对称式、斜插式两种形式。每个站台设置有4-8个泊位,分2-4个子站,站台长为168米~275米,宽4.5米。车辆通过天桥进站、地下通道进站及地面人行横道进站三种方式进入车站非付费区,经售检票系统进入站台付费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通过栏杆和闸机分隔。标准站设两个进站闸机、两个出站闸机、一个无障碍宽通道,并在隔离栏杆处设置有1.2米宽栏栅门一个。候车区设有便民设施,包括候车座椅、公用电话、垃圾桶、风扇等以及车站站名牌、公交线路牌、地图指示牌、发车时刻表、线路导乘图、安全指示等导向标识。(记者汪健通讯员徐松山张旭丰)5152第五节城市居住用地一、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分布1、确定居住用地的指标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53住宅用地:R11,R21,R31,R4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12,R22,R32,R42道路用地:R13,R23,R33,R43绿地:R14,R24,R34,R441、确定居住用地的指标54一、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分布1、确定居住用地的指标影响因素城市规模城市用地标准自然条件城市性质55一、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分布1、确定居住用地的指标居住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重标准:20%~32%56一、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分布1、确定居住用地的指标居住用地人均指标18.0~28.0平米,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平米57一、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分布2、居住用地的选择城市居住用地市城建设用地中比例最大的部分,又是城市居民直接使用、关系最密切的部分。(见教材75页)(1)自然地质条件不能存在地震、洪水、滑坡、崩塌、沙土液化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应尽量选择通风和向阳的坡面应当尽量少占高产农田和不占基本农田保护区582、居住用地的选择城市居住用地市城建设用地中比例最大的部分,又是城市居民直接使用、关系最密切的部分。(见教材75页)(1)自然地质条件不能存在地震、洪水、滑坡、崩塌、沙土液化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应尽量选择通风和向阳的坡面应当尽量少占高产农田和不占基本农田保护区592、居住用地的选择(2)周围环境自然环境接近水面、森林,将人文景观组织到居住区中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功能用地环境与工业区的关系与对外交通的关系与公共设施的关系建筑环境城市小气候高层建筑群602、居住用地的选择(3)与旧城区的关系新建居住区应充分依托旧城区,利用原有设施尊重城市原有结构,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建筑(4)可持续发展为城市规划期后的发展留有余地为城市发展准备绿色空间与其他功能用地发展的关系611.要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组成部分,协调与整个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环境的关系,在规模、标准、分布与组织结构等方面,确定规划的格局与形态2.要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生活方式,体现生活的秩序与效能,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3.要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关系,使居民更多的接近自然环境,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4.要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与标准,在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确定建筑的容量、用地指标,并结合地理的、经济的、功能的因素,提高土地的效用,保证环境质量5.城市居住地区作为定居基地,具有地域社会即社区的性质,居住用地规划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6.居住用地的组织与规模,要有利于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1)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62(2)居住用地的分布集中布置分散布置轴向布置63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1)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任务: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居住环境。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美观要求64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1)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和内容内容: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拟订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拟订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拟订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拟订公共绿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拟订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拟订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案例65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2)居住区的构成和规模居住区的规模影响因素(1)设置居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最大步行距离:800~1000米。(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应在600~1000米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公顷左右。(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以3~5万人唯为宜,其用地规模应在50~100公顷左右。(4)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规模等因素对居住区的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66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2)居住区的构成和规模居住区的规模结论:人口一般以3~5万人为宜,用地规模应在50~100公顷。67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3)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68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3)居住区的规划结构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等)划分,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一般以设置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的上限。我国各地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7000~15000人,用地为12~30公顷。69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3)居住区的规划结构2)以居住组团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组团。居住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为300~800户,1000~3000人。70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3)居住区的规划结构3)以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居住组团组成。71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4)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1)住宅类型及其特点72**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DepartmentofTrafficandTransportationCollegeofMechatronicsandControlEngineering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73**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DepartmentofTrafficandTransportationCollegeofMechatronicsandControlEngineering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74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4)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2)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住宅层数进深长度层高平面系数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住宅造价低,而多层又比高层经。但低层占地大,如平房与5层楼房相比,要大3倍左右。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来看,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如住宅层数在3~5层时,每提高1层,每公顷可相应增加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而6层以上,效果显著下降。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对于在采暖地区外墙需要加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更好。加大进深也有利节约用地。住宅长度直接影响建筑造价,因为住宅单元拼接越长,山墙也就越省。根据分析,四单元长住宅比二单元长住宅每平方米居住面积造价省2.5%~3%,采暖费省10%~21%。但住宅长度不宜过长,过长就需要增加伸缩缝和防火墙等,且对通风和抗震也不利。住宅层高的合理确定不仅影响建筑造价,也直接和节约用地有关,据计算,层高每降低10cm,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也称“建筑系数”,或称“K”值,指建筑物使用面积(在居住建筑中为居住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率。在居住建筑中建筑平面系数一般为50—55%。在住宅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K值能增加居住面积,K值每提高1%时,如果建筑面积单位造价不变,以居住面积平均计算,投资可减少1.4%。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75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4)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3)合理选择住宅类型户室比应满足不同人口组成的家庭对住宅的需要,也就是要满足户室比的要求。户室比的确定,在新建地区主要参照当地的人口结构;在改建区,要考虑改建地区拆迁户人口的组成。住宅建筑层数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用地的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的供应、市政工程设施、居民生活水平、居住方便的程度等因素。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大中城市一般以5~6层为主,小城市以4~5层为主,在用地紧张的地方可适当建造一些高层住宅。76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5)公共建筑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1)公共建筑的分类按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可分为八类: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商业、服务业系统、文娱体育系统、金融邮电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市政公用系统;按居民对公共建筑的使用频繁程度可分为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如菜场、超级市场)和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建筑。77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5)公共建筑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2)公共建筑定额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公共建筑定额指标: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千人指标:以每千居民为计算单位民用建筑综合指标(家属宿舍、单身宿舍和公共建筑):按厂矿企业每职工多少平米进行计算的;78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5)公共建筑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3)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按二级或三级布置,分别为居住区级、小区级和组团级;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a)合理的服务半径:居住区级800~1000米,居住小区级400~500米,居住组团级150~200米。b)交通方便,人流集中,考虑居民上下班大的走向;c)独立的工矿区或市郊,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d)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79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6)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1)道路功能要求①满足居民日常的交通活动需要。②通行清除垃圾、粪便、递送邮件等市政公用车辆;③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之间货运车辆通行;④满足铺设各种工程管线的需要;⑤道路的走向和线型是组织居住区内建筑群体景观的重要手段;⑥除了以上一些日常的功能要求外,还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供救护、消防和搬运家具等车辆的通行。80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6)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2)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居住区道路,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m,红线宽度一般20~30m;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m;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m;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m。81**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DepartmentofTrafficandTransportationCollegeofMechatronicsandControlEngineering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82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6)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3)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a)居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住区服务,为了保证居住区内居民的安全和安宁,不应有过境交通穿越居住区,特别是居住小区。同时,不宜有过多的车道出口通向城市交通干道。b)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c)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如尽可能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d)在进行旧居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83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6)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3)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e)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每单元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5m,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m.f)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m,在端头处应能便于回车,回车场地不小于12m*l2m;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150m左右应设置车辆会让处。g)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h)道路的线型、断面等应与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结合。i)应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

84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6)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4)居住区道路系统的组织形式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人车部分分行道路系统

85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7)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1)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化用地,如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公园、林荫道、居住组团的小块绿地等;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专用绿地,指居住区内的学校、幼托机构、医院、门诊所、锅炉房等用地的绿化;宅旁和庭院绿地,指住宅四旁绿地;街道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种道路的行道树等绿地。

86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7)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2)居住区绿地标准指标:每居民平均占有绿地面积和居住区用地的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的下限指标为:住宅组团不低于0.5m2,居住小区(含组团)不低于1.0m2,居住区(含小区和组团)不低于1.5m2

绿地率下限:新区建设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

87三、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7)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3)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原则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系统。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应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在植物配置方式上力求经济实用,便于养护和管理。

88第六节城市工程系统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给水、排水、防灾、环境卫生设施等各项城市工程系统构成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城市工程系统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给水排水防灾环境卫生89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城市供电工程系统构成与功能城市电源工程城市电厂、区域变电所;通常大于110kV输配电网络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城市变电所。大于10kV城市配电网由高压(变电所、开关站、1-10kV高压配电线路等)和低压配电网(低压变电所、开关站、220V-1kV电力线路)等组成90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2)城市燃气工程系统构成与功能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3)城市供热系统构成与功能供热热源工程传热管网工程组成91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构成与功能邮政系统电信系统广播系统电视系统(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构成与功能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